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夏日羊城拾趣散文

夏日羊城拾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夏蟬單調成趣,蓮有孕,清風徐來,蘆葉無語。

夏日羊城拾趣散文

歲月靜好無聲,請珍惜,碧池綠樹,容顏易老。

夏日,羊城很熱,不在空調室,總汗津津的。羊城大衢,樹蔭多,毒日難傷人。大家選擇樹蔭走,人流絲毫不減。他們穿行於烈日下,什麼稀奇古怪的穿着都有,讓我頗感興趣。

早上,站在動物園地鐵口,看着行色匆匆的行人,還真能感受到中國速度。年輕人,坦胸露背的也不少。穿着稀爛的牛仔褲,膝蓋幾乎裸露在外;裁剪不齊的爛牛仔裙,時常晃我眼。長褲短袖,短褲短袖,抑或短袖裙襬,或背,或挎一袋,大步如流星。

公園裏,晨練的,絡繹不絕。如你不急着上班,找一樹蔭椅子上小憩,你會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陸續登場。他們三三兩兩,一起玩太極,腳步輕盈,姿勢優美,柔和而又舒展;也有的,把隨身聽往地上一放,伴着音樂,老大哥老大姐們就翩翩起舞。如你能耐着性子,多坐一會兒,你會發現,帶琴的,二胡的,還有手風琴的,打擊板的……他們佔住一大場子,開始忙活起來,調調絃,試試音。

樹蔭推移,樂器附近,人越聚越多,竟有人拿出老黃曆,往柱上一掛。我還以爲他們想翻老黃曆,“憶苦思甜”呢。等黃曆展開,現出背面的歌曲歌詞,方知一場露天音樂會即將上演。

二胡聲響起,電子琴彈起,口琴吹起,手風琴拉起,打擊板敲起,還真像模像樣一場小型音樂會開場了。每每見此,我會駐足聆聽。那些婆子們,看背影兒,就知曾是美女;那些老頭子,瞅那身材,就知曾是靚男。有的一亮嗓子,我甚至懷疑曾是專業退休藝術家。

合唱開始是幾人,後來就越聚越多,一個沒正規訓練的,服裝不統一的合唱團,漸組漸成形了。他們高唱“社會主義好”“妻子之歌”……雖沒有正規劇團歌聲嘹亮,但他們很投入,用心在唱,唱出時下美好的生活。

不過,也有像街頭賣藝的,老翁拉二胡,或吹一笛,老嫗翹着蘭花指,拿着小話筒合拍輕唱。也不知他們是黃昏戀,還是夫妻檔,但看得出他們很愉悅。

更多的,即不唱歌,也不跳舞,他們往往幾人,圍着公園的石凳石桌,在觀“楚河漢界”廝殺。有緘口不語的君子,也有不守規矩的.李逵,有的甚至還比比劃劃,對弈者好像並不反感。玩撲克牌的,那就更熱鬧,雖不是裏三層,外三層,但圍觀者甚多,嘰嘰喳喳,“真君子”少。

颱風來襲,那雨,用瓢潑大雨來形容不爲過。烏雲凝聚,速度之快,讓你避之不及。走進廊檐,已溼大半身。不過,你不必擔心着涼,羊城的夏,燥熱的要命,就當洗個淋浴,不久衣衫就幹了。

雨滴砸在地面,水花濺起,還有層薄薄的水霧。你也不必擔心,會像我公溪河的雨,一下就是老半天,或幾天不息。這時除車輛還在行駛,行人都紛紛躲起來了。

這羊城的雨,有時溫柔着呢。零星的,沾衣不溼,落在皮膚上,怪冰涼爽滑的。就算大雨傾盆,淋過透心涼,也是愜意的。大雨如一陣風,來的兇,去的溫柔,不拖泥帶水。不帶傘,也不擔心被長久滯留。可它兇時,你千萬要小心,別躲樹下。它發威時,狂風就成了它的幫兇,剎那間,不管你是誰,六親不認。它們可將招牌掀翻,汽車飄逸,大樹癲狂,不惜折枝,還學花和尚倒拔楊柳。

此時坐公交車,車速極慢,車窗外瀑布旋流,雷聲似遠又近。突然發現,公交車,司機臂上,多了金屬安全監督徽章,下寸餘,有的有五顆星,有的就一橫槓,也有的沒有。我猜想,這也許就是他們職稱安全責任標誌。更讓我驚訝的是,原來的手動擋,咋都變成了自動擋,駕駛員的幸福指數高了!

如待在家裏,沒關好門窗,雨水會透過紗窗,擠進房間,還會像頑童一樣,搖得雨陽棚嘎吱嘎吱響。這時你千萬別躲檐下,以防意外。不過它氣頭過去,雲消雨散,天空又是豔陽天。羊城雨是一陣子的,下過之後,街衢很快乾了。

藍天白雲,下着雨,也是常有的。不是劉禹錫《竹枝詞》裏的“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陽光明媚雨水合淌。如在公溪河,此情此景,老人們會說:“天晴下雨,皇帝老子嫁滿女。”當然,如今皇帝沒了,諺語卻保存下來了。

小女裝櫥櫃,師傅下午2點纔到。師傅做事粗魯,說過之後就精細了。倒是那扛櫥櫃上樓的四川男,引起我的注意。個子不高,飽經風霜,裸着健康膚色。他喜歡說話,一雙靈動的眼睛,着實招人喜歡。不管你是剛認識,還是老朋友,他都與你有話題聊。別看他個小,手腳粗壯,力氣大。見我文質彬彬,就與我聊起了他的經歷。

他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學生,也曾有份體面的工作,鄉鎮基層幹部。他說起過去,滔滔不絕。他曾是鎮上農業技術員,那時很苦,也很累,但也很快樂。聊着聊着,他說那時的幹部,要能喝酒,很多事在酒席上搞定,酒量決定你的前途。

我故作疑惑,插嘴道:“不是吧?”

他就給我整出一套順口溜,企圖說服我,還告訴我,做事不要老往前衝,並說:“那時我不懂事,做事很認真,也很賣力,可身邊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長者,時刻提醒我,別那麼用心做,誰能見啊?漸漸地,我也養成了懶事,不作爲。也許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也許看不慣當時的官僚作風,我憤然辭職下海。”

我問他後悔嗎?

他說不後悔。那時年輕,一小嘍囉,遇見“長官”,真是要點頭哈腰,讓我真真體會到了陶淵明,爲什麼不肯爲五斗米折腰的原因。“要是如今,社會風氣正,也許我不會辭職。”他面帶慼慼然道,“但話又說回來,如今我做爺爺了,兒孫滿堂,其樂融融。靠自己的勞動生活,很快樂!”

臨走時,他告訴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靠勞動生活光榮。看着他那離去的背影,汗津津的,一件上衣拿在手裏,朝我揮手。正是這千百萬的勞動者,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豐富,讓中國速度大步朝前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