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總9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總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圍繞“我家的人”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瞭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故事,特別是恰逢母親節,通過誇誇我的好媽媽,為媽媽製作禮物等活動提升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孩子們萌發了一種想為媽媽做事的願望。同時,“預防非典”也是當前孩子們的一個熱點,他們對幼兒園、班級、家中“防非”的簡單措施有了初步瞭解,對於預防、消毒的物品也產生了興趣。結合以上兩點,我預設這次活動,以幫媽媽選購消毒、預防用品為前提,以遊戲實踐為途徑,幫助幼兒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充套件防非知;同時滿足孩子為媽媽做事的願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充套件有關“防非”的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為媽媽做事的願望。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裝盒。

2.每一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籤(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一).匯入“母親節”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為媽媽做事,現在“母親節”過了,我們還要為媽媽做事嗎?為什麼?

(二).啟發遊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啟發幼兒幫媽媽購物。

引導:媽媽為什麼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

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引導:你用什麼辦法拿到5元錢的?

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才到5元?

3.討論購物注意點。

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買什麼?(預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麼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於或等於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的問題,啟發幼兒間相互檢查。

2.瞭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瞭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係。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麼,有什麼用,注意什麼?(抓住

有價值的話題,擴充套件討論;幫助幼兒區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小百科:母親,簡稱母,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正在進行“真好吃”主題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孩子一邊玩彩泥一邊自言自語:“這是必勝客的匹薩。”、“那是元祖Much蛋糕。”……應該說,他們對身邊熟悉的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生活經驗;小班後期,孩子對於顏色的認知又處於敏感期,因此,旨在培養孩子對玩色興趣的角度,圍繞“真好吃”主題的脈絡,我預設了這一美術遊戲“烤麵包”:

以各種顏色和熟悉的水果相對應想象,引出整個活動,孩子們會根據自身的經驗,擴散思維:“黃顏色的果醬是檸檬醬,也可能是香蕉醬。”“紅顏色的果醬是草莓醬,也許是紅蘋果醬。”“綠顏色的果醬大概是獼猴桃醬。”有一個孩子還說:“綠顏色的果醬是西瓜皮醬。”……這種用顏色和實物“替換”的想象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也留給孩子滿足自己大膽想象的空間,無所謂唯一的“標準答案”,只要樂意表達。

我提供的材料是普通的漿糊裡摻入各種顏色的顏料,調勻後與真的“果醬”十分相似,也滿足了小班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生活真實場景的遊戲意願,通過“舀”、“抹”、“塗”、“撕”等各種小肌肉動作的練習,小班孩子精細動作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活動臨近結束時,又加入了小年齡孩子最喜歡的“娃娃家”的遊戲情節——扮演“爸爸”“媽媽”給娃娃吃麵包,再一次滿足孩子的遊戲需要,將自己的繪畫作品轉化為遊戲中的“模擬道具”,從而進一步推動班上孩子社會性角色遊戲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常見的顏色,說出它們的名稱

2、嘗試在“娃娃家”中運用繪畫材料進行遊戲,豐富遊戲內容

活動準備:

1、在黃、綠、藍、玫紅、白等水粉顏料內調入少許漿糊,盛在小罐裡,每個小罐內放一把小勺

2、用稍厚的白紙剪成兩片連在一起的“切片面包”

3、餐巾紙盒做成的“麵包烤箱”若干

4、各色彩紙若干,淡黃色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辨顏色名稱,聯絡自己生活經驗,想象各種常見的果醬顏色,如黃色為色拉醬、綠色為獼猴桃醬、白色為奶油、藍色為藍莓醬、玫紅色為山楂醬、大紅色為草莓醬、橙色為橘子醬等

二、操作過程:

