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十篇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三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十篇

高三作文 篇1

猶記得花朝節的苑強,若是在鄉下,幾個姐妹是一早就結伴去拜花神的。將各色裁剪的彩條系在開着花的樹上,一邊扎着長帶,一邊唱歌。且是不許男孩子偷看幫忙的。

微冷且帶着稻香的風縈繞着,帶來遠處的些許歌聲,也嫫糊了我的記憶。我不記得,那時剛剛露半的太陽,是否斑斕了遠處的小河;屋外帶露的木芙蓉,是不是綻開了非紅而羞澀的花瓣;水邊的一丈紅,是不是化成了縷縷的胭脂水——我總是會將這些記錯。然而對於那些清新而迷人的感覺,卻是絕不會錯的。

一記,就記了十幾年。

然而還是回來了,回到了城市回了家。父母在這裏工作,自己在這裏上學。住在水泥房裏,呼吸着汽車的廢氣,同時也享受着自來水白熾燈這些廉價卻真實的便利。和公交車上鄰座的人打招呼:“早!”迴應的是一個生硬而略帶羞澀的笑容。也很美了,就像晨日升起前天邊瑰麗的雲彩,但究竟是看不見太陽穿過雲層,噴薄而出的時刻。他下車了。

我看着電視裏世博會絢目而燦爛的標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抱着娃娃熊哭了出來。我不奢望你能讓我的生活五彩繽紛、豐富美麗。你就給我們一個好一點的苑強可以嗎?

“改造生活”,“改造世界”,充其量也只是一句口號。如魯迅先生說墊坪是誤了憊慢的自己與憊慢的町衆的。

我不想再經歷那樣的苑強,一個人在寒風中逆行諗,遠處是燈火,近處也是燈火。然而我只覺得安靜,也許是人心的安靜。五百次回眸換來的錯身而過,卻已經得不到一句“早安”了,我們沉默。

世博的標語能否改一改呢?城市,讓苑強更美好。能溫暖一顆心墊片是一杯陌生的水,一句旁人的鼓勵。一座城市苑強的美好,很細瑣的東西。

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經歷了漫漫的長夜與虛無的夢,想要一點點現實的溫暖,一杯豆漿,一片陽光,一聲鳥叫,或者你的一句“早安”。

跟我打聲招呼吧,只是兩個字,不會花你很多時間的。

不需要小橋流水人家,或是芙蓉柳煙如絲。我們壬興地懷念過去,也只是爲了那些美麗風景後美麗的人。

旭日初昇,車水馬龍的城市也很美墊片如果有你的微笑,一句暖暖的“早”。

溫暖的心看什麼都會是美麗的。包括一個不限背景的苑強。

高三作文 篇2

珠海微動,閃耀着華美的藍色。

他們說,那是她的家鄉。她是一條罕見的魚美人。

誰也不知道,誰也沒見過,當她眼淚灑落,是如何變成鮫珠的。那麼珍貴,那麼罕見。

可惜不常有。

我沉迷在你編的故事裏,不願意出來。僅僅是因爲,那很美好。說中了我的心事。

那次搬宿舍,你沒有來幫我,去幫了其它女生。我什麼都沒有說,即便後來你對我說一直都喜歡我,我也沒有提起這件事。或許還是我的錯,誰讓我沒提前和你說好呢。

這兩天突然很有緣分。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很巧合地碰面,都能擦肩而過,都能說那麼一兩句話。

