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節氣是美的散文隨筆

節氣是美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還記得小時候背過“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多美啊。從一月到十二月,從春季到冬季,從年頭到年尾,都有着相應的時令節氣,比起日曆中跳動更換着的冷冰冰的數字更能牽動人的情懷,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息。

節氣是美的散文隨筆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耕文明佔主要地位的國家,在幾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在勞動生產中發現了自然規律,制定出歲時曆法,來指導農事。二十四節氣,是古人傳統生活智慧的結晶,他們將時間的韻味藏在這兩個字的節氣中,根據自然的變化來進行農事生產。春是年之始,古代的春節其實是立春之日,萬物出生,萬象更新,人們期盼新一年的順利。布穀鳥“布穀布穀”叫着,催促人們耕種,這是大自然的符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切皆有其序,人們的生活隨着氣候物候的變遷進行,拿春來說,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雨知時節,滋潤大地;驚蟄一聲春雷,大氣磅礴,萬物都爲之甦醒;“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清明時節雨紛紛”,古人出遊踏青,一片祥和;“雨生百穀”,作物茁壯生長。農業文明貼近大地,敬畏自然,時令節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古人在節氣的流變中忙碌前行,他們的生命年輪裏,鐫刻着每個季節的聲音和影子,鐫刻着自然的雨聲和陽光。現在的節氣,紊亂得不像話,人們也多拋棄了節氣這部農事書,依靠機械冰冷的科技,感受不到節氣的那種古樸卻很是深蘊的力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節氣指導農事生產與生活,還由此生髮出許多按時令季節而行的傳統節日。從頭數,春節、元宵節、社日、花朝節、寒食、清明節、上巳節、端午節、伏日、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交年節(即過小年)。這些傳統節日也大多與農事、社會生活相關,多爲全民、集體性活動。古人們在節日裏或祭祀祈福,或全民出遊,都可看出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情與於認真,寄寓着他們美好的願望。從遠古到今天,詩詞歌賦裏也唱着關於節日的美好。王安石的《元日》,人們在新年伊始喝一杯暖暖的屠蘇酒,希冀和順;“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纔是中國本土的情人節,青年男女,賞燈遊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春社祭祀,鄉人一起飲酒;“暮春者,……,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上巳時節,外出賞春,在水邊洗去黴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秋遊,登高插茱萸。……節氣,時令節日,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散發着濃濃的文化魅力。

節氣的變遷還關乎植物的生長,漁季的順序,鳥兒的留與候,還有“吃”,也是離不開的。二月杏月,“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三月桃月,“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四月槐花開,五月榴花開,六月荷月,“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八月桂花開,九月菊月,十一月葭月,“蒹葭蒼蒼,白露爲霜”。長江的江鮮也有其時令,正月菜花鱸,二月刀魚,三月鱖魚,四月鰣魚,五月白魚,六月鯿魚……可是不能亂了序。還有民以食爲天的“吃”,元宵吃湯圓,寒食吃冷食,清明有青團,端午吃糉子,中秋吃月餅,臘八喝粥,還有十二月很隆重的`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南方人會吃湯圓,北方人則吃水餃。節氣,不只記錄日升月落,春華秋實,還有溫暖的人間煙火。

從小生活在北方,寧夏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天就溫暖,夏天就炎熱,秋天就清涼,冬天就寒冷。一直不是很喜歡長沙,在這裏看不到一年中季節的更替,校園裏的樹,一年四季一本正經地綠着,冬天再冷的時候也一樣,看不出變化。家裏到了冬天,樹上的葉子早就落光了,只留下枝丫,光禿禿的,灰撲撲,很容易就給你冬天的感覺,天也總是灰的,遼遠蒼茫,還有大西北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往你脖子裏鑽,讓你後悔沒有圍上厚厚的圍巾。寫到這裏,就開始想家,想回家去,度過夏至,踏過霜降,去迎接冬天,然後細數春節的到來,屆時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在人間煙火的濃濃情味裏沉醉。

節氣,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它很有力量,在幾千年前,它可指導農事生產與社會生活。它蘊藏着時間韻味,讓人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感受到人間煙火的溫暖,它,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