1、將兩片“麵包”開啟,“麵包”上塗抹果醬:任選一、兩種顏料,用小勺舀少許,四散地放在麵包上塗抹,,再加上少許白色後,把兩片面包合攏。

2、烤“麵包”:用黃色油畫棒在“麵包”外面隨意塗色,邊塗邊說“烤麵包,烤麵包,麵包烤得香噴噴”

3、夾“麵包”:將“麵包”開啟會發現顏色已調和成美麗的淺色花紋,然後撕些彩紙想象成蔬菜、魚、肉夾進“麵包”內。

[NextPage]

三、我做爸爸,我做媽媽,抱抱娃娃一起吃“麵包”

第一次活動效果記錄:

週三進行了第一次活動,由於人數較少,時間持續了15分鐘左右,雖然幼兒的參與度很高,興趣也很濃厚,但我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開始部分我還是太著急,急於過渡到下一部分講解環節,因此,幼兒沒有充分地圍繞各種顏色的果醬討論,每一種顏色的果醬也只講了一種水果醬的名稱,其實,完全可以放輕鬆一些,讓孩子多講一些果醬的名稱,擴散思維做得還不夠;問題與迴應的方式可以再多樣化一些,如:“是嗎?紅顏色果醬是不是隻有蘋果醬呢?”“綠色的果醬除了西瓜皮醬,還會是什麼醬呢?”“白色的是什麼醬呀?”……

其次在講解示範的環節中,我的思路還有些混亂,沒有將“塗抹果醬”的過程講清楚,結果造成幼兒操作時使用不當,“漿糊”要麼太多漏出來,要麼太少擠在角落裡;其實可以通過形象的兒歌進行講解:“舀上一點點,倒在麵包上,輕輕抹一抹,果醬到處有,合上小麵包,輕輕按一按,開啟瞧一瞧,哇!顏色真好看。”

在示範講解時出現一個亮點,可以在後一次活動中加以借鑑,就是孩子生成的語言——“果醬不能塗很多,否則太甜了吃了要蛀牙的。”這樣就形象生動的解決了塗抹漿糊“量”上的指導問題。

用餐巾紙盒做成的“麵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還可以貼上一些“按鈕”“開關”等,更具真實性,可以讓孩子一邊操作一邊自由模仿“烤麵包”的動作,滿足想象。 提供的黃色蠟筆太硬,不適合小年齡孩子,在後一次活動中改換成油畫棒,可以減少操作難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兒塗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紹“撕貼夾心”的方法,這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比剛開始一股腦兒講完要好,更適合小班孩子邊做邊想的心理特點。

第二次活動效果記錄:

第二批幼兒人數比第一次多了一倍,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還是很高漲,吸取上一次活動的教訓,我在開頭環節裡讓孩子充分談論有關各種果醬的顏色和味道,每種顏色的果醬孩子們都能能講出好幾種味道的名稱,“綠色的果醬是獼猴桃醬、西瓜皮醬”、“紅色的果醬是蘋果醬、草莓醬”、“黃色的果醬是檸檬醬、香蕉醬”、“藍色的果醬是藍莓醬”、“橘黃色的果醬是橘子醬、橙子醬”、“白色的果醬是奶油、色拉醬”……這樣讓孩子們充分地講,滿足了幼兒表達的願望,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講解示範;

在示範講解時,我也借鑑了第一次活動中以我為主的介紹方式,而是第一次由我做、第二次由幼兒操作的方法,這樣既能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需要,又可以發現幼兒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及時糾正。同時我省略了“撕貼”夾餡的環節,而是祕而不宣,與操作材料一起投放在桌子上,觀察幼兒是否會使用到,以達到“生成”與“預設”共存的效果。果然,動作快的孩子在塗好顏色後,發現了盤子裡還有一些彩色紙條,就拿了一張放進麵包裡,還樂滋滋地告訴我:“這是胡蘿蔔。”“這是蔥。”“這是辣椒。”“這是雞肉。”“這是香腸。”……有些孩子比較細心,還特地撕成一小條一小條夾進麵包裡,因此,我便“順水推舟”,向其他幼兒作了介紹推廣,這遠比老師單方面的教要來得自然貼切,又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結束時孩子們想到了“分享”,於是,他們中,有的把麵包送給聽課的老師品嚐,有的送到娃娃家給娃娃品嚐,還有的走到樓上的班級去送麵包了……整個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自然結束。