我苦苦追尋,苦苦等待,捨棄了那麼多,扔掉了那麼多,只爲一個最初的盼望。

他們的愛情再美好,終歸都是別人的。從來都不屬於我。我想看着她眼淚就乾的那天,看着鐘錶上的時間匆匆流逝,毫不懈怠。

突然就變得很無助。好像被人扔掉了迷霧中,有圍牆阻隔,什麼也看不清,什麼都觸摸不到。

高三作文 篇3

時值深秋,天氣愈發冷了,天黑得越來越早,冷風和着灰濛濛的天色呼嘯而來,壓抑得人想遁地而逃。

今天打電話給外婆,她在電話裏絮絮叨叨地跟我說着秋天禦寒的重要性,反覆地說要多穿衣服,要按時吃飯,不要只求漂亮餓壞了身體。我說:“外婆,我有點想回去了,我有點想我媽媽。”外婆在電話裏急急的問:“你媽跟你說什麼了?”我一聽就知道是有事瞞着我,我淡定地說:“都告訴我了,所以我就有點擔心啊。”外婆嘆了口氣說:“我還要你媽不要告訴你,怕你在外面擔心。也沒什麼,反正你爸明天就要出院了。”聽到這裏,我就知道,爸媽合夥給我演了出雙簧。我和外婆閒扯了幾句就將電話掛了。冷風吹來落葉蹣跚鋪了一地。

“喂。爸爸你在幹嘛?”

“沒幹嗎啊,怎麼了?”

“你生病好了麼?”

“早好了啊。你吃飯沒?”

“我都知道了,你住院了啊。”

“喂,你怎麼啦?吃飯沒?”

“媽,怎麼你接電話啊。你要爸爸跟我講啦,你怎麼不告訴我爸爸住院了啊。”

“哎,我們是怕你擔心嘛!電話費好貴啊,你要多穿點衣服不要感冒了啊,乖,我掛了啊。”

我終於相信遺傳這回事,我們一家子的報喜不報憂。

其實爸爸的胃病已經和他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估計比我的年齡都大,一直都是哄孩子般的哄着,哪裏想到這孩子也有長大的一天,到如今孩子大了不服管了,病情反覆一發不可收拾,終於進了醫院。

到底有多久呢?好像我早已習慣每天清晨在爸爸刷牙時的乾嘔中醒來,一直都不用調鬧鐘,不過這可不是慢性咽炎的症狀。那是媽媽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偏方,說是肺葉吃了對胃好,所以日日清晨都會給爸爸炒一碗肺葉炒飯,我總在炒飯香氣氤氳中問爸爸,不是說吃什麼補什麼麼?爲什麼你胃病要吃肺葉啊?那個時候媽媽總時拿着筷子敲我的頭,也不怕自己說的敲腦袋會變傻的傳說,生怕冒犯了使人生病的神仙一樣低聲而又惡狠狠地說:“吃你的飯!小孩子知道什麼,吃完趕緊給我上學去!”儘管我識相的閉了嘴,可仍覺得大人好奇怪,總是習慣性的自我催眠……

而今的爸媽似乎早已忘記他們有過一段相濡以沫的歲月,似乎早已習慣將對方推到讓彼此憎惡的位置,儘管不會如電視裏那樣歇斯底里的爭吵大打出手;也沒有電影裏一般用各種濃墨重彩的沉默來顯示他們彼此折磨之後消磨掉了最初的愛情。他們只是如當年的美蘇一樣冷戰着,通過我這個中間小國來表達對對方的不滿和控訴。

“你在幹什麼啊?……誒,我今天好累,家裏家外忙得要死,你爸也不知道到哪裏去了,一點都不着家,我連個給我分擔點事的人都沒有……”

“你媽真是……!小劉啊,你什麼時候回家啊?真是家裏越來越被你媽搞得待不下去了,一回家就吵……”

時間總是不問問當事人就擅自將激情消磨殆盡,耗盡各自的熱情。

印象中爸媽唯一一次我看見的親暱,是05年的冬天吧。那時候下了很厚的雪,我們回老家看望病重的奶奶,上那個結冰的陡坡的時候,爸爸主動牽住媽媽的手和她一起走到奶奶家。我在他們身後偷偷的笑,心裏溫暖的如同三月的陽光。但在那之前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那樣的場景,夫妻之間大概真如歌裏唱的那樣:有時會忽然忘了,我還在愛着你……

不想聽到他們通過我表達對彼此有多不滿,長期在外讀書的我變得有些不喜歡往家裏打電話,從害怕他們一個看不順眼,就害我變成單親家庭的孩子。從每天神經質的緊張,到讓自己不去看他們有時候小孩一般的置氣,到如今的習以爲常懶得去管。然而今天外婆的一通電話和爸媽久違的一次互動當頭棒喝般,喚醒我的不端正。對自己在家裏的忽略、對爸媽的忽略、忽略他們的壓力、忽略他們有時希望我關心他們的小抱怨、忽略了他們只有我、忽略他們開始老了……

時已深秋,天氣漸寒,秋風最易吹倒老人。冷風中我迷霧漸散,你呢?還在爲自己的冷漠找藉口麼?

