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精選30篇)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精選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精選30篇)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爲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着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連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於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爲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麼公平!大年初一這一天,大人們就領着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裏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後,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裏,院子裏,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

十五過後,到了十六,就開學了,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3

家鄉的習俗有很多,這讓我也很高興,因爲對於我的家鄉,我有說不完的話,特別是說起家鄉的習俗。

比如說寧波人過中秋,只過十六不過十五,起源有兩個版本,一是寧波曾經有個姓史的大官很孝順,每年過中秋節都要回老家和母親一起過,有一年耽擱了,十五晚上沒趕到,父老鄉親都等着他,十六才一起過節。後來就一直這樣了。另外一個,元朝時候,爲了恢復漢族統治政權,各地決定聯合起義,時間定在八月十五,送信的人路上耽擱了,十六送到寧波,寧波就是十六起義的`。

另一個就是我們寧波赫赫有名的豬油湯糰。每到春節,吃湯糰便是寧波特有的習俗。那用麪粉製成的雪白柔軟的湯糰,一個個圓滾滾的,夾着香噴噴的豬油餡,讓人一看就忍不住咬上一口。

你看我們家鄉的習俗多不多!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4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裏的各個節日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那麼就由我來把家鄉的風俗介紹給大家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新年”。年節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廣大城鄉年節前就開始備辦年貨,殺豬、羊、兔等,制臘肉、購食品、逢新衣,過年時大家穿好衣服、掛年畫、貼春聯,年三十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清明節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曆的.4月5日前後,主要是郊遊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墳掃墓等活動。這一習俗活動也是城鄉較普遍的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爲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

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遊轉;第三天晚上成羣結隊地舉着火把遍遊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結束。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我們四川的風俗都很特別,我喜歡我的家鄉!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5

在揚州,正月十三這天晚上要吃湯圓,正月十八晚上要吃麪條,又稱爲“上燈圓子下燈面”。因爲爺爺奶奶之前的習慣是自己做麪條,所以我們在過年期間都不買麪條。

奶奶拿水和麪,爺爺把面揉成糰子,我和爸爸媽媽把糰子搓成粗細不均勻的條子,場面好不熱鬧。再說那所謂的麪條,其實都是奶奶做的,我和爸爸媽媽做的麪條可嚇人呢:一頭粗一頭細的,兩頭粗中間細的,因太細而斷掉的。除了完美的麪條,其它都有。每次,奶奶就在旁邊看着,一點也不埋怨我們糟蹋了這白乎乎的'麪糰子,只是等我們洗手時,偷偷把面揉在一起,拿擀麪杖一壓,拿刀劃出形狀,可以與機器做的麪條媲美的人工麪條就完工了。

我們只是躲在門後看,從未想過要學一學這門手藝。

軟塌塌的麪條一掉入鍋中就被沸騰的水推來推去,在水中肆意地舒展着筋骨。爺爺和我拿出醬油瓶,往大家的碗中倒入醬油,放入蒜末,盛上面條,澆上面湯,醬油麪就出來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邊,爺爺藉着酒勁興致勃勃地問:“知道爲什麼今天要吃麪條嗎?”

“知道,吃上一碗麪條,是預祝人們在即將開始的生涯中,諸事都能像麪條一樣順順暢暢。爺爺,這個問題您都問了好幾遍了。”我嗔怪道。

“哦,那我下次換個新的。”爺爺又喝了一口酒。

我在想,或許《真州竹枝詞引》中的“十八日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下燈面。”中的人家指的就是我們吧。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6

清明,象徵着春天的開始。清明節這天,人們踏青、掃墓,吃清明節特有的美食——清明。

製作清明,看似簡單,實則工序複雜。青是做清明的關鍵。在外婆家河對岸的路旁,有許多青,這種不起眼的野菜,就是給清明染色的關鍵。到清明節的前幾天,外婆就會採摘一大桶青回來,剪下嫩的部分,研磨成粉。外婆告訴我:這種草長相普通,很難發現,但只要上面沒有白色細絨毛,就一定是假的。

磨成粉之後,把青粉與糯米粉、米粉、水和在一起,這一步,也需要細緻的手法。青粉是一小團一小團的,需要用手把青捏碎捏細,不然吃起來就有疙瘩。揉好的麪糰搓成長條,切成小塊,在裏面包由筍、雪菜、肉、豆腐乾炒成的餡。上的花邊很獨特,要包成類似鎖形的形狀,這種包制手法,外婆和媽媽總是很熟練,而我學了好多次都還沒學會。一個個精緻的清明排排擺放在桌上整張桌子都擺滿了。每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吵着要吃了。大人們就在蒸籠上放上一小段一小段的糉葉,一段糉葉上面放一個清明,這樣吃的時候不粘手。

待那清明蒸好時,一揭鍋蓋,滿廚房都飄着青的.清香。鍋裏躺着的,是一個個晶瑩透亮的墨綠色的清明,而孩子們早已垂涎欲滴,一人一個搶去吃了。一口下去,滿滿的餡料,還有油流出來。的味道美味可口,讓人吃了還想吃。