總結不足之初,如果幼兒在塗抹果醬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再抓住他們對顏色變化的注意,不露聲色地引導他們觀察變顏色的祕密,就更好了。如“怎麼你塗了藍莓醬和檸檬醬,結果開啟來卻變成獼猴桃醬啦?”幼兒也許就會對“藍色加黃色會變成綠色“的顏色變化加以關注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1、設計思路

在第一個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報紙上的洞》這本故事書中有一隻醜小兔,她在好朋友蘋果豬的幫助下,從報紙上的洞洞中認識了很多朋友,由此克服了膽小害羞的性格,能大膽地與朋友交往。原來,有朋友是很開心的,和好朋友一起遊戲,一起分享快樂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因此,活動通過對故事的回顧和遊戲,讓孩子明白:只要你大膽、勇敢,就能找到更多的朋友。但是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只明白道理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勇敢地嘗試,體驗大膽交朋友的快樂。因此本次活動立足於讓孩子嘗試、體驗n

2、活動目標

(1)理解並回憶故事,敢於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2)樂意參與遊戲,體驗和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

3、活動準備

圖畫書《報紙上的洞》和教學課件(PPT)

帶有大洞洞的報.紙和兩位大班小朋友

4、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

①出示“醜小兔的照片”:

一這是誰?你們還認識她嗎?

一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醜小兔?醜小兔有沒有好朋友?

一醜小兔是怎樣找到好朋友的呢?

②回憶故事:

一醜一j_兔是怎樣找到好朋友的呢?我們再來看一看。(請幼兒一起念故事的名稱,再跟著教師,一頁一頁地翻看故事)

一醜小兔躲在洞洞後面想些什麼?

小結:醜小兔不斷地在心裡告訴自己:大膽一點,和朋友在一起是很開心的。

(2)遊戲:報紙後面的朋友

一今天老師這裡也有一張報紙,這張報紙上也有一個洞洞,報紙後面也躲了一個小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遊戲“猜猜我是誰”。

一報紙後面的小朋友只在洞洞裡露出一隻眼睛或一隻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讓其他小朋友猜猜是誰。

一你願意和報紙後面的小朋友做朋友嗎?為什麼?

小結:原來要找到更多的朋友,就要大膽地說出來。你們想認識更多的朋友嗎?

(三)活動拓展

大家齊分享:在操作區,讓孩子戴著醜小兔的頭飾給好朋友分糖果(可按顏色分)或者分食物(根據小動物各自愛吃的食物來分)。

(四)閱讀區的活動

1、活動名稱:我的好朋友

2、活動意圖:讓幼兒說出熟悉的小動物的名稱,並能完整地說:“××和醜小兔是好朋友……”

3、活動準備:在牆面上貼一張醜小兔的畫像,提供一些故事中和故事之外的小動物的造型,讓孩子找找哪些動物是小兔的朋友n

4、活動提示: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能力,引導幼兒說出好朋友在一起可能會幹什麼,如:小狗和醜小兔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拍皮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匯入主題

1、以讓幼兒“摸摸——猜猜”的形式,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件東西,它就藏在這個箱子裡,誰摸一摸?(幼兒摸出牙刷)。

2、觀察牙刷,認識牙刷的特徵。

牙刷是什麼樣子的?

牙刷是用來幹什麼的?我們都在什麼時候刷牙?

