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過年散文(精選21篇)

過年散文(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年散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年散文(精選21篇)

過年散文1

我一個人,爸爸總擔心我不好過,於是一再催促我過去和他一塊兒過年。

年近三十,我終歸還是沒有去,我不是不想和他團圓,也不是討厭他的另一個家庭,我只是覺得,我應該留在家中,三十,爺爺墳前應該上亮了。

今年過年最是蕭條,當我遠行回來推開門的時候,那些屋角門後的蜘蛛網就明確告訴我家裏有人無人的區別,我放下行囊開始打掃房屋,生火鋪牀,便開始如以往一樣住了下來。

我總是能想到爺爺還在的日子,亦或是十幾年前母親的身影,我的親人出沒以及在時的樣子,竟連他們的神情也在腦海清晰可見。

我想着,在這裏,我總是離他們最近的,他們需要我陪他們過年。

於是我便留下來,偶然站在某個角落裏看着這塊熟悉的土地,看着他們曾經忙碌的樣子,我溫暖的看着他們,看着他們曾經溫暖的看着我,很多次,在看到他們曾經的眼眸時,我都禁不住紅了眼眶。

爸爸說回來陪我過年,順便給爺爺上香。我想着他路途甚遠,又因我獨自回家,他才逼不得已要回來,所以怕他心有不願,便勸他不必回來,那邊有家,他應該好好過年,而不是陪我在這空洞冷清的老屋裏掃着蜘蛛網,端着破瓷碗。

我終歸是害怕他難過的,若是他不願回來,因我而回,他心有不願便過的不好,這年又怎會過的舒坦。我告訴他說,爺爺已過世,上香一人在家即可,回來連做飯的石炤也沒有,你若不願回來,便不回,若想回,我便鋪牀,祠堂擺飯,你那邊也是一樣,不要因爲我回來了,你便逼不得已回來。

他終歸是沒回來,二十五我便去鎮上準備好年貨,以便三十進貢祖上用。

爺爺用過的鋤頭今天被我弄壞了,終歸放久了,我拿來把院子裏的雜草鏟去,那些他在世時丟棄的瓶子、藥罐、以及系在樹枝上的碎布條,都被我堆在了同一個地方。我看了很多他曾經用過的東西,懷念着當時的場景,沒想到時隔不到一年,我們便天人永隔。

我一直都想着要努力,這樣爸爸老時就不會像爺爺一樣過得如此艱苦。我很愛他,也深信不善表達的他也很愛爺爺,他只是沒辦法讓爺爺過上好日子,爺爺不怪他,我也不怪他。

今年雖是一人,可是我能感受到我親人的氣息,就像此刻,我躺在牀上,爺爺定在某個角落看着我,他知道,我回來陪他過年。

過年散文2

籌劃了好幾年,終於拿到了回鄉的火車票,心裏頓時沒了野草般的煩躁,卻又如點燃了束束煙花,繽紛地綻放在嘴角、眉梢。身子隨着普快硬座在搖晃,思緒早已加入高鐵的狂飆。

近了!連綿的羣山環拱侍立,不顧;挺拔的樹林夾道歡迎,不管,目光只順着水泥路的蜿蜒向前,再向前!驀地,村頭幾個熟悉的佇立點亮了雙眼,緊走幾步,拋下行囊,俯身抱起一串咯咯的歡笑,狠狠親親花朵般的小臉。

深吸一口家鄉的甘甜,點頭問候白雲藍天。山村斜倚青松臥,農家輕披雪被眠。

竈間劈柴柈子的火紅沸騰了滿鍋的香鮮,老屋裏盛不下的歡聲笑語驚飛了羣羣麻雀,撲楞楞地掠過房頂嫋嫋的炊煙。夢中心心念唸的家的飯菜怎能吃夠、吃全?太陽升起在餃子鍋裏,終於醉落在酒碗。

