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課稿彙編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課稿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課稿彙編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魯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一篇悼詞,同時也是一篇評述革命導師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卓越貢獻和鬥爭精神的議論文。學習本課對於理解馬克思爲真理而鬥爭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議論文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下一步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1)瞭解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方面的偉大貢獻,學習馬克思爲真理而鬥爭的精神。(2)體會課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上述教學目標,我認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培養學生運用準確嚴密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能力。

難點:1.馬克思兩大發現的劃時代意義。2.第三段複雜單句的語法分析。

  三、說教法:

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以揣摩語言爲主。突破難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學生的積極配合與認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文中的重點語句較多,體現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關照呼應的地方比比皆是,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選擇要點加以突破,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已達到“授人以漁”的目標。

  四、說學法:

學生在認真預習的基礎上試着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結合書下注釋,聯繫上下文,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繫,體會它們在文章結構方面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以小組形式複習句子成分的劃分、複句層次的劃分的相關知識,然後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做一下語法分析,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有很大的好處。

 五、教學過程:

(一)、

導入:(大屏幕顯示馬克思肖像)英國著名的廣播公司BBC曾舉辦了一次千年最偉大思想家評選活動,結果馬克思位居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等巨人之前,被評爲過去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爲什麼他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因爲正是這樣一位巨人,他總結了資本主義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進程,創立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並悼念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

(二)、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請學生討論概括出課文的寫作思路。

明確:逝世情況——偉大貢獻——巨大影響

(三)、研習課文

學生齊讀第一段,多媒體展示馬克思墓碑。多媒體顯示學生預習中所提出的問題:

(1)這段文字表達了恩格斯什麼樣的心情?(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發表小組意見)

明確:無限惋惜、悲痛、懷念之情。

那麼要體現出這種感情,朗讀時應該注意什麼?(老師引導)

明確:語調低沉、凝重,語速緩慢。

學生按照這個要求再讀一次。(肯定學生朗讀的效果)

(2)寫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說“停止思想”、“永遠睡着了”,爲什麼?

明確:A、運用“諱飾”的修辭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了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無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B、首先馬克思是思想家,用“停止思想”較爲準確,而“去世”太一般化了。

2、分析第二部分(多媒體顯示學生的)

(1)統領全文總綱的句子是哪一句?(快速閱讀,同學合作)

明確: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2)這位巨人逝世以後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空白”和“不久”這兩個詞語從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強調了損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馬克思逝世所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從而讚揚了馬克思的貢獻之大。

(3)分析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兩方面的貢獻:

理論貢獻:

1、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2、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

3、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都有發現。

革命實踐:

1、編報著書;

2、創立第一國際.

關鍵字句賞析:

1、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明確:運用類比手法,體現馬克思這一發現的歷史意義和影響。(達爾文從生物學的角度發現了

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馬克思則從社會學的角度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2、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這裏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明確:這兩個詞語形成鮮明對比,把抽象的事理表現得可感、可見,突出了剩餘價值理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指導意義。

3、分析第三部分:(學生齊讀最後兩段)

找出馬克思的'巨大影響:

生前:

敵人——驅逐、誹謗、詛咒

戰友——愛戴、尊敬

死後: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關鍵字句賞析:

1、 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纔給以回敬。

明確:

1、用形象的比喻表現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業上。

2、 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明確:說明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謀私利。熱烈讚揚馬克思把畢生精力獻給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崇高精神。

3、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明確:一個“將”字體現出馬克思偉大貢獻的深遠影響和意義。

(四)、小結。(請學生談談自己從本課中學到了什麼,然後引導到議論文寫作的角度作總結)

(五)佈置作業:

學習本文論點鮮明、邏輯性強的議論文特點,採用層進式的結構。

在學過的課文中再找一篇試着來分析。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文居於這套教材的最後一冊(第四冊)第三單元,是承接第三冊的第一單元記敘文的語言表達,第二單元說明文的語言表達而編排的。課文是一篇悼詞,同時也是一篇評述革命導師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卓越貢獻和鬥爭精神的議論文。學習它對於理解馬克思爲真理而鬥爭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議論文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高考考綱、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課的特點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現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一瞭解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方面的偉大貢獻,學習馬克思爲真理而鬥爭的精神。二體會課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三學習課文結構嚴謹,內容連貫,記敘、議論、抒情融爲一體的寫法。