老師小結:我們每天早晨起床後,晚上睡覺前都要用牙刷刷牙,把牙刷得乾乾淨淨,這樣,我們的小牙齒就不會長蛀蟲,就不會疼。

二、繪畫、添畫刷毛

師:今天,有兩位客人來我們這兒做客了,我們一起歡迎它們吧。

出示大牙刷教具:大家好,我是牙刷爸爸!大家好,我是牙刷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看牙刷爸爸和牙刷媽媽有什麼不同?

牙刷媽媽為什麼哭呢?

引導幼兒說出:牙刷媽媽沒有刷毛。

師:我們想個什麼辦法來幫助牙刷媽媽呢?

幼兒回答,引導幼兒說出給牙刷畫出刷毛。

教師示範:小朋友認真看老師怎樣給牙刷媽媽畫上刷毛的。

示範講解畫法:從上往下畫,一根挨一根。

邊畫邊說:小刷毛,排好隊。一根挨一根,排得真整齊。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小手伸出來,我們一起來練習畫刷毛。邊說兒歌,邊練習畫。

師:聽,誰在說話!(動作)牙刷媽媽告訴我,現在她有了刷毛了,能幫我們刷牙了,可是,她的牙刷寶寶們還沒有刷毛呢。牙刷媽媽想請我們幫助她的牙刷寶寶也畫上刷毛,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

給幼兒發水彩筆和小牙刷,幼兒繪畫,老師巡迴指導,注意幼兒的坐姿和繪畫方法。

邊畫邊說兒歌。

幼兒畫完後,把牙刷放進盒子裡,可以再接著畫。

三、作品評價

師:剛才,我們幫牙刷寶寶畫上了刷毛,牙刷媽媽現在可高興了。以牙刷媽媽的口氣說:謝謝你們幫我和我的寶寶們畫上了刷毛,讓我們變得這麼漂亮。我們有了刷毛,就能幫你們刷牙了,我們一家人好開心呀!讓我們來保護你們的小牙齒,幫你們來刷刷牙吧。

四、遊戲:刷刷牙

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要上下刷,刷刷上面,刷刷下面,刷刷裡面,刷刷外面。上下左右,裡裡外外都刷到。

師:小朋友,選一個你喜歡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

聽音樂刷牙,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並進行練習。

活動目標

學習從上到下畫短線。

初步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

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準備

紙箱1個,大牙刷教具2個,水彩筆若干,小牙刷若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設計

一、新課匯入

師:老師這裡有一幅圖片,你們看看,認識嗎?演示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圖

生1:是我們在過馬路。

生2:放學了,老師帶我們過馬路。師:對,就是你們。隊伍排得可真整齊。我們學校的門口就是一條馬路,車來車往,小朋友們上學時也要和老師帶著時一樣,過馬路要走人行道,並做到一停,二望,三通過。既遵守了交通規則又安全。

觀察:圖中有什麼?有多少?

3、匯入新課:生活中常常會碰到物體個數超過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數一數,讓教師明確學生對新知識的已有水平。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只有準確地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才能確定哪些知識應當重點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新課展開

1、數數

①、 老師這裡有一些小棒,請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來數一數。

③你猜對了嗎?

④、探索有什麼好主意可以讓自己和別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體交流:總結出好方法。

⑥、數出10根小棒,十個一是( ),捆成一捆,一個十是( )。接著數到20根,同桌互數,指名數。⑥、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體有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根數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猜測意識,並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圈10,為以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湊10法作準備。】

2、數的組成擺小棒,說說是十幾,這個數裡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①指名說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說後交流。

③、13-18各數任選一個跟同桌說一說,再交流。

④擺19說一說再添一根有幾個十是幾根。

設計意圖:當前的教學改革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這裡,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尋找好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

3、數的順序

①看直尺上的數,從0讀到10,再從10讀到20

②提問:13的後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還是小? 17比14大還是小?你發現了什麼?

③指名數數,從七數到十三,從十二數到二十,從十八倒數到九。

④P87 練習十四,連一連,看看會有什麼驚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絡和區別。通過讓學生把1~20各數連起來,學生既可以從大到小連,也可以從小到大連,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鞏固延伸

1、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十幾來表示?

