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生活的專題散文

生活的專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的老師,它常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爲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人生的啓迪。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生活的專題散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生活的專題散文

  生活的專題散文【1】

有這樣一則寓言:上帝給了人一個任務,叫人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已經在盡力地爬了,但每次總是隻能挪動那麼一點點。人拉它,催它,嚇唬它,責備它,甚至踢它,蝸牛仍然不緊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極端疲憊、懊惱之餘,開始向上帝抱怨,爲什麼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人朝着天上喊,天上一片安靜。人沒有辦法了,只得任由蝸牛慢慢向前爬。咦!人忽然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聽到悅耳的鳥鳴,看到晶瑩的露珠在樹葉和草莖上閃爍,人困惑了——路邊原來有這樣美麗的花園,爲什麼我以前沒有看到?莫非是因爲蝸牛在帶着我散步?

同一個人,同一件事,想法和心境不一樣,眼前的景亦大不相同。如果沿途匆匆忙忙,不僅一無所獲,而且心情被折騰得糟糕至極,如果放慢了前進的腳步,說不定能聞到花香,聆聽鳥鳴,邂逅晶瑩的露珠,如此不僅收穫了人生的美麗,而且也感悟到人生的真味。

不可否認,當下是一個追求“快”的社會,處在社會中的人也執著於快節奏,我們的生活狀態好像是周杰倫與龔琳娜合唱出來的。因此,雖然大家的條件越來越好,卻活得越來越累、越來越煩。民間有一句俗話:趕去投胎。雖然它多用於對人的謾罵,但不無挪揄勸誡之意。不免納悶:那麼“趕”幹嗎!人生本來就不長,何不漫步享受一番。

可現實卻是:道理歸道理,做法歸做法,或許就是人類的悲哀之處吧!做法似乎總要叛逆道理,明知吃苦砂,也要硬着頭皮上。如果有人將道理和做法協調一致的話,此人必屬高人。

本質來說,人生乃“慢”的藝術,古今中外皆有文人默客推崇甚至實踐一種寧靜閒適的生活。人生是由千千萬萬個細節和瞬間組成的,要想人生豐富、美妙,唯有努力經營細節、真誠把握瞬間。呼嘯而過的人生,那是放電影,遺憾畢露、感嘆常生。

因此,旅遊時,能不隨團晝不要隨,因爲旅行社安排的節奏太快;儘量用眼睛去欣賞,切莫過多地用鏡頭“咔嚓”,否則與你在電腦中瀏覽風景圖片何異?可以用腳走的,就不要被轎子擡着;可以用手爬的,最好別費錢坐纜車;需要排隊的,就不要擠,不如趁此間隙與陌生人微笑招呼,說不定還多認識幾位朋友,畢竟人生沒有幾次緣分邂逅;可以停下來欣賞的,就不要走馬觀花……旅遊是最需要“慢”的姿態和節奏。

人生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旅行呢?讓“慢”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吧!你將收穫充實、有趣且值得念想的人生。

  生活的專題散文【2】

富蘭克林的名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作爲大工業時代的座右銘,曾影響了整個世界,激勵了無數人化身爲社會機器的一個齒輪,越來越多的人淪爲時間的奴隸。“慢的樂趣怎麼失傳了呢?”作家米蘭·昆德拉在《慢》一書中發出這樣的感慨。

但是現在,一場新的提倡“慢”的革命正在全球悄然興起。這場革命,是由無數厭倦了忙碌日子的人們發起,他們希望讓生活的腳步慢下來,讓生活更加從容,用更多的時間和自由慢下來欣賞生活的樂趣。

