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聊齋之小謝秋容散文

聊齋之小謝秋容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記得《紅樓夢》的最後幾個章節裏,有個章節是寫襲人、紫鵑佳人雙護玉的。爲了寶玉那塊命根子,兩位佳人死命抱住寶玉不放,硬是不讓他拿給和尚,這個情節着實讓人感動!想那黛玉已經香消玉殞了,此後的日子裏,寶玉也似丟魂落魄,而兩位佳人卻不離不棄,也不枉了寶玉來人世間走這一遭。

聊齋之小謝秋容散文

近來讀《聊齋》,讀到小謝、秋容兩位絕麗女鬼與正直書生陶望三的人鬼相戀的故事,頗多感慨。寶玉和陶生都是有美人相隨,有功名傍身的,但陶生的結局卻比寶玉美妙得多了,這也許更能反映中國古代文人的夢想吧?

風流倜儻的書生陶望三住進了鄰居廢棄的大宅裏,自恃無鬼的他卻偏遇上了鬼,小謝與秋容這兩位俏麗淘氣的女鬼,以一種不請自來的姿態,闖入了書生看似平靜的生活中。

《聊齋》中蒲松齡對兩位女鬼的出場是以一種白描的手法來刻畫的,對於她們的美麗,只一句“並皆姝麗”一筆帶過,而更注重了神韻的刻畫。尤其對小謝的描寫,使人不禁浮想聯翩。起初是“逡巡立榻下,相視而笑”;而後“長者翹一足踹生腹,少者掩口匿笑”;再後來“女近以左手捋髭,右手輕批頤頰作小響,少者益笑”。這三個“笑”字使得一個俏麗調皮的女孩形象躍然紙上!

故事的開始,人鬼之間是本沒有愛情的,更多的是展現了兩個女鬼的調皮。這個鐵骨錚錚的書生,雖爲女鬼的美貌所動,但在自我的內心約束下,對女鬼不假顏色,甚至惡言惡語。也許正是因爲這種君子品格,才使陶生終得美人心吧?

在陶生不斷的呵斥聲中,尤其在陶生的真情告白後,兩位女鬼不再瞎鬧了。“相對麗質,寧獨無情?但陰冥之氣,中人必死。如不見愛,何必玷兩佳人?如果見愛,何必死一狂生?”二女相顧動容。

暮色侵階,長夜熒熒,卻不妨人鬼傾心而談。她們開始爲陶生做飯,並且開始讀書寫字了。小謝的字跡端正娟秀,而秋容卻常因爲字不如人慚愧得珠淚漣漣。兩位女鬼偶爾小小的醋意,讓這兩位女鬼的形象更加充實起來。

故事在陶生參加考試後開始轉折。陶生因爲好以詩詞譏切時事,終於被投入牢獄,在獄中受盡了飢苦。正當絕望之時,秋容飄忽而入,“以饌具饋生,相向悲咽”。後來幾日,秋容沒有再來,陶生更加度日如年,這時,小謝來了,愴惋欲絕,她說秋容回去的.路上,經由城隍祠,被西廊黑判強攝去,逼充御媵。秋容不屈,現在正被囚禁着。“妾馳百里,奔波頗殆,至北郭,被老棘刺吾足心,痛徹骨髓,恐不能再至矣。”小謝伸出腳給陶生看,果然鮮血淋漓。

陶生的出獄還是多虧了三郎。三郎是小謝的弟弟,三鬼都同在陶生帳下讀書,姐夫有難,小舅子當然不能袖手旁觀。三郎攔轎喊冤,“部院勘三郎,素非瓜葛,無端代控,將杖之,撲地遂滅,異之。覽其狀,情詞悲惻。”巡撫命人從獄中提出陶生,當面訊問,問三郎是什麼人?陶生假裝不知。巡撫察覺到陶生是被冤枉的,於是就把他放了。

經過這次磨難,人鬼之間的感情更加升華了。三郎因爲閻王的賞識,也託生到富貴人家去了。但是,秋容還被黑判囚禁着,小謝寫了狀子向城隍告狀,也被黑判壓着,送不進去。面對強權,陶生憤怒了,“黑老魅何敢如此!明日僕其像,踐踏爲泥,數城隍而責之。案下吏暴橫如此,渠在醉夢中耶!”蒲松齡的孤憤之心借陶生之口說了出來。

正當陶生與小謝悲憤相對,不覺四漏將殘,秋容卻飄然忽至。原來,黑判也是怕陶生的,他對秋容說道“:我無他意,原亦愛故;既不願,固亦不曾污玷。煩告陶秋曹,勿見譴責。”“秋曹”是什麼意思?從百度上搜索,原來是刑部的代稱。可能是陶生後來中了進士,入主了刑部吧?

陶生與兩位佳麗終於又相聚了,他很激動,欲與同寢,曰:“今日願與卿死”。陶生打破了自己之前的戒條,可以說正是這份珍貴的感情徹底改變了他。說是女鬼因陶生而改變,而書生豈非因女鬼而得到成長呢?可是真愛豈容傷害?兩位佳麗悲切地說:承蒙你的開導,懂得了不少道理,怎能因爲愛你而害你呢?堅決不同意。但是,她們擁抱親熱,情同夫妻,兩個佳麗之間也妒念全消了。

人鬼之間陰陽相隔,終究不能成人之美。這時,蒲松齡安排一位好心的道士出場了。道士以靈符讓秋容借屍還魂,並與陶生成親。那姑娘“面龐雖異,而光豔不減秋容”,陶生自然喜出望外。正當陶生情深意切地與她敘談往事,卻忽然聽到嗚嗚咽咽的哭聲,原來是小謝躲在角落裏哭泣,“衿袖淋浪,痛不可解,近曉始去”。陶生再來求助道士,道士只得做法,從外地借來了一具漂亮的軀殼。“有少女搴簾入,明眸皓齒,光豔照人”,這道士也算是幫人幫到底了。

故事到最後,還講到陶生中了進士以及蔡子經認妹的事,這些都可略過不提。回顧整個故事的過程,人鬼之間雖然殊途,但不能阻擋真愛。兩位絕色的女鬼不嫌棄書生的貧窮,只看重書生的人品才學,她們陪書生談詩論文,風情調笑,展衍了一段離奇的故事,成就了一段瑰麗的愛情。雖沒有香豔旖旎的枕蓆之歡,卻有迴腸蕩氣的精神之戀。

佳麗雙擁,人鬼深情,小謝和秋容各有光彩,爲了愛情都竭盡全力,令陶生難分孰輕孰重,索性皆要。但蒲松齡獨以小謝命名整篇小說,應該還是有所側重的。相比之下,兩人的個性豁然而生。秋容的心機較多,也更沉穩;而小謝的天真浪漫,活潑淘氣就更明顯,因而更可愛一些。在陶生入獄後,姐妹兩個分別去見陶生,小謝是先言他人的犧牲,秋容卻是“今爲郎萬苦矣”,先言己之犧牲,品格高下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