高三作文 篇4

以前,我非常盼望能讀到《魯賓遜漂流記》,原因是我在以前一直是在讀《哈利。波特》,我以前一直很喜歡讀,但因爲我已經上了六年級,所以爸爸媽媽已經不讓我讀了,而且我付出了雙倍的代價,因爲我要考一個非常好的學校,我現在是什麼玩的事都不能幹啦,還好可以看那些對我有益的書,要不然我肯定要抗議。所以我買了許許多多的世界名著回來看,還有一些關於文學方面的書,所以我就開始看《魯賓遜漂流記》了。

剛剛開始看這本書,我大概的看了下這本書的見解:青年魯賓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遊,一日他懷着雲遊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在精心動破的航海經歷了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個人得以奇蹟般的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島上。

魯賓遜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啓示,性格堅強的他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作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聖經》成爲他的精神支柱,憑着驚人的毅力與頑強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穫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衣物,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鬥勇,後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把他收作僕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與勇氣,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爲自己創造了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28個年頭一艘英國傳來到島附近,魯賓遜幫助船長支付了叛亂的水手,才返歸了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賓遜收回他巴西莊園的全部收益,並把一部分贈送給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

看完這本書時時,我一直就覺得魯賓遜真的很了不起,要是我的話,我早就死了,那還能像他一樣,我就算能有他那麼堅強,也不幹更吃人肉的野人鬥勇,而且還贏了,並且收了一個僕人,生活了28年啊!26歲時他在這個道上奇蹟般的活下來,我想,我就不用說了,就是三十多歲的大人我估計也不一定能像他那樣,雖然這是小說。但他這種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他居然能自己做一切東西,什麼框子,衣服,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是也湊合着用,而且他無論什麼他都會,特別是他在島上一個人,沒有任何人來幫助他,他就憑他自己一個人建起了像一個莊園大小的居住地,馴養了山羊,還養了三隻鸚鵡,並且還每天出去都能打到好吃的東西,並且他在島上種植了大麥和水稻,而且他快沒有食物了的時候他還利用大麥來做麪包,做葡萄乾來給自己吃,有時候還打一些陸龜或海龜給自己吃,有時候還吃龜蛋,或者做餅乾。我當是真是服了他,居然能自己做食物,而且什麼工具都沒有,什麼都是自己做,自己做一切事,我猜我們中間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做到,因爲你現在是一人在一座孤島上,沒有任何人幫你,你怎麼自己做吃的,穿的,用的。一般一個人要是離開了社會,離開了羣衆,他就無法生活,而魯賓遜硬是一個人生活了26年,與外界段離了聯繫,失去了外界的幫助,怎麼還能堅強的生存下來,而且還收了一個僕人,並且在一次巧合中,他救下了一個船的船長,因爲那個船上的水手叛亂了,正是這次巧合魯賓遜得救了,因而歸到了自己生存生活的地方。

我覺得這本書上寫得雖然不是真的,但也可以成爲我們學習的對象,因爲,魯賓遜是一位真正的好榜樣!

