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關散文的創作雜談

有關散文的創作雜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有關散文的創作雜談

散文我這裏說的是雜談類型的散文,在廣義的散文中是佔有較大比例的,尤其是在報刊上發表的千字文,很大一部分是這種雜談類散文。

講一大段故事,再說一小段有哲理的話,這兩部分是創作雜談類散文的主要原素。

第一,這一大段故事,或是作者本人親身經歷的,或講述某名人的典故,或一個具有科普性質的現象,甚至於是作者杜撰的寓言--------總之,這個故事必須是有哲理可挖的。

我們到哪裏去找這些故事呢?

其實,每個人只要生活在社會上,不脫離生活,都會看到、聽到或者是回憶起這些故事。問題在於,這些故事大都是比較細微的、稍縱即失的,稍不留意就會從你的眼前、身邊、或是頭腦中消失了。所以,遇到的故事就要記住它,或者腦記,或者筆記,最好是養成寫生活素材的習慣。

第二,要不斷地對這些故事進行深挖。思索它、挖掘它、剝離它一層層的現象,露出它最本質的原理來。就好比我們沙裏淘金、土裏挖水一樣,這點滴的金、水,就是我們這篇散文(雜談)的.閃光點、精華,或者曰主題思想。

散文作者要筆勤(每一個作家都要筆勤)。勤於寫作才能勤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不斷地發現你的創作素材。

一個作家的自述:我每天五六點鐘起牀,就打開電腦開始寫作-------,我規定每天必須寫5000字,哪怕寫的是一堆垃圾,必須完成,這是不斷練筆、不斷提高-------,我雖然年紀不大,但經歷坎坷,跟形形色色的人接觸過,沒錢旅遊,就騎自行車出行,跌到山溝裏差點凍死-------,作家必須有切膚之痛。更重

要的,我是職業撰稿人,不寫作,就沒有收入,沒錢買麪包,沒錢付房租-------,

寫作是我的職業,生活逼作我必須不斷地寫,不斷地創作。

對於大部分的作者而言,就是隨時隨地、不斷地練筆。即使不爲口糧折腰,也要養成勤於寫作的習慣。當然,前題是有感而發,而絕不能無病呻吟。有感而發亦即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善於發現、勤於表達。切莫懶惰,懶漢永遠寫不出作品,更成不了作家。

關於散文的三字經。

我把散文應具備的新、深、真稱爲散文的三字經。新,即作者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和表述的角度要新,要用常人不具備的第三隻眼看世界,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深,即作者認識事物、分析事物要深刻,絕不能人云亦云,要拋開現象看到本質,道出更深層次的哲理;真,即作者的感情要真,你所敘說的故事、表達的感情一定是真誠而豐富的,而且一定要首先感動了你自已,才能感動你的讀者。如若自己寫起來不能落淚,讀者讀起來何以落淚?

總之,一篇好的散文,無非體現兩個字:情與理。以記事抒情爲主,情要深,要感人;以敘事說理爲主,理要深,角度要新,要講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道理來。

好的開頭,對散文顯得特別重要。開頭的三言兩語要精練,或抒情、或敘事、或說理,要點出文章的主題,起到醍醐灌頂、提綱挈領的作用。還要注意語言文字的藝術性,字裏行間要透着書卷氣。舉兩個例子:

客寓柳州,住舍離柳候祠僅一箭之遙,夜半失眠,迷迷頓頓,聽風聲雨聲,牀邊似長出齊膝荒草,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餘秋雨柳候祠

我面對着雄偉浩翰、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心裏的向號不是這二百三十萬塊巨石怎樣堆砌上去的,也沒有想到天外來客,而是奇怪這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竟是一座墳墓。馮驥才永恆的敵人

我以爲善悟對每一個作者,尤其是對業餘作者特別重要。

善悟就是把寫好的第一稿,不要急於拿出去(或者發出去)。因爲這第一稿還沒經過深思熟慮,沒經過修改潤色,難免粗糙。放一放,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三兩個月後,等你把寫第一稿的激情都淡忘了,消失了,再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它,對它評頭論足,橫挑鼻子豎挑眼,肯定會有新的見解,新的收穫。這時侯再對它進一步的深思、修改,必定能使這篇文章更上一層樓。

把這個悟的過程打個比喻,好比釀酒者要想從糧食中提取酒水,首先要把釀酒原料經過一個加熱、發酵的過程。這也就是悟的過程,才能使香噴噴的酒汁從糧食中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