雞回窩,狗不叫。月亮爬上榆樹梢,將樹影的斑駁印成階下交錯縱橫的海藻,又慢慢地挪向村頭大楊樹上的喜鵲窩,放任土炕上的鼾聲時低時高。

矇矇亮裏的咯咯絡絡響在耳旁。父親的菸袋明明滅滅,映亮了幾十年的土坯牆,映亮了額頭那幾道用一輩子寫成的詩行。母親正在用絮叨編織着一張大網,所有的親情都被罩住卻個個心情舒暢。

東悠悠,西轉轉。河還是過去的河,山還是過去的山。只是在兒時的玩伴身上照出了時光的荏苒,孩子的稱呼也讓人無奈地接受了角色的轉變。

日子突然不再不鹹不淡。幾聲鞭炮鳴,幾聲殺豬叫,幾聲爆玉米花的鈍響都讓人心顫。生活似乎被撒上了一捏味精,揚上了一把鹹鹽,添加的作料調和成越來越濃的年味在空氣中瀰漫。

趕集起了個大早,等東一把西一把地收拾停當,出門時已是太陽明晃晃。揹包的,牽驢的,挑挑的,開車的,前呼後應,迤縷成行,像春日融化的小溪,從各個山溝的犄角旮旯向外潺潺流淌,匯入公路的幹流,再奔向集市的海洋。攤位上鄉音的喧譁,各色小吃的熱香,紅男綠女的熙熙攘攘,攪拌成一出大戲的開場,讓數九天的寒冷無處可藏。買完衣食買菸花,每個人都將平時的吝嗇丟在一旁。步遲囊盡,還在隨着人流飄蕩,不知不覺已是後半晌。

到了家才發現,還是遺漏了最重要的物件。缺少了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福字,紅紅的掛錢,怎麼去迎接紅紅火火的大年?

過年散文3

盼望着、盼望着,星空中獵戶星座瀕臨正南,春節就要到。

一學期的守候,候到寒假,一整年的盼望,後來這個春節。當做上回家的汽車時,“年”這個字更加活躍,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我幾乎每天都在念叨着這句話。從二十三的小年起,家裏一天比一天紅火,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烈。奶奶早把饅頭蒸好,爸爸也貼好春聯,然後沐浴,洗去所有的舊疾與憂愁,以開心去迎接新的一年。

度日如年,用它來說我的心情可一點兒不假。雖然從二十三到除夕只有短短的六天時間,但是我卻感覺每一天都有一個世紀般漫長。盼星星、盼月亮,星空中獵戶座正南,我終於盼到除夕。

除夕的那一天,家裏的年味更濃。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今天是2011年最後一天,明天,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年——龍年!玉兔辭舊歲、金龍踏春來。今夜,我將見證這一刻!

鞭炮備好,年夜飯也上桌。鞭炮炸響,年夜飯開動。一家人其樂融融,吃一頓祥和豐盛的年夜飯。哎,慢着,還有一道大餐,哈哈,那就是——春節聯歡晚會。

今年的春晚主題爲“回家過大年”。是呀!“回家”二字,是此時此刻所有在外漂泊的遊子心中久久縈繞的二字。回家,團團圓圓,但是有些人至此仍在工作着,他們是多麼偉大。春晚的一首歌《故鄉的雲》就是獻給那些思鄉的人的。

11點59分50秒,時間步步緊逼12點。我已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倒數:5、4、3、2、1!此刻,鞭炮聲響起,歡呼聲響起、新年的鐘聲響起!龍年到!

祥龍踏着春天走來,新年當天,拜年,得紅包,這是我最喜歡的。當然,我也該開吃!

餃子是新年的主食,新年當天,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代表着團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這團圓的水餃。突然,我的牙被咯一下,這餃子不對,是甜的、還有硬物。我取出硬物,是一枚硬幣。媽媽這時說:“你吃到它,說明你會幸運一整年。”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遲到“福”!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們每一個華人心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這裏,我向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每天都有新的進步!每天都快快樂樂!新年好!

