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精選10篇)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其中的敘事作文,更是常見,敘事作文是讓我們把一件事完整的通過文字方式講述出來的記敘文。那麼應當如何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精選10篇)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1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歡度元宵節。

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的家鄉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進家片刻後,我隨媽媽去點香。我們要點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麼粗大,一米多高,而且這一柱香非常精緻漂亮,表面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盤着,那條龍栩栩如生,正要騰空而起,真是“神龍盤玉柱。到了大宗祠,這裏早已香菸嫋嫋,許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們來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見盤在香上的龍張着大嘴,好象要來一招“靈龍吐珠,又像是對我們說:“主人,你們終於來了,我已經等很久了,快把我點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將桶和香搬到一邊。接着二伯拿出隨身帶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後點着火。頓時,微小的火苗就迅速變大,變成一條火龍。很快油燃燒完,火滅了,“龍香上不停地升起縷縷煙霧。

點完香,我們又來到二伯家門口,吊上鞭炮,等待歡慶遊行的隊伍的到來。聽二伯講,村裏有個習俗,就是每逢元宵佳節的時候,鄉里都組織迎春遊行,遊行的隊伍來到哪家門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遊行的隊伍所過之處,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二伯正談着,遊行隊伍已經來到門口,只見長長的遊行隊伍像一條長龍,東不見頭,西不見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緩緩向前進。有的吹橫笛,有的彈琴,有的打鼓,還有的扛錦標,錦標上寫着“萬事如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經點響了鞭炮,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鞭炮聲伴着歡慶隊伍動聽的笛聲、琴聲、鼓聲,組成了一首歡慶元宵的歌。

望着緩緩離去的遊行隊伍,我想:元宵的慶祝活動,不正象徵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國繁榮昌盛嗎?看到這樣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裏大喊:“我的家鄉,我愛你!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2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德江縣,每當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時,那裏就熱鬧非凡。人們舞龍燈、炸龍燈,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爸爸告訴我:“舞龍是土家人喜愛的傳統文化,每年元宵節都用舞龍表達上年豐收的喜悅,並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去年寒假,我回家鄉過年,終於親眼目睹了這熱鬧非凡的景象。正月十五那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就急急忙忙趕到了縣城裏,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我們在人羣中焦急地等待着。大約九點多鐘,從遠處傳來了喧天的鑼鼓聲和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高興地大叫起來:“開始了!開始了!”爸爸把我扛到了肩膀上,來了,終於來了!

只見幾十條五顏六色的龍向我們這邊齊頭並進,那陣勢可真壯觀呀!不大一會兒,龍離我越來越近,舞龍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都穿着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他們訓練有素,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會兒羣龍賀歲,一會兒神龍擺尾,一會兒龍騰虎躍……鑼鼓聲和鞭炮聲此起彼伏。最有趣的是一條草龍,它全身都是用松樹的葉子編成的,在羣龍中顯得與衆不同,一羣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舞着它,在鞭炮的煙霧中,好似騰雲駕霧。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最獨特的炸龍燈開始了。

只見舞龍燈的全變成了清一色的帥小夥,他們都光着膀子,臉色通紅。他們才一出現,圍觀的遊人就把早已準備好的鞭炮和禮花向龍身上扔去,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和耀眼的光芒。我也小心翼翼地扔了幾串鞭炮,急忙躲到一旁,生怕被炸到。不大一會兒,一條龍就只剩下了骨架。舞龍的小夥子們卻眉頭都不皺一下,可真勇敢啊!人們盡情地歡呼着,直到龍全被炸完爲止,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3

中華兒女從來就視龍爲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由此被稱爲“龍的傳人”。在閩西連城縣姑田鎮的遊大龍,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龍”之稱。

正月十五元宵節,客家人都有遊大龍的習俗。大龍是用紙、竹篾和木板做成的.。從傍晚三四點開始,有游龍的家庭便把一節節的龍燈擡出來,到指定的地點拼接起來,整條龍約有40~100節不等。龍尾是單獨擎立的舉着,距離龍身數十米外。表示着“神龍見首不見尾”。

游龍拼接好後,點上蠟燭。各家各戶的青壯年身上都捆着一個牛皮做的碗狀小兜用來擡撐杆。大龍頭前點着火銃,還有擡燈照明隊,鑼鼓隊……游龍所到之處,每家每戶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龍,以求龍的保佑。遊行直到夜裏十一點才快要結束。年輕人們在此時異常興奮,手持大龍,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龍表現出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龍遍體鱗傷,但快樂無窮……

第二天一早,人們擡着大龍四處遊行給大家帶去好運。正午,大龍直奔指定空曠田野處,預備焚燒。在那兒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幹稻草,並擺上貢品。之後游龍要繞稻草堆走三圈,人們又一次興奮、快速地奔跑起來。龍燈因互相擠壓而破爛不堪。有趣的是大龍出遊的時候人們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漂亮,游龍結束時卻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破爛,才意味着誰家最吉利。最後人們把龍身與稻草堆一起焚燒乾淨,這象徵着真龍火化昇天,能保一方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姑田遊大龍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曾被列入過吉尼斯紀錄,當時的大龍有兩百三十七節,遠看彷彿一條巨龍盤踞山間。它真不愧爲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樣的我也期待這20xx年的元宵盛宴,相信這又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4

