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推薦】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推薦】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短小精悍的小詩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爲端午節到了。淡淡的糉香將我的思想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君王又不採納一些措施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把糉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糉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今年,媽媽帶着我一起體驗了包糉子的樂趣。首先我和媽媽一起到超市進行了採購:糉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及各種豆類。

經過一夜的浸泡,把糉葉洗淨並消毒,第二天再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讓我將糉葉折成錐形,讓後填入糉餡。可我這個小馬虎將糉葉折成圓錐形時,圓錐的尖部沒有包好,裏面的糉餡“嘩啦啦”地露了出來,最後我不得不將它從新包起來,經過我反覆研究試驗,發現了折成圓錐形的技巧:取1片糉葉,抹乾水分,順向l/3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將糉葉旋轉,在l/3處折成漏斗圓錐形,這樣就可以折得很好了。填好餡後,接下來將糉葉摺疊密封,用棉線將糉葉綁紮結實。就可以放入鍋中煮了!

經過兩個小時,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連忙拿起一個糉子,剝開墨綠色的糉葉,我隱約看到糉子細嫩的皮膚,那頭頂上的瑪瑙似的紅棗更爲她的嫵媚多情增添一道風景。我用尖尖的的牙咬開若葉,輕輕舔着糯米糰。糉子香便像煙霧一般向四周瀰漫開來,讓我陶醉其中。我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脣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不一會兒,我便吃了好幾個糉子。

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品着甜而不膩,黏而爽口的糉子。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啊!家鄉的端午節讓人流連忘返!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2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十分愛國。但因爲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間,他認爲自己不能報效國家,不能爲國家出力,不能改變楚國現在的狀況。而跳入汨羅河,爲國捐軀。屈原死後,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撈他的屍身,可大家卻失望而歸。於是,百姓們爲了不讓河中的魚類和蝦蟹蠶食屈原的屍身,然後就用糉葉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傳說,河中有隻兇殘的惡龍,可他卻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興風作浪,爲禍百姓。於是,人們便下定決心要活捉這條惡龍。經過千幸萬苦的努力下,人們終於抓住了這條惡龍,將他的筋抽出來。因爲這條筋太長太長了,所以人們把筋剪成一條一條的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此,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划龍舟,包糉子,綁彩繩的傳說了。

吃糉子就是我國端午節一項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以前,糉子只有一個味,是用糯米和紅棗做成的。現在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已達幾十種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歡吃鹹的,就可以做成鹹肉棕;有的人喜歡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糉子;還有些人喜歡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糉子……總之,糉子的品種是特別多的。糉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綠衣裳,散發着誘人的香味。糉子一般是四隻腳的,不過,也有三隻腳的只是市場上不常見罷了。糉子通常是煮熟後涼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極了。

戴彩繩,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們會用不同的彩繩,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腳腕上;心靈手巧的老人還會在上面繫上鈴鐺,手一動就會發出極爲清脆的鐺鐺聲,好聽極了!再來看看香包,種類不同。有小動物的,有花朵的,還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畫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香包可香了,還可以驅逐蚊蟲呢!

除了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還有賽龍舟呢!到了那一天的時候,河兩畔的人們將河圍得水泄不通,紛紛觀看賽龍舟,那場面壯觀極了!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聽後一定覺得很有趣吧!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3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

農曆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糉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龍舟隨着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塊白布,上面寫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隊一樣威風。比賽到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在觀衆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着,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龍船,迎着洶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羣衆。

據說,賽龍舟是爲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爲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爲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宏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4

伴隨端午節的日漸臨近,商場、超市裏已擺滿琳琅滿目的各色糉子,預示着節日的臨近。大街小巷彷彿充滿了糉子的香味,空氣都帶着淡淡的糉香,忙的都有些遺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父親住院有半個月了,幾日來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過的,送孩子、上醫院、做飯,幾乎天天如此,假如不是看到超市裏的各色糉子,幾乎忘卻了端午節的到來。

父親在家的時節,此時家裏早已是糉香滿屋,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嬉鬧着,等待那美味的糉子在滾燙鍋裏翻騰個夠了將來,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糉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糉衣上的絲線,剝除掉美味最後的保護,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熱騰騰的蒸汽,閉上眼睛,品味着那濃濃的糉香從嘴裏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糉香包裹,真是一個美呀!

父親一直說我手笨,如何也學不會包糉子,試過許多次,一直不得要領,現在,父親不在家中,只有靠母親一人了。抽時間回家了一趟,說是幫母親包糉子,其實,也就是打一個下手,自身實質也幫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着的竹葉,看着母親熟練的擺動着,不一會,一個完美的糉子就成型了,可我擺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緊,就是包不住,母親看不過去了,準時喝止了我,把我趕到了一邊,只好坐到一邊看着母親包了。

母親的白髮又增多了!這一陣由於父親生病,母親益發的操心,白髮愈發多了起來!