年過,我又在盼望着回家過年。

過年散文4

過年了,“春運”高峯再度出現。

“過年了,我要回家.”這是每一個在外求學,在外工作,在外打拼的人們的共同心聲。家,滿載着遊子的心願;家,好溫暖。回家過年的心聲,在把遊子們召喚……

女兒在外地上大學。當“春運”開啓賣票通道,她就時時關注着賣票的信息。當搶到回家的車票時,她高興地告訴我“媽媽,我11號到家!”當女兒看見車窗外那白皚皚的雪時,她興奮地給我發微信:“回家了,媽媽我回家啦!”當時,我的眼淚就不自己地流了下來,我想她了,我想我的可愛的女兒了。

如今,春節的腳步臨近,每一個家庭都盼望外出的親人回家過年。家人團聚的氣氛是溫馨的,是開心快樂的事情。可是,因爲每個人從事的工種不同,好多人偏偏就不能回家過年。像我們熱電廠的運行職工,一年四季沒有假期。自工作以來,回家過年就是一種奢望。沒有節假日,只有白班、後夜前夜班。他們也想回家過年,也想和家人一起吃頓年夜飯。多少年以來,當千家萬戶的人們歡歌笑語過節的時候,熱電廠的運行工人們卻在認真地監盤、巡檢,執行工作規程。“堅守工作崗位,保證滿發多供”,這是每一個熱電廠職工的共同志願。

回家過年,牽動着無數人的心靈。如果能夠回家過年,在外地的人們有多遠的路程都要回家,即使工作在忙也要回家,身無分文也要回家。回家,一個美好的名詞,它時時地撞擊着想家的人的心。

回家了,家人的臉上那幸福的笑容,總是溫暖着每一個愛家的人。過年了,回家了,和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頓年夜飯,和家裏的父母多嘮嘮嗑,和兄弟姐妹們多談談工作生活上的事情,讓溝通和交流充滿無限的愉悅和歡心……

過年了,你想回家麼?如果工作真的離不開,就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吧。能夠聽到遠方親人的聲音,那也是家人殷切的期望啊!

過年了,回家了,輕輕地擁抱一下我的老母親,和家人在一起杯觥交錯,彼此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回家了,回家過年了。帶上愛人和孩子回家,讓我們和父母在一起,和兄弟姐妹在一起,共同歡度這美好的2017……

過年散文5

過年了,多少有些惆悵。

盼望,期待。只等年三十能歇息。

早早的起牀,將滿屋清掃一遍,然後吆三喝四,貼春聯,掛福字,放鞭炮,鍋碗瓢盆齊歡舞。

張燈時分,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家人圍坐茶几旁,和着說笑,雙手將溫馨揉捏,待形態各異的餃子一上桌,團圓喜氣,再附三兩句祝福,酌一二兩小酒,微醉中把幸福小曲兒哼唱,美曰舒心。

記憶中的小確幸,今年破例缺席,心中難免不快,我被值班了。

窗外,秧歌聲起,老太太歡快輕盈的步子隨節奏扭動,幸福寫滿皺摺的笑臉,我被感染。躁動中落寞滑落,不悅又上心頭。這過的什麼年啊?

是啊,過年了。

欲想掩飾的不快,卻早已掛在臉上。“媽媽,發生什麼事了?”兒子問。

“兒子,對不起。媽媽年三十晚上要值班,不能陪你過年了。”難過的。

“沒事兒媽媽,我陪你值班去。不就過個年嘛,再說總得有人值班啊!”兒子的豁達讓老媽慚愧。

“要不,我陪你值班吧。”老公囁嚅着。

過年了,幾多歡喜,幾多憂?我不去想。

想念兒時的年味兒。記憶中的過年,其實就是年三十的晚上。

模糊記憶中,忙碌了一年的媽媽在某個冬日暖陽下眯着眼睛喊“妮兒,快來燙腳”。這燙腳水是蒸饃水,有些發黃,懶懶的泡上個把小時,全身上下舒服至極。晚上爬在熱炕上,吃一兩個饅頭或蘿蔔包子,心裏美美的,就知道過年了。

