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關於六年級科學作文合集七篇

關於六年級科學作文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6K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科學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六年級科學作文合集七篇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1

在寒假裏,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美國遊學活動,訪問了梅薩小學。其中有一堂科學實驗課特別有趣,也受益匪淺。

記得那天課馬上開始了。同學們都坐在圍成了“MS”形狀桌子邊的高腳凳上,教室裏溢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老師進來了,拍了拍手,霎時間,一切都安靜下來。這時老師開始講話:

“各位同學,今天我們的科學課要研究的是‘有關鳥嘴形狀決定鳥的食物問題’,每組都將拿到一盒大小不一的豆子或種子,還有五把不同類型的夾子。豆子形狀較大,我們可以假設認爲是大蟲子,種子體型較小,就是小蟲子或它們要吃的小食物。夾子主要有如坩堝夾,髮帶夾,不鏽鋼夾,鑷子還有筷子等。我們可以用這不同樣式的夾子來模擬不同的鳥嘴。下面請同學們用“不同的鳥嘴”,在三十秒的時間內看看,鳥嘴夾了幾粒豆子或種子,並把它登記下來,最後得出結論。”

“Isitok?”老師繼續反問。

“Yes,teacher。”同學們大聲回答。

然後同學們依次排隊領取一盒豆子和種子,還有五種不同的夾子。美國同學示意,讓我們先來。一位同學拿出手機,調至計時狀態,我手拿一雙筷子,衝一顆又大又圓的豆子下手,豆子體型大,筷子夾得較牢,不會半路脫落。我用力夾着這顆豆子,成功將它送到了鳥嘴裏,嘿嘿,看來筷子容易夾大豆子。於是我專門針對大豆子發起猛烈攻擊,三十秒內,我夾了十二顆大豆,零顆種子。於是,我又換了另一個扁扁小小的不鏽鋼夾子,興趣盎然地再次對大豆發起攻擊,可這一次好像不大對勁兒,大豆怎麼也夾不好,用力點,大豆就會來一個“金蟬脫殼”。“啪”的一下重重地摔回盒子裏;輕的話,豆子又輕輕地滑回盒子裏,經過多次夾豆失敗後,我只好嘆了一口氣,垂頭喪氣地去夾那些體型較小的種子。沒想到,用不鏽鋼夾小種子顯得異常容易,輕輕鬆鬆地抓起一顆又又一顆的小種子,並且一個不少地安全送到鳥嘴裏。

哇塞,自然界的生物就是如此有趣又奇妙,我認真地寫下了實驗結論:鳥嘴的形狀會決定它以後吃什麼。它們越方便吃什麼,鳥嘴便會慢慢進化成越方便捕捉那種食物的形狀。

哈哈!我想這就是生物的進化,通過實驗讓我們自己得出科學的真諦,我想這也是這堂科學實驗課的有趣所在吧!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2

陳靖是我的同學,她的腦袋上似乎是裝了一個小馬達,總是在不停地轉動着。她十分熱愛科學,是同學們口中的“科學小達人”。

陳靖的性格如她的名字一樣喜歡安靜,但她在科學課上十分活躍。她很愛搞科學小實驗,她的興趣選修包裏就像是個小小博物館,放大鏡、指南針、小火箭、小航模……樣樣都有。一天,老師上完了放大鏡這一單元,剛宣佈要下課,她“騰”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拿出放大鏡,把太陽光聚在一張白紙上。紅豆粒大小的光斑照得人睜不開眼睛,她還是興致勃勃地看着,精心地調節着焦距。“冒煙了,成功了!”這聲音把周圍同學嚇了一跳。陳靖高高舉起冒煙的紙片,蹦呀跳呀,眼睛睜得圓圓的,嘴巴也合不攏,那樣子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可是,她忽然皺了皺眉頭,眼珠子來回轉來轉,便拿出一直黑筆,三五兩下地把紙片塗黑了,我問她要幹什麼?她對我說:“試一試黑色的是不是更容易吸熱?”她繼續用放大鏡聚光,不一會兒,紙片“吱吱”作響,一股糊味撲鼻而來,幾乎要燃燒起來,正在這是,上課鈴響了,她迅速把實驗用具收拾好,放進包裏。