高三作文 篇5

如果說:“花開花落花滿天”的繽紛是爲一生擁有過的而感恩;那麼“任地無情也動人”的嘆喟是爲一生經歷過的而抒懷。

窗外桃花簾內人

鍾愛花開是從小時候開始的,那份沁人心脾的芬芳帶給生活溫馨的味道,讓我對蘊藏着新奇和刺激的陌生期待不已,時常守候在窗前,聽花開的聲音,這時總讓人想起那一個個奇妙無窮的故事。青石埂下的奇緣,天上人間無所不在的夜話,一部凝固在淚痕斑斑墨香縷縷的絹帛白紙之上的“飛花逐水”演義史。但幼小的我並不覺得“萬豔同杯”悲得合理,“千紅一苦”哭得適當。而萬豔千紅,總是我所喜歡的花開,並不是注重那個“悲”或“哭”的結局,只是更憧憬於因花開而墨香四溢的情懷及大觀園中紅樓兒女無慾無妄的生活。

記憶中的童年是在一盞油燈燃着夜的激情中度過,我一次又一次催着讓爺爺講《紅樓夢》,我知道每當花開之時,詩的神韻會泛起在那麼多紅樓兒女的嘴角,而爺爺總會拋棄席捲而來的睡意,一指一頓、津津有味地用師音特有的風度誦讀、講解。那種抑揚頓挫的語調讓我憧憬於一位教師的夢想中,此時我是爺爺最忠誠的學生。

在每一個無眠的夜裏,我如信徒一樣守候一些花開的名詞,而爺爺總以當年雄霸講臺的神姿在講說中激動復激動,我卻爲紅樓兒女們癡迷又癡迷,時間在我們懷抱着文靜的經典中悄然而逝。窗外,輕風徐來,花香不興輕柔,眷夜一派繁華。“窗外桃花簾內人”。爺爺又笑嘻嘻地手捧一本《紅樓夢》,老年的寂寞離他如許遙遠,我的睡意是如許的遙遠。

孤標傲世偕誰隱

時間可以剝蝕生活中堆積的很多意象,把人生的真諦留給我們,使所有的回憶,甜而穩妥,就像花謝後蒼涼的回味;甜而悵惘,像夢醒之後忘卻的憂傷。在時光的國度裏,落花讓人易懂得繁華終成夢、雲煙轉瞬空,但那並不是花落的本然和啓迪,而歲月貪夢,攫走了我心中開花的那份燦爛,從此開花成了一種帶有回憶的參照,參照着窗軒以外的事物。因爲如今再也沒有人爲我講那麼多紅樓兒女的故事了。時隔數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云兩不知”,我開始爲未完的夢繼續追索,爲那未完的故事賦予生活的註解。

是在那個菊花芳鬱的日子裏,我踏出書屋的門,突然那一羣聖潔、肅穆、淡雅的花兒撞入我的眼簾,看到它們被秋日撫摸得金光四放的臉,顯得越發幽雅靜謐,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興奮和歡樂攝住了我的魂魄,這樣特別的境地中驀然回首,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噢!不是在《紅樓夢》中嗎?這個花中隱士的謙謙君子——菊,多少個夜晚騙去我和爺爺的睡意。而那藏在心底更具有深味的是:《詠菊》幽怨了林瀟湘的多少淚水,“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問菊》又感慨了她多少的愁情,“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而又有多少思情盡蘊在“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的《菊夢》中呢?

心中默默地惦念着,突然感到生活是多麼的雋永,竟讓我有種用感恩築造繁華、用經典搭建永恆的衝動。慢慢地胸臆裏澎湃的全部驚奇與嘆息,復又悄然浸滲在那凝重的開花聲及那艱澀曲折、雄奇悲壯的古書中。炫然花開參照着我歸於平靜的的微笑,也許這纔是真正的生活,是在聯想與現實的交替中帶着感悟和感恩走過一個接一個的清高的人生意境。

解語何防出語時

循着一個傳統的習慣追索心中的疑惑,感動於一個個花聲鼎沸的日子,依稀是那:白海棠、菊、紅梅花,更有“點點飄江零”的桃花,在我的生活中點綴着那份甜蜜的悵惘,塗灑在這圖騰,我輕輕打開書,期盼于思緒漸漸消化文字後的涅磐。

朋友說我的生活很簡單,可遺憾的並不是生活平凡與簡單,而是我們有時選擇了一個粗糙而又平庸的時代,流行歌曲擊碎了開朵的聲音,搖滾樂頹廢的調子主宰着心無所繫、魂無所依的人,以往靜謐和詳的夜充斥了太多的七彩霞霓,但我想生活可以簡單,可以平凡,但絕不應粗糙、甚至平庸,何必讓自己的心像一枚打滿郵戳的郵票,爲找不到投寄的地址而逐塵隨俗呢?