做好的清明冷凍在冰箱,可以保存半年以上,但通常一桌的清明,在六月底就吃完了。

清明,一道舌尖上的傳統美食。是我記憶深處的美味。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7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回到老家——山東。

每到臘八那天,我們一家在天上還有星星的時候就起牀了,臘八節一定要吃臘八肉,我大姨夫從冰箱裏拿出了一大塊豬肉,只見他把肉放在火爐上讓它解凍,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讓豬肉變得花花綠綠的,接着大姨夫讓我把肉遞給爸爸,只見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開,刷完酸糕水的豬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兒和香味兒。

吃完臘八肉,就該喝臘八酒了,雖說臘八酒有酒字,但裏面只是用葡萄、梨、蘋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飲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還可以把臘八酒和帶氣的'無味蘇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過完臘八就到了小年,這天男人們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們會去集市上買年貨,而我們小孩兒就在田野裏玩摔炮。

又過了幾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殺豬、清理豬的內臟,而我們小孩兒在屋裏的炕上玩耍。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過去了,豬肉終於烤好了。爸爸拿小刀從豬身上割了一大塊兒的肉讓我們吃,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把整隻豬一起烤,不分成幾部分?爸爸說:“因爲這樣可以象徵我們一家圓圓滿滿。”

吃完閤家飯後,我們土家的年也就算是過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兒呢?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8

每一個人的家鄉都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大家家鄉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

在臘月二十三,大家便開始忙了起來,在這一天大家需要都要大掃除一次,大家也會在家幫家人擦玻璃、擦桌子、墩地、掃屋頂。然後便開始籌備食材,如:雞、魚、蔬菜等等都要籌備充足。

到了臘月二十九,就開始貼對聯、掛燈籠了。

除夕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年味,每人都開始穿新衣服,晚上就開始給財神、觀音菩薩、爐竈王點香、點蠟燭,吃完晚飯就在樓下放鞭炮和看煙花之後,到了八點的時候就開始在家看春晚了,一直播到晚上12點才躺在牀上睡覺。

正月初中一年級凌晨四點的'時候就起牀,一塊和家人吃個餃子,之後便在各自的車庫門前放鞭炮,到了早上七點的時候就可是給親朋好友拜年了,拜完年大大家就會給我發紅包,一直到了正月初七的時候,剩下的時間便開始做紙燈,哪種都有:有雞、有蓮花、還有在紙燈畫魚和鸚鵡的。

到了正月十五就又開始熱鬧了起來,家家都開始吃元宵,到了晚上,大家都會將各種各樣的燈籠掛出來,之後就家人一塊去看花燈,那裏人山人海十分的熱鬧,九點的時候便開始舞龍,舞龍的時候就更熱鬧了,十二個人爲一條龍,每個人距離都在一米左右,“龍”頭都各種各樣的燈籠裝飾,龍身就愈加漂亮了,一會來條龍,一會來條龍,龍的身體舞來舞去像一條蛇一樣,還有雙龍戲珠更是好看。

這就是我家鄉的新年。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9

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鄉那真可以說是家家都知道。家鄉的男女老少,個個都能扭上一段!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家鄉的大大小小的廣場上響起了咚咚的`鑼鼓聲和優美嗩吶聲,這聲音像一種號令,不一會兒人們便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廣場上。他們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絹,有的攜着妻子和兒女。小小商販們乾脆在周邊擺起了攤兒。一時間,廣場上變得熱鬧非凡了。

大秧歌扭起來了,雖然隊伍中多是老年人,可他們腳步輕盈,姿態優美,動作極爲協調,尤其是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絹,舞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別樣的風采,盡情得揮舞着揮灑着他們的內心的喜悅和歡喜,這樣也引逗着孩子的歡心和心裏發癢;也想扭一段也爭着加入秧歌隊伍當中,那一條條彩色的“長龍”越來越長了。

隊伍的四周圍滿了觀衆,他們一邊欣賞,一邊嘮着家常之類的,自在悠閒。嗩吶不時地變換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隨着變化,讓人久看不厭。

家鄉的大秧歌,不僅是人們每日的精神大餐,每到節日,秧歌手們便身穿彩裝,那些小孩們像風一樣跑到了臺下,是因爲孩子們喜歡”大頭娃娃”“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啊!家鄉的大秧歌,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沉醉着家鄉的人們。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0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許多人喜愛的節日。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家家戶戶在過年前都會進行一次大掃除。

大掃除在古代稱爲“掃塵”,是中華民族素有的傳統習俗。大掃除在古代時,通州的佃農早先一年從頭忙到尾,除了繳租,家中的糧食不多。所以他們請竈王爺迴天時,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以便玉帝分撥一些糧食給他們。爲了迎接玉帝的恩賜,佃農們在每年臘月二十四之後,將家中的裏裏外外都要打掃的乾乾淨淨,以表示對玉帝恩賜的敬意。大掃除也被稱爲“送窮”,意思是把一年中的晦氣燒掉。所以,家家戶戶把能擦的都擦了一遍。再拿兩件舊衣服到村口燒掉,以表示迎接新年的福氣。

