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寫作哲理散文

關於寫作哲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積累生活: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作家要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積累生活,感受生活,這些就是過了多少年,都是我們創作要面對的問題。

關於寫作哲理散文

我個人創作實踐告訴我怎樣積累生活哪?我覺得應該是首先積累人物。我們觀察生活然後去體驗生活,這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更基本的,我覺得還是應該從積累人物開始。

我很注重作品的親歷性,沒有經歷的事情我不會寫,我寫的都是和我的經歷差不多的事。汪曾祺先生說:“寫作即回憶。”寫作是已經發生的,自己經歷的事情。如果有幾個人物永遠活着在腦子裏面,那麼我相信這個作家永遠都有東西寫。所以我說積累生活首先從積累人物開始。

第二點是積累差異。人物相同的地方無需去記憶,無需去寫。人物之所以鮮活,就在於其不同點,把不同點寫出來了,這個人物絕對就有個性。只要你抓住這一點,就能成功塑造人物。

另外,我非常重視少年時代的回憶。汪曾祺也說創作就是回憶,尤其是少年時代的回憶最珍貴。有些作家都有寫小時候的作品,他們的第一篇作品一般都是寫小時候的'事。這是一個符合規律的東西。所以說珍視少年時代的回憶,這也是我們積累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

積累生活首先從積累人物開始,積累人物首先從重視他的差異開始,積累生活總是少年時候的回憶最美好。

作家的靈感:靈感是某一件事情的發生就把相關的東西調動起來,就寫出好的東西來,有時候,一個道具,就可能成爲一個作家靈感的來源。一個道具,有可能就引起很多聯想,就可能勾畫成一部很好的作品。

靈感,絕對不是來自一個熱門話題、一個好的、新的政策,而是來自對生活長期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積累、偶然獲得”的過程。

作家的靈感,來自於一個小場景、小道具、小談話,都可以使我們產生一種創作的衝動。

作品的立意:我經常用這樣的比喻。把光線打到牆上,這是新聞的內容,而光線打到牆上折射的部分,纔是文學的內容。在南方開會的時候,有人說這個比喻非常恰當。計劃生育,還有反腐,這些都不是文學的內容。你可以寫有關題材的東西,但是你絕對不能把主題限於一個好的政策。主題來自人性的挖掘,在人性方面,我們受到觸發,我們有所感悟,這個時候寫出來的東西纔有可能是比較深刻的。

一部好作品,能打動我們,恰恰是因爲其在人性上下功夫,就是寫那些我們能感覺到但是說不出來的,或者是他們一點我們心頭一顫的東西。

創作要善於推陳出新。作者哪怕在立意上走半步、一步,都是莫大的成功。說不定一篇傳神的作品便問世了。

小說的語言:我讀作品,首先就讀語言。我是這麼想的,所有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話語體系,自己的表達方式。這個話,這個語言是他特有的,這樣的作品才能讓人記住,纔有味道。作品風格首先來自語言。

語言的魅力,就好像寫詩講究“詩眼”一樣,不斷地有文眼在裏面跳,拉着讀者去讀。什麼是閃光的語言,我個人認爲,要麼是有哲理,要麼是有味道,要麼是很優美,總之讓人感覺到一般人說不出來,只有你才能說出來。這種語言,我稱之爲“文言”。我們不可能保證整篇都是這樣的語言,我們不可能保證每句話都很精彩,都很精粹,但是我們要做到這樣的語言不時地閃現其間,有那麼一兩句叫人記住。

那麼好語言來自哪裏?當然首先是來自生活,來自一種改造和挖掘。好的語言,就是善於把羣衆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我經常想什麼樣的語言算是好語言哪?我認爲首先應該用短句子,少用形容詞,多用動詞。形容詞是類型化,動詞反映個性化,反映“這一個”,是讓語言靈動的利器。這樣的語言纔是生動的。

要有意識地積累自己的語言,積累、發掘、改造,將羣衆的語言化爲自己的語言。有了自己的語言,一個作家便走向了成熟。關於幽默,幽默的語言來自生活,並不低沉,並不刻薄,“我的語言比較淺,閱歷多,又不想淺薄,就幽默一點。幽默但不失溫馨。”

好的語言不斷閃現,作品的味道和風格就出來了。但是,語言的修煉不是三天兩天的功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希望我們大家好好積累自己的語言,提煉自己的語言,修煉自己的風格,等你的語言到位的時候,你的其他的創作的一些不足也就得到一種掩蓋和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