稍大些,過年就是一家人圍坐火爐旁,等爸爸發那兩毛壓歲錢,等媽媽從櫃子裏取出幾個紅蘋果,人手一個仔細的啃。簡單卻幸福的過年了。

再大些,過年便是早早的守在電視旁,爸爸將火爐燒旺,媽媽端出花生瓜子水果糖,邊看邊吃,直到滿地狼煙,這個年就算過好了。

成年後,過年就是全家總動員,團圓餃,年夜飯,滿滿一大桌。吃着,喝着,看着,談笑着。只等新年鐘聲敲響,辭舊迎新,新的一年便拉開序幕。

年年歲歲花相似,只道物是人非,去歲經年。

如今,過年,其實只是過一種心情,一種心境,於嬉鬧中把自己安頓。

過年了。

于丹如是說:放下手裏瑣事,爲自己過個節,爲家人過個節,爲傳統過個節吧。

過年散文6

春節將至,有錢沒錢回家過年。1月26號,一年一度的春運開始了。火車站、汽車站到處都是歸心似箭、急切盼望回家的人羣。

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無論你身居何處,境況怎樣,只要臨近春節,就會想到自己的故鄉,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的親人,想到自己溫暖的小牀和兒時的朋友……思念的翅膀越過千山萬水,無阻隔地連線到自己最豐富的情感。所以人們常說,人是爲情感而活,爲情感而忙碌。

剛參加工作,由於在外地施工,臨近春節,都會託人買火車票,盼望着回家過年。最近這些年,工作單位和家都在太原,也就不存在回家過年的問題了,再也沒有那種歸心似箭回家過年的體會。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一個出門在外的遊子而言,能夠回家過年,應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似乎那個遙遠的故鄉始終飄動着一根你看不見、摸不着的生命絲線,無論是浪跡天涯,還是漂洋過海,不管是腰纏萬貫,還是行囊羞澀,它總是在過年的時刻堅定不移地串起遊子的無限思戀,牽引着我們義無反顧地加入流動的人潮踏上回歸家鄉的旅途。

回家過年,一家人團圓,對在外漂泊的遊子來說,有着無比重大的意義。因此,每年的春運都是人流涌動,場面震撼。中國的春運被稱爲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週期性的人類大遷徙。曾經有人提議:國人應該改變一下傳統觀念,不一定都要趕到過年回家,避開春運高峯。如果單純從減輕春運壓力考慮,也算是一種辦法,恐怕執行起來難度極大。

很多人可能有一種感覺,年味淡化了,這恐怕只是對吃穿而言吧。人們生活水平確實大幅度提高,餃子、大魚大蝦,就是在平常的日子裏,想吃就可以吃到,甚至吃的還可以更好。穿的用的也是什麼時候看到喜歡的隨手就買了,不像小時候,只有逢年過節大人才會給添新衣。如果只把過年的概念定位在吃穿上,給人的感覺年味的確淡化了。

妻盼夫歸,母望子回。在外辛辛苦苦打拼一年的人們,過年回到家和親人團聚。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慢慢地吃着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談論着家常,其樂融融,不正應了那句古話—家團聚是福嗎?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吧!

過年散文7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不知不覺一年又到了盡頭。又要過年了,煙花炮竹聲依舊和往年一樣響亮,過年在我心裏的感受卻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小的時候總覺得過年無所謂。媽媽說是因爲他們買了好吃的拜了年,叔叔阿姨纔會給我壓歲錢,所以每一次收到壓歲錢,我都會乖乖的主動上交。我也因此從來都沒有過其他小朋友對於過年收壓歲錢的那種喜悅。過年對那個時候的我來說,除了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買好看的煙花以外,真的沒什麼意思了。而所謂的年夜飯呢,就是一家子坐在桌子上瞎鬧瞌,那個時候真的不太能夠理解爲什麼大人們總喜歡在過年的時候喝很多酒,把自己灌醉然後大聲講話,甚至覺得他們有一點神經病。

再後來,慢慢的懂了一些事。原來媽媽說的'是真的,過年很累需要去重新打理各種各樣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關係。原來不買一些東西去給那些叔叔阿姨拜年,就真的不會收到很多壓歲錢。原來大人喜歡在過年的時候灌醉自己大聲說話,是因爲在外面受到很多壓力,只有過年在家人的面前的時候纔可以放縱自己,纔可以傾訴這過去的一年裏面所承受的痛苦。

上了高中以後,我上交的壓歲錢他們都不再要。壓歲錢成了我另外的零用錢,我可以拿着這些錢去買曾經想要卻不敢告訴爸媽的玩具,也可以去超市買各種各樣沒有吃過的零食。似乎是應該開心的,但是事實是,我不再喜歡過年,甚至是有一些討厭的。

看到這裏,大概會覺得我有一些過分,或者說矯情。小時候對過年無所謂,是因爲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壓歲錢。長大了,可以自己去規劃這些錢買想要的東西,竟然還討厭過年了??

