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想起了好編輯謝泉銘散文

想起了好編輯謝泉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一】

想起了好編輯謝泉銘散文

我歷來是敬重編輯的,因爲他們的工作很辛苦,爲人作嫁衣,把才華給予別人,自己卻是清明一身。他們不爲名不爲利,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責盡力,奉獻一生。可敬!

記得我二十歲那年,忽然心血來潮地想要當一名作家,我想:別人能行我爲什麼不行,我執着地和自己過不去,一邊看書,一邊學寫文章,有時常常寫作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一個人扒在桌前會寫到天亮。然而寫出的文章常常因爲帶有學生腔而被編輯退回。然而,我常常爲遇到一位好編輯而自豪,他的名字叫謝泉銘。他是一個熱情的編輯,退稿上總是密密麻麻布滿了他對作品修改的要求與意見。一是肯定文章中的優點,那怕是幾句優美的景句,二是提出修改建議,希望從哪些方面改。總是在寫好文字上做文章,他能在每天千餘的文稿中,用鷹一般的眼睛尋找好稿,從不失落,從不怡慢,從不論資排輩,帶着作者的心願看稿改稿。他曾對我說過:每一次看到好稿,總是會像吃了蜜一樣的甜,有時雙眼紅腫了,血壓高了也不怕,這種對事業一往情深的精神,令我們衆多作者一想起就感動。

那時,在省市級報刊上發文是十分不容易的。一次,我的一篇散文被他相中,他不僅打電話、寫信,還把修改的意見一一寫上,直到我修改到他滿意爲止。而且,文中的有些句子他還要大刀闊斧地幫助刪改,看了可以作對比,知道文章應當怎麼寫和修改。

我永遠記着謝泉銘編輯,是他含辛茹苦地把我帶進了文壇。記得他有一句話說得特別打動人心,有一次我們十多位作者拜訪他,感謝他的精心培養。他說:我自己也是從作者出身,我懂得作者的心理,我瞭解你們的甘苦……這是多麼貼近人心的話呀,編輯有這樣的高風尚,實在難能可貴。今天,當別人羨慕我是作家的時候,我仍會常常想起這位編輯,常常在一些重要場合的時候講起他,把一切的成功歸於他……

【二】

談到好編輯謝泉銘,我還記起一些事,那真的`十分感動。那時,我們地區有六個青年喜歡寫作,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的都很感興趣。謝泉銘知道了,他希望我們能建立一個文學創作小組,可以常在一起討論,並約定要來看望我們。

那是一個寒冷刺骨的冬天,他利用星期天,騎着摩托車從上海到郊區來看我們,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我們幾個青年等在小鎮的小茶室裏乾着急。沒多少時間,大地一片銀白色,樹上、屋頂上到處都堆積了雪。這時我們想,這麼大的雪,他肯定來不了。正在我們焦急萬分之時,鎮口馬路上響起了摩托車聲音,一看,正是他來了,只見他的頭上、衣服上、褲子上都是潔白的雪。我們看了,激動得眼淚也隨之滾動出來。

爲了扶植作者,他不遠百里上門傳授寫作經驗,而且沒有編輯的架子,還和善地問長問短,針對我們創作中的問題指出寫作中的通病,教我們創作,教我們學習構思、教我們學會取材……他說生活是燦爛的,寫作人要做有心人,要學會觀察、取景,學會細節描寫……文章中的人物要有個性,老人要有老人的形象,北方和南方的人打扮都不一樣;老人有老人的語言、小孩有小孩的語言、青年有青年的語言……有的文章裏小孩說大人話,青年說老人話,一看就知道是作者自己的說的話……這叫做文章的稚嫩……所以絕不能千人一面,千遍一律,用作者自己去說話,這就是學生腔,與真正的文學不相融合……講得我們心服口服。

他還要求我們一起創作的青年要學會團結,不要有嫉妒心理,誰有好文,大家都來學習;誰的文章有缺陷了,大家幫助出點子……一起共同努力、幫助改好,共同提高…真是慈父般的愛心,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後來,我們幾個青年在他的關心下,一個個成長起來……真的,當一個好編輯不容易,他必須是心地高潔、無私奉獻的高手。

【三】

其實生活中,寫作中,只要我們和文字打交道,就會遇到許多編輯,你就可以在接觸中瞭解,在瞭解中接觸。生活永遠是一塊試金石,你會在創作過程中和與編輯的交往中獲得收穫和教益。在交往中感悟,在感悟中認識。

