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關於高考作文錦集10篇

關於高考作文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高考作文錦集10篇

高考作文 篇1

1、命一個小俏的題目。

命題要做到新、小、俏這三點。新,顧名思義就是新穎,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小,就是說題目的範圍要命得小一點,便於寫得具體完整、短小精悍。俏,就是要命得像花季少女一樣,亭亭玉立、花枝招展,讓人一看就喜歡,便迫不及待地往下讀。

2、寫一個迷人的題記。

題記不宜過長,百字以內爲最佳。可引用名人名言,可組成排比、對偶句,也可化用歷史典故、人物事件等。這樣不僅可以點明主旨、昇華主題、豐富內容,還能增加文章的文學色彩,吸引讀者,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

3、來一個嶄新的形式。

作文,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寫到了高中,總不能還是分三大段來寫吧?!要勇於嘗試一些新的形式,如:書信法、小標題法、日記法、報告法、啓事法、倡議書法、說明書法、影視戲劇法、傳奇演義法、故事新編法等等。只有如此,形式獨特、寫出新意,才能讓人拍案叫絕!

中高考——高分作文的六個制勝法寶

4、置一個嚴謹的結構。

寫作文,一定要注意使之結構完整,首尾照應。結構嚴謹,不僅看起來美觀大方;而且讀起來意思明瞭,富有節奏感、音韻美。

5、做一次大膽的創新。

“做人,重在求真;作文,貴在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精彩紛呈;只有創新,才能回味無窮;只有創新,才能贏得關注;只有創新,才能得到青睞;只有創新,才能贏得高分!大膽創新吧!成功一定屬於會創造的人。

6、有一個漂亮的書寫

卷面是作文的門面,卷面書寫潔淨工整會讓人賞心悅目,能博得閱卷老師的好感;而卷面髒亂不堪的作文只能讓閱卷者望而生厭,難得高分。中高考高分作文的書寫雖然字體各異,但都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高考作文 篇2

閱讀下面一段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且爲人正直,深受人們尊重。可是,他老了,爲了不讓技藝失傳,人們幫他物色徒弟。最後老鎖匠挑中了兩個人。要哪一個呢?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老鎖匠讓兩個徒弟同時去開兩個保險櫃,誰用時短誰就獲勝。結果大徒弟不到十分鐘就打開了,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小時。衆人都以爲大徒弟必勝無疑。老鎖匠問他們保險櫃裏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光亮,說:“師傅,裏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什麼,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佈二徒弟爲他的正式接班人。

根據材料,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思路點撥:作爲一個修鎖匠,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修鎖如此,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不管幹什麼都要講一個信字。

高考作文 篇3

1、帆清楚地知道:在大海上航行,難免會被風吹折,也可能會被大海吞下,但這些危險決不會使帆低下高昂的頭顱!因爲帆早已把生命交給了大海,也把死交給了大海。帆懂得:如果離開了這沸騰的航海事業。帆即使活着,還不只是一塊閒置的破布。

2、當你爲成績和榮譽而自賞時,你應該想到:別人和你一樣,也有成功,有長處,因此切不可驕傲自滿,忘乎所以 ;當你因挫折和失敗而自卑時,你應該想到:你和別人一樣,也有失敗,有痛苦,所以萬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棄。

3、大地說,是河流給了我生命和活力;河流說如果沒有森林,也許我早就被湮沒了,森林說,是大地母親養育了我。

4、有人說,秋風是冷酷無情的,抱怨它吹落了樹葉,吹下了果實,吹掉了種子,說它吹走了一個勃勃生機的世界。人們啊,你可曾想過這樣的道理嗎?如果不是秋風將樹葉吹落了稍頭,那片片葉子不是要被嚴冬撕碎嗎?如果不是秋風將果實卸下枝頭,那果實不是要被冰雪吞噬嗎?如果不是秋風將種子吹下莖杆,那種子不是要被酷寒凍僵嗎?是秋風,把葉子介紹給根鬚,使它找到了延續生命的道路;是秋風,把果實領進了溫暖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是秋風,把種子藏進了厚實的泥土,使它有一個萌生春天的溫牀。

5、 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大國終於站起來了。它不再是任人踐踏的小草,而是一株蒼翠挺拔的大樹,它不再是那經不起風吹雨打的雛燕,而是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它不再是那懦弱的貓鼠,而是一隻覺醒而怒吼的雄獅。