在大掃除時,還有三項大忌:第一,家中不宜添加有棱的傢俱,因爲過年時講究團團圓圓,所以添加傢俱時不宜是有角的形狀,最好是圓形的。第二,家中的.冰箱米缸爲空不吉利。春節寓意着的一年中的圓滿,收穫。如果都是空的,說明你過得很貧窮。如果是滿的,預示着新的一年爲衣食無憂。第三,大門不要換。門在風水中佔有很大的作用。一般來說是不能換的,會發生一些不吉利的事。所以,大門沒有壞的情況下,在大掃除期間擦乾淨就好了。

大掃除,不僅將晦氣掃走了,更承載着漢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1

重陽節是一個很傳統的節日,但是很多地方其實並不會過重陽節而是過清明節。但是我們老家就喜歡在重陽的時候去祭祖,而且那個動靜非常的大,幾乎是整個村的人都會派一個代表去感謝先輩們遷移到此的恩情,也是因爲我們都是同一血脈的人,所以大家也等於是同一個祖先的人,這也是爲什麼每年我們這裏都會很熱鬧的原因。當然重陽還有另一個含義就是敬老,這天除了祭祖,還有很多別樣的花樣供我們遊玩。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習俗這裏沒辦法列舉出來,只有自己親身來感受才能夠明白這其中的`樂趣。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雖然比其他的節日沒有那麼的熱鬧,但是在晚上也會有很多豐富的活動展現我們的風俗表演,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歡遊玩,喜歡尋找民族風俗的,不妨親自來體會一下。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2

寶清,一個坐落於東北的縣城。

雖沒有高大雄偉的建築,也沒有遠近聞名的景色,但在寶清人的心裏,這座與世無爭的小城,正是我們心中的全部,人們樸素的.性格,極具風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們留戀它的原因。

東北,冷的代名詞,哪怕是立春,也仍舊是一片白茫茫,寶清人愛殺豬菜,就像北京人迷戀北京烤鴨,在冬天,嚴寒也抵不住我們火熱的心,叫上幾桌親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嘮一嘮家常閒話,小孩兒成羣結隊,到外面拉爬犁,轉冰上陀螺,到了飯點,再端出用酸菜,血腸,五花肉做成的殺豬菜,邊吃邊嘮,其樂融融。

不僅殺豬菜,湯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寶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爲天冷的緣故,這些食品更容易儲存,逐漸的成爲寶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嘗試過在冬天釣魚嗎?對於寶清的釣魚愛好者,這些都再平常不過,與兩三個好友,來到冰厚一米的水邊,用專屬的工具在水面鑿出兩個洞,搭上帳篷,擺上爐子,坐等魚兒上鉤,雖然外面寒風刺骨,但爐子溫暖的火光,與朋友之間釣魚的快樂,將這份看似難熬的時間,賦予了別具一格的樂趣。

說到這裏,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着鑼鼓,人們穿着鮮豔的服裝,舞着,舞着,期間既有20多歲的小夥子,也有60來歲的大爺阿婆,還有一羣玩玩鬧鬧的孩子,好不熱鬧!

每個人對於家鄉,都有着同樣的感覺,寶清,一個坐落於東北的縣城,地冷,心不冷!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3

春節,伴着冬天的腳步悄悄來臨,和我們歡聚在一起。你看,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戶戶都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店鋪裏也擺滿了紅紅的鞭炮、紅紅的紅包……中國紅,在這一天可謂是歡迎的顏色了,整個世界都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作爲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這段日子,人們就像蜜蜂一樣,忙碌起來了:曬臘肉、醃鹹魚、曬臘腸……還要爲孩子們準備新衣服,壓歲錢,希望他們來年學習更上一層樓,天天開心。雖然有些累,但每個人都開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裏忘外,做着團圓飯。而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則是點鞭炮,放煙花。聽着一聲聲煙花劃過天空的聲響,打破了平常一樣夜晚的寂靜,無數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幻化成了各式各樣的花樣,描繪着除夕之夜的美好畫面。夜晚的`天空頓時在黑色的幕布上繡上了幾朵美麗的金絲花兒。

“吃飯咯!”“我要吃魚丸”,“我要吃雞腿,還有臘腸”……除夕的桌面上擺上了滿滿一桌好吃的食物:年年有餘、節節高升、團團圓圓……每一份食物都被賦予了美好的祝福。

孩子們吃着,笑着,嘴裏還嚷着:“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在大人們寵溺的笑容裏,歡天喜地的接過紅包,悄悄心裏盤算着又該買點什麼?又該挑些什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煙花盛放、鞭炮響亮,在一家家其樂融融的歡聲笑語中,過年的氣味已瀰漫空中,沁入心田。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4

對中國人來說,過完元宵節纔是過完一個完整的年。

元宵節說起來有兩件大事,就是吃元宵,賞燈。用古人的語言來說元宵節就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春節一口暖融融火辣辣的長氣吹到元宵…。

