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墓前的思考散文

墓前的思考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按家鄉的習俗,我終於如願將父親的遷入墳地,與母並葬,今日清明,我和妻子走過山環水繞的羣山來到父母墳前掃墓,掛紙、燒香、獻些茶酒,寄託我們的哀思,看着這兩個隆一起的土包,不由人進入無限的思考。

墓前的思考散文

父母是這墳崗下的山村的農民,在他倆的一生中,與以下事物有關:勞作、睡眠、糧食、牲口、豬羊、青草、星月、陽光、雨雪、犁頭、鍋竈、鐮刀、鋤頭、土炕、燒酒、山歌……而遠離會議、報告、考覈、指標、餐位、禮儀、述職、等級、先進、授功、妒忌、名聲、獎金等等所謂文明社會的零部件。

人活着的時候,有活着的規程,上學、交往、住房、婚嫁·····人逝去有逝去的規矩,按祖上的習俗,得聽從陰陽先進的指點,祖上的規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也許是智慧和文明的結晶,它有他的可行之處,遵循它心理安然,於是墳墓成了一件藝術品,得用羅盤針、得配山、配水,講究東南西北,棺材也成了一件藝術品,擺放埋土也要用針定線,講究七七四十九,還有那些喪葬的禁忌。

父母在棺材裏,棺材在墳墓裏,墳墓在山崗上嚴格的方位與尺寸裏,而這山崗上嚴格的方位和尺寸在父親生前的選擇裏。人啊,生命在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又在別人的哭聲中結束,生前在孃胎裏蜷曲着坐等月份,死後在陰陽的羅盤下襬正位置。最美好的只有中間的那段時光,這段時光裏纔是需要舒緩的空間和餘地,何必步履匆匆,好好看看開花的大樹,奔騰的河流,瀚藍的大海和茫茫的草原,或與三五好友淺酌小坐,與父母雙親一共享天倫,即使飢餓、流血、生病、痛苦也當做生命所賦予的財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望墓省身,人活要要活出個精氣神來。

我寫了《懷念母親》和《祭父》兩篇文章,有幸都已被書刊發表,當我再讀這文章時,我感到內心一種說不出的.了結。只有故鄉這連綿不斷的大山,還有大山深處座座掛紙冒着香菸的墓地和掃墓人,才使人想到這生命其實是沒有窮盡的連綿。

父母視乎是人的靠山和依託,父母在世,自己總感到年青,感到總是生活在人生的春夏,年輕的枝頭總是瘋長,有着春的純潔無知,又有着夏日火棘的熱情和強盛的威力,父母的離去好像一下子把我帶進了秋季,每次掃墓歸來,一種早秋的情緒漫過我的心頭,翠綠與金黃相混,悲傷與喜悅相雜,希望和回憶相間,青春的天真成了記憶,夏日的茂盛成了迴音·····這時看人生,不是如何發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怎樣拼搏操勞奮鬥,而是如何儲存這份精力以備寒冬之用。知道生命上的極限而感到滿足,有寧靜,有智慧,有成熟的風華勁骨,悟到了“天高地宭,知天地之廣大;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的境界,學會了向憂愁微笑。

這墳地是母親去逝後,寄葬在他人地埂下,父親請來風水先生選的,走了兩天選不下墳地,父親帶着風水先生在我家田裏看護莊稼,不料風水先生就選中自己家田裏,我重重地跪下來,向着墳墓叩頭,我在心裏呼喚着已逝十六年的母親,請母親好好陪伴好我的父親,在你走後的十多年中,他渡過了多少孤單的日子。

墓地四周是父母親勞作過的土地,綠軟的象綢緞般的麥苗,以及翻耕過準備春種的土地,正在散發着清香的味道,這裏沒有城市的吵雜和繁亂,真是一個讓人將心安放的地方,生來自己哭,走時他人哭,在生與走的空間裏,還是選擇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