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2016高考作文:浮名,換成了淺斟低唱

2016高考作文:浮名,換成了淺斟低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詩人的“淺斟低唱”固然“無用”,卻是心情所寄,愛憎所託。學者顧頡剛敢爲自己的“高興”花幾年工夫做孟姜女故事研究,讓我們深思:凡事皆求意義所在的我們,是否該爲自己被目的、功利侵佔的內心感到羞愧與自責?

2016高考作文:浮名,換成了淺斟低唱

當申請專利成了高校自主招生征途的敲門磚時,發明已不再是我們心靈的微光,而成了一本本墨綠色的證書,我們真的高興嗎?當博士論文發表成了學位的必備品,出書也不再是傳播文化的方式,而成了出版社裏一個個“掛名出版號”,我們真的快樂嗎?當什麼都被賦予了意義,生命變得不再純粹,學術變得不再沉靜,生活變得不再安然。我們一直叫囂着批判學術浮躁,卻未曾想過,也許是我們助長了功利。

一位報考“古漢語文化”研究的考生心生埋怨:“真不知道傳播古漢語跟英語四六級有什麼關係!”他的事例不正折射了當下唯證書論的現狀嗎?沒有證書,便不能求職,不能晉級,甚至寸步難行。我們的社會人才評判標準在不知不覺中爲利益所累,讓潛心治學的人無法生存,而我們卻反過頭來埋怨學者的沉淪,這實是自身功利性被掩蓋的結果。我們只有給不爲目的所累的人以足夠的生存空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術浮躁的問題。

與此同時,甘於潛心鑽研的人也越來越少,這也正是目的至上的浮躁時代的結果之一。倘若沈從文爲成爲大家而寫作,那《邊城》的純淨之美還會存在嗎?倘若黃鳴龍爲出成績而倒掉實驗失敗的殘留物,有機化學的'歷史上還有“黃鳴龍還原法”嗎?倘若顧頡剛爲儘早成名而寫作,《孟姜女故事研究》還能被譽爲經典嗎?

曾經,張愛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被奉爲經典。然而,高速發展的當下,“早”字卻更多地成了浮躁的誘因和內心世界被忽略的罪魁禍首。追逐名利固然沒錯,然而因而忽略內心世界的虔誠就得不償失了。瀟灑一生,走過失敗,更要走過心靈的祕密花園,來擷取那也許不甜美,卻最讓人心生滿足的果實。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不僅是對名利的放逐,更是對心靈的救贖,追夢的道路上,勿忘吟唱心靈的聲音,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