上個月,我突然發現她的包裏又添了一件東西——一個小巧精緻的自制加溼機。我便問她:“這玩意兒是誰做的?”“是我在興趣選修課上做的。”以往我看她十分文靜,沒想到她還有這等本事。我仔細端詳着這個加溼器,問她:“這個能用嗎?”她興奮地說着,“不信?那我們先試一試?”說着,她把一小杯水放進加溼機裏,然後把機子關緊,打開開關,在旁等待着。她邊哼哼着小曲,腳下邊有節奏地打着拍子,顯得十分悠閒,一會兒,加溼機噴出了一陣陣溼潤的白色氣體。看着這加溼機,陳靖高興地咧開了嘴,得意洋洋地說:“我做的能不轉嗎?”

陳靖完全被科學迷住了,果然是“科學小達人”,我十分崇拜她!相信她長大之後,一定是位女“愛迪生”啊!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哥哥在打乒乓球,真打的高興,(.)由於我用力太大,把乒乓球打凹了,我拿着凹了的乒乓球,愁眉苦臉,突然,靈機一動:能不能把乒乓球變成原來的樣子呢?於是,我拿乒乓球去問爸爸:“爸爸怎樣才能使乒乓球變成原來的樣子呢?爸爸說只要把乒乓球放在一個杯子裏,然後倒入一杯沸騰的水,就可以了我按照爸爸說的去做,當我用沸騰的水衝向乒乓球時,乒乓球凹進去的地方慢慢膨脹起來,果然變回了原樣,我高興極了,問爸爸:“爲什麼會這麼神奇呀?”爸爸說:“這不是神奇,而是熱脹冷縮的原理,熱脹冷縮是物體的一種基本性質,物體在一般情況下,受熱以後就會膨脹起來,在受冷情況下便會縮小,所有的物體都具有這樣的性質。”“哦,原來是這樣啊!想不到這其中竟有這麼大的奧祕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激發我們更大的求知慾望,探索科學。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4

源自上世紀四十年代的系統科學“三論”即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是站在系統科學的角度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現不揣局狹,聯繫學生作業問題,談談我個人之管見。

  一、從系統論看學生作業的審題問題。

拿到題就做,一起筆就錯,這是學生作業中較爲普遍的問題。對此種狀況,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一般情況是予以指責,令其再讀一遍題。學生在重讀一遍題後,大都能找出問題所在,及時糾正。父母和老師們此種做法不錯,問題是這樣做後,治標不治本,下次拿到題,學生的本能反應還是直接做題,依然會犯不審題的錯誤。

系統論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要放到一個整體或系統內去考察、研究,要找到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動態關係。這樣纔有利解決所出現的一切問題。故我們所提到的審題問題就不只是一個審題的事情,它從屬於作業這個大系統,而作業又從屬於學習這個大系統。在學習中,作業是檢驗學習效果的必要壞節,而在作業中,審題是保證作業正確的必要壞節。瞭解了這個關係,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就應該耐心地告訴學生,作業要力求正確必須注意審題,並且要將這個要求提高比完成作業更高的高度。那就是說即使這道題做對了,但學生並未認真審題,這也是應當受到批評的,因爲這會導致學生相信自己的'僥倖心理。說到這裏,我們可能會奇怪我們怎麼能知道學生到底是否審題。其實,這裏正包含着我們應該做的事情,那就是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審題訓練。在審題訓練中,因爲目的是在於讓學生重視審題,所以只需讓學生閱讀並複述題意,然後分析已知條件、未知條件,而不必解出此題。經過這樣有目的的專項訓練,一段時間後,學生的審題意識自然增強,不審題或審題不嚴的問題就自會解決了。

  二、從控制論看學生作業的思路問題。

拿到題不會做,那是不懂題意,而知道題目問的是什麼卻不知如何解決問題,這就是思路問題了。聽課認真,上課思路緊跟老師的學生,一般不存在大的思路障礙,存在思路障礙的學生往往是聽課本身就有問題。現在我們站在控制論的角度來看,不管學生是課堂思路還是解題思路出問題,都可以從把握思維的訓練中受益。控制論告訴我們,系統運動狀態、行爲方式和變化趨勢的各種可能性都是可以把握的,只要找到了控制規律,那麼也就牽住了思維訓練的牛鼻子。學生對一個問題的思路,總是會有若干可能的,而其中一定有關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的思路,只不過學生的大腦深處尚缺乏鑑別這一思路的能力。故思維訓練必須重新回到這個問題設計的原點——課本上去,凡是解題不能打開思路或思路中途斷開的學生必須回到課本相關知識上去,在那裏纔會有打開此作業問題的鑰匙