我依舊深戀於花開花落的世界中,雖然該失去的早已失去,可我爲傾聽過、擁有過,訴說過而自豪,我也會懷着感激的心叩響文本之內的門,將自己擱置在被流行與時尚拋棄的空間內,聽“夜來風雨聲”想“花落知多少”,時間飛逝似花瓣的飄落,季節中的容顏演繹着月缺花殘的經典,花開是畫花落是詩,這平凡簡單的日子卻早已滲透着對生命意義的詮釋,“解語何妨出語時”爲感恩擁有過而抒懷,再忙碌的歲月,亦不盲目。所以,千萬!花開人勿眠。

高三作文 篇6

你放下南方週末的正經評論,隨手揀起一本盜墓小說的時候,我知道,你老了。

你把電腦擱在一旁,仰頭張嘴四仰八叉地躺在牀上酣睡的時候,我知道,你老了。

你喝完酒,沒完沒了地把說過的話重複一遍又一遍的時候,我知道,你老了。

是的,這是沒辦法的事,你頭髮白了三分之一,肚子上堆積的肉越來越多,對什麼都不大感興趣,習慣從早睡到晚。無論我多麼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都無法阻止你變老。

時光真是可怕,一轉眼,我變成了你當年高中時的模樣,而你則被時光拉向了另一頭,你開始喜歡沒事捏捏我,敲敲我,在我學習的時候把臉貼上,晚自習回家關燈和我躲貓貓,時不時學幾聲怪叫嚇嚇我,賴在我的被窩裏說啥也不肯動。走在街上時,你成了一個隨處可見的準老頭。而我,還當自己是小孩,當你永遠年輕。

我和你說話,你聽得不專心,或者聽了很長時間神情呆滯,一點反應都沒有,你對許多最前沿的資訊失去了興趣,總是喜歡說一些無聊的新聞,並且很多時候都說錯了,最開始我還糾正你,後來就習慣一直聽着了,我不願告訴你,你已經說了不下三遍了。

你最近時常丟三落四的,不是鑰匙忘記放哪兒了,就是手機落家裏了。

然而這樣的你,爲了一家的老小,除了正常的工作外,又承包了一座橋,並在昨天如期開工了,從此,你早上起的比我還早,晚上比我回來的還晚,沒幾天功夫,你的臉已經曬成土豆模樣了。

從小到大,頭一次這樣想你,不,是牽掛,而且僅在你離開一天之後,真的,頭一次,你前一段時間去重慶,去海南,去了那麼久,我幾乎沒想你,但這次不一樣,我頭一次在花你錢時,心生愧疚。

每早你起來,僅發出一點細微的聲響,就離開了,我睜開眼睛,透過窗子看着你離去的背影,心突然很難受。我想起了龍應臺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這一端,看着他不斷消失在路的轉彎處,而且他的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原來人生就是這樣的過程,你目送我成長,我目送你漸漸老去,終究有一天,那背影會變成一顆目不可及的小黑點,我在這端,而你又在哪兒呢?

言及於此,心生蒼涼。

不過請你相信,無論你走到哪裏,我都會感受到你的陪伴。

我們拉鉤,每天我都會打電話給你。

或許以後我也會走上你的位置,成爲別人眼中目送的人。

高三作文 篇7

馬克.吐溫說:“一隻腳踩在紫羅蘭上,它卻把香味留在了腳跟,這就是寬恕。”

寬恕是能夠原諒別人所犯下的錯誤,更主要的原諒自己,淨澈心靈,以嶄新的面貌面對人生。

如果釣魚的人忘記了自己所釣的魚,而魚卻一直未能忘記是誰把自己釣上岸的。可見,離開寬恕,痛苦的人只會是自己。放過別人的同時,也是放過了自己。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藺相如當廉頗負荊請罪時,原諒了廉頗,併成爲朋友,是爲了更好地維護趙國的統一,促進繁盛。這就是寬恕的力量。

試想,如果離開了寬恕,二人反目成仇,不僅多了一個敵人,更有甚者,會帶來國家的滅亡。

美國著名的總統林肯說過:“將敵人變成朋友。”這句話具有多麼深刻的意義啊!這就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最好方法。畢竟,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

胸懷廣闊,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在生活之路上開滿鮮花。請與寬恕同行。

高三作文 篇8

當一個人感到痛的時候,他可以對多少人喊痛?