生活慢得下來嗎?——在嚮往和現實之間

在記者就10位不同行業白領所作的小型調查中,大家都渴望擁有慢生活的生活狀態,但有八成認爲“慢生活”只能是美好的嚮往。

國情不允許是白領們最爲集中的觀點。IT公司總監Fred認爲,目前以我國國情,快生活在所難免,“我覺得中國的情況特殊一些,20年經歷了歐美200年發生的事情,現在西歐的生活不快,大概是因爲他們的社會發展正處在較爲穩定的階段。而我國尚沒有這樣的經濟基礎和條件,還需要我們這代年輕人艱苦奮鬥。”另一方面,生活壓力大是白領們認爲慢生活僅是嚮往的原因。

快工作,慢生活——慢生活更多關乎心態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中國目前可能還不具備實現“慢生活”的社會經濟條件。但同時他認爲,“慢生活”的價值理念可以並也應貫徹到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過程中。“你不能實現‘慢生活’,卻可以實現慢節奏、慢速度、慢心態。在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態’,你只要記住人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時空中做一件事情;着急是於事無補的這兩點,心情就會平靜下來,就不會成爲時間的奴隸。”

其實,“慢”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能力——慢慢運動、慢慢吃、慢慢思考……所有這些“慢生活”與個人資產的多少並沒有太大關係,只需要有平靜與從容的心態。正如“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媒體工作者薇薇是快工作、慢生活的有效實踐者。雖然身在媒體工作,工作忙碌,又有家庭、孩子,但她依然能超然地活得輕快而自在。上班時,她認真、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下班後和孩子、老人共享天倫,業餘讀讀鍾愛的古詩詞,練練書法,週末全家人則一起去爬山、逛公園、會朋友。縱然紅塵萬丈,人羣忙碌匆促,她卻似乎可以巋然不動,保有內心的平靜、淡定和從容。

如果我們能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放下,什麼時候要加快腳步,什麼時候必須駐足,什麼時候又該躍起,放慢腳步,傾聽內在的聲音,也許就能像薇薇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快生活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時下的中國,越是在大城市,“快”就越是一種躲避不開的潮流。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網新聞中心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的人認爲自己生活在“加急時代”,其中71.1%的人稱,“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大”,是讓他們着急上火的主要原因。至於“加急時代”最突出的表現,60.2%的人覺得是“生活節奏加快”,54.7%的人認爲“浮躁,踏實不下來”。甚至,在長假期間,人們的`腳步也慢不下來。

原曉娟,一位媒體工作者,先後擔任《時尚先生》《美食與美酒》編輯部主任,卻因罹患癌症,以35歲的花樣年華告別人世。患病後,她在博客中寫道:“我們的生活太過於匆忙,以至於失去了生活的本來意義。我們甚至忘記了內心真正的需要,忘記了身體的真實感受。生活像擰緊了的發條,我們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十分鐘來使,拼命地努力,只知道生活永遠是下一刻,我們忘記了童話、忘記了四季更替,忘記了藍天白雲露珠……”

快生活究竟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健康:有一種叫“延緩幸福綜合徵”的心理疾患,患這種病的人,總是爲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該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慮,而且永遠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休息時間放在次要位置。據估計,全世界40%的人患這一隱性心理疾病。

慢慢品味的機會:“快生活”使生活變得粗線條和匆促,無暇像古人般吟詩作對,無暇顧及沒有實用價值的趣味。在浮躁喧囂的社會風氣推動下,人們正在忽略和失去一些有價值的、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效率易導致功利,而速度往往會使人來不及體味情感的含蓄和細膩。藝術不會誕生在匆忙中。人,需要詩意地棲居。

生活本身:約翰·列儂曾說過,當我們正在爲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快生活真正讓我們失去的,絕不僅僅是健康。正如社會心理學家劉鐸所言:“快生活讓我們失去最多的其實是對生活的體驗,而這恰恰是生活本身。”