現在我家端午節倒是講究不多,無非是包個糉子,家門口插上幾株艾葉而已,完全不如家鄉那樣了。家鄉的端午節端是熱鬧不凡,龍舟、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糉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沒有回家鄉了!

看着母親包完糉子,煮在鍋裏,才匆匆而去。傍晚時分,砰砰的敲門聲響起,打開門一看,原來是父親,手裏提着一兜的糉子,往家裏一放,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着那兜糉子,只覺得兩眼發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久久沒辦法平靜。

那一個個的糉子,就是濃濃的愛意!濃濃的深情!那一顆顆的米粒、一個個的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心,一片片不捨的情啊!

悠悠端午節,濃濃糉香情!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5

“寶貝,起牀了,今天不是有活動嗎?”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溫柔地叫醒,迷迷糊糊的,我突然想起今天是端午節,是要去參加小記者“訪傳統家拌醋,品家鄉端午節”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我一個二蹦爬起來,以我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洗漱完畢,認真地做好晨讀,狼吞虎嚥地吃了早飯,和媽媽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小記者站。

剛到小記者站門口,一輛中巴車映入我的眼簾,我想:這輛中巴車是今天接送我們的嗎?我剛一簽完到,豐老師就站在中巴車旁大聲喊到:“簽了到的小記者上車!”我心想:哈哈,被我猜中了。我向媽媽擠了個媚眼,衝向了中巴車。

我們上了車以後,豐老師用國學機播了隊歌,歌名是:這條街最靚的仔。儘管外面下着小雨,車廂裏可是充滿了快樂的音符。不知不覺伴着歡聲笑語我們就到了鄭莊醋廠。進了裏面,首先是陳老師給我們講端午節文化,端午節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我國首個被列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古時候,今天這個節日五毒就會紛紛出動,五毒就是蛇、蠍、蜈蚣、蟾蜍、壁虎。我們現在帶的花線繩就是辟邪神器!陳老師還給我們講了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等故事,還說其實在屈原沒有跳江以前端午節就有了,那時是祭祀水神、龍神的。我們小記者一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

接着的活動是包糉子。姥姥教我們包糉子,第一步是準備四張糉葉,大莖凸出的地方朝外,糉葉的根朝上,糉葉的頭朝下,這樣按順序擺四張糉葉。第二步把整理好的糉葉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往裏面放江米和蜜棗,然後把上面的糉葉往下蓋。第三步就是綁住糉子。我心想:原來包糉子這麼簡單呀!我趕快拿起糉葉包起糉子,可就在第二步就卡住了,每次放米的時候,米就要往下掉,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孩子不聽我使喚,接二連三地蹦了出來。我氣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我才意識到,不能小看包糉子,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

最後我們瞭解了醋的文化。張總以快板的型式給我們講了醋的文化,然後把勾兌醋和糧食醋拿出來對比,我看了看,又聞了聞,還細細地品嚐了,最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看的時候可以發現糧食醋最上面有醋的地方,沿着瓶子的一圈是黃色,勾兌醋卻是黑色。聞起來呢,勾兌醋有一股酒味很刺鼻,而糧食醋味道很淡,幾乎沒有什麼味道!嚐起來就更不同了,勾兌醋有豆腐乾的味道,糧食醋不是這個味道,是香甜的味道,可以說是酸中帶甜,甜中有香。張子儒傳統家釀醋纔是好醋!

這真是有史以來最快樂的一個端午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6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我們總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是端午節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那天,人們總是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這就是家鄉熱鬧有趣的端午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來了,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不禁垂涎三尺,吃糉子嘍!

一大早,平時愛睡懶覺的我也早早起來,到客廳一看,爸爸早就把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洗洗手,擼起袖子與父母包了起來。

我捏起兩片糉葉,把它們貼在一起,大大的葉片溼溼的,捏起來非常舒服,然後把它折成一個類似於漏斗的東西。然後,我抓了一大把米,小心翼翼地倒了進去,那聲音“嘩啦嘩啦”就像下小雨,把那“漏斗”裝得滿滿的,接着,我又放了三個大紅棗,就像三顆紅鑽石點綴在帶着清香的米上。我不禁情緒高漲,還哼起了自己編的歌:“糉子,糉子,非常好吃……”一句沒唱完,媽媽便問我:“就知道吃,你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它從什麼時候起源?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我不禁目瞪口呆,因爲我對端午節一無所知。爸爸急忙來幫忙:“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纔在這天吃糉子,賽龍舟。”接着,爸爸又說了一句:“你一定要記住這些,別再被別人問傻了!”我點點頭,不禁對這糉子刮目相看。

