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8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教材簡析:活動《誰掉了》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小班小學期,主題四之次主題二的經典遊戲。活動目的在於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幼兒數數的能力。活動在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1——4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以遊戲化的形式進行,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並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開發。

目標情感: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能力: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記憶力

知識:鞏固幼兒數數的能力

重點: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幼兒數數的能力

難點: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記憶力

準備教具:PPT、桌布

活動過程:

(一)數字寶寶準備去郊遊導入活動----複習認識數字1、2、3、4

(二)數字寶寶去郊遊----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突出重點

1、分別點數數量為3以內的小動物説出總數並按數做動作

2、點數站成兩排的4只小狗,師幼互動總結有序點數的方法:可以從上向下,從左到右。

3、點數在圓圈上的5只小熊,師幼互動總結有序點數的方法:確定起點轉着圈一個接着一個數,不重複數、不漏數。

(三)遊戲:誰不見了----鍛鍊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解決難點

1、動物不見了-----初步體驗遊戲

2、數字不見了-----鍛鍊幼兒對數字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1)有秩序的數列中1個數字不見了

(2)無秩序的數列中哪1、2個數字不見了

(四)遊戲:誰掉隊了---與生活結合進一步鍛鍊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並進行行為習慣教育。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操作活動,正確感知並分辨“裏,外”。

2、鞏固對5以內數量的認識。

3、願意閲讀畫面上的方位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裏外;

2、每桌上一個小筐,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這兒有什麼?

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隻奶牛?

2、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

(1)請小朋友看圖説説:奶牛在哪裏?

認一認漢字:裏外。

(2)觀察牧場裏面和外面的奶牛,裏面有幾隻?外面有幾隻?

(3)看圖説説:奶牛在哪裏?請你給牧場裏面的.奶牛用圈表示,牧場外面的奶牛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動,感知裏外。

(1)請小朋友拿5個積塑放在桌上的小筐裏面。

(2)請小朋友從小筐裏面拿出2個積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據幼兒興趣,反覆練習。

4、評價活動。

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活動材料,教師和幼兒進行簡單地評價,並帶領幼兒讀一讀畫面上的漢字。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4以內的數數。

2、學習單位量詞,瞭解數的實際意義。

3、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説話

1、出示圖片,你們找找看圖片上那些東西只有一樣?

小結:一隻小豬、一個水桶、一塊肥皂、一條褲子……

2、那你們再看看那些東西是有兩樣?(讓幼兒個別回答,説出物品的單位量詞。如果幼兒一開始説不出來,教師可以幫忙提醒。)

3、圖片上有數字“1”和數字“2”表示的東西,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數字“3”表示的呀?那有沒有數字"4"表示的(幼兒個別回答)

二、認識數字

1、剛才你們找到圖片裏有一隻小豬,一塊肥皂,那你們看看這張原點卡片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啊?為什麼?

2、很棒,我這裏還有兩張原點卡片,你們找找誰是這兩張卡片的好朋友?

三、編數數歌

1、好,現在老師有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學呀?

2、教師範念:你數1,我數1,1只小豬來洗澡;你數2,我數2,2條毛巾擦擦背;你數3,我數3,3滴水珠淌下來;你數4,我數4,4只小腳踩水花.

3、好,兒歌裏説了些什麼?

4、你們一起來跟我念一遍兒歌好不好啊?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4以內的數數,還學了數數歌,你們回家幫這首數數歌編一套動作,明天來幼兒園告訴我好不好啊?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小雞找蟲

1.喜歡參加數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2.初步具有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意識。

3.嘗試運用多種感官感受4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紅、黃、綠、色蟲子若干;紅、黃、綠色小盆各1只;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導入遊戲情境。

老師飾雞媽媽,小朋友飾小雞,小雞和雞媽媽一起説兒歌。

2.小雞練本領。

(1)媽媽説,小雞做。

如:我的小雞蹲一次;我的小雞拍兩次手……

(2)小雞可以數出聲來,也可以不數出聲。

(3)表揚小雞有本領。

3.小雞找蟲。

(1)媽媽交代遊戲內容及要求:小雞聽媽媽拍鈴鼓的.次數去找蟲,找到後,看清蟲子是什麼顏色的,就放到相同顏色的小盆中。

(2)小雞找蟲。媽媽敲鈴鼓,讓小雞聽鈴聲找蟲並學習檢查。(媽媽檢查,和同伴互查,自查)注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