說到元宵節,不得不提到湯圓,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元宵與湯圓有什麼不同呢?直到今天我才發現元宵是“搖滾青年”,而湯圓是“包工大師”管他是不是呢幫湯圓纔是最精彩的部分,每到這一天孩子們最盼着媽媽包的湯圓。湯圓快成形時,鍋中慢慢飄出一股淡淡的香甜味。過幾片刻,小小的湯圓便躺入碗中,細膩軟糯的.糯米糰,靜靜的泡在溫水中,慢慢的香味越來越濃郁,擺到桌子前,使人忍不住要咽幾口唾沫。用筷子輕輕咬開,一股香甜的氣味撲面而來。好像綠水盪漾一般舒暢,慢慢的便散成一個圓,黑芝麻香甜可口,豆沙甜而不膩,水果餡兒流出各種顏色,嘴間流露着糯米的香甜,餡料甜味。讓人回味無窮。

家家門口前,掛着“滿色天仙”,門口外可能是素白的紙質彩花,也有可能是“揚帆紙船”還有可能是色彩絢爛的長龍,但無論是什麼,人們都在上面附上了對新一年的盼望與美好。

邊賞煙花,原來賞花燈,每年,寬闊的馬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星星點燈,燈火通明。

“元宵”,更是一家團聚在一起的日子,“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我更希望所有的家庭,日子就像這元碩的湯圓一樣,“團團圓圓”。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5

大家都知道春節吧?熱熱鬧鬧,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但你們一定不知道長達半個月的春節裏,還藏着我們是所有人類的生日吧?那就是人節。

人節傳說是人的生日。因爲當年女媧依次造出雞、狗、豬、羊、牛、馬後,終於在第七天,按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這一天就成了所有人類的生日,又稱人勝節、人口節、人慶節、人七日等等。

傳說到了這一天,我們人類就要吃七寶羹。所謂七寶羹,就是由七種有特殊寓意的蔬菜做的,比如使用芥菜、芹菜和蒜苗,就分別代表了長壽、聰明、精於計算的`寓意。熬粥在這一天吃,是希望我們大家幸福、吉祥、發財,祝願老人們長壽、平安、如意。

可在我們家,正月初七是吃麪條。因爲七寶羹太難做,7種不同寓意的蔬菜很難找齊。所以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牀,爲我們做好麪條,而且特意把面拉得很長,說吃了有長壽之意。當媽媽做好後,無論我們剩下的人多麼貪睡,媽媽總是毫不留情地叫醒我們。當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一起吃這碗“長壽麪”的時候,媽媽纔會心滿意足地感嘆:這纔有吉祥的寓意。

隨着時間的流逝,人節這個節日已經在許多家庭都慢慢消失了,還好我家沒有。我希望所有人們都能和我們一樣:一年過兩個生日,這多好!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6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春節……,在這衆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都會在門上張貼春聯、福字,放鞭炮,有着趕跑年獸,辭舊迎新之意,春聯一般用紅紙書寫,代表着吉祥幸福,每當這時,也是我們小孩子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春節的喜悅。

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的`菜板都會發出噔噔的響聲,大家都在忙着剁肉、切菜呢。這天也是我們全家最忙碌的時刻,媽媽會和姥姥圍坐在桌旁開始包餃子,餃子裏面通常會包上硬幣、花生或是大棗,吃到了什麼就寓意着來年的運氣如何。

餃子包好了,一家人會團坐在一起邊吃團圓飯,邊看春晚,共享春節那歡快的氣氛,如果當你看着看着春晚,察覺到有一個硬邦邦的東西嗝着你的牙了,你會好奇是什麼,當你把它從口中拿出來的那一瞬間,你一定會高興地手舞足蹈,因爲你吃到錢了。這一天晚上大人和孩子們都會守歲,午夜十二點,新年的鐘聲響起,爸爸媽媽就帶着孩子出去放鞭炮,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砰,砰,砰,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震天響,煙花個個放光明,在夾雜着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熟悉歡快的樂章。

過春節的確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爲孩子們都會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過春節也讓我瞭解到了它的風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7

到了寒假,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春節。

春節前幾天,家裏的老人就會把辛辛苦苦養了的豬、雞、鴨給殺了,雞和鴨會拿去祭祖。大人們還會去買一些糯米,把糯米洗乾淨後,把豬血拿去鍋裏熱。家的鍋跟我們現在用的鍋不一樣。它的直徑大約有1.3米,要燒柴才能用。把豬血燒到杏色,撈出。然後把糯米煮熟後,加入豬血,燒到凝固。撈出放在蒸籠裏等它涼了,我們稱它爲“米血”。

大年三十,大家把米血拿出來蒸熟,把殺好的豬肉拿出來,再殺幾隻雞、鴨。晚上大家把它們煮熟,至於好不好吃就看大人們的手藝了,大人們還煮了年糕、麪條、雞湯等等。有些還會去市裏買一些小菜,一家人圍着大圓桌吃着年夜飯,談着喜事,碰杯說祝福語。

大家吃完年夜飯,就在一起看春晚,不一會兒又到門口去放煙花。

初一,早上到處都是鞭炮味,還在睡夢中的我,被一陣陣鞭炮聲被迫叫醒了,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飛一般地跑下樓,吃完早餐,和爸爸一起去拜年,而媽媽要留在家裏接待客人。

初七、八要“進香”。開着車,來到別的村的'寺廟裏燒香,那香長1米,直徑5釐米,不一會兒有人來表演舞獅,大家看得可高興了。當快要結束的時候,大家就敲着鑼鼓繞着寺廟轉幾圈,便回家去了。