6、領導者手中的權柄啊,既能給人們謀福,也能給人們釀禍;既可以成爲領導者手中建功立業的寶劍,也可以成爲給人們挖掘墳墓的鐵鍬。掌握他人命運的人啊,哪怕有一點邪念,一絲疏忽,一分瀆職,都將會鑄成千古難饒之罪。

7、孩子緊緊地牽着高飛的風箏,不,那不是風箏,那是孩子放飛的夢;黑色的天幕上鑲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時媽媽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雨天裏,母親爲孩子撐開雨傘,不,那不是雨傘,那時母親呵護孩子的溫柔之手。

8、有人以身着奇裝異服、舉止怪異爲灑脫,有人以模仿明星、冷漠待人爲灑脫,有人以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爲灑脫,有人以拉幫結派、稱兄道弟爲灑脫。

9、春的萌動、夏的奮發、秋的成熟、冬的蟄伏,自然以季節爲單位延續着它的生命,季節是它迴響曲中的每個段落

10、沒有劃分生命段落,沒有回顧,沒有總結,沒有對心緒的清除和整理。於是,我們才一再重複着前一個遺憾,而且一再悲哀地認爲生活就是這樣的平淡,最後連悲哀也失去了新鮮感。

高考作文 篇4

寒風呼嘯的帝都,萬千燈火中的一點明亮下,一個孩子正拿着數學作業立於書桌一旁。

“孩子,真抱歉,”已埋頭於書桌前許久的父親,抹了抹額上滲出的汗珠,“現在的題目,比以前真難了不是一點點......”

“爸,你可是北大畢業生啊......”

父親尷尬一笑,笑中有愧。

這時,家中的保姆恰巧經過桌前,一瞥桌前的卷子,順手抄起一支筆,文字、數字像螻蟻一般在草稿紙上排起隊。

“你還是繼續去忙你的吧......”父親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臉上帶着不屑。保姆不答,面上毫無表情。

須臾,題得解,父親看着草稿紙上精妙而富有條理的解題,面上滿是驚愕,“莫...莫非,你老家是......?”

“江蘇。”保姆答,臉上依舊毫無表情。

北風像野獸一樣繼續敲打着窗戶。

你當年高考多少分?父親問,保姆看看父親:您呢?父親喝口水:290分,我來自邊疆。

保姆默默開始收拾桌子東西,父親看着她:你?

保姆回頭:我625分。那年高考我差了差了五分!

孩子他媽在門外聽得真切。想當年自己400分進北大,多虧有個北京戶口,要不然現在可能與保姆互換角色了。暗自慶幸:感謝教育部。

北風像野獸一樣繼續敲打着窗戶,咚咚地響着!第二天,保姆帶來一個本子,遞給孩子:去看吧,也許有用。孩子接過來一看,昨晚的那道題用十八種不同解法,分步驟詳細滿滿寫了一本,還有各種擴展的訓練題。父親驚呆了:這是?保姆答:這是我老公寫的。我老公江蘇鹽城的。看,在那邊樓下賣燒餅的那個男人就是我老公。

高考作文 篇5

問:文中藍色窗簾表達了作者的什麼心情?

答:我看見窗簾就是藍色的。

如此錯位的問答,一個來自一張試卷的閱讀理解問題,一個是這篇閱讀理解文章原作者的回答。

幾年前,原作者說笑着調侃這張試卷,說問題處處都是“陷阱”。近幾天,網上流傳的一套高考模擬試卷給了我同樣的尷尬:我的一篇文章成爲閱讀理解的材料,而我答不對文後列出的問題。

文章源自20xx年9月26日《中國青年報》3版的報道《揭祕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選址過程——如何爲“中國天眼”找到合適的家》。文章見報前一天,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竣工。

這篇閱讀理解的第一題給出4個選項,要求考生選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在這道沒有說明單選還是多選的問題中,“不符合”是設下的第一個“坑”。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正確答案是“科研團隊在選址實地考察中得到過當地政府和一些地方官員的大力支持”。試卷摘錄的文中並沒有直接說到這句話,只寫明一些地方官員打聽到選址消息後千方百計聯繫科研團隊,希望項目落地,但科研團隊抱着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堅持選址結果要靠科學計算得出。