但是,其實啊,討厭過年,不僅僅是因爲我長大了,需要去適應拜年的時候就只有我一個人的尷尬,需要在不喜歡的親戚的面前保持微笑。也因爲看到了身邊一些關於生死離別的事,到了過年就會突然覺得這一年怎麼又過去了,就會開始擔心時間過得太快,開始害怕一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

家鄉的年,總是一個樣。家鄉的人,卻變了又變。有時候也會突然感覺害怕,害怕時間過得太快,害怕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就只剩下我一個人......

過年散文8

過年吃點兒喝點兒,如果都是自家人,過節的東西都準備出來了,不用費什麼事,越是到了過年越是吃不了多少,喝點兒酒就更吃不了多少了,不用搞得多麼複雜,吃不了剩下那麼多飯菜,下頓還得吃剩的,再做多了還得吃剩的,忙活了半天吃不了多少,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累嗎?有這個工夫歇息歇息好不好?過年搞得比上班還累,這是得不償失,不划算。

現在不像過去了,如果倒退三十年,我這個歲數的人也都是兒孫滿堂了,現在想滿堂也不行,北京七九年搞得計劃生育,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不管兒子女兒就一個,最終的結果造成我就有姑娘一個,多一個也沒有。爺爺是做不上了,孫子是絕對沒有指望了,現實就擺在眼前,還談什麼兒孫滿堂?父母大人早已不在,過年就是哥幾個湊到一起兩天,其他的時間就是一家三口,有的時候還是一家兩口,吃—吃不了多少,喝—喝不了多少,熱鬧也熱鬧不起來,也好圖個清靜,好在我是一個熱鬧也行,清靜也行的人。大過年的天天都喝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暈頭轉向,腦子也不靈光,還寫什麼東西?

要是今天喝多了,我也就不會說什麼過年了,腦子裏都是酒精,也冒不出來這些文字。我喜歡過年的熱鬧,同樣我也喜歡清靜。這樣不錯,這樣很好。

媽媽節日快樂

媽媽:母親節快樂!渾厚聲音沉澱着對母親深情款款的問候,讓媽媽幸福不已。兒子的一句輕聲問候,使孤獨的母親不在孤獨,飄灑往事回憶的寂寞不在慘淡。兒子的一句輕聲問候,洗去了母親一生的疲憊,抖落了一身忙碌的塵土。

兒子的一句輕聲問候,把母親倖福的兜兜裝的滿滿的,所有的含辛茹苦有這一句問候母親就滿滿足足了。多想讓時間在那問候的一刻多停留一點點、聲音再延長那麼一點點,這一天是母親揮霍奢侈的一天把365天的辛勞凝聚這一刻盡情享受。謝謝兒子!

孩子手握着媽媽的這張票根,無論你走到那裏別忘了媽媽這條船無論多麼年久都能承載着你,都會在你的港灣爲你停泊,都會隨時在你需要的時候乘風破浪。遠行的兒子勇往直前!

今天是母親節,當你在亨受孩子的幸福問候時別忘了你見在的母親也許正期待着你的問候,讓我們向年邁的母親道一聲:媽媽節日快樂!

