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糉葉飄香作文(15篇)

糉葉飄香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糉葉飄香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糉葉飄香作文(15篇)

糉葉飄香作文1

今年的端午節非常的寂寞,因爲少了一位親人——奶奶。

從小我就記得奶奶生活很節儉。每年過端午節,她都是自己包糉子給一家人吃,說着比外邊賣的便宜。去年端午節,奶奶照例從外邊摘了些糉葉回來包糉子。奶奶摘糉葉回家時,我發現她的腳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劃破了。我問她,奶奶卻笑着說沒事。晚上我起牀上廁所時,看見奶奶在廚房正認認真真地包糉子。這時,可能是奶奶的腳疼吧,也可能是奶奶站累了,想休息一下吧,她轉身剛走了一步就倒在地上了,嚇得我趕緊把爸爸叫起來,送奶奶去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說奶奶沒事,只是勞累過度才昏了過去。我這才鬆了一口氣。

我們陪奶奶回家後,一再叮嚀她不要再忙了。誰知第二天早晨我起牀發現奶奶早起了,又在廚房忙了起來,案板上已經包了好多糉子。奶奶在我的再三勸阻下才回到房間休息。吃飯時奶奶看我們吃糉子,她笑的特別開心。誰知不久後,奶奶卻病故了。

今年,媽媽給我們買回了許多糉子,看到這些糉子,聞着這些糉葉的香味,我又想起了奶奶。

糉葉飄香作文2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做什麼呢?當然是包糉子,吃糉子!

每年端午節,媽媽總要給我包糉子。糉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你知道它包含幾個頂角,幾條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做糉子時,要先找來一片箬葉,在裏面放糯米和餡料,再包起來,哎,包糉子可不是隨便包的,要包好一個糉子,還要學會一個滑稽的技巧哦!就可以入鍋了。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餡料在雪白的糯米糰裏閃閃發光,很是好看。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拯救國家的政治主張,可國王不予理睬。幾年後,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最終投河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每年端午節,大家把糉子投入江中,給屈原做祭品。一開始,只是只拿米團扔進去,可是人們怕米團會被魚吃掉,然後就拿紙包起來,但紙佔到水又會變薄,後來,某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不如用荷葉抱起來,荷葉不怕水,又厚,不怕被魚吃掉,接着,這種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了,流傳至今。

老人們說,吃糉子時,可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和愛國精神。

糉葉飄香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這是我最快樂最快活的時節,也是奶奶最忙碌的時節。每逢佳節,年邁的奶奶就開始忙活着包香噴噴的糉子。奶奶先把一捆一捆的糉葉浸泡在大盆裏,並一片一片的清洗,新鮮的碧綠的葉子散發着一股濃濃的清香味。

開始包糉子啦,只見奶奶從大盆裏撈出新鮮的糉葉,鋪在桌子上,舀上一勺浸泡的發脹的亮晶晶的糉米,還未等我看清楚,奶奶就用麻繩在糉葉上繞了幾下,打了一個結,一個漂亮精緻的糉子就做好了。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糉葉,舀上一勺糉米,再用麻繩一圈一圈的捆好。可我包的糉子真不聽話,就像一個淘氣的小孩子一樣,一粒一粒的糉米都掉了出來,包糉子可真是難呀!我只好做奶奶的小助手。

終於等到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站在鍋臺邊,迫不及待地撈出一個糉子,把糉子剝開,亮晶晶的糉米呈現在我眼前,糉米里還夾着幾顆大棗,咬上一口,啊,真是又軟又粘又香又甜,真好吃啊!

我愛吃糉子,我愛端午節,我更愛我勤勞的奶奶。

糉葉飄香作文4

龍舟競渡,糉葉飄香,又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掛艾葉菖蒲。

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一起去買艾葉菖蒲。菖蒲綠綠的葉子泛着白光,莖筆直筆直的,散發出那種奇特的香氣,但是卻很清新。菖蒲葉子的形狀極像寶劍,葉子狹長,葉邊扁平,像寶劍的劍鋒。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教我做。首先,把菖蒲一分爲二,在短的那頭裏,我輕輕地劃了一道口子,不緊不慢地把長的那部分輕輕地插進去,可是,我怎麼插也插不進,我仔細地看了看,原來是因爲道口不夠大,我又劃了一下,嘿,總算插了進去。我一口氣做了好幾把菖蒲寶劍,我拿着寶劍翩翩起舞,媽媽笑眯眯地說:“這是要掛在門口辟邪的……”

做好寶劍,我們又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先拿起一片糉葉,熟練地把糉葉慢慢地捲成漏斗形,抓了一把糯米放在綠油油的的糉葉裏,然後用拳頭輕輕地壓了幾下,再把糉葉頂部蓋上,把它用繩子紮起來,一眨眼的功夫就包了一隻有棱有角的糉子,我的手癢癢的,也拿起一片糉葉,可是我怎麼包也包不好,過了好一會兒,我終於包了一個怪模怪樣的糉子,我興奮不已。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糉葉飄香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饢。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端午節的兒歌。