本課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次說課內容爲第二課時,根據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及所教學生現狀的認識,故明確本課時教學要點爲:運用揣摩語言的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學習用準確嚴密的語言表達個人的思想觀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對這篇課文學習目標的理解,我認爲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一重點: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培養學生運用準確嚴密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能力。二難點:1.馬克思兩大發現的劃時代意義。2.第三段複雜單句的語法分析。

  二、說教法:

本課教學重點是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在教學中應以揣摩語言爲主。另外,本課教學難點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1.馬克思兩大發現的內容及意義的理解,2.一些重點語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行動起來,積極收集資料,認真閱讀提出問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這是突破教學難點的最佳途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教師引導型”教學方案,以突破難點。這種方案的教學思想是,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學生的積極配合與認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完成教學任務。這種設計要求學生有比較紮實的基礎,以及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把握教學時機的能力。文中的重點語句較多,體現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關照呼應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學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選擇要點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與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遠不是主要的”的表達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後一句的理解。

  三、說學法:

本課內容較難理解,特別是馬克思兩大發現的劃時代意義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內容同學們理解較爲困難,所以,同學們應在認真預習的基礎上試着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結合書下注釋,聯繫上下文,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繫,體會它們在文章結構方面的作用及表達效果。對文中的哲學、經濟學理論的概念可以查閱書籍(如《辭海》,有關政治經濟學、哲學的書籍)來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規律,剩餘價值規律的發現的偉大意義、對其內容可以只作簡單瞭解不必過分深入。課文中複雜的句式較多,同學們可在課前複習一下初中學過的句子成分的劃分、複句層次的劃分的相關知識,然後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做一下語法分析,這樣對於課上理解文章內容會有較大幫助。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語言是一門藝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語言特色。有的人語言幽默風趣,有的人語言質樸自然,有的人語言清新明麗。我們學習的各類文體也是這樣,記敘文的語言形象生動,說明文的語言準確周密,那麼,議論文的語言呢?帶着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深入體會一下議論文的特色。

此設置可以幫助學生複習舊的知識,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有個初步的認識。可謂'一石多鳥'。

(二)、課前檢測:

1.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具體介紹一下有哪些偉大貢獻?

2.概述課文的結構。

此項設置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爲下文揣摩語言打基礎。“溫故知新”。

(三)、新課講授:

1.先引導學生完成一些語句的揣摩理解,然後師生共同歸納揣摩重點語句的方法。

問題1:爲什麼說馬克思“停止思想”“安靜地睡着了”“永遠地睡着了”?

問題2:諱飾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麼作用?答案: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哀悼與尊敬以及不忍再說,而又不得不說的沉痛心情。

以上兩個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從重點句段入手揣摩語言。

問題3:第三段是一個複雜的單句,它的句子主幹是什麼?冒號後面作爲賓語的復指成分可以分爲哪幾層意思?“正像達爾文……一樣”在句子中是什麼成分?起什麼作用?

此問題通過對句子的主幹和層次的分析,體會語言的嚴密性。

(2)歸納方法

首先從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幹,理枝葉,分層次;然後聯繫時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語句的深層含義。

2精讀課文,分組討論,運用揣摩語言的基本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然後選擇以下句子檢測學生理解的情況。

問題1、第八段在讚揚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時,用了哪些極具感情色彩的詞語,有何作用?

明確:這些詞語分別表明敵人和戰友對馬克思的不同態度,用詞準確。

問題2、第二段所寫“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該句將馬克思逝世這一事件放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廣闊背景中來考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評價馬克思的偉大貢獻,是全文的總綱。(此題從抓重點句、聯繫背景入手揣摩句子)

問題3、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使命”和“事業”的修飾成分各有哪幾層?“推翻”一詞的支配對象是誰?

