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家的意義

散文家的意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家的意義是什麼?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各種書籍上還是作文中我們都不止一次的看過與此相關的文章。或許我以前不懂,但看了“家常”我似乎懂得,沒錯就是廚房客廳在早上六點,中午十二點,晚上七點時飄着的飯味。

散文家的意義

這次的舌尖就叫做“家常”。從太行山中辛勤的農民家開始,就爲我打開了關於家,方桌,關於這一切的回憶,

我家住在河南,也背靠太行山有着成片的玉米地。黃色或者是白色的面,也是我們常見的食材。片子中以愛吃麪食的山西人爲例,我雖不是山西人卻有着一樣的口味 ,但或許廣大的中原地區都一樣,麪條永遠是飯桌上最受歡迎的主食。曾祖母雖出身與大戶人家,但是一輩子的艱辛鍛鍊的她擀得一手好麪條,一團盆子大小的麪糰在她的幹仗下變得於桌子一樣大小,整個面片又大又圓,表面光滑,撒上面鋪後對摺幾下切成一樣寬度的麪條。這就是一家八口人的主食,即使沒有特別精彩的滷子只需拌上蒜 醋也讓所有人吃的津津有味。麪條厚薄 寬度都正正好,手擀出來的勁道似乎融於面中,令人吃不厭煩。好麪條也要會煮,爺爺是固定的煮麪的人,滾幾次放幾次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分不差。所以每次吃完麪來一碗麪湯,原湯化原食,享受至極。如今我離家上學,每次回家少不了大吃幾次麪條,可是曾祖母老了,再也擀不動了,奶奶接過了她的擀麪杖繼續滿足所有人的胃。

其實吃麪時我們家也會有紅燒肉的出現,是必須的媽媽牌紅燒肉。紅燒肉是每個孩子的最愛,因爲它最香吃起來還最省勁,我當然也是最愛它。記得小時候中午在寄宿阿姨家吃飯,週日吃一次媽媽做的'紅燒肉就值得我開心不得了。我雖然不像片子中的小女孩一樣求學如此艱辛與不易,但小時候練琴,要跨過半個城市學,那時家裏沒有汽車或者是電動車,就是一個又小又破的自行車。媽媽帶着我,我在後座上打着傘。上了高三,學習的緊張使我臉色變黃,媽媽每天中午飯桌上少不了的肉菜使我最大的滿足。不管求藝之路還是求學之路,媽媽的味道永遠給我最大的安心。

在我們家,媽媽負責平常飲食,爸爸在重大節日比如春節時纔會掌勺。爸爸不能說擅長什麼,但也好像什麼都會做什麼都愛學着做。高三那一年的每個休息日爸爸總是買早上最新鮮的食材做一頓大餐。我總是埋怨他做的太多又要剩下了,但我知道看着我吃的開心就是最大的鼓勵。我終有一天要離開他們,爸爸也一定又一次機會給他的未來女婿掌勺一次,或許那時爸爸即使心中五味雜陳也要把那頓飯做到最好。

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一輩子對於家的依賴就像家鄉的味道一樣,歷久彌新,一寸方桌前上演的永遠是最可愛與樸素的情感。我想我如果哪天在另外一個城市的街角,餐廳和其他任何一個地點中聞到了那屬於家的飯菜味,我一定會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