接下來這一步非常關鍵,我用左手輕輕握住那個裝滿米的“漏斗”,生怕把米擠出去。我把多出來的糉葉壓在糉葉的上方,並用手輕輕將兩面的糉葉壓平,用左手手指快速扳住,以防漏餡,做完這一步後,糉餡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翠綠的糉葉,十分養眼。

接下來,我用左手握住多出的糉葉,右手握住糉體,並順時針旋轉糉體,多出來的糉葉便乖乖地貼在了糉體上。現在的糉體已經非常完美了,看不到一丁點的白米,而且糉葉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我拿了一根繩子,讓右手捏緊糉體。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在糉子的頂角和底角之間,爲了不使我的心血付諸東流,我還特意多纏了幾圈。然後,我在糉子的中間纏繞了兩三圈,並在最後打了兩個結。一個棱角分明,漂亮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糉子出爐了!每一個都精神飽滿。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與節日的喜悅與幸福。

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都有它獨到而深遠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享受節日那喜慶,祥和的氛圍吧!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8

過端午節必然是少不了吃糉子和賽龍舟了。上午,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包糉子,午飯我們就吃糉子。

吃過糉子,才十二點,我們全家就出發去看賽龍舟了。我們本想早點去佔個好位子,沒想到已經來滿了人,把這條几里長的湖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時,比賽還沒開始,我們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擠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擠進去。人來得越來越多了,想要擠進去也越來越難了。有些人擠不進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頂上去看。我們隨後也跑到房頂上去。

一點多,比賽就要開始了,賽場邊上擠滿了無數的男女老少。鱗次櫛比的房屋頂上也擠滿了人。就連不遠的小山坡上也擠滿了人。在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們那不肯退讓,即使再小的縫隙我也要擠進去的心;那不肯屈服,不肯退讓的精神。看着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多壯觀的場面啊。’’

比賽開始了。先是男子預賽。雙方隊員準備好,裁判員一聲令下,雙方立刻劃起來。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湖中的水被船槳拍得滿天飛,還有啦啦隊在湖邊助興,鼓號隊打起鼓吹起號。人們在岸邊吶喊。在這震耳欲聾的人聲中,我隱約聽見人們在喊;‘‘龍馬隊,加油。’’這時,龍舟已快到岸了,雙方隊員還是各不相讓。忽然間,‘‘龍馬隊’’一個箭步衝了上去,超過了另一艘龍舟。‘‘龍馬隊’’果然不負大家重託,在預賽中得了個冠軍。

接着進行的是女子預賽。正當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時,天空中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大雨似乎是老天賜給隊員們的考驗。但隊員們還是毫不示弱,反而速度更加快了。

雨越來越大,人們紛紛打起雨傘,五顏六色的傘彙集成了海洋,紅的,黑的,綠的,花的……給節日添了許多喜慶。

雨絲毫沒有要減弱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比賽也進行得越加激烈,這大雨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阻擋,沒有一個人看見大雨返身回家的。

總決賽比完後,雨卻停了,太陽出來了,天空綻開了燦爛的笑容,遠處出現了一座七色的彩虹,多美啊。

四川的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正在看賽龍舟呢。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糉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0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然而我的家鄉,也然而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此時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然而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然而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然而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然而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然而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然而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明白,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然而,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後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作爲中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毫無疑問然而其中最有“熱”感的節日。

作爲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氣,端午節顯然然而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確然而一個忙碌的節日,因爲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代表着夏收秋種。

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然而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爲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卻然而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穫的季節,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糉子,此時然後美美吃上一頓。

此刻,南北差異已經沒有那麼大,端午節吃糉子,這然而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習俗。

中國人端午節吃糉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然而爲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糉子作爲對屈原的紀念。

糉子還然而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說,早在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可然而在當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此時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之後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然而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糉子呢?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2

“小懶蟲!快起牀,這天就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齊包糉子,你怎樣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就是我昨日答應媽媽和她一齊包糉子的啊,想想能夠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就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取好適宜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先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就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就是這糉子似乎看我就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最後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就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最後能夠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這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3