家鄉的習俗可真多呀!我們應該好好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8

湛江的春節,大約是從臘月二十五左右開始的'。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縫新衣、買年貨、大掃除……孩子們也沒閒着:買爆竹、買糖果、做口琴……湛江的春節是從“忙”字開始的。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忙着將家中角角落落清洗乾淨;大年三十,要去拜祭祖先、全家一起吃團圓飯……吃過年夜飯,孩子們忙着向長輩說吉利話,這一天,孩子們的嘴總是像粘了蜜糖般特別甜,逗得長輩們笑逐顏開,開心地派發壓歲錢。除夕晚上,人人都不去睡覺,圍在一起“守歲”。我也常與夥伴們一起放煙花爆竹,爲即將到來的新年添上些熱鬧氣氛。

大年初一,各家照例點燃鞭炮,迎接“遊神隊”。遊神會,又名年例,始於16世紀中期,寓意五穀豐登,財源廣進,“年年有例”。各村青壯年男子組成一支隊伍,用大轎子擡着各路神像在各村間遊行。村民們要擺上宴席,與隊伍共同進餐。這時候,就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了。大家一起放爆竹,在隊伍後面跑跑跳跳,說說笑笑;進餐時,夥伴們總是隨便扒拉幾口,便一溜煙兒跑到神像前,左看看右瞧瞧,似乎在努力尋找些新大陸。真是百看不厭!附近有兩村,遊神隊早、中、晚各去一村。村民們燒香禮拜,隨後便擺下“百家飯”,與隊伍共同進餐,以求大吉大利,五福臨門。

初七初八後,孩子們忙着寫作業準備上學了,大人們也收拾心情準備上班了,老人們依然忙家務。“年”在無聲無息中悄悄遠去了……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19

我的家鄉有着奇特的風俗。

在春節走親戚的話,就是要拿着大饃,它形似倒扣的鐵鍋,色白而已。底盤若海碗粗。兩個大饃,論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另外,拿大饃的習慣,不知從哪個年月起,演變成了凡是親戚家有長輩,不管是叫姨叫姑叫舅還是叫啥,過年走親戚,都必須拿大饃,而且必須成雙。

從我媽媽那個年代到現在,在我看來,大饃是一種禮節,是一種威儀——不僅僅是恭敬,絕對是百姓人家的一種威儀。

姥姥隨我家生活,再加上我爸媽衆多的侄甥,所以,打我記事起,我家收的大饃在親戚中就最多。大饃中隱藏了好多祕密,這祕密是姥姥發現的。每在親戚走了之後,姥姥看着裝滿幾個大瓦盆的大饃,總是一副很滿足的`模樣。不過,姥姥會將大饃分開存放,她指着一對大饃說,這是誰誰家拿的,他家最窮,外層是白麪,裏面一準兒是紅薯塊兒,爲了夠重量,還故意不蒸熟,要先吃,免得發酸;又指着另一家的大饃說,這一家窮得不很,外面是白麪,裏面是高粱面或者玉米麪;最後,老人家會指着僅有的幾個大饃,說:“這是城裏親戚拿的,都是純好面的,留到最後吃......”

在平常的時候,我的家鄉經常會在一個指定地方請專業的人來表演唱戲,或者是有人在結婚,寶寶滿月的時候也會請歌舞臺來爲我們表演。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奇特而又神祕。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0

每個地方的風俗都大不相同,過春節也各有講究。我的家鄉溫州,在春節時到處都會充滿喜慶,每年除夕,都會讓我心跳加快,激動萬分。

溫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節裏出現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蘊含在內。

我的家鄉也都會把春節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會叫上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當然就要買菜,一般都是大魚大肉和年糕。而“撣新”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具體來說就是“大掃除”。

太陽又沉了一點兒,媽媽把砧板拿出來,開始做年夜飯了。她從袋子裏拿出了大塊大塊的`臘肉開始切,只見手起刀落,臘肉就在均勻而有規律的切菜刀聲中被削成了片狀。往鍋中倒油,再把臘肉全部放進去,還和白漢玉似的,長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讓水分緊在裏面,散發着臘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膩,是年夜飯中溫州人最愛吃的,也代表着“年年高”。大概過了二十來分鐘,飯就做好了,中間擺上主菜,外邊擺上裝着特色小吃的高腳碗,這,就是“盤頭”。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

吃過晚飯,天也早已黑了,我們在離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煙花,我總是用一根小木棍,遠遠地伸長了手去碰引線,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們沒有守歲的習慣,所以除夕就到此爲止了。家鄉的除夕就是這樣,喜慶隆重熱鬧。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1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崇明島,那裏遠離喧囂的大都市,自然有着不同的風土人情。其中一個就是與衆不同的過年習俗——蒸崇明糕。

傳說,蒸糕的由來是在戰國時期伍子胥預料到吳國將有大難,讓家人在大年三十蒸了糕埋在地下,待饑荒時可以取出來食用,人們紛紛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食——崇明糕。