謝泉銘老師常說:要當好一個編輯是不容易的,他與作者一樣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僅要了解科技信息,還要當好最前沿的信息研究員。記得我們和好編輯銘接觸的日子裏,他書桌上常常放着大詞典和新潮的信息雜誌。除了這些,還要抓緊時間閱讀各種經典詩詞、國內外的名著,每天在書海中學習和學會游泳。除了喜歡小說散文外,還常常讀聞捷、郭小川等的詩,對於唐詩三百首他大多能背出。常常想起,常常讓我敬佩不己……

先生常說:“我當過多年編輯,編輯是爲人作嫁衣的,就像裁縫師傅一樣,要幫作者的作品裁剪好,加工好,然後把優秀作品介紹給讀者,這是要費一番功夫和心思的,不能馬虎。你們年輕人不知道,我從當編輯開始,每月要買好多書,用於充實提高自己……”他指着書架上的書又說:“這些書大多是當年購買或由作者贈送的,我白天忙於編輯工作,每天晚上還要看到深更半夜,編輯是很辛苦……這叫充電,不走在時代的前沿,不看書,憑感覺和老資本是永遠不行的,當一個好編輯就要博覽羣書……”聽着先生的話,我不禁肅然起敬,他真是一個十分有責任感的優秀編輯呢。望着先生,我忽覺得面前的先生越發高大起來……

【四】

每一個作者在用激情投入創作之後,往往是一發而不可收。特別是在創作連獲豐收、獎項不斷後,更是感到寫勞動的光榮神聖,立下志向的會是常見。但是,經過一個時期的激情創作之後,就會發現和覺得創作題材突然顯得狹窄起來,有時競到了無法可寫的地步,素材枯竭成爲寫作者的苦惱。這個時候這對作者來說,無疑是感到十分痛苦的。

我在寫了二年之後,忽然覺得自己越來越笨了,沒有了靈感,寫不出作品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寫作的料。這種情況其實在作者中時常會出現。這件事被好編輯謝泉銘知道了,他專門爲我們青年開了個茶會。他說:“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寫不出作品的時候不要去硬想、硬寫,這樣會撓亂心態,對創作不利,乾脆靜下心來看一些名著,有時候還可以到外面走走。”他說:“生活永遠是創作的源泉,當年老舍先生爲什麼經常去茶館,因爲茶館裏喝茶的老人、中年人都在品味人生的經歷,都在講述生活中的每一天,其中的生活故事就是素材……還可以去公園、電影院、聽聽評彈等……在生活中淘金,在淘金中選取素材。”他還說:“創作像農民豐收以後一樣,忙碌後就要小歇片刻,然後準備來年的收穫…”其中道理不言而喻,非常平易近人,非常有價値。

他還說:“其實,這樣的生活安排是調整心態的過程,不僅學會在生活中積累素材,而且還會積累中突然跳出創作的靈感。他還常常向我們介紹葉辛、王安憶、張抗抗等人刻苦勤奮創作的事,用以激勵我們……”經過他的引導,我們都有了信心。三個月之後,我忽然來了靈感,去電告訴先生,把構思的一部小說內容與他說了,得到他的讚賞和支持……

在作者最爲苦惱的時候,編輯又出來幫助,在作者有成效的時候又鼓勵,這是編輯培養作者不可少的途徑。看來,當個編輯不僅只是爲作者發稿、改稿,而且還要把思想工作做到作者的心坎上,讓作者在創作與生活輕裝上陣、永遠與快樂同在……

【五】

業餘間,常有一些初涉寫作的青年找上門來取經,常常苦嘆找不到好編輯,常常向我訴說:他們寄出的文稿不是不退稿,就是連一張打印紙也不寄回,泥牛入海。有位青年作者告訴我:他一連三次故意在長篇小說裏夾了一張薄紙貼在文頁上,寄出三個月後退回,發現沒有看到翻動過的手跡印,可見編輯根本沒有看過,令他傷感不已……後來,他把小說發在網上,點擊數日增……聽了這些,我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這難道是真的嗎?我的思緒難收……

所以我想,當編輯是光榮的,但當個好編輯不容易。留下永久的好名聲更是不易。如果若干年以後,當作者們想起自己的創作歷程,想到被扶植過的一段經歷,是終身不會忘記好編輯的。當一個好編輯不容易,我們爲能遇到好編輯而高興。

謝泉銘先生是倒在編輯桌上的,他用行動驗正了爲作者傾身的美麗人生,所有被他關心過和帶過的作者都永遠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那些經他指導的寫作日子。讓我們向好編輯致謝!讓我們把最美的鮮花獻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