大江東去浪淘盡,以發代筆留下千年壯舉。

汨羅江邊,殘陽如血。一個高大的背影臨風而立,礦野無邊,孤憐而沒落。驀地,他仰天長嘆“世人皆醉我獨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猶記,那一刻抱石投江,哀傷猶如隔世。屈原爲自己找到了歸宿,爲人民靈魂的覺醒與奮起現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彷彿傳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吶喊!當縱身跳起的那一瞬間——雷爲你而轟響、電爲你而狂閃、江爲你而咆哮……你沒有淚水,沒有拖泥帶水,只有狂風、閃電、風暴般堅強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單薄的生體去抵擋與喚醒無邊的黑暗。但,失敗了。而在你身後仍然有無數同你一樣有着堅強意志的人,繼你只後他們無不時時刻刻爲着廣大人民利益去與黑暗勢力做着艱難的鬥爭。你手帶刑具,頸系長鏈,腳套鐐鏈,披散着頭髮,雖步行受限,擔心早已隨理想飛出九霄雲外,飛到百姓的身邊去了!你的感嘆激起了世人奮起向上的波濤,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人們並沒有忘記你,你的灑脫離去,給愛你的人留下了傷心與難過,他們將你去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節,每年的那一天他們乘着龍舟用葉包上糯米煮好(糉子)撒到江裏給魚兒們吃,希望它們不要吞噬你的肉體。這個紀念活動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我們依然在執行着這項“使命”。

漸漸地人們將吃糉子拋糉子形成一種習俗,每到這一天吃完拋完糉子,人們都要賽龍舟,這意味着人們生活好了,千百年來中國無數愛國人士的願望實現了,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可,回首在望,我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了紀念屈原。我們爲什麼要紀念他?因爲他跳江了。他爲什麼要跳江呢?因爲他愛國,不希望看到國家的衰亡與百姓的痛苦,希望通過他這一跳喚起人們的無知。是啊!可現在的我們沒有戰爭、沒有壓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麼我們要怎樣去愛國呢?愛國是從心理髮出實踐於生活中的,不是一句口頭禪,也不是看電影。愛國並非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還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禮貌待人使我們國家成爲友誼之邦;團結奮進讓我們國家戰勝一個個大災難。你撿起一片垃圾,我不破壞一片綠蔭,這不都是熱愛我們供用的家園——祖國嗎?

端午節,在紀念屈原之後我們應當做點什麼?學習屈原的精神,我們更要“愛國、明理、誠信。”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4

“小懶蟲!快起牀,這天然而端午節,媽媽和你一齊包糉子,此時你怎樣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然而我昨日答應媽媽和她一齊包糉子的啊,想想能夠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然而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此時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取好適宜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先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然而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然而這糉子似乎看我然而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然而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此時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最後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然而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最後能夠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這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5

你知道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什麼嗎?嘿嘿,是端午節,那你知道我最喜歡哪一個習俗呢?嘻嘻!是賽龍舟。

印象最深的也就五年級的端午節了吧。那天,池塘旁可是熱火朝天、人山人海。我們一家子來到賽龍舟的比賽場地,人們擠來擠去,好不容易纔到了一個近觀點。終於看見了一條條龍舟,龍舟上插着旗子,五顏六色,如同進入了古神話,簡直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龍頭,似乎已經等不及了。

水面上拉起了一條紅色的繩子,這就是龍舟的“起跑線”。所有的龍舟都在這個線內一字排開整裝待發,龍舟上的漿手們都是一個個扎着頭巾,雙手緊握着劃漿,黑得發亮的銅體肌膚繃得緊緊的。突然就像是晴天上的霹靂,一聲哨響,驚醒了河中的蛟龍,頓時,鼓手像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如天上的雷公般,高高地甩起雙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捶下,還伴着那聲驚天的鼓聲以及震地的吶喊聲,霎時間,鼓聲大作:咚!咚!-------咚!咚!----咚!----咚......漿手們十分默契地划着,動作整齊得象一臺劃漿的機器船一樣,就連壯威的號子喊得都象是一個人吼出來的。

鼓聲越來越快越來越有勁,聽地所有人都熱血沸騰,所有的劃手似乎舉着的都是武器,來殺向自己的絕世仇人,他們隨着鼓聲漸漸加快,到最後手起,槳落,激濺起一米高的水花,在轉瞬間,他們又掄了一輪,似乎水對於他們都沒了阻力,遠遠望去,一條十幾米的“龍”在水中搖擺,而那掌舵手,就是這條巨龍的尾巴,他左手握着舵,同時看向前方,是那麼從容自如地擺着尾舵,如神龍擺尾,近了!近了!,距離終點也只剩幾米了,此時,只有兩條龍舟距離終點最近,他們兩隊不分上下,所有的人的動作都整齊劃一,連成一片,鼓手更是賣力,希望從氣勢上比過對方,就在這時,不知是不小心還是水流太急,一位劃手一不小心將槳帶入水中,雖然只是一人,但還是大局已定,另一條龍舟贏了。

雖然比賽結束了,當人們還是久久沉浸在那種緊張,刺激的心情當中,我也對這場比賽而震撼,它的拼搏,協作精神也深深地打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