每當提到端午節,它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糉子的那股清香,和吃在嘴裏的那種粘糯感覺。不能再說了,我的口水都要留下來了!每年的端午前幾天,奶奶就要開始忙着準備的工作了,把新採購回來的糯米和配料洗淨泡上,再煮上一鍋開水把棕葉一把一把的煮一會,這樣棕葉就會變軟而且乾淨了。然後的工作因爲奶奶都是在晚上包的,感覺特別神奇。今年我纏着奶奶要跟她學習包糉子,她纔給我露了一手。

首先是挑出兩三根大小相似的棕葉,記着要同一個面疊加起來,因爲奶奶說棕葉還分正反面。接着用手把棕葉捲成蛋筒形,手要抓緊不能鬆開“蛋筒”,然後用小勺子把米往裏倒滿,要相當的滿,堆成尖尖的小山後,冒出葉子再繞着蓋在上面,棕葉要裹得看不見裏面的米,最後用線捆系一下,就ok了!

其實啊,別看我說得如此輕鬆,真做的時候還是困難重重,不是棕葉散了,就是米出來了,重複返了n次工後,我才終於完成了第一個“四不象”牌糉子,但是還贏得了一片誇獎聲。

我覺得今年的糉子特別香,因爲有我的汗水加在裏面呀!

糉葉飄香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五月的空氣中夾着糉葉的清香,家家戶戶忙着採艾葉、包糉子。老人們會給小娃娃手腕繫上五色繩,肚皮上戴上五毒兜去災辟邪。

姥姥住在鄉下,每到端午節,姥姥就會包一大鍋糉子,每當看姥姥包糉子我就急着伸手幫忙,可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細長的糉葉總是不肯聽我的話,看着姥姥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一個個漂亮、棱角分明的糉子展現在我的面前,真是令人羨慕呀!

最煎熬的要數等待吃糉子,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滿滿的一大鍋,姥姥開始燒火,我一個勁兒的問姥姥什麼時候才能吃呀。姥姥一般是在端午節前一天的下午包糉子,糉子得在鍋裏燜一晚上,到端午節的早晨香噴噴的糉子就新鮮出爐了,我美得手舞足蹈,剝去糉子的外衣,撒上白糖,夾一塊放進嘴裏,哇,綿軟香甜,真是人間第一美味,差點兒把筷子咬下來。糉子鍋裏煮的雞蛋味道更是特別,雞蛋在鍋裏浸泡了一晚上,糉葉的清香已經完全徹底的進入雞蛋的體內,咬上一口,香,真香!

據說過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過端午節真好,我喜歡!

糉葉飄香作文7

端午節快到了,奶奶忙着包糉子,看着奶奶包糉子的手法那麼熟練,我也手癢癢了,我決定要試一試。

包糉子不是簡單的活,要先選三片一樣長的糉葉,包成一個尖角洞,往裏放兩勺米,再放一兩片肉,再把米放滿。把糉子包實了,就可以下鍋了。奶奶正在拿糉子,突然看到幾個奇形怪狀的糉子,頭往旁邊看看,就看見我站在一旁傻笑,奶奶對着我說:“不知道要你做幹什麼。”奶奶沒辦法,因爲已經包好了,就只好放進鍋裏了。

把糉子拿出來時,香氣飄滿了屋子。我們全家人圍着糉子,用勁地嗅一嗅“真香呀!”我說道。媽媽在桌上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嗎?”“我知道,不就是屈原投江嗎,人們不想讓魚蝦吃了屈原的身體,每逢這天人們包糉子投入江中。”我沒好氣的說。“那你知道端午節的'民俗嗎?”“知道,不就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不錯。”媽媽對我豎起了大姆指。

今天,我又好好的大吃了一頓糉子,“嗝,我好飽啊!”

糉葉飄香作文8

上個星期,學校讓我們班去包糉子,我們都非常興奮,包糉子?我們還沒有包過呢,好期待!

歡迎!我的小糉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四節課,我們衝出了教室,奔向了食堂,路上還不忘興奮的說幾句:“我會包糉子啊!你們會嗎?”“誰不會啊!”“我不會!”“有沒有人教啊?”“會有的啦!”

