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生命的足跡的散文欣賞

生命的足跡的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腹有詩氣自才華,”這是人們對書香女人的雅緻稱謂。行走於茫茫人海之中,於我,並不出衆。結緣文字,並非偶然。或許是性格的原因,喜歡安靜的自己,總會在閒暇時,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來抒發心中的情感,並將文字當成了唯一的傾訴對象。

生命的足跡的散文欣賞

一直認爲,每一篇文字都是寫作者心靈的獨白,並傾注其最真實的情感歷程。一篇好的文章,它能傳遞給讀者的應該是美的享受,視覺的盛宴,心靈的共鳴,得到更多的人生真諦的借鑑。文字是開在世俗的“精神之花,”利用它的組合來傳遞一個作者優美的文筆,不同凡響的思維,感悟人生的情感歷程,這無疑是一種精神文明的有效傳承。

對於文字,我喜歡真實樸素的題材,不喜歡飄、浮、躁、空洞無物以華麗詞藻堆砌的創造出來的美文,虛若無骨。文字是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文明和文化內涵的傳承工具。個人認爲,只有融入了真情實感的文字才能將人性的善惡美醜表達的淋漓盡致,並遵循着社會發展的軌跡,體現其價值。

文以怡情,文以載道,文以洞悉世間百態,方爲文章。不可否認,在每一個接觸文字的人眼裏,寫文的最初目的是爲了心靈的寄託,乃至於可以發泄心中的情感,更可以給自己找到一個傾訴的港灣,文字的最初的功能僅僅如此。隨着時間的推移,多數的爲文者的思想和寫作目的開始了轉變,逐漸地趨向於功利化,虛榮化,世俗化,遠離了生活的本質,背棄了寫作的初衷。

放眼網絡,諸多的寫作者在社會氛圍的影響下,偏離了寫作的軌跡。爲了寫文而寫,爲了名利而寫,一度使文字缺少了煙火味道,脫離了生活的基礎。崇尚飄、浮、躁、空洞、匱乏的語言堆砌化,勢必將文學引入死衚衕,沒有創造力,蒼白萎靡,陷入寫作的誤區。

單一看待寫文,我更喜歡生活氣息濃郁的文章。它紮根生活底層,時事鍼砭,地域風情文化結合一體的文章,能讓人瞭解世界,而跳出狹隘的個人圈子。喜歡寫文,漸漸地開始沒了最初的看重點擊,關注讚美,崇尚鮮花和掌聲,而是開始歸於平靜。安靜寫文,沒名利糾葛,沒世故紛爭,心態平和些,如此便好。

自古以來文言情,以貽情爲第一首選,以此來抒發人類的情感,清晰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文言志,能在情感的基礎上,表達作者的所思所想,準確地將社會百態人情冷暖融入其中。文載道,道爲責任,能排除以情爲主,融入思想,引起讀者的共鳴,將文字的價值極致發揮。

“千年修文章,一世學做人。”寫作是一項嚴謹的工作,也是個人素養提升的關鍵步驟。喜歡文字的素雅,也喜歡安靜中思考,那一撇一捺都彷彿和爲人行走的姿態一樣,需要正確的方向,和合理的搭配,才能發揮出極致的美。文字,可以讓浮躁的人靜下心來,仔細書寫感悟,將枯燥的生活溫潤。

對於文字來說,本應該是有生命力的一種傳承。寫了幾年文字,在名利上並沒有太多的收穫,也沒有多大興趣在其中糾葛。始終覺得,網絡文字該有自己的方向。一批批網絡大軍前赴後繼來勢洶洶,讓人眼花繚亂。文字,是創作者心靈的獨白,也是精神世界的展示。有生命力的文字,除了藝術的處理,添加語言美感,意境融入,情感鋪墊之外,更應有其所謂的內涵。寫文有年齡區別,有知識面,閱歷,思想幾方面的融合才能做到完善。文字中很多作品不能盡善盡美,除了創作者的個人因素之外,文學氛圍的影響很關鍵。二十歲的`年輕人,可以記錄青春的點滴,情感的美好。而中老年作者,個人建議,多寫些哲理,感悟,時事鍼砭,社會現狀中的美醜善惡,纔不浪費多年的生活積澱。只有作者將創作引入人心,走進生活,關注人性的走向,還原文字的本真和功能。我想,但凡有基礎的寫作者只要淡泊名利,跳出個人世界的狹隘圈子,都能做到。

寫文,我崇尚嚴謹、客觀、杜絕那些虛假的存在。常說:淡泊名利,方能寧靜致遠。網絡寫作四年,在如潮的網海里,我只是一個渺小的寫作者。默默無聞,不喜歡喧鬧,也無暇去追逐名利的腳步。深深知道,名利只是過眼雲煙,浮華只能作爲一時之榮。那些用鮮花和掌聲堆砌起來的高樓大廈,猶如海市蜃樓的幻影,早晚會坍塌。爲了鮮花、掌聲、名利、而忽視了文字的本真和純淨,那麼,對於文者來說,文字的價值和意義將喪失。

前行在文字的道路上,知曉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必須經得住時間的打磨,耐得住寂寞。常說:“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必然晴天。”人們常把書香氣質和優雅的女人比作鮮花,芳華永駐,青春常在。如若在文字世界裏做一朵花,我並不渴望如牡丹一樣尊貴,也無需如玫瑰一樣嬌豔芬芳,更無需比作纖塵不染的蓮與荷。甘願做一株平凡的向日葵,金黃色的花瓣,面對陽光方向,揚起笑臉,不怕風雨的侵襲,帶着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低調且謙卑的行走。文字之旅,邁着踏實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屬於自己的足跡。堅信,我存在,我有我價值!

寄語文字世界裏的所有網絡傳播媒體:作爲一個文學的輸出平臺,必須秉承着一定的責任,吸收更多好作品、優秀作者的同時,更希望能發揮文化平臺和導向的功能和作用,將文化傳播做得更好。結緣於文字世界,感恩相遇,更希望用綿薄之力,獻出一份對文字的熱愛,並肩前行,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