安徒生在童話《夜鶯》中寫到的那個國王,在將死之時,竟然沒有一個人守在他的身邊,連那隨時都能爲他唱歌的玩具夜鶯也壞死了,不能唱了。這個時候,他可以對誰喊痛?大概只有死神了吧。

仔細想想,我們又憋了多少痛楚在心裏卻說不出?我們與厭惡的人裝親密,對在乎得緊的事情裝淡然,對我們無法改變的狀況聳一聳肩,然後就過去了。但這些讓人感到痛苦的事情積壓得久了,痛楚變成了麻木。於是,我們便喊不出痛了——所謂的“憤青”往往都是年輕人,而到了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一般都能夠靈活地應對人情冷暖。我們真正擁有的.感情不夠,真情太難覓了。想喊痛的衝動往往向現實與種種束縛妥協。

那麼,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擁有了這種自由嗎?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身陷囹圄卻擁有自由思想的囚犯安迪和心懷鬼胎的監獄典獄長。安迪的心中有莫扎特,有貝多芬,更有希望。他擁有自由,因爲他的靈魂自由;而那個處心積慮利用職務之便來爲自己牟利的典獄長,表面上是監獄中最自由的人,卻成爲了金錢與名譽的奴隸,背上了世俗的枷鎖。這樣看來,他纔是被牢牢禁錮住的那個人。而真正擁有自由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看似自由的人。

唯一有價值的自由,就是喊痛的自由。我十分同意蕭伯納所說的這句話。而故事中的典獄長擁有的所謂的“自由”,都是毫無價值的。

所以,我常常爲李煜感到惋惜。他的《虞美人》可以流芳百世,可他的政治才能就只能見笑於大方之家了。他雖爲皇帝,卻寸步難行。倘若他僅僅是一個文人,他的才華會被予以極高的肯定,他本人會爲當時的人們所尊敬;可他是一個君主,他在文字中喊痛的時候會被批判,這被視作他對國家大事的疏忽。

可是人非草木啊!人並不是禽獸,更不是隨風招搖的小草,人類創造了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到頭來,又無法說出自己的愁苦、無奈,這豈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嗎?

很多時候我們想去找一個人傾訴、鼓起勇氣喊痛,但結果卻是我們放棄了這個念頭繼續回到讓人有些喘不過氣的生活。但若有一天,當你敞開自己的心扉,把困擾和不安與別人分擔,以真情示人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有真情,有自由。

高三作文 篇9

堂堂碩士,本應謙恭有禮,卻口吐狂言,出言不遜,實在教人難忍;身爲導師,見此場景,必定痛心不已。然而,老師憤然斷絕師生關係,未免有失武斷。學生失去了一個追求學問的機會,教師失去了一位可以導回正道的弟子,社會上卻多了一個負有罵名的落魄學子,“斷絕”不如“扶起”。

韓愈曾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新生郝同學想必也是一直迷茫的小羔羊,尚未有足夠的資格和學識來一窺學術的七寶樓臺。而孫教授爲人之師,更應甘當“扶”的角色。何謂扶?就是扶起一位在道德上摔了一跤的弟子,更是扶起自己作爲人師應有的職責。

想當年,錢鍾書進入清華學堂,也是此般桀驁不馴:“整個清華,沒有一個人能當錢某的導師。”而他的導師吳宓卻容忍他的狂妄,常常在課堂上詢問錢鍾書的看法,甚是包容謙虛。多年後,錢鍾書回憶道:願能一輩子名列吳先生的門下。吳宓用他的謙虛,用他的大度,善意的“扶起”了錢鍾書,也洗淨了他身上過多的傲氣,最終他在文學領域作出了驕人的學術貢獻。假若只因一時氣盛,師生情誼就此了斷,世間就會少了一段師生情誼的佳話,多了一位被人指責詬病、嘲笑諷刺的落魄學子。