2、比一比誰翻得快找出數學書第8、12、17、20頁。介紹好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後翻,再翻幾張,為什麼?數出10張,看看有多厚,再數20張,看看有多厚。

設計意圖:不僅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且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感。】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教學反思:11~20各數的認識這一內容的教學,筆者認為應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並把這份經驗作為教學的起點。在這節課裡,學生已基本上能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讀數,數的順序和大小,因此確定這節課重點輔導直觀地瞭解11~20各數都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建構新知識起著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學設計中,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我校學生中午由路隊長帶領下排隊回家,每天放學,班主任老師領著他們排隊出校門,穿過馬路,這是多麼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小學一年級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因此本節課特別注重使學生通過操作(擺小棒)進行學習活動,促進獨立思考以及在小組中的合作與交流。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 中的應用價值。平時我發現我班學生在翻書時速度較慢,一頁一頁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還是往後。學了20以內數的順序後,讓學生翻翻書,根據數的順序來確定往哪邊翻;體驗一下10張、20張的厚度增強數感來確定大概還要翻多厚,增快翻書的速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看示意圖做清涼飲料,初步感知溶解、融化現象。

2、體驗自己動手調製飲料的樂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各種口味的果珍;杯子、勺子、冰塊;飲料製作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主題

夏季消暑吃什麼?你遲到過什麼樣的清涼飲料?喝過的清涼飲料味道怎麼樣?

做清涼飲料需要什麼材料?怎樣才能自己動手做一杯清涼飲料呢?

  二、學看步驟圖,討論做飲料的方法

1、出示飲料製作步驟圖,引導幼兒觀察。

圖上有什麼?你哪些地方看懂了?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圖上的數字表示什麼意思?(製作順序)

  三、調製飲料,引導幼兒發現溶解現象

1、幼兒用果製作飲料。提醒幼兒不要浪費果珍,不灑到外面。

2、引發思考:

真怎麼不見了?他到哪裡去了?

冰塊怎麼不見了?又到哪裡去了?

  四、品嚐清涼飲料,說說小朋友做的 飲料是什麼味道的

  五、再做一杯飲料,贈送給家長

小百科:飲料一般可分為含酒精飲料和無酒精飲料,無酒精飲料又稱軟飲料。酒精飲料係指供人們飲用且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的飲料,包括各種發酵酒、蒸餾酒及配製酒。無酒精飲料是指酒精含量小於百分之0.5(v/v),以補充人體水分為主要目的的流質食品,包括固體飲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說兒歌,圓溜溜的蛋。理解詞語:圓溜溜、猜猜看。

2、初步瞭解一些蛋生動物。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核心要素:

記憶、表達;觀察、理解。

活動準備:

各種常見蛋生動物卡片;魔術箱;自制立體蛋4個;雞蛋2個;雞窩有森林背景的草地。

活動過程:

1、觸控、感受。

(1) 請幼兒摸一摸雞窩裡面的雞蛋,說一說你摸到了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引出詞語“圓溜溜”。

教師:小朋友,猜猜看。這裡面有什麼?請小朋友們摸一摸。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還知道哪些“圓溜溜”的東西。

2、魔術:雞蛋變變變

(1)出示魔術箱,把雞蛋放入魔術箱,

教師:小朋友猜猜看,會變出什麼來?

