• 《列子集釋》卷第一 天瑞篇大綱 〔注〕夫巨細舛錯,修短殊性,雖天地之大,羣品之眾,涉於有生之分,關於動用之域者,存亡變化,自然之符。夫唯寂然至虛凝一而不變者,非陰陽之所終始,四時之所遷革。〔解〕夫羣動之物,無不以生為主。徒愛其生,不知生生之理。生化者,有形......

  • 《文子》守虛 老子〔文子〕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則竭,是......

  • 《列子》湯問第五大綱 殷湯問於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夏革曰:物之終始,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

  • 道家無為而治是誰大綱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那麼無為而治的提出者是誰》下面小編為你解答相關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春秋戰國時期,五霸相爭、七雄相鬥,戰爭連煒不斷,社會動盪不安。面對動盪的社會局面,思想家們紛紛提出......

  • 《老子帛書》帛書老子註釋大綱 ?上德不德:上,高。德,竹簡本《老子》(以下簡稱"竹簡本")中作"悳"。據考証竹簡本成書時間早於帛書本,可見"悳"當為古本《老子》的本字,而"德"是由"悳"引申而來的。德,從彳、悳。彳,音"次",本義行走;悳,音"得",《説文》意內得於己......

  • 《莊子》莊子•雜篇•外物第二十六大綱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木與木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

  • 《抱朴子內篇》卷十八 地真大綱 抱朴子曰:"餘聞之師雲,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

  • 《莊子》莊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大綱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工。文侯曰:囗((左奚右谷)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子方曰:其為人也......

  •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五則陽大綱 則陽遊於楚,成雲:姓彭名陽,字則陽,魯人。夷節言之於王,王未之見,夷節歸。成雲:夷姓,名節,楚臣。王,楚文王也。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司馬雲:王果,楚賢人。李雲:譚,説也。王果曰:我不若公閲休。釋文:公閲休,隱士也。彭陽曰:公閲......

  • 《老子校釋》第十三章大綱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為下。嚴可均曰:何謂寵辱?辱為下,王弼、傅奕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羅振玉曰:河上、景龍、禦注、景福、敦煌丙諸本均無若驚二字。景龍本辱為下,景福本作寵為上,辱為下。李道純曰:寵為上,辱......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大綱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司馬雲:從旁開為胠。蘇輿雲:説文:‘匱,匣也。'俗加木作櫃。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釋文:廣雅雲:‘緘、縢,皆繩也。'李雲:‘扃,關。鐍,鈕也。'知音......

  • 《莊子》莊子•外篇•駢拇第八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是故駢......

  • 《老子校釋》第二十三章大綱 謙之案:雨下不字泐,當據他本補之。希,諸本並同,傅本作稀。終,傅、範並作崇。飄風上,王、傅、範本有故字。羅振玉曰:景龍、廣明、景福、英倫諸本均無故字。又館本驟作□,範本作暴。馬敍倫曰:崇終古通假,書君奭其終出於不祥,馬本終......

  • 《老子校釋》第二十章大綱 絕學無憂。易順鼎曰:文子引絕學無憂在絕聖棄智之上,疑古本如此。蓋與三絕字意義相同。今在唯之與阿句上,則意似不屬矣。馬敍倫曰:絕學無憂一句,當在上章。又曰:晁氏讀書記引明皇本,亦以絕學無憂屬於舊第十九章之末。蔣錫昌曰......

  •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 讀罷老子的“無為而治”的論調,為其能在千年之前有這樣的提法而拍手叫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歡迎閲讀。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1老子的最優選擇是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無治,蕭公權形容老子近乎......

  • 《列子》周穆王第三大綱 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寢以居之,引三牲以進之,選女樂以娛之。化人以為王之宮室卑陋而不可處......

  • 《列子集釋》卷第三 周穆王篇 〔注〕夫?生受有謂之形,俛仰變異謂之化。神之所交謂之夢,形之所接謂之覺。原其極也,同歸虛偽。何者?生質根滯,百年乃終;化情枝淺,視瞬而滅。神道恍惚,若存若亡;形理顯著,若誠若實。故洞監知生滅之理均,覺夢之塗一;雖萬變交陳,......

  • 《文子》自然大綱 老子〔文子〕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去恩慧,舍聖智,外賢能,廢仁義,滅事故,棄佞辯,禁奸偽,則賢不肖者齊於道矣。靜則同,虛則通,至德無為,萬物皆容,虛靜之道,天長地久,神微周盈,於物無宰。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金木水火土,其......

  • 《文子》上義大綱 老子〔文子〕曰: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反於虛無,可謂達矣。治之本,仁義也;其末,法度也。人之所生者,本也;其所不生者,末也。本末一體也,其兩愛之,性也。先本後末,謂之君子;先末後本,謂之小人......

  • 《老子校釋》第十八章 大道癈,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嚴可均曰:有人義,各本作仁義。智惠出,王弼作智能,或作慧知,非。洪頤烜曰:智惠出,有大偽,烜案惠當作慧。釋文本作知慧。説文:惠,仁也,從心從□。慧,儇也,從心,彗聲。惠慧不同。論語衞靈公好行小慧,釋文魯......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二天地大綱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郭雲:均於不為而自化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郭雲:一以自得為治。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本於有德而成於自然。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成雲:玄,遠也。玄古聖君,無為而治天下,自然之......

  • 《列子集釋》卷第一 天瑞篇 〔注〕夫巨細舛錯,修短殊性,雖天地之大,羣品之眾,涉於有生之分,關於動用之域者,存亡變化,自然之符。夫唯寂然至虛凝一而不變者,非陰陽之所終始,四時之所遷革。〔解〕夫羣動之物,無不以生為主。徒愛其生,不知生生之理。生化者,有形......

  • 《文子》上禮大綱 老子〔文子〕曰:上古真人,呼吸陰陽,而羣生莫不仰其德以和順。當此之時,領理隱密自成純樸,純樸未散,而萬物大優。及世之衰也,至伏羲氏,昧昧懋懋,皆欲離其童蒙之心,而覺悟乎天地之間,其德煩而不一。及至神農、黃帝,核領天下,紀綱四時......

  • 《莊子》莊子?外篇?至樂第十八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

  • 道家名言名句及翻譯 1)不以物挫志。2)譯文: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可玩物喪志。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4)譯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説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