崇明糕不同於其它年糕,它的重量、配料、做法與其它的有很大不同。做糕時,先將三十斤左右的糯米淘好,滴乾水,再磨成粉,便形成了它的`原料——糯米粉,再將白糖、紅棗、葡萄乾、核桃等十幾種配料剝殼、去核,再按比例配好,接着將它們倒入一個大盆中混合。由於糕太大了,無法用煤氣竈來蒸,必須用土竈,在下面燒火,上面是一口大鐵鍋。蒸糕前,先在上面燒開小半鍋水,再放上鋪了一層布的糕籠,在裏面均勻的倒上一層原料,接着將剩下的原料不斷填平籠中的凹陷,於是糕便節節“生長”起來了,然而,在撒麪粉時也必須時刻注意着火候,以免受熱不均,這可是技術活呢,等麪粉用盡,且最上層的糕已經蒸熟時,便蒸好了。然而,下一個步驟卻是最難的,在不損壞糕的情況下,抱着三十斤重的糕到桌上,再將它拍落,將糕籠取走纔算真正完成了。

崇明糕還有不少寓意呢,圓形的糕,象徵着團團圓圓,做糕時慢慢漲高和糕的諧音都象徵着人們步步高昇……

隨着時間的推移,家鄉的這些風俗慢慢被我們所遺忘,因此,我們更應該傳承這些風俗,因爲這是中國的文化。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2

新年開始了,家家戶戶都團圓,除夕夜可真熱鬧呀!家家戶戶都會瀰漫着飯菜的香味,每家都是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圓滿的結束,慶祝新的一年美好的開始。

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準備做年夜飯。早上,剛睜開眼,就聞到香噴噴的飯菜香氣。平時很難遇見的家人在今日終於可以團圓了。大家還會給小孩零花錢,而小孩在新年時是最高興的,因爲每逢新年時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江西,而且在新年,還可以穿好看的衣服。最高興的在春節還要貼春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全家幸福安康的意思。

在春節時,最有意思的就是放鞭炮了,人們抱一大串鞭炮放在門口,拿着打火設備一手點火,一手掩耳,“那場面“驚心動魄”極了。一個一個點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裏啪啦”的`響,瞬間一下子竄上了天,在天空中炸裂開來,火光四射。孩子們四散跑開,高興極了。

放完鞭炮後,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吃團圓飯,半夜還要吃餃子,每年過年家人都會把一些松子、花生、核桃仁等堅果包到餃子裏,誰吃到說明誰會在新的一年裏會有好的運氣,但是不管是吃到的,還是沒吃到的也好,家庭那種熱鬧的氣氛是難以忘懷的。

晚上八點整,全家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曼妙的舞姿,令人捧腹的小品、相聲使人陶醉,讓人讚不絕口,好的節目會在人民羣衆中廣爲流傳。

每一年的春節都是那麼熱鬧,家庭相聚的場境總會在我緊張的課餘時間閃現,解除我的疲勞。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3

我們家鄉的民俗風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撈”、“燒大炮”等等。在我的親眼所見中,“燒大炮”是一件最讓我難忘、最可喜可賀的事。

在天堂墟這一帶地方燒大炮的時間是: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各村莊及墟鎮街道可熱鬧了。這一風俗盛事在蓮塘村和朱所村尤爲特別隆重。

我們小孩子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燒大炮活動開始啦!有人把燈籠掛起來了,那火點在燈籠中閃爍着,彷彿在跟現場的人們說:燒大炮正式開始。

人們把現場圍成一個大圈。村長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間,手執着火種,點燃了炮竹。頓時,四、五個小炮從炮筒裏射出來 ,並飛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從天而降……

“轟隆!”一聲炮響,別緊張,現在這枚花炮纔是主要的。圍在現場的'人立即爭先恐後跟着花炮,只要撿到了花炮,就會有利是領的喲。當然,花炮也不是隻有一個,還有很多在後邊爭着要上場呢。

燒完大炮後,會有舞獅來助興,還有八音爲人們演奏,還有趣味濃郁的曲藝表演來獻給人們欣賞……總之,節目繁多,熱鬧非凡,令人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家鄉的燒大炮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人們已經是喜悅滿懷,精神抖擻。這項民間風俗同時會帶給大家美好的祝福,人們祈禱村子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事順利。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4

我的家鄉在河南新鄉的一個小縣城——原陽,這裏雖沒有大城市的繁榮,卻有着獨特的風韻。尤其是大年初一的踩高蹺表演,更是家鄉的一大亮點。

在我們家鄉,只要提起踩高蹺,那真叫個家喻戶曉,並已然成爲一種潮流。只要給人一個高蹺,誰都能給你踩出各種花樣來:正着踩、走馬踩、斜人踩……男女老少,人人精通。一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人們便早早走出家門,風風火火地向街上涌,一場盛大的踩高蹺表演即將絢麗登場。

一會功夫,街道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雖然在高蹺上行動不便,但踩高蹺的人們卻自有一番訣竅——抖動,以這種獨特的形式爲大家獻上最美的新年祝福。

咦?西遊記裏的師徒四人怎麼在這?看!那邊的福娃好可愛呀!哇!葫蘆娃可真神氣……此情此景引逗的一些孩童心裏發癢,也爭着加入踩高蹺隊伍,那一條條彩色的長龍越來越壯大,一眼都望不到邊。

