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5篇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5篇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1

春節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腳步,歡天喜地來和我們歡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店鋪也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整個世界都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進臘月,人們就像蜜蜂一樣忙碌起來了:曬臘肉,醃鹹魚,曬臘腸,炸丸子,做藕夾·······還要爲孩子們準備新衣服,壓歲錢,希望他們來年學習更上一層樓,天天開心。雖然有些累,但每個人都開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國紅在這一天可謂是歡迎的顏色了:紅紅的鞭炮,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紅包········紅色,在中國人眼裏,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裏忙外,做着團圓飯,小孩兒呢?則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帶着,去放炮竹煙花,一聲聲煙花劃過天空的聲響,打破了夜晚的寂靜,無數煙花綻放空中,描繪除夕之夜的美好畫面。

“吃飯囉!”“我要吃魚丸!”“我要吃雞腿!”·····孩子們吃着,笑着,嚷着:“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家歡天喜地的接過紅包,心裏盤算着拿多少錢去買玩具,多少錢買文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煙花閃爍,鞭炮引吭,過年的氣味仍瀰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2

說起咱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就拿過春節的風俗來向大家介紹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這一天爲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這也是節目的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裏爲人們帶來吉祥。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當然就是吃餃子了!爲驅邪惡,圖吉利,餃子必須要煮得多還得有餘,飯後還要在鍋裏放上幾個饅頭,這些都意在年年有餘。要是餃子煮破了,不可以說“破了”要說“掙了",就是賺了的意思。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裏家裏人丁興旺。吃餃子時還有許多樂趣呢!新年裏吃的餃子裏包有棗子、栗子、錢、花生米等物質。吃餃子時吃到的第一個餃子裏包有什麼象徵物質,新的一年裏就會像物質象徵的那樣。如果吃到紅棗,新的一年裏就會紅紅火火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做事有幹勁;吃到花生米,就意味着長命百歲,行大運;吃到錢,那就意味着發大財,日子紅紅火火……不管誰知道哪一種,大家都會衷心的祝賀。如果是小孩吃到錢,那就代表學業有成,大家都要祝賀他(她)。

春節時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問好,晚輩向長輩問好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給別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你們的家鄉也一定也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吧?那就把你們家鄉的風俗也結介紹給大家聽聽吧。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3

“軟、糯、順、滑,絲絲入扣,回味無窮,寓意深遠……”沒錯,說的就是我們龍遊的風味——發糕,這一過年必備點心。

龍遊發糕是圓形的,大小不一,看起來像一個個大圓盤。它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嘗一口你會不自覺地讚歎道;“啊!真是甜而不膩,糯而不粘。”特色的,當然是它在製作過程加入糯米酒發酵,吃着比用發酵粉發酵的麪食更鬆軟,一口有一口的味道,一口有一口的香味。

關於這個加糯米酒的工序還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女子,年年做發糕給人們吃。有一年她在製作過程中一不小心倒入了糯米酒,於是她就將錯就錯,發糕做出來後不但聞起來沒有酒氣,而且淳香了不少,吃起來也更加有味道了。後來它成了衆人皆知的美食。就這樣人們做發糕就會有放糯米酒的習慣。

要說起來發糕的起源,那麼可要從明代說起,據《龍遊縣志》記載:龍遊發糕的製作始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製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因“發糕”爲“福高”之諧意,所以有吉祥涵意,即爲逢年過節必備名點,又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在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龍遊發糕形成獨特的製作技藝和習俗文化,是龍遊人民過節等喜慶的場合必備的食品,是民間任何酒席的首道點心。隨着龍遊人民把發糕贈給親友們,親友又把發糕分享給其他人,這便讓龍遊發糕這一美食,傳到了大江南北,成爲了廣大人們都愛吃的一道甜點。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吃了呢?心動不如行動,快來龍遊嚐嚐發糕吧!

過年吃發糕,便是我的家鄉——龍遊的一種風俗。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4

年的腳步一天天近了,臘月也已悄然到來了。

在我的家鄉,一進臘月人們就充滿了迎春的熱情。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粥裏溢出來的。

每年臘月初八的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婦們就早早地起了牀,忙着洗糯米、撿各色豆類、選各種乾果,備齊各種佐料,用小火慢慢熬製臘八粥。臘八粥中赤豆、紅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讓粥變得甜膩膩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紅豆則不一樣,這可是有故事的呢!

傳說有“赤豆打鬼”之說。據說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作祟,小孩子生病、人們品行不端等都是因爲惡鬼的原因。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臘月初八這天熬粥,借粥裏的赤豆、紅豆來打鬼,驅疫迎祥,這纔有“赤豆打鬼”之說。

熬製臘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製,等到熱氣騰騰,香味瀰漫整個廚房的時候,臘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緻,那份溫暖,是商店裏買來的八寶粥無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熱氣騰騰、香甜軟糯的臘八粥,就彷彿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熱乎乎的。不管寒風多麼刺骨,始終洋溢着溫暖。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節過後,馬上就要迎來了春節。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春節的前奏,它也別有一番風味!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5

元宵被稱爲“小年”,也是一年當中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成都會有哪些風俗呢?

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吃湯圓,這也是衆所周知的事。這一天我們一大早就得起來包湯圓。包湯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頭一天就得把皮兒給和好,只需要用開水把糯米粉衝好,慢慢搓成團狀,留着第二天包湯圓用。第二天一早外婆會把芝麻和黃糖放到一個石頭做的容器裏使勁捶打,直到它們充分地混合到一起,餡兒就做好了。這時候全家老小就回一起到竈前包湯圓,首先在搓好的皮團上揪下一小塊,按成皮餅,握在手中,再用勺子舀一勺餡兒放到皮兒上,再包裹起來,一定要包緊,不然等會兒就會煮爛。

湯圓在鍋裏煮,我們在外面等。湯圓一出鍋,我們眼睛都掉到裏面去了,吞下嘴裏的口水,拿起勺子就開始吃湯圓。小孩子都狼吞虎嚥得吃,掙着搶着去舀第二碗;而大人們都會細嚼慢嚥地吃,覺得好不容易過個元宵,吃個湯圓,就要細細品味。

吃完湯圓,大人們去聊天,小孩們去玩耍,一起等待着晚上的活動。

元宵節的晚上,大街小巷都會掛起花燈,有紅的、黃的、綠的,有長方形的、圓形的、花型的。大人們都會牽着小孩的手,去看花燈、打燈謎。聽說猜出最難的燈謎,就回得到一碗免費的湯圓,這可吸引了許多大人紛紛上去破解這個“難題”。小孩們則會去製作他們自己的小花燈,帶回家做紀念。還會有小孩去找老師傅玩皮影。大街上充滿歡笑聲、說笑聲,好不熱鬧。平時早早就睡了的孩子,今天精神好的不得了,大家把這個元宵節所有的樂趣都放到這個晚上了。如果自己願意的話還可以去祈個福,祈求自己這一年平安健康、多財多福。

元宵過完,也就證明年也過完了。大家就會去工作、上學。像這樣的熱鬧,又要再等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