春節過後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的說法不一。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內紅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在中國元宵跟湯圓是兩回事。元宵跟湯圓在古代統稱“湯圓”。後來時移事遷,北方稱之爲“元宵”南方稱之爲“湯圓”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東籍書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媽媽就和我忙着做起元宵來了

媽媽拿出從老家捎來的糯米粉,倒在簸箕裏,接上一碗涼水,取出從超市買來的凍餡,就着手做元宵了!媽媽先將幾個蘸過水的黑芝麻餡兒放到簸箕裏,飛快的晃動簸箕,餡兒上就裹上了一層糯米粉。接着,媽媽又熟練地將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餡兒過一下涼水,再次發到簸箕裏滾動。如此四五次,一個玲瓏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幾次失敗後也做好了幾個元宵。

做好之後放到通風處晾曬一夜,正月十五便着手煮元宵了。

看着滾好的糯米皮包着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餡兒,溜進冒着嫋嫋輕煙的沸水裏,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涼後,元宵上桌啦。白淨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舀起一個,迫不及待的送到嘴裏。輕輕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來。糯而不黏的皮兒,香兒不膩的餡兒,嚥了下去,嘴裏依然留着芝麻的噴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圓月一樣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5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天。一到晚上,大大小小的人們都從各個地方匯聚到這裏,到處人山人海。特別是花燈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整個西華公園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蘆邊吃邊看。到晚上八點多鐘,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象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整個城區都沸騰了……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着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裏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接着媽媽給我講了關於元宵節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們的性命,人們就組織起來打猛獸,一隻神鳥不小心被一位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百姓受難,於是偷偷來到人間,把消息告訴了大家,衆人一聽,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個老人想出了個法子,他說:“在那一天內,每戶人家都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以爲人間着火了。”大家聽了,樂得直拍手。到了正月十五日,天帝往下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爲是着火了,心中大塊。人們就這樣保住了性命。

我聽了後更愛我的家鄉,愛家鄉傳統的文化與歷史,愛家鄉的如畫風景,更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6

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漢族的“元宵節。這些節日各自承載着悠長的族文化,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但我最喜愛的是家鄉的元宵節。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用詩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來描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

今年元宵節,早上我們一起吃湯圓,不僅湯圓好吃,那糯米粉的皮子,以及豬油、白糖、黑芝麻糅合的餡兒,那麼香甜,那麼可口。而且吃湯圓時氣氛溫馨,大家的臉上洋溢着愉悅的神情,媽媽對我說:“六年級了,是學習的關鍵階段,要認真學習,可不要再馬虎了。”我聽了連連點頭。就這樣,我們家人一邊吃着湯圓,一邊談笑風生,好不快活!

晚飯後我們直接去了豫園,看見商店門前到處都掛着各種各樣的花燈。這些花燈彷彿我國曆朝各代隋、唐、宋、明、清等的花燈樣式,都可以在豫園找到,五彩斑斕,真是漂亮極了!

走着走着,只見前面聚了很多人,好熱鬧啊!我踮起腳,湊上前去一看,竟是我最喜歡的猜燈謎!工作人員搖頭晃腦地讀着:“此物大而輕,肚內火燒心。”工作人員剛說完,一個男孩搶着回答了:“是燈籠。”“正確。”我沒有搶到,感到有些小小的遺憾,但我任然興致勃勃地聽下一題。這時工作人員拿出一盞兔子燈,大聲念道:“小紅果,微壓扁,四季養身好東西。”請大家猜一詞語。我就脫口而出:“枸杞。”那位叔叔笑着對我說:“小朋友,真厲害呀,回答正確!”我拿到了兔子燈,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九曲橋附近有一家綠波廊點心點,綠波廊是三層仿明清建築,青瓦朱欄,古色古香,九曲橋燦爛的夜晚燈光美景盡收眼底。這裏的點心堪稱一絕,一邊觀賞碧波綠水,一邊品味着美食,真愜意家鄉元宵節溫馨、美滿的畫面讓我久久難忘。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7

一提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明白這一天是元宵節。

早晨,鞭炮噼裏啪啦,這是人們迎接元宵節的到來。外面白皚皚的一片,連雪花也來向我們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

一轉眼到下午,迎來元宵節最熱鬧的時刻。

晚上,我們吃着香噴噴的元宵,爸爸說:"在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然後代表全家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甜蜜,元宵是在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又稱元夕節"燈節”和“燈夕”。”

在元宵節的夜晚,我們在外散步,走在充滿喜氣的大街上,看見一個人羣,裏面還傳出敲鑼打鼓聲,我趕緊擠進去一看:原先是一羣老人們在扭秧歌,她們在腰間繫根紅色的絲綢帶,向左,右,前,後地扭着,她們雖是老年人,但她們很靈活,在扭秧歌的時候,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上下翻飛着,很有秩序,