隊伍被觀衆們圍得水泄不通,他們一邊欣賞,一邊嘮着家常,悠閒自在。隨着時間的推移,踩高蹺也漸漸進入了高潮。圍觀的人們喝彩聲此起彼伏,表演者的動作也越來越繁複花哨,令人久看不厭,演到精彩之處,人羣中便爆發出一陣驚呼,這樣喧鬧的'場景會一直持續到深夜才結束。精彩的高蹺表演爲節日增添了許多喜慶的氣氛,讓人意猶未盡。

啊!家鄉的高蹺就如醇酒一般,醉着我們的心,醉着我們的魂。身爲中華兒女,我們一定要把這份瑰寶永遠傳承下去!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5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我真的是太期待了。因爲廣播說道,元宵節活動有做湯圓,做燈籠,還有猜燈謎……

上完一上午的課,下午就開始了我們的元宵節活動。我心想:猜燈謎那可難不倒我,我可是猜謎高手呢。我和同學們衝到猜燈謎區,我找到一個燈謎,上面寫着:自大加一點是什麼字?我想了一下,先寫了一個自字,再寫一個大字,再加一個點。我靈機一動,啊!是臭味的“臭”字。我信心滿滿地把燈謎扯了下來,找老師對答案去了。果然對了,我真是個小機靈鬼,如果乘勝追擊的的話,我的章蓋也會越來越多,這樣就可以換好多獎品了。

當我望見還有遊戲玩的時候,我的眼睛直髮光,去排了好長好長的隊伍,很快就到我了。這個遊戲的名字叫,你演我猜。我找到了一個搭檔,猜一個雞飛狗跳的.成語。我表演到:“喔喔喔,汪汪汪的叫着,一會兒飛,一會兒跳。”我的搭檔馬上猜到了是雞飛狗跳,成功拿下了一個章。已經拿了兩個章的我又看到了夾乒乓球這個遊戲,我可是用筷子能手,怎麼會輸呢?哈哈,太好了,到我玩的時候真的沒人能贏過我。因爲贏一個同學就可以蓋一個章,我拿到了六個蓋章。

當我回到班上,看到了好多獎品。我準備拿起來看的時候,老師第一時間阻止了我,告訴我這是要印章兌換的。後來我兌換了四個陀螺泡泡和一個拉哨的玩具。

啊,真是一個開心快樂的元宵節啊!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6

逢年過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我的家鄉在春節也有着一些獨特的風俗。

在《北京的春節》中,在春節初旬會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而我們這裏卻不是的`,我們也熬臘八粥,卻不在春節熬而是在臘月初八。我們這裏不泡臘八蒜卻會蒸包子,各種各樣的餡,有豆沙、肉、蘿蔔、糯米等。豆沙會在前幾天就做好,而其它的則是前一天做好。第二天,便會早早起牀揉麪團,放到一個大盆裏揉上好久,然後把盆口用保鮮膜包好放到溫度高的地方讓它慢慢地發酵。只有等到麪糰非常黏糊,並且膨脹的很大時做出來的包子纔有彭鬆的口感。我們這兒還會做一種糰子,叫作豬油糰子,只有過年時纔會做,吃起來有些甜味和油膩的豬油味,製作前期需要將豬油切成小塊並裹上白砂糖放入冰箱冷藏。製作時先將麪糰揉好,拿出巴掌大的一小塊捏成一個近似火山的形狀,在“火山口”放一小塊豬油,上面鑲嵌着一顆花生米,然後就可以放入鍋中蒸了。出鍋時雖然麪糰很黏,但是豬油很香。

我的家鄉最熱鬧的一定是除夕了,上午除夕家家都有忙碌的身影,家家飯做的都很香。大路上安安靜靜一個人都沒有。但到了下午就不同了,有的忙着貼春聯,孩子們到小賣部買來小擦炮在盒子上一擦,隨着“砰”的一聲喜悅的心情便隨着一陣煙出現了。

一轉眼就到了大人工作小孩上學的日子了,生活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但卻給愉快的春節增添了一絲色彩。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7

白若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然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每個地區都有成千上萬的千千習俗,但我認爲有一個習俗是有共同點的,那就是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四季最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開心地吃年夜飯。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兇猛的怪物住在山裏和森林裏。人們稱之爲年獸。每年除夕,都會出來濫殺無辜。有一年除夕,“年獸”弄斷鐵索跑回村裏吃人咬牲畜。村民們在趕走它之前把它打死了。第二天,大家互相拜訪慶祝,於是就有了“新年快樂”的習俗。久而久之,人們逐漸發現了年獸的弱點:怕光、怕紅、怕噪。因此,除夕之夜,家家戶戶貼春聯,放鞭炮。這樣,“年獸”就不會再害人了。這一天被稱爲“中國新年”,也稱爲“春節”

除夕夜真熱鬧!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夜飯,到處都是酒肉的味道。我]門前貼紅對聯,房間裏有濃郁風味的“福”字。——一家人開心地圍坐在一起,包餃子,聊着有趣的事情。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等待新年的鐘聲響起。“五、四、三、二、一!過年!”房間裏充滿了快樂的'笑聲。