到了食堂,剛進門,一股糉葉的清香便傳了過來“哇!”看着那一盆清香撲鼻的糉葉,想包糉子的感覺更強烈了,我們衝上前,搶奪着糉葉,終於每個人都有了糉葉,可我們都呆住了,然後呢?怎麼包?手不聽指揮的把糉葉扭曲成不同的形狀,食堂阿姨來了,她看着我們現在窘迫的樣子,笑了:“來!我教大家!先兩手抓住糉葉,再捲成圓錐形,下面不能有洞,然後裝米,再裝肉!對了!”她不厭其煩的教我們怎麼樣包得美觀整潔,我也包得很熟練了,一下子,一個近乎完美的糉子就成了形,可是。

在離成功還剩一步的時候,糉子散架了!

啊!別鬧!我的小糉子!

懷着惋惜的心情,我把糉子重新包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包好了!

好喜歡你!我的小糉子!

晚上的時候,我吃掉了自己包的糉子,嗯,好香,好好吃。

糉葉飄香作文9

劉老師讓一些同學爲奶奶們帶上鮮豔的紅領巾,把他們的童心與回憶召喚出來。準備好了,下面就可以請羅顥洋奶奶親臨指導啦!羅奶奶繪聲繪色地講着,同學們也都非常專注地學着步驟,我也睜大了眼睛看着。只見她嫺熟地拿起如海草般的修長糉葉,兩指一夾,一轉,一個錐形便呈現外我們的眼前,隨後倒入一把米,封好口子,捆好繩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輕輕地咬着繩子:一圈、兩圈、三圈?終於我的作品新鮮出爐啦!雖然有點“四不像”,但也是我的瀝血之作,我望着眼前的糉子,滿意地笑了。

望啊,盼啊!

等了一箇中午,沒等到糉子。還多虧了戴瑞媽媽幫我們煮好了送過來。我仔細地端詳着手中的糉子,發現糉葉不一樣了,煮前的糉葉有點脆脆的,但煮後的糉葉軟塌塌的,似蔫了一般。還沒等老師說開吃,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扒開糉葉。哇!紅豆餡的!只見瑪瑙似的紅豆鑲嵌在誘人的糯米中,讓人垂涎三尺。我猛吸一口氣,一股糯米特有的清香鑽入我的鼻孔,一直縈繞在我的鼻間。我貪婪的吮吸着。這糉子吃起來粘乎乎的,但卻讓人回味無窮。當然也要謝謝奶奶們,願她們永遠身體健康!

糉葉飄香作文10

一年又快到五月,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之一,星期六,奶奶從外面買回幾個糉子,一進門,我就聞到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看了看糉子,它是用一片寬寬的竹葉包着糯米和肉或者蜜棗。糉子的外形是三角形,用線捆紮起來。剝開外面的竹葉,裏面的糯米吃起來香香的、粘粘的還有一點鹹或甜。糉子吃完後,奶奶說:“端午節要到了,先買幾個回來嚐嚐,等到節日那天,我們自已包。”

爲了搞清端午節的由來,我打開電腦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在戰國後期,他所在的楚國經常被強在的秦國攻擊,屈原主張變法圖強,進行政治改革,但遭到腐敗守舊的貴族的反對,並且被撤職流放,五月初五那天,楚國滅亡了,敗給了秦國,屈原悲痛萬分,懷抱大石跳進汨羅江裏了,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紛紛把糉子投入江中,延襲自今,成爲了一箇中國傳統節日,並流傳到了國外,另外,在五月初五的那天,人們還會有賽龍舟、戴香囊、喝雄黃酒等風俗。

我吃着香甜的糉子,想着屈原的愛國壯舉,念着他那不朽的詩句“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心中不禁感慨萬分。

糉葉飄香作文11

“五月五日,是端陽。門口放滿了艾草。吃糉子,撒糖。龍舟在水裏。”聽到這首童謠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時,要插艾條,掛艾虎。端午節的早上,人們把艾條放在門上,或者編成“艾虎”,放在門楣的中心或身體上,以驅蟲和辟邪。

端午節要畫個門牌。在端午節,人們會製作蠍子、蜈蚣、毒蛇、蟾蜍和壁虎的剪紙。據說這樣做是爲了驅除“五毒”,預防瘟疫。

端午帶香包和彩色絲線。香囊上繡有棉製品和絲線。香囊中除了一些雄黃和蒼朮外,還含有香草製成的香料,起到驅蟲、祛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能降魔降鬼。

糉子應該在端午節吃。早上,家家戶戶都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前一天包糉子,晚上煮,早上吃。糉子主要是用河塘裏盛產的嫩葦葉做成的,也有竹葉,統稱爲糉子。糉子的傳統形式是三角形,一般以內髓命名。糯米叫糉子,拌紅小豆的米叫紅小豆,紅棗叫棗糉子。棗糉子的諧音是“初中學”,所以大部分人吃棗糉子,打算讀書的孩子可以早中學吃。以前,進士們都要在科舉考試的當天早上吃棗餃。到現在,家長早上都要給考生包棗子餃子