更有金嶽霖與弟子殷海光。一個寬容平和,一個出言不遜;一個思想平和,一個盛氣凌人。而金嶽霖在導師這一位置上做得十分完美。他深知和則兩利,鬥則兩傷,他用自己的寬容和智慧,包容學生的桀驁和個性,終於培養出這位日後譽滿臺島的哲學大家。

海明威《喪鐘爲誰而鳴》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導師的攙扶,不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爲人上,導師都擁有更爲豐富的經驗。斷絕關係,只會讓一隻迷茫的羔羊不知所措,無法回到正途;而扶起,卻是幫助他迅速健康成長。老師的耐心、寬容、謙虛,甚至甘受屈辱,可以“扶起”學生的學術生命,“扶起”他的精神世界,“扶起”他健全的人格,“扶”出一片他未來廣闊的天空。

老子之師用舌與牙的比喻教會老子柔與剛的道理;吳宓憑以柔化剛泄導了錢鍾書的傲氣;孔子因材施教,終得桃李滿天下;林風眠倡導兼容自由的學術之風……多少導師,用他們的寬容和智慧“扶起”了自己的弟子,給了學生一片蔚藍的天。而如今,我們也在等待一個人,來“扶起”那迷茫的弟子。

那時的天空,想必更加湛藍。

高三作文 篇10

天涼好個秋。

這幾天,感覺心被鐵絲緊緊地捆綁,難以平靜。好在,一場秋雨來看我,讓我到陽臺瞧瞧。沒想到是在陽臺種植的花草樹。

浸透眼神的清綠,被秋雨淋洗的葉子,更綠,油油的可愛。看着這綠,心漸漸平靜。陽臺沒流着落葉蕭條的秋意,相反,這有給人寧靜的綠。

一滴水珠輕輕滑下,在泥土上消失了。我知道,她進了泥土的心,滋潤,泥土然後心靜。也知道,能讓自己靜下心來的是什麼,一葉一綠,給我寧靜心境的綠。吹進陽臺的風,夾着綠將我的思緒,帶到一個地方……

故鄉,是藏綠讓人靜心的地方,也是我記憶童年的地方。

平凡而悠靜的山村。今年沒回去,多多少少有點鬱悶。每次回去,都很珍惜。我會一直漫步行走,靜靜地看這村裏的每一件另我回憶的事物,是那人去已空的瓦房,是那眼裏充滿疲憊的老牛,是那陌生面孔,似是非是,欲問而又敢問的村人,這都一一記在心裏。還有圍繞着山村,連綿的綠山,是讓人靜的歸屬。一種心情,沿着山間小路,上到山腰,找個地方靜靜坐着,放眼看去,山村景圖盡在腦海。

瓦房沿着一條溪流呈條帶狀錯落有致。身後的綠山與她相伴,靜靜地與她相融了幾百年。一種感傷順着眼淚流在地上。孤獨,有誰知?風吹進深山……記憶,跟隨而到。

自己獨自一人進了山。對山裏的孩子來說,山無疑是他好奇的對象。隨手撿來的木枝,緊緊拿着,滿步留心着,看能滿足好奇心的東西。

心裏留有害怕——聽大人說山上住有鬼婆,專在白天晾衣服,讓人以爲有人在那裏,誘人上當。心緊緊的,若是見像衣服的東西在樹枝上,想也沒想掉頭就跑,跑出山,然後回頭看着山,眼前的綠,讓心裏漸漸平靜。

心靜,應會到平凡。故鄉的綠,是平凡的,能讓我靜得知道:你是一個山裏人,應有山裏人的勤勞樸實與仁厚。

母親的叫聲,從故鄉將我帶回,我笑了笑,把麻痹的腳活動一下,從陽臺回到房裏,靜靜地坐下,拿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