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又見治國風采散文

又見治國風采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這裏我要介紹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楊治國”,原和順縣政協主席,現任新疆五家渠市副市長,援疆幹部,字體方方正正,字意具有鴻鵠之氣。按照名字的釋義,應該具有“治國”之才。

又見治國風采散文

真正認識楊治國是在多年前的一次文化採風活動,那是《小人物點評“孟子”》剛剛出版,文化採風的重要內容就是要整合傳統文化,重振民族精神,切入點竟是在出租車上與“的哥”交談開始的。

“知道楊治國吧?”

“知道,和順人誰不知道他,是個好小。”

“他不是副縣長嗎,怎麼是好小?”

“這‘小’當官不像官,仁義,像自家個孩子。”

“哦,我方知道‘好小’原來是這麼個意思。”

後來和順通訊組的朋友,講了有關治國的幾件事。說一個早晨,有個八十多歲的老漢顫顫巍巍站在政府樓道里,來來往往的人誰也沒在意,楊治國進辦公室處理了一些事務出來,見老漢竟然蹲在地下,引起他的關注,問“老人家你有什麼事?”

老人家說:“跟你說頂事?”

治國說:“頂不頂事我可以幫你找找門頭腳道呀!”

老人家於是痛訴衷腸,楊治國悉知原由後即刻令辦公室處理。他找來有關於處理事情的幹部說:“這樣的老人站在樓道里這麼久無人過問,假如是你的父親你怎麼想?這樣的老人你不關心他,他不罵你娘,難道你罵他娘?”

事後這位老漢逢人就說:“這是個好小!”

“好小”便是治國在和順老百姓中的別稱。

關於楊治國在從政中諸如上述這樣的“小事”很多很多,是不是屬於他管轄的範疇,只要他遇上都要伸出援手。通訊組的人又說,有個星期天,一羣農民擁在政府門口上訪,治國得知後立即趕去問明原由,說:“今天是星期天,政府沒人辦公,這樣,給我七天時間,我來幫你們反映情況,七天後派一個代表來拿結果,事情沒落實拿我是問,處理不合適咱再協商。”

大家在鬧哄哄中面面相覷,顯然對他的話不敢全信。

治國說:“我把這事當我自己的事來辦,以我的人格擔保!”

農民爲此撤退了,上訪的事如期落實。楊治國的聲譽在民間傳說就是個“好小”,我覺得“好小”的含義就是親民、利民的釋義,用兩個字可以表達,那就是“仁愛”。中國文化的根就是一個“仁”字。悉知悉見,視百姓爲父母即爲仁政。正如他在點評孟子中曰:“爲民請命,大仁大義。仁義禮智信,爲民乃真仁,愛民乃真義,敬民乃真禮,助民乃真智,順民乃真信。”他用聖人的思想完善自己的人格,他以真實的行動,實踐自己用靈魂提煉出來的真知灼見,以做好當下的小事完成自己的理想。

多年後又見治國,是在2014年10月9日,晉中文聯應新疆五家渠市文聯邀請前去文化交流。楊治國又創造了一個神話!當地人說,楊副市長太厲害了,54天改造完善了一個大型博物館,這是五家渠多年的夢想。我們前去觀賞博物館的全貌,絕不亞於延安博物館的氣勢和內蘊。

大約在1952年,解放軍第六軍十七師在此屯墾,十七師就是第六師的前身。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27年的黃麻起義,起義部隊先後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八路軍129師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一兵團。該師於1949年10月進駐新疆,1953年6月集體轉業,1954年10月改編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這支歷經戰火洗禮的部隊,走出了124位將軍。爲了展示這一輝煌,市區建起一條“將軍街”。街旁樹起了124座燈箱,鑲嵌着每位將軍的照片,而博物館在展示124個將軍時並沒有忘記無名英雄,一進大廳,一幅無名英雄的大型浮雕雄宏奪目。館內收藏了大量的歷史遺物,部隊的發展歷史,軍懇人的艱辛細節,軍人與牧人的故事。這裏有名的無名的皆是英雄豪傑,一一閱過,一則則故事讓人淚水奪眶。這是一次獨特的創作,是一部真實而直觀的黨史,也是新疆發展的創業史!有記述、有歌贊、有反思、有展望,彷彿如大漠的風聲,挾帶着歷史的篇章如泣如訴……閱覽之後,我久久無語,我們的生命不能總是在灰暗中苟且,過往的精神即是今人的繼續,把歷史的精髓留下來,把往昔的污垢清理掉,這是博物館給我留下的餘音。如果沒有這次展望,我卻不知道在荒漠中建設成花園式的城市,需要多少代,多少人的奉獻纔可走到今天。Y這一工程的落成,無疑是一個創舉,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尤其得到中央領導劉延東的好評。我們到了五家渠見到治國,他雙目發紅,臉色鐵青,吭吭吭一直在咳嗽,原來他整整50多天他在館內左右不離盯着幹,生怕出一點不妥和差錯,一但落成即成歷史。長時間在館內蹲着甲醛嚴重中毒……