通讀過《中國青年報》原文的讀者纔會發現,原文中的一句話被考卷摘錄時刪去了,“調查途中遇到困難,科研團隊也不敢求助,當時,這還是一項保密的科研任務。科研團隊同時迴避着一些地方政府的‘公關’”。這句試卷上沒有的話,能直接說明科研團隊得到過地方政府和官員的大力支持表述是錯誤的。命題者這裏就誤解了我的“作者原意”。

第二題要求選出與文章內容相符的兩項。標準答案中,“科研團隊有時考察一個‘窩’就要花一天時間”應爲“科研團隊有時考察一個‘窩’路上要花一天時間”;“‘中國天眼’落戶貴州,極大地促進了貴州的發展”應爲“‘中國天眼’落戶貴州,會極大地促進貴州的發展”。這道題沒看答案時,我也做錯了。

第三題問:科研團隊在選址過程中展現了哪些可貴的精神,並簡要分析。此題5分,標準答案是攻堅克難、崇尚科學、開拓創新、團隊合作和堅持原則。

我看到有考生答卷寫的是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堅韌、創新系統,應該勉強拿到4分吧。在緊張的考場上,估計我也就能保證3分到手。

由此看來,這篇12分的閱讀理解我最多隻能拿到6分,處於不及格的邊緣,看上去略顯尷尬。但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挖了那麼多“坑”的考題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測出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實,作爲一篇科普性的文章,理應考查學生到底能不能讀懂、有沒有消化、會不會轉述。作爲原作者,我更傾向於請學生分析文中體現的大型望遠鏡選址核心技術是什麼?解決了什麼選址難題?大射電望遠鏡的落成可能會帶來什麼變化?這樣的問題才更有可能測試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綜合知識積累。

“挖坑”式的命題思維,只會讓越來越多必須應試的師生陷入對“坑”的研究,少一些這樣的套路,學生纔可能遠離技巧訓練,真誠擁抱知識。

高考作文 篇6

今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出得怎麼樣?考生怎樣寫算切題?最忌諱什麼樣的寫法?而高考究竟如何命題才能對中學寫作教學起到最佳引導作用?昨天,江蘇省青少年寫作研究會的教授及老師針對今年高考作文開了一個研討會。

江蘇作文大氣虛實結合

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凌煥新教授:今年高考作文命題,全國捲包括各省命題,從題型看,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三種形式都有,前幾年固定在話題作文上,所以每個學校都按照話題作文去訓練,連中考也跟風。今年體現出命題作文的迴歸。這三種類型各有優缺點,不能單一類型,否則會引起誤導。二從命題內容看,過去偏重道德、哲理方面,現在則偏重學生成長過程中相關的問題,如品德、修養,親情友情等。今年江蘇作文命題虛實結合,略偏難,又不是太難。主要是由於發揮的空間大。想象豐富,虛實結合。如果說去年的“人與路”考的是“地”,今年則是“天”。有哲學家說過,如果不擡頭看天空,這種人走不遠。“懷想”,可以是緬懷過去,也可以是遐想未來,甚至可以是意願的懷想。想,是思維活動的一種方式。天空則可以實也可以虛,人文精神突出,體現出天人合一。考查了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造型性思維,這是積極的導向。

南京金陵中學特級教師喻旭初:我感覺今年江蘇作文比較大氣,可供考生髮揮的餘地大。天空可以有各種理解,比如歷史的天空,現實的天空,語文的天空,心靈的天空,愛的天空。遐思又可以使人想到理想,抱負,甚至人生的短暫、個人的渺小,引申出很多內容。但今年命題也有可探討的地方。比較空、虛。回顧一下江蘇自主命題以來的作文題,20xx年是“水的靈動,山的沉穩”,雖然雅、美,但太虛,後來不得不放寬評分標準。20xx年“鳳頭豬肚豹尾”又太俗。20xx年“人與路”是一種對實的迴歸,但題目相對老套,因爲相似的題目多。

考生最忌空洞抒情

南京一中特級教師孫芳銘:我認爲今年全國大多數作文命題都體現了高考命題指導思想的變化:“三貼近”原則,貼近時代、貼近社會及學生實際。這個思想非常正確,作文命題努力體現這個精神,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這是一個好的導向。現在的中學生作文有點像電視劇,向古代“乞討”,向歷史“乞討”,迴避現實,離開現實,這是不正常的。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自己、關注人生。如江西的“有關語文的感慨”,遼寧的“我能”,天津的“有句話常掛在嘴邊”都很不錯。我們現在評價作文題有一個頑固的框框,認爲要好看一點、美一點,這種雖然好,但可能空洞,中心不明確,將來出題最好不要繞太大彎子。今年江蘇題出的有點懸,估計文章空洞、文體感不強的考生文章會比較多。

