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普法教育讀本》有感大綱

讀《普法教育讀本》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1W 次

  讀《普法教育讀本》有感1

學法,知可為而不可為;用法,行應為而勿妄為。法律已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是我們建設幸福安康生活的前提和保障。我閲讀了這本《普法教育度讀本》從中受益匪淺。

讀《普法教育讀本》有感

打開這本圖文並茂的書籍,我一下子就被這生動形象的插圖,貼近生活的事例和細緻深入的講解吸引住了。細讀之後,我才發現這本讀物的意義不僅只在如此。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名族的希望,我們理應健康的成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但是,由於缺乏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談薄等原因,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朵朵美麗的青春之花就在黯淡無光中萎然凋謝,為了最大限度地讓青少年保護自身健康成長,讓人文花朵更加美麗的盛開,我們青少年就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加強法制觀念。這本普法教育讀本就是一本藴含了豐富法律知識的書籍,它把我們領入了法律的殿堂,它告訴我們,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人性的光輝與醜惡交織在一起,影響着每一個人。它教會我們去共同唱響一曲遵紀樂曲,傳達一脈思法情,做一個法律忠實的守護者和?I衞者。

青少年的生活充滿了七色陽光,然而即便是在陽光普照的時候,也難免出現短暫的陰雲。成長中的少年,難免還有一些揮之不去的煩惱。而法律,維護了我們的權利,讓我們具有了獨立的人格。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這些看似嚴明,生硬的法律,其實無不貼近我們的`生活,無不充滿了那暖暖的法律之愛。

康德説過: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着心靈:我頭頂上的燦爛的星空,和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律。一本讀本,一些案例,但足以濺起我心靈的漣漪,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讀《普法教育讀本》有感2

我們從小就接受法制教育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但是在事實上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瞭解法律?又有多少人掉進罪惡深淵裏再也回不來了呢?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只要有一點點的法律意識就不會掉進裏罪惡深淵再也回不來了。有的人從小就開始犯罪他們卻不知道犯罪的後果和嚴重性。我通過《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

知道了反罪的後果、知道了許許多多關於法律的知識。比如:未滿十八週歲不能進歌舞廳等…應該會有很多人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吧?有句古話説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從我做起”,説着容易,可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孩子,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觸犯了法律。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羣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