(2) 教師轉動魔術箱,揭密。變出4個立體的蛋。

3、學說兒歌:“圓溜溜的蛋”

(1)教師出示一個蛋邊說兒歌,邊拉出蛋內的小動物。一個蛋呀,圓溜溜。裡面住著什麼寶寶。請你、請你猜一猜。今天它要出來啦。加油、加油、再加油。“小雞”寶寶出來了,並把“小雞”放到森林前的草地上。

(2)請幼兒和教師一邊說兒歌一邊猜猜看其它的蛋寶寶是什麼。分別讓企鵝寶寶、烏龜寶寶、恐龍寶寶從蛋內生出來,並請幼兒和教師一起大聲說兒歌。鼓勵蛋寶寶生出來。

教師:蛋寶寶最喜歡聽小朋友們說的兒歌,它們聽到兒歌就會努力生出來的。

(3) 教師:小朋友老師變出幾個蛋,咱們來數一數好嗎?請小朋友進行點數:1、2、3、4。變出了4個蛋。

教師:它們都生出了什麼寶寶“小雞、烏龜、恐龍、企鵝”。

4、瞭解其它蛋生動物。

教師:小朋友們還知道哪些小動物是從蛋裡面生出來的?

小朋友:企鵝、小鴨、小鳥、鴕鳥、蛇等蛋生動物,拓展幼兒視野。

5、(1)教師:咦!圓溜溜的蛋哪去了?(請配課教師把蛋內放入小動物,圖片收入魔箱)怎麼不見了。讓我們找一找,啊!原來又回到魔箱裡了。那裡是不是又會生出蛋寶寶呢?

(2)請幼兒邊說兒歌邊用動作表現出來,特別及動物破殼時努力的動作。

活動擴充套件:

區域活動:在語言區擺放卵生動物的小圖片,供幼兒練習說兒歌。

日常生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哪些物品是“圓溜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問題。

2、引導幼兒感知球的主要特性:彈跳、能滾動、在水中會浮起來。

3、體驗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場地、一盆水、廢報紙、布、毛巾、木塊、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一、設問匯入:看,這是什麼(各種空心的皮球)如果我把它放在水裡,如果我把球放在地上拍打,小朋友樣都來猜猜會怎麼樣?

二、反互探索,感知球的基本特徵

1、第一次自由探索

師: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的球,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球去試一下吧。

讓幼兒自由的探索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2、第二次有目的的探索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用球進行了實驗,現在誰來告訴老師你都發現了些什麼?

(讓幼兒進行討論,並回答老師的問題)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把球寶寶放到水裡,它會怎麼樣呢?(它就會浮在水面上)把球放在地上用手拍打,球寶寶又會怎麼樣呢?(會向上彈起來)現在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做遊戲,進行觀察吧!

(1)把球放到水中,觀察球是否浮在水面上,和其它實心物體比較,感知球是空心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2)讓幼兒在地上拍球,球會彈跳起來,感知球有彈性,所以能跳起來,學習名詞“彈性”

(3)讓幼兒把球放在不同物體上向前滾,比一比哪一個球能滾得更遠?感知球滾動的快慢和地面有關。

3、小結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都開動腦筋和老師一起想!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球在水裡水浮在水面上、用手拍一拍拍就會向上跳起來,還會向前後左右不同的地方滾動。

延伸:

師:現在小朋友都知道了球寶寶在水裡的時候會浮在水面上,用手拍打它,它就會跳起來,還有球寶寶可以前後左右的滾動,真的是太神奇了,現在我請小朋來幫老師想一想哪一些球寶寶會浮在水面上的?哪一些球寶寶拍拍它會跳起來?還有哪能些球寶寶可以前後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滾動?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你們每一天都要做些什麼事情嗎?

2、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二、逐一出示掛圖。

1教師:老師這裡也有一個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寶寶一天裡都要做什麼事情。

2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讓幼兒根據圖片說一說寶寶的一天,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早上起床後寶寶在幹什麼?

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寶寶怎麼樣?

和同伴玩具怎麼樣?

上課了他表現怎麼樣?

他是怎麼洗手的?洗完手幹什麼?吃飯時是怎麼樣做的?

睡午覺時表現怎麼樣?

回家了寶寶是怎麼做的?

三、教育幼兒做一個好寶寶。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要像圖上的寶寶學習嗎?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