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凌煥新教授:由於今年題目中虛的成分略多。作者寫的時候,首先要確定寫天空的什麼,實的還是虛的。最怕的是空洞的抒情,漫無邊際的抒情,虛的感受,這樣就變成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了。估計今年可能出現比較多的類型是空泛抒情。

寫好要扣住“懷”

南師大文學院電影電視學系主任沈國芳教授:我認爲好的作文題應做到寬泛和限制結合。社會生活和體驗結合,深刻與明白結合。江蘇今年命題還不錯。關鍵在於一個“懷”,“懷”是對過去人和事的懷想,如果考生能理解,就不虛了。我認爲這篇文章要寫好,一,如何理解天空,自然天空應該是思維邏輯起點,要聯繫到社會生活,又不侷限於天空,延展開去,比如思維的天空。二,天空是不變的,天空又是變化的,斑斕的,每個人都有,要把握天空的特點,並由此生髮開去。

高考作文命題應迴歸現實

南京五中特級教師趙志升:每年社會對高考作文關注程度最高。今年總體印象是平和。我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命題的原則是什麼,究竟要考查學生什麼,有些省份的題目很怪。比如湖北,前年是“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去年是“說三”,今年是“學習母語運用母語”。學生很難寫。相比之下,江蘇題不錯。不過大氣是大氣,但我們終究要回歸到“地”上來。恐怕要考慮現實,其實作文的分數拉不開多少差距。20xx年我做了一個統計,30萬考生滿分的7篇,54分以上的3篇,這就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既然差距不大,很多學生認爲作文無需練習,到時候想怎麼寫怎麼寫。比如“懷想天空”,只要寫到天空就算切題,分數不會太少。高考作文命題要起好引導作用。

南京金陵中學特級教師喻旭初:從恢復高考到現在30年。作文從內容上看,經歷了政治化,道德化,思考多元化三個階段,不斷進步。但總的而言,命題中考慮中學生實際的比較少。新課改要求學生參與生活,關注現實,表達真情實感,不說空話、大話,避免爲文造情。而我們近些年的滿分作文則導致了三種傾向,一是美文化傾向,二是僞感情傾向,三是模式化傾向。這三大傾向極大衝擊了日常教學,不利於新課改的貫徹。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爲作文和做人完全分離。對於高考命題,我的建議是,第一,貼近現實,最大限度接近學生實際,中學生看的書有限,生活圈子侷限,我們提倡用青春的語言、自己的語言,反映青春的生活。引導他們關注現實社會。現在的中學生心態比較活躍,文風也浮躁,喜歡包裝,愛虛美。最近幾年全國卷是個榜樣,很有現實意義。第二,不要給考生設置審題障礙,最好一看就知道寫什麼。第三,少點文學性,多點實用性。比如湖南的“詩意的生活”,這讓考生怎麼寫?我總在想,中學是基礎教育,我們不是培養作家,因此還是要從現實出發。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題目要虛實結合,但以實爲主。

高考作文 篇7

不否認課堂學習語言很重要,大量閱讀也是不可或缺的積累,但一個人如果沒有對生活的感受,沒有需要表達的生活內容,是很難運用好語言,說清楚自己想說的話。

對生活的'積極領會和努力理解,成爲一種希望和思考,成爲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伴隨與落實於生活。

生活的那些所謂悲歡故事,不過是對人生認知的一些提醒,生活總是在向前嶄新着延續,需要每個人嶄新的思考,心地嶄新的秩序,透過對人生清醒地認知,堪破生活表面的浮華,每個人都不是活在生活之外的袖手旁觀,人生活的是內心世界的反思、省察和感知,在那些面對生活先入爲主的成見裏放手,在那些生命責任中能夠去選擇,義無反顧得責無旁貸,但這一切,生活又不會給一個明確的答案,它需要每個人在生活的當下,去尋找那些積極的作用,或者清醒地瞭解自己人生置身何處。