  生活的專題散文【3】

在北京的朋友魯哥告訴我,如今他每週就要乘上一列綠皮火車從北京到承德,票價是17元,時間是7個小時左右。魯哥說,他享受的,是綠皮火車上的慢生活。

魯哥乘坐的那列綠皮火車,它頂着的是“北京最便宜火車”的頭銜。在這列慢悠悠的綠皮火車上,還有老式燒煤鍋爐爲乘客提供熱水,熱飯用的是幾十年老鍋爐上面的蒸飯箱。這樣一趟行程,對身爲編劇的魯哥來說,就是平常匆忙生活中的一次打盹兒,一趟旅程下來,沿途山水草木,也給魯哥的肺葉清洗了一次。

在都市裏滾滾紅塵中生活,面對那樣一趟緩緩行駛的綠皮火車,彷彿從瓦特時代開來,它冒着白煙,像一個白鬚飄飄的慈祥老人,對你露出安詳的笑容。這樣一列走走停停的綠皮火車,它在一個長滿了狗尾巴草的無名小站,也要停上40分鐘。乘客可以走下火車,面對搖搖擺擺的野花野草,給它目光的撫慰,也可以望着藍天下清晰的山脈發一會兒呆;而那些火車上戀愛的情侶,可以在座位上忘情擁吻,多年以後,想起火車上的愛情時光,就這樣成爲記憶天幕中的往事。

人如螻蟻,感覺不到地球的轉動。在日常生活中想慵懶一下,卻發覺總是停不下來,往往在一種看不見方向的生活裏自我旋轉。身心交瘁的日子裏,生活在一個自我追趕的世界中,一眼望去,常是滿目瘡痍。那樣一列恍若舊時光裏的慢火車,就成爲我的眺望。

10多年前,我乘火車去西北。那時車速很慢,火車在曠野山川間奔走了三天兩夜。那天黃昏,夕陽中飄起了毛毛細雨,經過一個丘陵中的村莊,窗前浮現老土牆林立的農家院子,瓦屋頂上有炊煙裊裊,一頭暮歸的老牛,它回過頭來如秋水盈盈的目光,正好與我相遇。我在那一瞬間恍惚了,發覺一直在夢裏思念的故鄉,着陸了。我在窗前目送着遠去的蒼翠村莊,像一個遊子剛剛見了親人一面,轉瞬之間就在夢裏消失了。在火車上,我看見一個老大娘正看《聖經》,風輕輕掀動着紙張,一個女子仰頭睡着,流出了口水,一個帥氣的男子正邊彈吉他邊望着窗外,癡癡的眼神裏,是思念放出的光芒,陽光照進來,光線打在老去的桌子上。火車上,我還與一個去西北看望兒子的鄉下老漢成了親熱的交談者,我總感覺,他是我一個親人的樣子。他摸出一大把炒胡豆,拿出二鍋頭要與我喝酒,他扛着的一個麻袋,裝的就是滿滿沉沉的鄉下老胡豆。老漢說,兒子在西北的城市安了家,喜歡吃的,還是老家的胡豆。那老漢鬍子拉碴,條條皺紋像是我後來到西北後眯縫着眼睛,在陽光如瀑下看到的黃土高原地貌。

還有一次,我去南方出席筆會,主辦方說可以坐飛機,我卻選擇了火車,我喜歡在火車上的慢時光。火車停靠在一個小站時,已是深夜,我上鋪一箇中年男人,正鼾聲四起。站臺邊朦朧燈光下,一個小女孩提着籃子跑過來,在車窗前稚聲稚氣叫道:“叔叔,叔叔,買一包吧!”她叫賣的,是那個地方的一種油炸小吃。望着這個單薄身子的小女孩,有輕微的疼痛爬滿心壁。我一下買了幾大包,那中年男人醒了,也買了幾包,小女孩開心地跑開了。異鄉夜色中,我突然覺得不再孤獨。在那樣一列緩緩奔跑的火車上,有很多溫暖的東西在像文火一樣搖曳、瀰漫,是你平時的生活中,最易忽視的。

什麼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就是火車上的這種慢生活。這種慢生活,就像一個平時風風火火脾氣暴躁的人,回到老母親身旁,性子一下溫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