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

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導語:影片《勇士》是由寧海強指導,趙冬苓、趙寧宇編劇,羅禮賢擔任動作指導,李東學、于小偉、聶遠、宋佳倫等人聯袂出演。下面是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歡迎參考。

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一: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

在新中國的革命史上,有一座可以彪炳千秋的橋,那就是瀘定橋。

瀘定橋是一座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大渡河上,相傳爲清朝康熙帝爲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裏,全橋鐵件重40餘噸。當然,對於來之不易的新生活而言,這座橋的厚重,更在於英勇的紅軍戰士在長征的途中,爲了奪橋而拋頭顱灑熱血,終於險中取勝,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通道,因此意義更加重大。

從1935年到2016年,八十年過去,英勇紅軍的精神,依然激勵着國人的成長和奮鬥,而今由導演寧海強執導,李東學、于小偉、聶遠、宋佳倫等等聯袂主演的戰爭動作電影《勇士》,將觀衆又一次帶到了那個艱苦卓絕的長征之中,那座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巍然屹立的勇士之橋,能在當下有機會跟隨一部電影重返戰地,也是難得的一課。

雖然《勇士》是紅軍題材,但影片相較於既往的戰爭片,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在視聽效果上,以恢宏的氣勢和緊湊的情節,帶出了史詩般的質感,劇組遠赴雪山、原始森林以及深山密林、大渡河兩岸及蜀南竹海等多地的實景拍攝,帶出了紅軍革命的波瀾壯闊之感,也是反襯紅軍行軍的艱難險阻之障,而影片的配樂足夠恢宏,以更開闊和宏觀的視角,來看待當年的那場被世人譽爲奇蹟的戰鬥,更加讓人感嘆革命先烈的堅毅與剛強。

在電影《勇士》中,仍然堅守着當年“飛度瀘定橋”的一個“飛”和一個“奪”展開故事,故事的着眼點在於,如何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在平凡中創造奇蹟,無論是如神兵天降般的行進,還是用生命鋪就的橋板,每一寸的勝利行進,都由紅軍戰士的鮮血和生命鑄就:

“飛”是指紅軍的急行軍,接到命令的紅四團晝夜兼行,一天行軍240華里山路,不僅令敵人匪夷所思、目瞪口呆,而且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神速奇蹟,有關這次被外人看作是“天方夜譚”式的行軍,影片給了大篇幅的描寫,無論是行軍途中的遭遇戰、阻擊戰,還是行軍過程中的戰鬥減員、配重減持,正如敵人所說,紅軍經過這一路的侵擾戰鬥,損失巨大,能活下來的戰士,各個是精兵強將,都成就了一雙鐵腳板,這樣的神兵隊伍,確實是威武之師,必勝之師。

“奪”則是一場曠世的攻堅戰,但戰事所迫,又必須速戰速決,當瀘定橋已經被敵人抽去了木板,只剩下十三個粗粗的鐵索在大渡河上隨風漂盪,已經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之地,再加上河對岸的敵人早就佈下了天羅地網,槍炮齊備,彈藥充足,更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當兩隊號手站在“瀘定橋”的銘碑前吹響衝鋒號,當22名奪橋突擊隊員盯着對岸的槍林彈雨冒死一寸寸的前進,一種愛國主義熱情油然而生,血色可以漸淡,但意志不能屈服,瀘定橋,註定是一座光榮的豐碑,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蹟,使之成爲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

在《勇士》中,戰士們行軍時,會各自背上寫着字的木牌,來讓大家相互間識文斷字,共同學習,在他們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愛可敬的紅軍戰士身上,我們看到了“成長”、“勇敢”、“未來”、“信念”、“剛強”、“堅持”、“信仰”……是的,我們也會把這部影片,這個故事,這些詞,刻在自己內心的木板之上,時刻警醒着自己,今天的來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篇二: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

當年紅軍長征途中發生過許多壯烈激昂、可歌可泣的真實故事,其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兩段戰役更是聞名於世。只是一般人只是在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時從課本里大約知道有此一事,卻未必清楚細節,而曾成功執導過《百團大戰》的導演寧海強的新作《勇士》的問世,則正好可以有助於我們瞭解那段歷史,因爲此片正是以相關戰役爲原型,在大銀幕上藝術再現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那兩段光輝耀眼的篇章。

作爲一部戰爭動作大片,《勇士》相關場面和橋段自然不會少。既濃墨重彩、不遺餘力地盡力展現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兩段戰役的驚險慘烈以及紅軍戰士於槍林彈雨之中捨生忘死、前仆後繼地衝鋒陷陣,也不忘見縫插針地安排了多場竹林山區狙擊戰。前者在場面上更勝一籌,導演寧海強此番注重實景現場和後期CG特效相結合,再加上調控得宜以及一衆演員們地賣力演出,因此在大銀幕下看,愈發有蕩氣迴腸的震撼之感。後者則側重動作、槍戰戲的酷炫快準狠,甚至還融入了跑酷元素,紅軍戰士充分利用地形和竹林,從竹林上方藉助竹子之力到達敵人上方掃射敵人等橋段令人觀之耳目一新。兩者搭配來看,更顯此片的激燃與壯烈。