糉葉飄香作文12

20xx年6月18日,端午節,下午我到蕭報一樓的餐廳來參加小記者的活動——包糉子。

橙子姐姐把我們分成四人一小組,每組有一個家長自願者教大家怎麼樣包糉子。我們組的家長志願者是一位阿姨,只見她拿起兩片糉葉,把它們疊合在一起,把尖角一處對摺,再在右手邊的那個地方折上一個小角,然後撐開,往裏面裝上紅豆糯米,然後再把餘下的糉葉覆蓋在“大肚”上,然後把它裹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最後折上,再用繩子把它紮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阿姨說這個是三角糉。我學着阿姨開始做三角糉,可是我連第一步都做不好,只能請教旁邊的姐姐,姐姐細心地教我,糉葉角該怎麼折,糯米該按得實實的,繩子應該怎麼扎,終於我包出了第一個三角糉,雖然它外表並不漂亮。接下來,阿姨又教大家做了四角肉糉,有了前面做三角糉的經驗,這下我動作熟練了很多,不一會兒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肉糉。

接着我乘勝追擊,一共做了五個糉子,三個肉糉兩個紅豆糉,並開開心心地把他們帶回家。晚上,媽媽把它們一起燒熟了,聞着滿屋子飄着糉子的香味,我覺得這個端午節過得好開啊!

糉葉飄香作文13

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活動賽龍舟,掛艾草菖蒲,戴五彩線,喝雄黃酒,吃糉子,其中我最的就是吃糉子了。

一大早,就着手準備包糉子了,我在旁邊給她打下手。首先,媽媽把糯米和花生用水浸泡着。趁着這個我和媽媽把糉葉洗乾淨,把火腿和蜜餞切成丁。一小時後,把糯米和花生裏面的水倒掉,然後把火腿和蜜餞一起倒進去,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

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兩隻手上下翻轉,把一片糉葉折成漏斗狀,把剛纔拌好的食材放進去,再把鬥狀尾部的糉葉往回折,蓋住米,用細繩纏繞並綁好。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大約兩個小時後,所有的糉子都包完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直接放進鍋裏煮。我守着竈臺,聞着飄散出來的陣陣糉香,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約一小時左右,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剝開糉葉,露出白裏透紅的糉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紅紅的花生豆火腿丁,咬一口,又香又糯!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看麥子黃了,端午節又到了,小們,趕快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吧!

糉葉飄香作文14

在過幾天,就是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一定要吃糉子的,下面請聽我講訴糉子的來歷。在楚國有一位詩人名叫屈原。屈原十分愛國。有一次,一個國攻打楚國。結果,楚國敗下陣,屈原不忍心看着百姓過着飢苦的日子,一怒之下,跳河自盡。當老百姓知道這件事以後。便被感動的熱淚盈眶。百姓們各自從家拿出一些糧食投入江中。當地有這樣一個說法。百姓們怕魚在水中沒有吃的,便咬屈原屍體。爲了使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就把家中的食物拿來餵魚。慢慢地,這就成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了!

人們用竹葉來包糉子,包好的糉子呈梭形。拿泡好的米把糉子填滿在鍋裏蒸一會,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馬老師還說:“端午節要帶上五彩繩,它的意義是長壽。在端午節裏,一家人都在一起重逢了,家家門前掛着蘆。這一天裏,人們高興極了。大人們高興,是因爲有屈原這樣一位勇敢的詩人而高興。但我們小孩呢?只爲能放鬆放鬆,大玩一場而開心了!

不管因爲什麼。端午節,我認爲這是有意義的一天。吃糉子、賽龍舟——很少有這樣開心的日子了。

糉葉飄香作文15

夢中,我聞到了一股清香的糉葉味,一拍頭,想起來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

早餐時,我看着香噴噴的糉子便想起了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千古悲歌爲後人留下了不屈不撓的先驅精神。每當糉葉再次飄香,這代就表着我們要紀念屈原,學習他的愛國情懷的時刻。

哎!垂涎欲滴的我真經不住考驗,還沒等爸爸媽媽坐下,就已經開吃了!撥開糉子外的那層綠綠的皮,露出了糉子白白的“身體”。澆上一些蜂蜜,拿起小勺往裏面戳一下,輕輕一挖,香噴噴的糉子就到我的勺子裏了,別提有多好吃了。

這時,媽媽對我說:“

這時媽媽對我說:“戰國時楚懷王昏庸無能,不接納屈大夫聯齊抗秦的計劃,導致楚國被秦軍攻破,屈原悲痛欲絕,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啄食屈原的身體,就划船往河裏扔糉子等其他的一些食物,讓魚蝦們吃。因此就有了端午節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並且端午節不僅是幸福、快樂、安康的節日,也是對屈原這種愛國情懷讚頌的日子。”

今年糉葉飄香時,好奇的我明白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思。祝大家端午安康,願屈原的情神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