精進務實的楊治國,無論在何處,都如箭在弦上。無論幹什麼都是風生水起,做不到極致決不罷休。在我的想象中,援疆幹部不過就是個掛職,而且主管文化更是清靜閒職,可治國仍然忙得腳不沾地,除去文化建設、商貿流通,與部隊的協調事宜他無不參與。因爲他長期在基層工作,對棘手事的處理有較豐富的經驗。所以他的職不是“掛”,而是與當地班子深深地融進去了。進疆快兩年,基本顧不上回家。去年中秋節前夜,爲趕回家看看老人,他半夜三點到家,一個人在車裏窩了三個小時,天亮時妻子出來才發現他睡在車裏。妻子說,你回了家怎還在車裏睡?他說怕驚了你睡覺。一句話讓妻淚流滿面……治國就是這樣,無論家事、國事他永遠關照他人的方便,把苦留給自己,微笑面對別人。他總會讓人心動心疼!早晨看望了雙方母親,8點鐘又趕到武宿機場,匆匆趕回新疆辦理公務。

五家渠是個年齡僅有10歲的新城市,一切有待完善。治國把準文化一脈,認爲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文化,因此,他同五家渠市宣傳部和文聯共同努力,着意要辦一個文學刊物,培養當地的藝術人才。希望晉中文聯把《鄉土文學》30年的辦刊經驗帶給五家渠,屬於文化援疆。當然,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就在我們要返途的前天晚上向他告別時,有一個煤礦出事,他趕到現場參與處理事故和善後事宜,已兩天兩夜沒有回家。半夜二點電話告訴我們他在坑口,他一再向我們道歉,說時候不早了,打擾你們休息了,實在對不起。只聽他說不了幾句話就狂咳不止,我們聽着電話很是揪心,他的每一根神經都如繃緊的弦絲,很擔心他突然承受不住。第二天傍晚,他從煤礦趕回來,組織我們和五家渠文聯開了座談會,因爲我們要早走,他怕給賓館帶來不便,又怕我們吃不上早飯於心不忍,他執意送我們到機場,並親自關照早飯。結果是夜裏三點煤礦又有新情況,爲不能送別深表歉意。

這就是我要介紹的援疆幹部楊治國。多年前第一次見他,我寫了一篇文章《精神血緣》,感嘆飽讀聖賢經典的他,親民、利民、施行仁政,我以爲在當今,這是一種文化根柢。由於他出身於耕讀傳家,家中世代保留的聖賢典籍成了他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食糧,在同齡人熱衷於十年文化革命的喧囂時,他在靜讀孔孟學說,年齡漸大他發出這樣的叩問:“我怎麼覺得孔孟說得就不錯呢?”(《小人物點評[孟子]》的序中之言)因有聖賢思想的指路明燈,從小潛移默化受着家傳的仁愛思想的滲透,有一件事可見端倪。他父親英年早逝,母親曾數年難離病榻,22歲時,他必須肩負起長子如父之責,那時候糧食不夠吃,弟妹們飢腸轆轆,他只得到一個名叫盤道凹的小山村開荒種田聊補饑饉,村中父老看他是一個沒爹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予恩賜,治國爲感激父老的憐憫之情,臨年時不顧大雪封山埋路,冒着呼嘯的寒風,踏着過膝的積雪,到盤道凹寫春聯,爲村民一家一家送上門以示感恩。盤道凹的父老都說治國是個“好小”。

來到新疆,又見“治國”風采!我回想起多年前採訪的幾件“小事”,是想探索一個國家幹部的人格成長。楊治國並非完美無缺,他一定有人的侷限,但他由於很好地完成了修身、齊家,於是,他深諳治國施行“仁政、勤政”的重要性,這不正是“治國”之道嗎?

當飛機帶我們直穿雲霄的時候,茫茫戈壁,蒼蒼大漠,潔白的雪山,歷史在這裏一代一代疊加着多少感人的故事!我的心被久久地感動,亦如轟鳴的機聲,視線竟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