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對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我對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一本語錄體散文集,作爲一本儒家文化的經典,全書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它包含的哲學思想對我們整個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和價值取向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我對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在《論語》中,孔子及其弟子們談論的話題十分廣泛,涉及修身處世和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但縱觀全書,其全部思想內容可以歸結爲一點,即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應該說,“仁”是貫穿《論語》的一條紅線,無論是關於政治的論述、經濟的論述、法律的論述,或是倫理的、哲學的、教育的論述始終都體現了“仁”的精神。“人者,仁也”,在孔子看來,“仁”是人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標準。

仁者,愛人。孔子認爲,仁者,就是愛人。所謂“博愛之謂仁”(韓愈)。仁,就是對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建立在自重、自愛、自強基礎上的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其核心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孔子關於“仁”的說法是很多的,含義非常廣泛,包括了恭、寬、信、敏、惠、義、禮、智、忠、孝、廉等等。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他又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五者”即恭、寬、信、敏、惠。他又進一步解釋:“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以後,孟子又把這五句話簡要地歸納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針對西周末年那種禮崩樂壞的“亂世”而開出的一副濟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實現天下太平,社會和諧。他主張在政治上實行仁政,與人相處要施行仁愛,個人修身要具備仁德。“禮之用和爲貴”,“禮”作爲仁的重要表現形式,主要是爲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規範人們的行爲,旨在實現人們相處的和諧。孔子十分重視禮的作用,他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身處世,一個君子首先是懂禮、知禮的,並且要時時處處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爲,他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他又強調說:“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孔子認爲,要真正施行於仁,必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因此,要真正成爲一個仁者並非易事,他應該“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應該“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應該“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如此,方能實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人生境界。

馬克思主義認爲,存在決定意識。一切思想、觀念的產生都有其客觀存在的基礎。孔子關於“仁”的思想的產生也決不是他主觀的臆想,固然與其身處的社會歷史背景有關,但我認爲更主要來自於他本人對於天道的認識。雖然在《論語》中,我們很少看到孔子關於天道或天命的論述,這主要源於他對於天命的心存敬畏,因而他是持謹慎態度的'。他的學生子貢就曾說過:“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他自己也說“予不欲言矣。”爲什麼呢?他感嘆:“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但是,他又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不懂得天命的人,就無法成爲真正的君子。在孔子看來,不懂天道即是不懂人道,這就是儒家所謂“天人合一”的觀念。

馬克思唯物史觀認爲: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演化進步的結果,在從猿到人的轉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我們認爲,孔子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符合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我們的祖先能在兩千多年前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十分了不起的。在孔子看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人必須尊重天道,即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否則就違背了自然規律。那麼儒家的所謂“天道”的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中庸》作了非常明確的闡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龜鱉生焉,財貨殖焉”。儒家認爲,天地之道就是生成萬物。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什麼也不說,春夏秋冬四季照樣運行,萬物照樣生長髮育。孔子正是基於對天地之道——“生成萬物”作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之後,才推導出了人道的思想——“仁”。

孔子認爲,天地是在成就自己的基礎上才成就了萬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真正的仁者,首先是成就自己,因爲只有在成就了自己之後,才能成就他人。“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正如《中庸》上說的:“成己,仁也;成物,知(智)也。”成就自己,是仁德;成就萬物,纔是智慧。

如何成就自己也成就萬物呢?換句話說,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呢?這就需要智慧(成物,智也)。而人的智慧從哪裏來呢?答案就是:學習。所以,孔子歷來十分重視學習,把學習作爲成就自己唯一可行的途徑。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也,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是把學習作爲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修養,增加自身智慧的重要途徑。

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作爲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我們應該認真地加以繼承和弘揚。今天我們重新學習儒學,無論是對於個人的立身處世、事業的成功,或是對於執政黨的治國理政,或是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