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懷念故園的散文

懷念故園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在高樓林立的城裏住得久了,便不期然地想起山青水秀的故園來。

懷念故園的散文

故園在桂北鄉下,名叫德江。

那裏有讓我懷念的小河。小河曲曲彎彎向縣城——長安流去。河兩旁長滿了各種竹樹,每到春天,桃李競開,芙蓉綻放,叢叢修竹更是充滿生機。瀟瀟春雨一過,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千姿百態的竹筍像是一夜工夫突然從地裏冒出來,未幾,就穿透濃密枝葉的屏障像道道利箭直刺蒼穹。這時,我們到河邊拗下那尾端發黃的竹筍,斷口處往往鑽出一條有我們的大拇指般粗細的白胖可愛的筍蟲來。我們先是一個個裝在玻璃瓶裏把玩,玩膩之後,便拿到火上烤得金黃流油香噴噴的,一隻只往觜裏丟,輕輕一咬——說真的,那奇香異美直到現在還令人回味無窮呢!仲夏到來,天氣漸熱,河水變暖了,我們又手攥鋤頭、鏟子,在小河裏築壩:將河牀上的石頭刨到一起,扯來頭年小山似的堆放在河邊的稻草,一個個地鋪在石堆上,再覆以一層沙石。待水位漸漸升高,終於快漫過堤壩時,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脫去衣褲,“撲通,撲通”爭先恐後地往河裏跳。雖然水剛及臍,但一個個興奮不已,遊得暢,踢得歡。由於水實在太淺,河面又不寬,七八個光腚的頑男蠻女一搗騰,那水底便涌起道道濁流,肚皮也常常與河牀親吻,但我們硬是在這樣的小河裏學會了側泳、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等,而且年年一到夏季便成羣結對地往河邊跑。

那裏有讓我懷念的葡萄園。葡萄園簡直是我們的樂園。葡萄園躲在隔壁六叔婆屋側的山窪裏。穿過六叔婆大菜園中縱橫交錯多得數不清的壟壟菜畦,便到了葡萄園。葡萄園原是茶山,油茶樹老了,野生的葡萄藤蔓牽牽連連地攀滿了它們的身軀,油茶林便成了葡萄園。葡萄熟了的時候,我們無論中午還是下午放學回家,書包一扔便爭先恐後地往葡萄園跑。到了葡萄園,就搶佔山頭:爬上那葡萄一嘟嚕一嘟嚕結得最多又黑又亮地墜滿枝頭的老茶樹。一個個放開肚皮饕餮一餐後,便玩起盪鞦韆的遊戲——緊緊抓住那粗細幾同我們手臂的藤蔓,從這棵樹盪到那棵樹,從那棵樹盪到這棵樹,蕩累了,便尋一藤條纏繞得密實之處躺在上邊睡覺,悠呀悠,那綿軟柔韌的感覺比家裏睡的硬板牀可舒服多了。葡萄成熟時節,我們就這樣天天吃着、玩着、樂着。有時玩得過瘋,誤了上學,免不了挨一頓“筍子拌肉”(竹鞭子抽)。

那裏有讓我懷念的碾米房和油榨坊。碾米房和油榨坊一起座落在小河左岸邊上。碾米房又小又矮,竹籬茅舍,像只烏龜匍匐於地,但全村近百戶人家一日三餐煮飯所用的米均由它碾出。它像個不知疲倦的老人,轉動它那巨大的石碌碡,碾出一擔又一擔清香勻淨的白米。油榨坊又高又大,青磚灰瓦,集碾、烤、榨多種功能於一身(茶籽用於榨油之前必須經過清洗、烤香、碾碎等幾道工序)。由於離得近(在家便可聽到那震撼人心的“咿呀——嘭隆!”的榨油聲),又居於我上學必經之處,所以我撿了常常進出油榨坊的方便。

記得,冬天(油榨坊總是冬天纔開榨的)放學回家,經過油榨坊時,我必進入坊間,先鑽到碾房,卸下肩上的書包,便雙手抓住轉得飛快、正在環形的鐵槽裏咣噹咣噹碾茶籽的哪吒腳下風火輪一般的大鐵輪(實爲大鐵餅)傻跑,鐵輪轉的多快便跑多快(鐵輪是一個個固定安裝在木輻支架下的,只隨輻心公轉,不作自轉,否則是萬不能將手抓在它上面的),跑啊跑,跑了不知多少圈,累了,身體發熱了,也滿足了與鐵輪子賽跑的`好奇心,才又鑽到榨房裏,一邊烤火一邊以驚異佩服的目光看長我二三十歲生得沙僧模樣的毛生哥榨油。呀——嘿!大吼一聲中,只見他把一根用大毛竹直從房樑懸垂下來的粗長黑亮的大木杵(說是木頭更合適些)高高托起,左手推着杵端,右手抓住杵背上的鐵環,一直朝與擺在榨房正中闊窗底下的巨木槽相反方向的天花板(當然無板)送去,讓人擔心要碰碎房頂上的瓦時,卻一個猛地轉身,帶着那根大木頭一陣生風的疾步小跑,然後雙手猛地一推又一放,身子往左一閃,那根大木頭便像自己長了眼睛般乖乖地朝早裝在油槽肚裏那一排楔子中突出的一根狠狠地砸去,不偏不倚。“嘩啦啦——”木楔前方的油槽肚子底下就流出澄黃透亮的茶油來,一陣濃香立刻瀰漫了整個油榨坊……油榨坊是親切、神奇、好玩的,我在那裏不僅常常烘乾了淋溼的衣服,烤暖了凍僵的手腳,欣賞了力大無窮的毛生哥那驚險美麗的榨油動作,還懂得了我們全村人炒菜所用的茶油是經過了多少道工序、毛生哥甩落了多少汗珠才榨出來的。

故園,給了我童年的歡樂;故園,使我懂得了許多許多……因此,在我飛出故園後,故園的影子還常常在我的心裏、眼眸裏閃現着。

那年,我和遠在外地工作的二哥相約,一起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里。我們去看兒時的葡萄園,葡萄已不復存在,唯見大火吞噬過的痕跡;我們去看碾米房和油榨坊,見到的是一片廢墟;我們再去拜訪門前的小河,小河嗚嗚咽咽地向我們訴說:碾房拆了,榨坊拆了,石磙賣了,鐵輪賣了,磚、瓦……一切的一切都賣了,我們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傷害……是啊,我們向河岸望去,那綠樹秀竹曾幾何時被砍伐得所剩無幾了,那河道充斥着雞頭、鴨腳、爛膠鞋、紅紅綠綠的塑料袋,水不再清澈,魚蝦也難覓影蹤。面對小河的嗚咽,我們無言以對。

離開故園時,我們的心,除了沉重,還是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