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大漠奇觀散文隨筆

大漠奇觀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這是一個化腐朽爲神奇的典型,這是一塊變廢墟爲瑰寶的樣板。

大漠奇觀散文隨筆

這裏要多荒涼有多荒涼,要多原始有多原始,要多土有氣多土氣,要多粗獷有多粗獷,黃沙大漠,一窮二白……

出銀川,順賀蘭山東面的沿山公路,北行二十餘公里,就到了聞名中外的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影視城,多麼誘人的名字,及至走下車,看不見高樓大廈,看不見任何現代設施,沒有樹木,沒有花草,沒有霓虹燈,沒有廣告牌。

兩扇未經刨制的木板釘起來的大門,大門兩邊兩座土堆,宛如放大了的豎立的兩個包穀棒子,據說是仿西夏王陵墓而設計的。

大門正中是一堵殘破的黃泥巴土牆,土牆上十分醒目地寫着一句話:“中國電影從這裏走向世界。”

4月23日,西安的姑娘已經是薄衫短裙,可是這裏,風沙彌漫,氣流寒冷,兼之大家都沒有多穿件衣服的準備,無論是大都市的嬌小姐,主席臺上的大幹部,還是衣冠楚楚的白領,文質彬彬的書生,一個一個猴縮着脖子,全都是滿嘴滿臉的灰沙,誰也不笑話誰。

就在這“鬼見愁”的地方,中國的電影藝術家,有本事有能力化腐朽爲神奇。從80年代初開始,他們前赴後繼,在這裏拍攝了二十多部電影,謝晉、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滕文驥……他們執導的影片不斷獲得國內國際大獎。鞏俐、姜文、葛優……一顆又一顆耀眼刺目的名星從這裏升起,難怪這裏被譽爲“中國的一絕”。

我的腦子在想,什麼破爛玩藝兒,說是影視城,分明是誇大其詞。可細細一看,城確是有的,且不是一座,而是兩座;不是新建,還有些年歲。靠公路的古堡俗稱“老堡”,建於明代弘治年間,原是駐紮邊防部隊的'兵營,年久頹塌,加之地震摧毀,但城的輪廓依舊,城牆仍能保持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牆高。大約由於“老堡”毀壞,清代乾隆年間在“老堡”的東南方,建立了一座“新堡”,新堡的城牆全用石夯黃土修建,除南城門和西邊甕城門外,城牆連一塊磚也未鑲,銀川少雨雪,雖然數百年歲月風霜,加之大躍進鍊鋼鐵時,掏城牆做“土高爐”,居住民工的人爲破壞,這兩座“土圍子”尤其是“新堡”,依然殘而不破,損而不倒,作爲邊防要塞的雄姿,竟還是那麼樣的震憾人心。

60年代初,貶謫古堡附近南樑農場勞改的文化人張賢亮,從兩座飽經滄桑而不泯滅的古城堡,感受到發自黃土深處那股不屈不撓的頑強的生命力,他從城牆的累累傷痕看出她隱含的鬥爭性格。古堡雖塌氣勢猶存,這不正是從屈原到張賢亮這樣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性格的象徵麼!平反昭雪後,張賢亮將鎮北堡改做鎮南堡,寫進了他的小說《綠化樹》,且特別深情地指出她最適合進入電影鏡頭。

果然,電影導演張軍釗來了,他拍的電影《一個和八個》,扛機子攝影的就是張藝謀。幾乎在同時,大導演謝晉要把張賢亮的《靈與肉》拍成電影《牧馬人》,張賢亮要謝晉到鎮北堡取景,《牧馬人》獲得成功,兩座古堡展現了神奇魅力。

後來張藝謀、鞏俐、姜文在此製作《紅高梁》,鎮北堡成爲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標記。

的確,這裏沒有任何叫人稱道的硬件設施,沒有高新科技,沒有高雅的環境、舒適的條件,有的只是中國西部的荒涼、貧窮和落後,可是由於有知識分子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喂草擠奶的奉獻精神,這裏終於成爲中國影視史上一處光彩奪目的文化奇觀。正如張賢亮在影視城展廳大門兩旁書寫的對聯所說:

兩座廢墟經藝術加工變瑰寶

一片荒涼有文化裝點成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