另外,影片還在細節上下功夫,李東學飾演的黃團長腿上的潰爛的傷口和聶遠飾演的政委給戰士挑血泡等鏡頭,雖是驚鴻一瞥,但也實在較爲觸目驚心,令人不忍卒看。而紅軍戰士們爲了準時趕到瀘定橋西岸,穿着草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裏的真實事件也在電影中通過不斷扔行李、不斷有人因體力透支到極限而猝死等畫面中悲壯再現。

當然,一部戰爭大片如果只有一味的展現槍林彈雨、你死我活的搏命廝殺以及作戰條件的艱苦卓絕,縱然橋段再精彩,看多了也難免會覺得乏味。導演寧海強亦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遂集結了李東學、于小偉、聶遠、宋佳倫、徐洪浩、王梓程等一衆顏值與演技俱佳的“老鮮肉”以及小蘿莉林妙可共同主演。雖然他們在片中一個個灰頭土臉,基本都分別顛覆了各自以往影視作品中的常見形象,但是一個個在英勇作戰之餘亦儘量守望互助,其中片裏李東學飾演的黃團長的有勇有謀,于小偉和宋佳倫分別飾演的神槍手的捨身忘死,聶遠飾演的政委的堅毅果敢,徐洪浩飾演的炮手從貪生怕死到毅然請纓出戰的轉變,還有王梓程飾演的雲貴川的硬漢柔情等,無不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盡展紅軍戰士的熱血燃情的英雄本色及生死與共的袍澤之情,即便是林妙可飾演的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孤女,也在戰場上爲叔叔哥哥們賣力搖旗吶喊助威,他們那種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誓要過河奪橋的氣勢如同片中西蜀的雪山、河流、森林等壯美的大自然風景一樣令人印象深刻。

激燃壯烈袍澤暖,捨生忘死鐵索寒。這部《勇士》,堪稱是近年來拍的最生動、最壯觀,同時也最驚心動魄的紅軍長征題材電影,不管你對那段歷史是否感興趣,只要你近期想領教一下戰爭電影的震撼之感,《勇士》都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

  篇三:看中國長征《勇士》電影觀後感800字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時兩年,跨越大半個中國,爬雪山、過草地、趟大河,行程二萬五千裏,衝破了國民黨的層層包圍,最終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長征途中進行的大大小小戰役近四百次,其中著名的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而10月14日上映的影片《勇士》,以紅軍長征途中的經典戰役爲原型,展現紅軍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的大智大勇,以及數次面臨生死抉擇的非凡經歷,生動地刻畫了紅軍戰士的勇士魂和勇士情。

影片《勇士》是由寧海強指導,趙冬苓、趙寧宇編劇,羅禮賢擔任動作指導,李東學、于小偉、聶遠、宋佳倫等人聯袂出演。影片以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史實爲藍本,講述紅四團官兵一晝夜奔襲240裏,在黃團長的率領下22名突擊隊員,冒着槍林彈雨飛奪瀘定橋的英勇壯舉。這其中,既有戰場上的硝煙瀰漫,又有戰爭的緊張激烈,還有國共兩黨在戰場上的不同呈現。一邊是紅軍的仁義之師,一邊是國民黨的土匪習氣,一場戰爭的勝利,說明了新中國政權所歸屬的必然性,同樣也對接下來整個戰局的意義影響深遠。

當然,強渡大渡河也好,飛奪瀘定橋也好,所有戰爭的全面還原,還是圍繞着紅軍長征的真實歷史而展開,這裏有流血,有犧牲,有勇敢,有傳承,林林總總近四百場戰役的背後,更是匯聚了遠超四千個的感人故事,儘管《勇士》只是選取了其中的幾個典型戰役,但對觀衆的觸動依然歷歷在目,彷彿穿越時光隧道,重回那個戰爭氣息瀰漫的時期。戰場上的悲歡離合,尤爲走心;李東學和于小偉的傾情演繹,令人動容;紅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的優秀品格,都在影片中完美呈現。

在《勇士》的戰爭背後,是每位紅軍戰士對共產黨的無比崇敬,對黨中央的高度忠誠,對人名羣衆的全心全意的付出,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信仰,這也是本片的核心之所在。影片中的幾個片段,尤爲的讓人感動。炮彈聲響起,團長俯下身去保護當地女孩,哪怕自己的腿被炸得血肉模糊;戰場上優待俘虜,並幫助其轉變思想成爲合格的紅軍戰士;反觀國民黨,則是靠着袁大頭和大煙泡收買人心。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進一出之間,勝利的天平早已傾斜,已然是爲國民黨腐朽的統治敲響了喪鐘。儘管這一路不是一馬平川而是荊棘坎坷,這一路走來不光有槍林彈雨,甚至還有流血犧牲,能強烈感覺到這是當年紅軍大無畏精神的完美展現,紅軍戰士不光是勇士,同樣是一種精神意志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