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米餃散文

家鄉的米餃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在鄱陽湖畔出生的人們,無論滯留於外鄉多少年,除了對親情的一番愧欠、對故鄉的山水抹不去的牽掛和依戀,還有家鄉的美食總會在心頭泛起。說到吃,恐怕是每一位都昌的遊子在逢年過節或者生日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家鄉的米餃,想起母親的老石磨,想起一幫姐姐妹妹圍着一團米粉包餃子的熱鬧場面。

家鄉的米餃散文

一個人走出故土,在異鄉人的天空下,他可以改變鄉音,融入到當地的人羣中。而從小已經漸漸習慣了母親的一碗茶飯的胃,它再也難以戀上異鄉的佳餚和小吃。妻子是廣東人,總說我的嘴是那麼嬌氣,那麼挑食。正如她從小習慣了客家風味的美食一樣,但我卻吃不出她津津有味的感受,這就是每一個人潛默移化中漸漸形成的家鄉情結和難以改變從小習慣了的嗜好。

我愛家鄉的美食,無論是豆參煮魚還是香飄四溢的紅燒肉等都讓我無法忘卻,然而最愛的還是家鄉的米餃。它一直在我的心田盪漾,每一次過節,它又象一塊石頭投在我的心海,激起陣陣漣漪,讓我欲罷不能。從我記事起,我的脣就漸漸喜歡上了它,多少年過去了,米餃,依然在我夢中魂牽夢繞。

米餃,它不像麪粉餃一樣當作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只是碰上節日和喜慶日纔會包,是分享給親戚朋友品嚐的一種奢侈食品。它工序繁瑣,做工精細,任何一個環節沒掌握好都影響它對人們的口感。想想在異鄉幾十年了,能趕上吃家鄉的餃子的次數真得是屈指可數。那種吃米餃值得回味的日子也只能追溯到我的童年。

米餃,俗稱米粑,餃子粑,而我們更願意稱它爲炒粉粑。顧名思義,當然與它的做工程序有關了。一般都是用上好的晚稻米洗乾淨,然後放在篦筐裏鋪開涼幹,幾個小時候後就放在鍋裏炒,炒到二、三分熟,盛起來,然後再拿到石磨上磨碎。當然是磨得越精細越好。

磨好了的米粉放在一個大盆裏,用開水邊調和邊揉搓,揉搓到不粘手爲止。這樣和好的米粉就有一定的韌性,蒸熟的米餃不容易開裂。然後滾成一團就開始捏餃子了。當然還要準備各種餃子餡,一般都是蔬萊,豆腐搭配肉類在一起。包餃子的時候在餃子的粘合處按下一至三等幾個齒口,好讓人吃米餃的時候根據自己所喜,一下就能辨認出餃子裏是什麼餡,大家各取所喜,吃得滿堂的人開開心心。

米粉,它不象麪粉那樣粘稠,在捏餃子皮的時候幾個手指在上面捏來捏去,既要把握它的力度,又要捏得均勻,開始不熟練的人很容把餃皮弄破,這樣又得重新捏了。包得好的米餃看起來晶瑩剔透,大小均等。如果是捏得不均勻,待蒸熟的米餃吃起來口感就差很多了。

小時侯,家裏包米餃,母親把它放在鍋裏蒸的時候,我總會趴在竈臺盯着鍋蓋四周冒出的蒸氣,我就知道餃子已經熟了,母親掀開鍋蓋,看着一個個玉白飽滿的米餃整整齊齊排列在那裏,我早已垂涎欲滴了。

米餃蒸熟後,母親會先盛一碗放在竈臺的前方供奉竈神爺。按照母親的說法是不能怠慢竈神爺的,否則得罪了它會故意弄得竈膛不好燒火。待供過竈神我們纔開始吃米餃,人們爭先恐後地在盆裏挑揀自己喜歡的餡餃,拿在手裏迫不及待地一咬下去,外皮嫰軟和菜餡香辣的米餃惹得口舌生津,這等口腹享受使我永生難忘。

過節時每家每戶包米餃都是幾升米幾鬥米地張羅着,花上幾個小時在石磨上磨碎,包米餃的整個過程本是一件費功夫的事,一般都是錯開時間,隔壁家的`大嬸大嫂你來我家幫忙,我到你家幫忙,開心地談笑風生。嚐嚐這家的,吃吃那家的,誰也不會吝嗇和在乎米餃吃了多少。如果是碰上有戶人家沒有包餃,母親都會盛上一碗吩咐我們端過去,那個時候族親是非常的融洽。餃子包完人也散了,剩下的會留在明後天吃,米餃一般情況下是不容易變質,也便於貯存。除了留幾天吃的,原始的儲藏方法是母親把米餃放在一口瓷器壇裏,密封好過個十天半月再拿出來吃,只是餃子皮沒有剛出鍋時的軟和,口感自然差些。