明確:“使命”一詞的修飾成分有三層,分別是“他”“畢生”“真正”。“事業”的修飾成分有一層,“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推翻”的支配對象是“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此題通過對中心詞的修飾、限制和補充的分析,體會語言的嚴密性)

問題4、找出第五段的關聯詞,分析其作用。

明確: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問題5、說說第六段前兩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確:前一句承接上段最後一句話,概括第3—5段的內容,也與第二段中的對於歷史科學相呼應;後一句開啓下文,與第7段“因爲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相連,併爲從實踐方面介紹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筆。

以上兩題分別從關聯詞和過渡段方面揣摩語言。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對本節內容有了較清晰的認識,熟悉了揣摩語言的切入點。所以爲節省時間,本步驟由教師總結,主要是讓學生加深理解,鞏固所學。(出示板書設計)

(四)、比較教學:

爲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提高學生分析、理解、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這裏選了一篇雨果在巴爾扎克葬禮上的講話──《巴爾扎克葬詞》來進行比較閱讀。

兩篇文章均爲葬詞,在內容上有很多相近之處,均對逝者的歷史貢獻與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評價與讚揚,表現了作者對逝者的哀悼與敬仰之情;在表達方式上也極爲相近,都在記敘的基礎上,把記敘、議論、抒情融爲一體,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於逝者的不同,特別是作者的不同,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爲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思想家、科學家,在對馬克思極盡溢美與痛悼之時,在語言上用詞準確嚴謹,在行文中注意了語言的過渡、銜接、關照、呼應,體現了議論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而雨果作爲一位作家、藝術大師,他的悼詞的語言樸實而不單調,準確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於文學色彩,文采斐然,處處體現了語言大師的獨特的語言風格。

在作比較閱讀時,應注意體會兩篇文章語言的異同之處。在這裏,我們選取兩篇文章中的幾個片斷來作一下比較閱讀練習。

練習:

閱讀甲、乙兩文的語段,回答以下問題。

甲文,《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二、八、九段。

乙文,《巴爾扎克葬詞》

(1)各位先生,面對着這樣一種損失,不管我們怎樣悲痛,就忍受一下這樣的重大打擊吧。打擊再傷心,再嚴重,也先接受下來再說吧。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裏,一個偉人的逝世,不時地使那些疑慮重重受懷疑論折磨的人對宗教產生動搖。這也許是一樁好事,這也許是必要的。上天在讓人民面對崇高的奧祕,並對死亡加以思考的時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

(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因爲這是最高的教訓。當一個崇高的英靈莊嚴地走進另一世界的時候,當一個人張開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飛翔在羣衆的上空,忽而展開另外的看不見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鄉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只能充滿嚴肅和誠摯。

(3)不,那不是未知之鄉!我在另一個沉痛的場合已經說過,現在我也永不

厭煩地還要再說──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這不是虛無,而是永恆!我說的難道不是真話嗎,聽我說話的諸位先生?這樣的墳墓,就是不朽的明證!面對某些鼎鼎大名的與世長辭的人物,人們更清晰地感到這個睿智的人的神聖使命,他經歷人世是爲了受苦和淨化,大家稱他爲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後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1.面對逝者,人們感到悲痛,甲文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表達人們對馬克思的悼念與敬仰,乙文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表達對巴爾扎克的尊敬與悼念。甲文用的是________句式,其語言特點是____________;乙文運用了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其語言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②乙文選段(2)的第二句。③雙重否定。④準確嚴密。⑤比喻。⑥誠摯富於文采。

五、知識遷移:此項設置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訓練,以達到講練結合,培養能力之目的。

1.閱讀《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題。

(1)對詳細記敘時間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因爲這是在葬禮上的講話,需要向全世界公佈逝世的準確時間。

B.強調這是全世界無產階級應當永遠不忘的時刻。

C.馬克思生命的每一時刻對世界無產階級都是十分寶貴的。

D.明確指出馬克思停止工作的最後時刻。

(2)對兩個“睡着了”解釋不確切的一項是()

A.兩個“睡着了”都指馬克思的逝世,前一個是虛寫,後一個是實寫。

B.兩個“睡着了”寫出發現馬克思逝世的過程,前一個是說以爲他睡着了,後一個是確認他已經逝世了。

C.這是諱飾的手法,含蓄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D.恩格斯表達感情的方式相當含蓄。他的巨大的悲痛濃縮在“但已經是永遠地睡着了”這幾個字裏。

六、課後作業:

1、完成課後第2、3、4題。

2、校園中有些同學染黃髮,戴首飾,穿奇裝異服扮“酷”。針對這一現象,以說“時髦”爲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注意語言的準確、嚴密。

聯繫現實社會中一些醜惡現象,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做到教書育人。此項設置意義深遠,非常重要,可以說是這堂課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時間允許可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