世間的悲辛,永遠不會成爲生命無奈的認定,雖然也經常聽到,沒有傷痛何以成人生,人生也註定要經過那些悲歡離合的故事,甚至許多故事也不由得人去傷感嗟嘆,但這些經過,何嘗不是一生經過的豐富與生動、充實與內涵。

生活的思考,不能停留在生活表面,總有那些風雨需要面對,也總有那些積極和幽默,成爲內心的力量,就算那些人生的傷痛一路相隨,那些曾經的傷痛,遙遠的別離,不只是成爲一種回憶,更多的會成爲一種生命的覺醒,溫暖的去對待,善意的伴隨,活成對生活的一種理解與珍惜,豐富與生動。

生活需要學會看見,也要學會不見。

生活的煩煩惱惱,可能發生在每天的生活,但這卻不是人生每天的功課,在這世事紛擾中,活出人生包容的態度,善意的思考,充滿信心的體驗,世界從來都不會是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但人生總要去認識這世界存在的歡喜、關懷,並且運用這種信念,能夠始終支持自己,活好每一天的生活,感謝能夠經歷的一切事物。

人生向前經歷那些風雨,經歷那些傷痛,別誤讀了生活,所有的經過都是一種收穫,成全人生心地的慈悲喜捨,那些高低起伏的經過,不是痛苦的宿命,而是生活的禪意,不屬於你的也不會來,既然相逢就別懷疑,且行且珍惜,活出生命的寬闊與情懷。

語言表達的源頭,永遠在生活之中。如果真正理解了人生,也就真實地充實了語文的素養。

高考作文 篇8

善良教育是人生的起點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德國法蘭克福有一個孩子粗暴地將上門乞食的流浪者趕出家門,爲此,全家人特意召開了家庭會議。大人們嚴肅耐心地啓發孩子,儘管流浪者衣着邋遢,但他們同樣享有人的尊嚴。這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仰慕強者也許是人之常情,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靈的表現。後來,孩子建議邀請受侮辱的流浪者來家裏作客,大人們十分高興地支持他。

其實,善良教育正是人生的起點。

請以善良教育是人生的起點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議論文。

高考作文 篇9

一個一心想學丹青的年輕人走南闖北幾十年都沒能找到滿意的教畫師傅,它爲此苦惱不已。於是他千里迢迢找到法門寺住持釋圓,釋圓嗜茶,聽完他的敘述,便請他畫一個茶壺和茶杯。年輕人寥寥數筆,就劃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極典雅的茶杯。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注入茶杯中。釋圓微微一笑,搖搖頭說:“畫得不錯,只是你把二者的位置放錯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爲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裏倒水的呀,都是茶壺在上,茶杯在下的。”釋圓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這個道理呀!”

思路點撥: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你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呢?是一直把自己放在茶壺的位置高高在上,還是把自己放在茶杯的位置虛懷若谷呢?

高考作文 篇10

讀下列文字,寫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絕頂我爲峯”。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則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爬到山頂,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登到山頂,但要一步一個腳印。”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貴在不虛此行

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絕頂我爲峯”。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則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爬到山頂,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登到山頂,但要一步一個腳印。”

于丹強調登上最高點,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實。于丹重視結果,易中天重視過程。二者當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賞易中天的觀念。因爲人生有太多變數,所以要享受過程。

先說李白。他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原來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所以他只是在廬山腳下望了望,便寫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飄逸的詩句。九天攬月,五洋捉鱉,四海爲家,李白一路瀟灑。

再說杜甫。他經過泰山,寫下《望嶽》一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其尾聯與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但實際上,杜甫並未登到山頂,他只是把詩一首一首地寫實在,充分地表現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感。他從未有過“我爲峯”的感覺,卻成了詩聖。

另有安石。他在遊褒禪山後寫道:“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一次過程不夠盡興的遊覽讓王安石後悔莫及。總結教訓,他大刀闊斧地改革。雖然司馬光盡廢新法,但王安石已問心無愧。

且看蘇軾。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騖遠,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曠神怡。他“劃然長嘯”,與“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陶潛呼應,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頂上觀日出的描寫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歡他寫攀登所見的“蒼山負雪”、“居霧若帶”等句子。一生能登頂幾座高山?所以說“爬了就好”、“一步一個腳印”就好。

李賀懷鉛提槧(qiàn,古代用以書寫的木板),終成詩鬼;梅堯臣帶布袋,天下聞名。有心登頂雖好,不虛此行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