在春節的早上,孩子們向大人拜年,並說一些吉祥的話來表達對家人的祝福。大人們聽了這些開心的話,都掏出口袋,給他們壓歲錢。突然,孩子們興高采烈。

春節是一個多麼熱鬧的節日,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俗,它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8

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熱鬧的不得了,老人們在家剪窗花、貼春聯,大人們都在做團圓飯,包餃子;小孩子們則穿着新衣服在外面放鞭炮,到處都呈現着過年的氣息。

除夕這天,沒有人會睡懶覺,因爲這一天會有好多事兒幹呢。一大早,家家戶戶都拉開窗簾忙碌起來。

小孩子們卻沒有那麼忙,雖然也會早起,但只是爲了出門一起和小夥伴們放鞭炮,按照家鄉的老風俗,每個人都要放一放鞭炮,說可以趕跑心中的年獸,讓自己在新的一年沒有心理負擔,這些還是我從爸爸口中得知的呢。

到了晚上,小孩子們從外面回來,老人們也已經把春聯和窗花貼好,都坐在飯桌旁等着吃團圓飯。沒過一會兒,香噴噴的'團圓飯被端了上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盤一盤的餃子,小孩子們都流出了口水,想咽也咽不回去。

不知是誰打開電視機。春晚的節目映入眼簾,小孩子們和老人們喝着果汁兒,大人們喝着酒,大家都在談論着一年的光景,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年味兒,充滿了家的每個角落。

吃過團圓飯,便到了除夕夜的最後一個環節——賞煙花。12點的鐘聲一響,人們不約而同地走出家門。買了煙花的放煙花,沒買菸花的人賞煙花。天空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煙花,煙花形狀各異,漂亮極了。

除夕夜就在這美麗的煙花中完美謝幕。家鄉的除夕夜雖然平凡,但它點燃了人們心中對新一年的嚮往。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29

我的家鄉在泰州,家鄉的習俗很多,其中最熱鬧、最有特色的就是溱潼賽龍舟。

賽龍舟通常會在端午節前後舉行。當鐘擺正好敲到第十下時,突然間鼓聲大作,如雷聲轟鳴般震耳欲聾,十幾列龍舟隊一起划動起來,一艘艘連頭帶尾一共二十四人的`組合隨着鼓手的鼓點聲越來越快,選手們頭上不禁冒出了黃豆大小的汗珠,從臉上往脖子裏灌。個個衣服上的水都可以擠出一盆來。有的甚至汗珠都滴進了眼睛裏,一片朦朧。現在紅隊遙遙領先,他們一個個井然有序,動作一致,彷彿前面即使有隻猛虎也不恐慌。雖然臉上都冒着汗珠,但都咬着牙,拼勁全力也要贏得這場比賽。因爲這並不是代表一個人的榮譽,而是一個團體,乃至全村人民的希望。

紅隊因爲沉浸在快要勝利的喜悅中,隊員們感覺已經勝券在握,失去了原本拼命的模樣,個個放鬆了警惕,明顯動作慢了下來。此時白隊的鼓手配合着音樂聲和號子聲快節奏不停地敲着鼓,給隊友增添了勢氣,照着這樣的節奏他們團結一致,紅隊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橋上、路邊的人們都在爲各自喜歡的隊伍加油打氣,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比賽一直持續到下午兩三點還沒結束,到了四點隊伍才慢慢散開,兩股人流漸漸向西東流去。今天這場比賽,每個人都拿相機記錄下了這驚心動魄的比賽,場面無不展示出家鄉人民的獨特魅力。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30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每當春節到來之際,我們都會到集市上買年貨,就比如堅果,零食,對聯,煙花,燈籠等一些東西。每到那時,我就會偷偷從塑料袋中取出一包小零食,之後在媽媽後面快速吃掉,有趣極了!

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春節,我們要貼春聯,福字。我每當看到火紅火紅的聯紙貼到牆,心裏就禁不住激動起來,這便給樸素的門前增添了一絲色彩。這天下午,奶奶會和媽媽一起包水餃,把硬幣,花生包在裏面,吃到什麼,就會寓意來年的`運氣。

到了晚上,我們都打開電視,播放着春晚,我們一邊吃餃子,一邊看着春晚,心裏開心極了,我喜歡看春晚,因爲他的節目非常精彩,有小品,相聲,歌曲,舞蹈等。我看着絢麗多彩的服裝,看着那傳統的表演,給一代一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不過當你沒注意的時候突然“咯噔”一聲,發現無意間吃到了一枚硬幣,那就可笑了。吃過晚飯,就到了我最喜歡的事,那就是放煙花了,我手中拿着一柱細細長長的香身着金黃的外衣,如一根魔法棒,只要它輕輕碰一下煙火,美麗的煙花就如同白蓮一般綻放開來,我激動地跳起來,絢麗的煙花漸漸散去,這使我心曠神怡。回到屋子裏,我連忙給爺爺奶奶拜了年,也如願以償得到了壓歲錢。

第二天早上,又稱大年初一,這天,我早早起了牀,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親戚家拜年,我非常高興。

春節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但卻讓我們體會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