當學生對課本相關知識有了較爲清晰的瞭解,再回到作業上,我們需要訓練學生對自己每一步思路的控制。不妨在草稿紙上寫下我的第一種思路,第二種思路……一步步向正確方向邁進。這個過程的控制也正如學習騎車、游泳、滑冰等技能性訓練一樣,儘量不要由父母或老師來代替。此種控制思路的訓練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後,學生即使解題還不能夠十分順利,但基本方法已掌握,父母、老師再適時點撥一下,問題就不是很大了。

  三、從信息論看學生作業的訂正問題。

作業完成後,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又是一種常見的作業問題。這個問題使作業的信息反饋功能失效。作業僅僅處於一個單項訓練的層次之中。正確的做法是老師要將學生作業的情況予以彙總並記錄,而學生要將老師的批改情況認真審看,加以訂正,並建立錯題本,把最爲突出的問題記錄在案,以免下次重犯。

信息論告訴我們信息的有效利用價值在於用以減少和消除人們對於事物認識的不確定性。從這一點來看,作業有問題是好事,它有利於讓老師瞭解到學生的真實水平,並可能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而模糊、錯誤的信息或乾脆不蒐集信息,則使教與學的信息溝通喪失,達不到作業本身應該達到的目的。

父母和老師們常常會遇到的一個情況是,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完全正常,可一到考試成績出人意料,這正是日常作業中學生傳遞信息有誤的一個明證。只要我們把握了作業信息的真實性,那麼一切問題都可以納入系統加以控制,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會是一枚可怕的定時炸彈。

以上內容系本人個人理解,還請博友們多提寶貴意見,以期我們共同努力解決好學生作業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使學生們不再爲作業而煩惱。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5

寫好科學作業,交給老師,我便回到了座位上。

我的座位緊挨着講臺,盯着講臺發呆,突然我發現桌上的幾支粉筆頭在衝着我笑。

腦子裏劃過一道閃電,我想到了一個實驗:把粉筆放在玻璃杯裏,加上水,這樣會發生什麼?要不要試一試?

站起來,伸出手,默默地拿起離我最近的一小截粉筆,放進了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玻璃杯中最初還是平靜的,但僅僅幾秒鐘後,粉筆沉到了杯底,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呀!粉筆冒出一串串小泡泡!”驚歎着,偷偷瞄了一眼批改作業的老師,慶幸沒有驚動她,連忙使眼色讓旁邊的同學過來看一看。

只見一串串泡泡從粉筆中冒出來,就像“深海熱液噴口”① 的模型一樣。泡泡們排着整齊的隊形全速出發,來到水面變消失在空氣中。

“哇哇哇!”就像硫酸② 一樣,真神奇,“真的只是粉筆,沒有加某些化學物質嗎?”“這是不是化學反應呢?”耳邊傳來議論聲和驚歎聲,大家都十分好奇,目不轉睛的盯着水杯中的粉筆以及不斷涌上來的泡泡,雖然是個小實驗,但大家都覺得現實得出了重大的科學發現一樣。

一隻勺子伸過來,將粉筆撈出去了,我們的實驗驚動了批改作業的老師,大家一個個都溜回了座位。

爲什麼粉筆放在水裏會冒出那麼多小泡泡呢?我依然沉浸在剛纔的實驗中,下課後我問了老師,原來粉筆中含有許多空氣,放進水中後,空氣質量比水小,它們就會以泡泡的形式從粉筆中跳出來,竄到水面與外面的空氣融爲一體,原來如此!

真是沒想到,並不起眼的一小截粉筆能做出如此有趣的實驗,科學真奇妙,說不定用身邊的物品還能做出更多有趣的科學實驗呢!

