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時光深處的風花雪月散文

時光深處的風花雪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今夜月影如絮,風遊若息,細聽前塵,一場且蘭都城的風花雪月,搖曳在舊州的時光深處。

時光深處的風花雪月散文

曾幾何時,一支蚩尤後裔,輾轉遷徙,從牂牁江上游,馭浪而來。山爲之頓首,水爲之淺唱,葦荻爲之舞蹈。連綿起伏的土地,也裸出一片肥沃,一任青蔥恣意放浪。 面對如此佳境,蚩尤後裔們醉了,他們放下行囊,安營紮寨,臨水圈牧,倚山而居。

歲月流淌,原始的獵獲,在人間的煙火裏漸行漸遠,族羣從簡單的生活中走向成熟。他們不再顛沛,於是爲自己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苗族”。苗者禾也,秀也!從此,一顆顆驛動的心,便有了安頓,有了方向。

苗嶺延延,木葉聲聲;沅水悠悠,情語細細。愛的旋律,在山水間迴盪。“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詩意美化了苗家人的心靈,愛情壯大了這個曾經飽經戰亂的族羣。那是某一年的某一天,族羣中英俊小夥阿金,迎娶美麗姑娘阿莫,鮮花爲徑,青鳥爲媒。不久,愛的小屋便傳來一聲脆亮的啼哭,一個男嬰呱呱墜地。

多年之後,男嬰長成了威武青年,大家呼爲且蘭。他正直勇敢,文武雙全,被尊爲領袖。爲保家園的長久平安,他帶領族羣開疆闢土,壘石爲城,建立了一個傲睨四方的且蘭王國。之後,這個水陸交匯的`牂牁都城,開始由簡約走向繁華。

時空迴轉,舊州不舊,兩千年的絕世風華,在寫滿倥傯的石板古街若隱若現,九宮八廟三庵四閣,如一面面風帆,漲滿唐風宋韻;滇黔桂贛巴蜀鄂湘,商旅往來,腳步匆匆,履齒屐痕,盡在明清古道。英才輩出,人文燦爛;進士舉人,向夢而歌。一道文化風景,鋪陳於院宅樓臺,掩映在古巷民居……

我藉着文化典籍,回望縱深,但見煙雨之中舊州三橋,心生感慨。一曰“福衆橋”,福澤民衆,橋連民心。它橫臥鎮西門外,靜觀三百年風雨,四歷水患,傲然而立。它是一座橋,更是一座碑。它記載着始建者黃平知州古德恆;復建者黃平州貢生楊光廷、庠生張學堯;再建者州人劉漢芳、劉琬西、劉濟川、張鵬程;四建者紳首林茂昭等賢者道德功績。二曰“平播橋”,它連接鎮東冷水河兩岸。“平播”者,“平播之戰”也!由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平定“播亂”之際始建,後毀於兵亂。至清乾隆初,寶相寺與生員丁有光、善士杜之林等募修重建。乾隆五十四年,由佛能徒印元與神耆戴深仁等倡募再建。三曰“三拱橋”,位於城北門外,始建者無考,重建者爲民國十一年舊州紳商李庶。

古老的橋,傳承着古老的文化,但留下的不只是久遠的記憶,還有先賢們的善行義舉與鄉梓情懷。

我徜徉於上塘驛道,腳下斑斑點點的鵝卵石,有如一個個律動的音符,彷彿每走一步,就能聽得見歷史的迴響。多少月明風靜之夜,馬蹄沓沓;多少寒蟬鳴泣之時,車輪吱呀。上塘驛道,你是一條鉗馬銜枚的軍旅之道,一條連接舊州城與老貴陽的通衢之道,一條承載着古今歷史的文化之道。

我佇立在舊州碼頭,舞陽河兩岸的風光盡收眼底,柳如煙,水似銀。我感動於眼前如畫的景緻,更醉心於碼頭的舊時模樣:舟楫爭流,百貨雜陳,商賈匆匆,人聲鼎沸。這個長江支流上最後的通商要津,連京廣,接鄂滬,通江浙,曾是何等風光!如今,雖然風華不再,但作爲多元文化的聚集之地,所匯融的少數民族文化、漢文化、外來文化,以及宗教文化,依然熠熠生輝。

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文化的暗香,也隨着羽翮飄進深深巷陌。於是,我看見了“苗族刺繡”的妍麗,在苗家女兒的指間綻放;我看見了“革家蠟染”的色彩,在革家人衣裙上流淌;我看見了琳琅滿目的“苗家銀飾”,閃耀着華貴的光芒……

舊州,你是歷史記憶與民族智慧的結晶;你是族羣認同與文化尋根的見證。我站在現實的跟前,遙望遠處朦朧的你,不禁感從中來:黔中形勝地,且蘭古國都。一段青史兩座城,新州與舊州。巷陌幽深處,小橋倚煙柳。院宅樓臺斜陽裏,把酒話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