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導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此詩雖爲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下面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歡迎參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

  篇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

三月,拖着舞裙,帶着畫筆,點綴出了柳如煙,花似錦的春天。

黃鶴樓上,李白與孟浩然舉起酒杯,一飲而下。李白再次酌酒,與孟浩然碰杯:“浩然兄,今日便是你我離別之時,咱們一醉方休,後會有期!”“好,本想邀太白兄一同去廣陵的,怎奈太白兄事務繁忙,不能陪同,那就後會有期了!”孟浩然說完,一杯下肚。“哈哈,以後我去揚州,浩然兄可別嫌棄啊!”李白說完,隨手摺下一枝楊柳,贈給了孟浩然。孟浩然收下後,也摘下一枝垂柳,送給李白,哈哈一笑:“怎麼會呢?只怕太白兄不肯賞臉,不願去揚州呢!我們就此一別吧!”“浩然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李白把柳枝收入胸前,對着下樓的孟浩然揮揮手。

一陣微風襲來,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風中搖曳,柳條拂動着水面,水波紋盪漾着,隨着孟浩然的船一同划向遠方……

友人離別,李白依依不捨,始終望着江面友人在的船上,想起了曾經的種種,即使帆變成了一個小黑點,漸漸消失,李白仍佇立在黃鶴樓上,想着以前與孟浩然昔日的種種,他提筆疾書: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篇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

李白平生酷愛寫詩和旅遊,他在漫遊和漂泊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李白的足跡遍佈中原。

開元十四年,(公元126年)冬天,李白到襄陽遊玩,聽說大詩人孟浩然隱居此地,特地去拜訪孟浩然。

李白到了孟浩然家,推開門便說:“孟兄可好啊!”“原來是李兄啊,快請!”兩人一見如故。一會兒後,李白拿出自己寫的詩,孟浩然對李白寫的詩大加稱讚:“李兄這般才華,不出5年,定能勝於我!”他們說着說着就認爲自己是對方的朋友了。

公元14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便託人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那天,李白和孟浩然在江夏的黃鶴樓重逢。當時,兩個人的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李白說:“離別這麼長時間,向來可好?”“那是,那是。”孟浩然答道。誰知,幾天後孟浩然又要東行到廣陵去。李白懷着悲傷的心情送孟浩然到江邊。李白說:“孟兄,我要辦一些事情,不能與你同行,不知何時才能與你相見。”孟浩然安慰李白說:“等你把該辦完的事情辦完了,我們還會相見的。”說完,孟浩然就上了船。

李白目送着孟浩然,孟浩然面對着李白,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邊。而李白的心,也似乎隨着孟浩然飄到了千里之外的廣陵。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揮筆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而他們的友情和這首詩一樣,流傳千古,成爲一段佳話。

  篇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成故事500字

春天的早晨別有一番風景.羊腸小路,通向濤濤波浪的長江.山,被濃霧籠罩着,披上了一層紗衣 .草,是那麼的嫩,那麼的綠,它們剛從泥土裏鑽出來,還留戀着土中的被窩.花兒的.臉上已有了“淚珠”,那是高興的淚水,它們彷彿在迎接春姑娘的到來.柳樹剛發芽 ,在它枯黃的枝條上點綴了一點點綠色,使它的辮子變得如此漂亮.暖洋洋的春風吹來,它的“辮子”跳起了辮子舞.小鳥爲它助唱,花兒與它共舞,“嘰嘰喳,嘰嘰喳”所有的鳥兒都來助唱了,有百靈.麻雀.黃鸝.燕子……它們的共同合唱組成了優美的旋律.風就是觀衆,它享受着春的氣息,看着優美的舞蹈,聽着悅耳的旋律……

在小道上,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兩個人,一個是李白,另一個就是孟浩然了.孟浩然今日要下揚州去,李白與他親如兄弟,難捨難分.在他們的身後,還跟着各自的書童.他們倆來到了黃鶴樓,李白說“仁兄今日要下揚州,賢弟我實在不捨啊!想起從前,春天我們飲酒取樂,夏天吟詩作畫,如今你就要走了,我怎肯放手讓你去呀!”“賢弟,我這次去揚州,說不定會回來,你一定要等我啊!”“仁兄,我這兒有千年人蔘一支,是前年皇上賞賜給我的,送你做留念吧!”“賢弟呀,梅花不畏嚴寒的品質我很喜歡,我這兒有300粒梅花種子,也就送你吧!”

在船家的催促下,孟浩然上了船,“再見了,仁兄!”“後會有期,賢弟!”孟浩然乘的船漂遠了,只能看見若隱若現的船影.過了一會兒,船影也看不見了,只看見長江水無情地拍打着岩石,然而,從李白的嘴裏說出了一首千古佳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