(3)小結,誇小雞真能幹。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多種感官感知1、2。

2、能從許多物體中取出數量為1、2的物體。

準備:

1、積木及各種文具,紙盒子1個,有一面留一個洞,能伸進一隻手。

2、每個幼兒1、2點卡各一張。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將一塊積木放在桌子上,問幼兒:桌子上有幾塊積木?然後手裏拿一支鉛筆,問幼兒:我手裏的東西和桌子上的積木一樣多嗎?都是多少?教師手裏拿兩塊積木,問幼兒:老師手裏有幾塊積木?

2、分別出示畫有1個、2個實物的貼絨圖片,讓幼兒説出其數量,教師將其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分別在實物上方貼上相應的`點卡。

3、幼兒根據點卡上的圓點數,分別從一堆物體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

4、教師敲擊琴鍵1次、2次,幼兒根據發出的聲音次數,舉起相應數量的圓點卡片。

5、遊戲:摸一摸,這是多少?事先把長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積木放在盒子裏,讓幼兒不用眼睛看,從裏面摸出1、2件東西,摸好後未拿出來時要説出:所拿物體的名稱、數量和特徵。如:我拿的是一塊大(小)積木或一支長(短)的鉛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大小,引導幼兒給物體進行大小分類。

2、學説:"大蘋果放到大籃子裏,小蘋果放到小籃子裏"。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並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

1、佈置場景:掛滿蘋果的蘋果樹兩棵。

2、大小籃子各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摘蘋果》

活動過程:

1、感知蘋果的大小。

師:"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農民伯伯種的`蘋果豐收啦!今天我們一起到果園裏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課件1:豐收的蘋果)哇,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農民伯伯開始摘蘋果了,一摘,摘了一個蘋果;再摘,又摘了一個。看!摘了幾個蘋果?它們一樣嗎?(一個大,一個小)

2、摘蘋果。

師:"剛剛,農民伯伯在果園裏摘蘋果了。老師這裏也有兩棵蘋果樹,我們也來摘蘋果好不好?但要聽好了要求:每個小朋友摘兩個不一樣大小的蘋果,摘好了就坐到位置上(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講一講你摘了幾個蘋果,哪個大,哪個小)。

3、分蘋果。

出示兩個籃子。

師:"你們説説看,這兩個籃子有什麼不一樣?"(一個籃子大、一個籃子小)

"我們要把摘到的蘋果放進籃子裏,你們説,大蘋果應該放在哪個籃子裏?小蘋果呢?"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放,邊放邊説:"大蘋果放到大籃子裏,小蘋果放到小籃子裏。"

4、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不僅幫農民伯伯摘蘋果,還會將大蘋果放在大籃子裏,小蘋果放在小籃子裏,進行分類。真能幹!其實,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大的東西和小的東西,我們一起找一找,好嗎?"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並能説明分類標準。

2.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分類後説明分類標準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分類盒、標記卡。

四、設計思路對幼兒來説分類運算的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屬性的物體挑出來,如在一堆積木中桃出所有紅色積木。

第二個層次是分類一,分類是將一組物體分成各有共同屬性的幾組,如將一堆積木按顏色分為紅、黃、綠三組。

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為求同時標準是現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生標準。兩種活動對幼兒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設計時應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為產生標準作準備。分類後説明分類標準是中班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難點、幼兒還沒有達到能用語言描述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徵的水平,或者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分類時頭腦中顯現的標準,因此設計時可以先讓幼兒分類後選擇標記卡來表示分類標準,然後逐步過渡到用語言描述。

五、活動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類—分組討論—説出標準,轉換標準—鞏固操作

1.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徵的感性經驗。説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於幼兒通過反覆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徵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徵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説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着重説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

3.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