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挑水散文隨筆

挑水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四季風從坡上刮過。

挑水散文隨筆

70年代,黃土高原的村村寨寨,人畜牲活用水都要從一兩丈深的水井裏打出,然後挑着水走很遠的路,倒進大大的水缸裏。

村中有一間苔蘚佈滿的房舍,門楣上面赫然寫個兩個大字“井頭”。不知它建於何年,打我記事起,就矗立在這裏。村子裏最潔淨的一口水井就被呵護在這間小房子裏。

我的父親精通鐵藝,他親自用厚鐵皮砸制了兩隻桶,所以我家的水桶結實而且巨無霸。

我第一次挑水,是十五歲那年。母親種了一上午棉花,筋疲力盡,父親在機械廠還沒有回來,家裏水缸已經底朝天。

十五歲的我,身體單薄,挑着兩隻大桶,不是前面這隻桶着了地,就是後面那隻桶磕了腳。我索性把鐵鏈子在扁擔上纏了一匝,這才平衡了兩隻桶。

井口不大,直徑大約80公分,僅容一隻水桶上上下下,一臺上了年歲的木軲轆滾動着小村的百年滄桑。

井繩末端是錚亮的鐵索,把水桶鎖釦其中,一隻手只需輕輕按住軲轆,藉助水桶的重力,軲轆倒轉着,繩索帶着水桶墜向井底,很是瀟灑。再往上搖的時候,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我胳膊沒有力氣,加上滿滿一大桶水,只能雙手抓緊軲轆柄,絲毫不敢鬆懈地一圈一圈往上搖。等到水桶露出光滑的井口,纔敢騰出一隻手將其拉到跟前,倒入另一隻水桶中。

挑水的路程更加艱澀。稚嫩的肩挑起兩桶水,沉重得使我走不開步子,踉踉蹌蹌,東搖西晃,水不時地潑灑出來,澆溼了鞋子和褲腿。大約100米就放下歇半天,再換了另一個肩膀,一路歇了五六次,等進了院子,已經剩下半桶水。

並不是每次挑水都這麼簡單。那天我像往常一樣把水桶放下去,卻發現軲轆異常的輕快,搖上來一條空繩子。原來鐵鎖鏈年代久遠,接口處鬆動,水桶掉到井裏了。

我站在旁邊立即“嚶嚶”地哭起來。

二爺打此路過,看到井邊僅剩了一隻空桶,立即明白了。

他笑着安慰了我幾句,轉身取來類似錨一樣的東西,是三個鐵鉤子焊接在一起。二爺讓我蹲在井邊照手電,他把鉤子放下去,耐着性子又是搖又是晃,半響才把桶撈了上來。

到了冬天,井口就會結出厚厚的冰碴,走在上面一步三滑。

不幸的是,不久井裏的水位開始下降。我們需要到更遠的一口灌溉用的大井裏打水。

井口足有兩米多寬,且無遮無攔,長長的木頭架在上面,一隻碩大的鐵軲轆“吱吱”作響。

我有恐高症。每次走上井臺,看見寬寬的井口,深井裏盪漾的清水,我就頭昏暈厥,兩腿發軟。

有時搖上一桶水,鐵軲轆由於重力不均,就會滑出木軸。我只好一動不敢動,等待有人過來幫忙,纔敢鬆手。

在小村的井邊,在小路,還有很多像我一樣十五六歲的孩子,抑或是花甲老人,用嬌弱的雙肩擔着日頭,挑着黃昏,肩挑生活的艱辛。

父母心疼我弱小的身體承受如此生活之重,合計着將我送進一所鄉鎮高中。那天父親載着我,騎了30多裏的路,校門口,言語不多父親給我說:“好好唸書,將來就不用挑水了。”

從此我告別了挑水的歲月,告別那心悸的井臺,扎進數理化的海,用滿腹的學問、優異的'成績輕叩大學的門。

最後一次挑水是高考前的一個星期天,母親在高高的崗子上插種紅薯。層層的梯田,乾裂的黃土,祖祖輩輩肩挑汾河的水,栽種秧苗。鐵桶已經換成了橡膠塑料桶,我下到汾河邊,毫不費力地灌滿了水。

我長高了。肩挑一擔汾河水,走在高高的田埂上,微風送爽,大學在望,竟沒有那些年挑水的愁苦。忽然玉嬸尖聲的喊着:“喂,你們看,琴挑水的樣子像不像銀環?”

層層的梯田裏都是栽紅薯的鄉親,大家直起腰,紛紛轉過頭。有個本家的大娘大笑說:“太像了,就是銀環。”

聽母親說,我小時候有部風靡全國的豫劇電影《朝陽溝》,家鄉晉南和河南比鄰,銀幕上的銀環成了村裏人津津樂道的人物。

母親不置可否。那天每次我挑水走上田埂,幹活的人就會直起腰笑我,有的乾脆對母親說:“看,你家銀環來了。”

才挑了幾擔水,母親就把我趕回了家,讓我安心讀書。

我挑水的經歷最後一次定格在那高高的田埂上。

在浩瀚的艱辛中,父母用雙手託舉起一輪希望的太陽,照亮前行的路,讓我一生遠離那挑水的日子。而父母肩上的挑水的扁擔,年復一年重壓在鄉下無盡頭的苦澀光景裏。

如今,家鄉接上了自來水,節水灌溉工程普及田間地頭,我祖祖輩輩的鄉親,用一把欣喜的鎖,把挑水的艱辛深深地鎖進歷史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