①海底的熱液門口處出現的地質,活動區域又稱爲黑煙囪。

②一種最活潑的二元無機強酸,能和許多金屬發生反應,比較危險。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6

週末的一天早上,我正在閱讀一本關於科學實驗的書,讓我看到某一頁是我被一個科學的小實驗驚呆了,那上面寫着用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蓋上一張紙後倒過來水不會流出來,我不相信,於是決定親自做個實驗。

首先我來到了廚房,從櫃子裏拿出了一個杯子,一瓶水和一張紙,實驗開始了,我把一瓶,水瓶裏的水,倒在杯子裏,然後拿起紙把它蓋在杯口上,於是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杯子倒過來,可結果卻是水都不到出來了,差點倒在地褲子上我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於是又拿出書來看了看,但我看到步驟中有一條是要,把紙緊貼杯口時,我心想:好像是我沒貼好,所以水纔會從那個小口裏流出來,於是我又展開了新一輪的實驗,按原來的方法把用紙蓋住裝滿水的杯子,但在蓋的過程中,我緊緊地把紙貼在杯口,正當我認爲還會流出來的時候,令我驚訝的是,水竟然一滴也沒有漏出來,我驚訝地連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我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個爲什麼?於是就上百度搜了起來,原來是由於大氣壓的原因,因爲當紙蓋住杯子時,杯中沒有了空氣,於是大氣壓就把水向上託,所以形成了,這樣子

通過這次事件,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一是要學會善於思考,勇於實踐;二是要有質疑的精神;三是要,多多的去學習知識,因爲知識是無限的。

六年級科學作文 篇7

不知道人們有沒有意識到,科學已經深深的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現在的社會發展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科學,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事物,卻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我們也需要去發現它,去探索它,才能找到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現象,獲取更多的知識。

星期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剛起牀的我餓得不行,把廚房翻了個底朝天,卻也沒發現任何可以吃的食物。而爸爸媽媽走得急,早飯也沒做。這可苦了我。出去買吃的吧,身邊又沒錢;不吃吧,可又餓得肚子疼,作業也沒法做。目光把家裏的每個角落都掃射了一遍,終於在客廳的食品櫃裏發現了一個黃桃罐頭。我頓時像餓狼一般撲了過去,抓住了這個“救命”的罐頭。可是,怎麼打開卻成了一個難題。我餓得雙手發軟,再加上力氣本來就小,使勁硬擰是擰不開的。我急得只想哭——如果你們也處在我這個狀態:餓得不能行,而美味在眼前卻吃不到,一定也會這麼着急的。但是,我選擇了先冷靜下來,想想可以解決的辦法。最後,我決定去請教“電腦老師”。

果不其然,“電腦老師”馬上就給了我答覆:可以先把罐頭的蓋子在石頭或其它堅固的東西上敲打,當聽到“嘭”的一聲,就說明蓋子開了。

怎麼會呢?這麼容易就打開了?算了,還是試試吧,說不定真能打開呢?可是,我找來找去,也沒發現有什麼堅固的東西。我又想了想,突然想起了樓梯。於是我打開門,選擇了一階樓梯,把罐頭蓋子放在樓梯上敲。“咚、咚、咚……”我敲了很多下,蓋子還是沒開。可是我沒有灰心,繼續敲着。“咚、咚……咚、咚、嘭!”呀,終於響了!可是蓋子開了嗎?我半信半疑地拿起罐頭瓶,輕輕一擰,開了!裏面一股黃桃的香氣撲面而來。我興奮極了,連忙回到屋裏,拿出勺子,大口大口地吃着罐頭。

但在享用美食之餘,我忍不住想知道這裏面究竟藏着什麼奧妙,爲什麼敲打罐頭蓋子,蓋子會自動打開呢?於是我又去請教“電腦老師”。“電腦老師”的知識可真是豐富,不光有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有這辦法其中的道理。它告訴我:“在地上磕瓶蓋,不僅改變了瓶蓋形狀,更重要的是磕出了瓶蓋與瓶口的縫隙,也就是漏氣了,所以出現了瓶蓋鼓起來的現象,就像瓶蓋處會充氣一樣。總而言之,就是氣體由外部進入瓶內,增大瓶內壓強,所以蓋子就打開了。”

其實不只是罐頭開蓋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都有可能隱藏着科學的知識與奧妙。所以我們要細心地發現,大膽地提問,竭力地探索,才能豐富我們的見聞,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幫助我們瞭解更多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