最隆重的包米餃自然要算給嬰兒做百日了,東家必須磨好幾鬥米甚至一擔多,十多個婦女圍在一起通宵達旦地包,邊包邊蒸,第二天親戚朋友來慶賀,吃米餃自是不必說,待他們回去時,每家賀客都會帶走一個紅手巾包米餃,作爲東家感謝的回饋。

在我們當地有一個風俗,小孩滿百日前大人要化一百家米來包餃子,預示着吃百家飯長大的小孩好養,從此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如果是碰上熟人家,會熱情地給一升米,其他人家只是給一小碟。在過去溫飽不濟的年代,化米包餃無疑給捉襟見肘的家庭省了許多糧食,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走村串巷手提一隻大紅包化米的大姑大娘也早已消聲匿跡了。

記得小時候,每逢節日總會有淮河流域的湖北、安徽乞丐來我們村要飯,討飯的理由不是說乾旱就是說洪澇。母親都會塞幾個米餃給他們,我們也習慣了這樣來來往往的要飯客。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我見證了很多戶人家缺衣少食的現象,可以說我家也是緊把健用的過日子。在我們村有位族爺爺身體不是很好,另患有眼疾,每年的青黃不接的時候東借西湊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他每年選擇清明時節拿只蛇皮袋外出討清明粑,一去就是一、兩個星期,回來的時候背上揹着滿滿的一袋米餃,看的我十分羨慕。有次我拽着族爺的手對他說:爺爺,你下次能不能帶我去,好讓我也分些米餃。他會笑眯眯地摸着我的頭對我說好,下回一定帶你去。

第二年清明前夕,我一個人偷偷摸摸地來到他家,這位族爺爺早就悄無聲息地上路乞討去了,害得我滿心的惆悵,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他家。小孩子貪吃,心情的好壞都表露無疑地寫在臉上,那種對米餃的喜愛總時時牽引着我的舌尖,心裏經常盼望着什麼時侯又能吃上米餃了。

長大後,自從出門在外,吃米餃的機會漸漸少了。臨出門的前一天,母親會特意爲我包一頓米餃,甚至會塞幾個在我的揹包裏,讓我在路上吃。節日的時候一幫老鄉坐在工棚裏,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家鄉,想起了熱氣騰騰的米餃,想起了小時候吃米餃的情景。

多年過去了,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節慶日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米餃在如今集市上的早餐店裏隨時可見,它已經從昔日的奢侈食品變成大衆化了。只是商人爲了贏利,在食材上偷工減料,味道自然沒有自家包的好吃。儘管如此,那些賣米餃的攤擋依然吸引了街上熙乾攘攘的客人。

記得我在汕頭的澄海區打工時,聽說市區有個都昌老鄉開了一家米餃店,我清早搭乘公交來到一個叫陳厝合的地方,遠遠看到一塊寫着'都昌米餃’的招牌,店門口聚集了一羣人,操着共同的鄉音,懷着同樣的目的。店裏幾個員工老鄉動作麻利地張羅着,一鍋米餃剛出籠,很快就被等急了的老鄉們一‘搶’而光。身在千里之外,能夠吃上家鄉的米餃,其喜悅心情自是不言而喻。

都昌米餃隨着顧客的口感而不斷髮展,餡料也越來越豐富。視各人的口味不同,鮮肉、臘肉,韭菜、蔥蒜、豆角、蘿蔔、炎菜(乾梅菜),甚至豆腐、香菇之類等皆可入餡,鹹,酸,辣,葷,素,百無禁忌。

都昌在鄱陽湖東,古時爲南北交通要道。大概是某位先祖對北方的餃子有種偏愛,於是便有了用大米制作餃子的念頭。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試驗,再失敗、再試驗,終於成功地用米粉包成了餃子。然後,這一美食漸漸地在都昌,乃至鄱陽湖一帶傳播開了。

知道米餃的外地人並不多,僅限於鄱陽湖平原。正如北方人愛麪餃,湖廣人愛米粉絲,江浙人喜糕點一樣,只有樸素的贛鄱大地上的父老鄉親偏愛吃這一口米餃。將豐富的餡料包裹在白色的大米粉皮之下,蒸熟即食,非常符合江西人含蓄內斂的性格,不張揚而注重內在。

米餃不同於麪餃,由於粉皮由大米制成,二次蒸制或是冷凍保存後再蒸制,都會使表皮變硬而極大地影響口感。所以還無法成爲超市的速凍食品。只有剛出鍋的米耙,色白如玉,脆嫩不膩,清香滿口,這也是米餃的精髓所在。

我愛家鄉的米餃,正如我愛家鄉一樣,時光流轉,世事變遷,享受那美食與親情所帶來的歡樂在每一位遊子的心中永遠不會改變!

我愛家鄉的米餃,它是每個節日的象徵,早已濃縮成一種美食文化根植在家鄉的土地上,成爲一條連接親情、友情的紐帶。熱情好客的都昌人民秉承祖祖輩輩包米餃的習俗,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經濟如何發展,飲食範圍如何之廣,而米餃,永遠是家鄉父老鄉親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