過年散文9

快過年了,一年又要到頭了。時光飛速……真的好快啊,生活的一點一點。經歷的積澱讓我發現生活的"空白,平凡的記憶,我在這個大千世界裏會顯的非常微不足道的,時間總是在一點點的流逝;

在寂寞中等待,但留給我的只是空虛,我受不住冬季的寒冷。在寒風中我轉身離去,走了很遠,我回頭張望,卻看見雪花在風中飛舞着,我躲在人羣裏,去尋找一點空隙。雖然有點落寞,一個人傻傻的生活了很久,不長不短,二十多年過去了,恐怕只能是能夠讓自己不斷回憶自己所有的經歷,不會覺得苦,

每當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總是有種莫名的傷感。這段路途裏,我終於想明白那種莫名的傷感與自嘲的振奮源於什麼,我不期望成功,亦不渴望擁有多少財富。能夠建立自己的家,能過上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就足以了。

再看那時的樣子,竟或多或少覺出一絲歷史塵味,雖不久遠,卻也有種不近然的莫名與陌生。那是自己麼?那是自己什麼樣的一種狀態?那時的內心世界是些什麼樣的微妙?……

有許多時侯,也有許多人,並不容易知曉自己的某些瞬間,印涵着什麼樣的史韻。或許,這樣的生活記錄,

倒爲這樣的尋跡或尋味,更有着強內心世界和善於思考的頭腦。讓我看到了生命中從未出現過的界域。

但我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看清自己思慮念想、言行舉止於這自然萬象中延伸出去的好壞區別!

人生就是樣,應該腳踏實地的活着:我們會遇到種種困難,我們有最好的辦法來解決所有的難處。路漫漫有時走得並不瀟灑。人總是一個個體,最終是要自轉的,其實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落於塵之中,嘈雜的人羣裏,總會結交不少的好友,

來互幫互助的。我對自己或別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永遠讓自己爬起的次數比跌倒多一次。

沒曾想起一個人的時候總覺得心中有個洞,卻無法彌補。以前錯過的並不是一件壞事。錯過的也許不會重新再來。

時間不斷向前,其實平淡的日子纔是最踏實的生活,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總之心裏是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想說些什麼!好了就寫到這吧。

或許亦該爲自己改換點更可深尋的字句了。

過年散文10

小時候,我是在老家甘肅農村長大的,兄弟姊妹好幾個。那時候,家裏很窮,在我的記憶裏,我們農村娃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

因爲過年時我們都可以穿上新衣服,新鞋子,還可以得到父母的壓歲錢,我們把得到的一角兩角壓歲錢還藏起來,像得到了寶貝一樣。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媽媽早早地用自家喂的豬肉,做幾個菜。如,豬耳朵、豬心、豬肝,豬尾巴等,香香的讓人垂涎欲滴。爸媽總是先給已故的長輩和親人獻上,同時教育我們長大以後要尊老愛幼,要孝敬父母。然後我們才能吃這頓年夜飯。香啊,這些好吃的都是我們平時吃不上的,大人再喝點自家釀的糧食酒,那個美呀。那時候家裏沒有魚,奶奶讓過年每頓飯專門剩點,那叫年年有餘。

接着媽媽開始剁餃子餡,包餃子。爸爸和我們一起打撲克,打“5、10、K”、“爭上游”等,大人要是輸了臉上就貼一溜子報紙,叫貼“大字報”,我們小孩子輸了就罰站。熬到十二點,我們就開始放小鞭炮,就只見噼裏啪啦一陣亂響,伴隨着小夥伴們的笑聲,響徹整個村莊。

吃過大年初一的團圓餃子,大人們就帶着我們小孩子去到村裏給每家每戶拜年,相互祝福。初二、初三後,跟着父母到幾公里外去走親戚,一路上走走歇歇,無比的高興。

1962年,我支邊來到了兵團,在七師128團10連定居,我成了連隊的職工,還在這裏成了家,如今兒孫滿堂。

隨着團場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住上了樓房,過年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今,我們家過年每年都是二十幾道菜,雞鴨魚肉,美味佳餚,應有盡有,然後一家人開始吃年夜飯(團圓飯),但吃後總是找不到過去的那種清香的味道。連隊上的人邊看着春晚,邊打着牌,娛樂的種類多了,晚上的煙火少了。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戶戶吃完餃子後,就在家裏看電視,一家人都拿着手機開始用、微信、手機發祝福短信,相互拜年。不再像以前走家串戶拜年,過年走親戚都是自家車或者打的,很少騎自行車和走路了。

現在生活的節奏加快了,年味淡了,總感覺少了過去的那種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