很整齊。看的人有的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節奏扭起來。

然後我們又去商場,商場的燈各形各色,有玻璃的,塑料的,紙糊的……然後燈的種類也有很多如: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但燈的形狀大多是虎頭形的,燈上的圖案大多也是老虎。

當我們回家時,廣場上放起煙花。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黑的夜空中頓時盛開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金花,又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被迷住,那一顆顆騰空而起的五彩的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帶着亮晶晶的東西,像下起流星雨,刷刷的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提到道彩色的光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

這就是熱鬧歡騰的元宵之夜!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8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每當聽到這首歌,人們就知道元宵節到了。圓宵節是傳統的中國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元宵節吃元宵,是我國的習俗,吃湯圓有美滿之意,讓人團團圓圓。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我嚷嚷着說:“我吃六個,六六大順,”媽媽說:“我吃八個,八面玲瓏,”爸爸說:“我吃十個,十全十美”全家人沉浸在了歡笑聲中,我們早早吃了飯就要去看焰火。

我們到了東大橋,只見人山人海,整條馬路上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不到頭,我們穿過了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了草坪邊上,等待着放焰火,我看見東面有許許多多的花燈,五顏六色,漂亮極了。我等了二十分鐘有些不耐煩了,就仰頭看着天空,我看見有許許多多的孔明燈在天上飛,

一個接一個,由低到高然後消失在夜幕中,我想人們一定對着孔明燈許下了自己的願望,如果自己的願望完成不了就讓天上的神仙幫他們完成。我看見了天上最可愛的星星,它們一雙雙眼睛目不轉睛地看着我們,就怕錯過一會兒那美麗的焰火。不一會焰火騰空而起,

幾顆小而明亮的火星一個接一個地竄了上來,衝向天空,咚!咚!咚!火星接二連三的炸開了,變成了一朵朵美麗而巨大的菊花,把它那美麗的一面盡情的展現給大家,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那麼耀眼,有的禮花是雙層的,有的炸開後像一顆顆流星雨,

刷刷地往下落,不知從哪裏來的一隻只光彩奪目的小魚,想在水面上亂蹦亂跳。天空出現了蝴蝶結似的禮花,也出現了心形狀的圖案,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美麗動人、心曠神怡……禮花打完了,人們依依不捨、不情願的離開了。

元宵節我過得很開心,這是個令我難忘的夜晚。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9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在這一天每家每戶張燈結綵,吃元宵,看晚會,共度元宵佳節。

在我的家鄉有鬧元宵的說法,傳說元宵節是東方朔爲了一個叫元宵的宮女見到佳人而想出的妙法。從此,元宵節就成了人們的團圓節。

還記得小時候家鄉在元宵節時舉辦的燈展,到現在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傍晚時分,燈全部亮起來,看啊,長長的街道被裝點一新形成了燈的海洋,由國色天香的牡丹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燈,有古色古香的宮燈,還有……我發現一個特點每隔兩盞燈中間都有一個人。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是燈盞的工作人員複製解答燈上的謎語。一聽有謎語我蹦的三丈高,興沖沖的充到燈下猜謎,盲人摸象,一看到這個謎語後馬上找到工作人員說答案。誒!天不遂人願我猜錯了,綜合分析了原因,我又去答謎了。紅娘子,上高樓,心裏疼,眼裏流。’這個謎語終於在我認真思考下被我打敗,當我從工作人員手中拿到禮物時,甭提有多高興了!

看完花燈便開始賞煙花了,人羣不斷圍繞越聚越多,煙火晚會開始了。首先衝入天空的是一個人物造型的笑臉,它主動地烘托了當時人們的心情,緊接着,五顏六色的煙火也爭着衝向天空,爲了那一瞬的美麗,即使煙消雲散也在所不辭,這樣煙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嬌豔欲滴,還有的……轟轟的響聲震動了天空,小星星也在空中搖搖欲墜。夜空像包羅萬象的錦緞,而煙花則是繡在上面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花卉。

回到家也接近十一點,媽媽把熱氣騰騰的元宵端了上來,一個圓滾滾的元宵,軟甜適中,吃起來粘粘的,真是人間美味!

如今,人們不要求食物上的富足,重視精神物質上的豐富,這不也說明我們的國家在日漸正大嗎?

我愛我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初二敘事作文10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位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關燈,猜燈謎,吃元宵,和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是爲紀念“呂平”。漢惠帝劉瑩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因此平息若呂的日子是鄭源十五日,伺候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

在現代,各地元宵節的過發大都雷同,但家鄉在這一天的熱鬧氣氛,卻是無與倫比的!早上天還未亮,人們就已經在準備元宵節的必備品——元宵了

清早五點多,邊有大批人馬在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五人不迫切地表達着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中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

沒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乾淨淳樸的童年——提着哥哥的舊燈籠,在家裏各個角落晃悠,唱着奶奶的童謠:“鬧元宵,鬧元宵,大家都來吃元宵,我的元宵頂級棒,大家吃了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