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聽作文課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1

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老師抱怨學生的作文內容虛假,不見生活的豐富多彩;文章的結構呆板、模式化,不見思維的靈性之光;語言生硬乏味,不見兒童的童真童趣。學生寫作就像擠牙膏一樣的痛苦和勉爲其難,我又何嘗不是這樣發牢騷的呢?但是去哈爾濱聽了劉正生老師的作文課讓我對作文課有了新的認識。

我沒有資格去評劉老師的課,但是從他的課中讓我看見了同學們久違了的學習作文的熱情。更讓我看到了一個其貌不揚,但是卻在眼鏡背後藏着深厚文化底蘊的眼睛,我被老師的幽默與智慧所折服,原來作文課可以這樣有趣、生動。劉老師講的是《學寫頒獎詞》本節課先從聽頒獎詞猜人物開始,猜的都是大家喜歡的人,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學們的心,讓學生產生了學習期待。接下來是劉老師自己寫給自己的頒獎詞,其實也就是一篇下水文,學生就在通過頒獎詞猜人物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寫頒獎詞要抓住人物的特點以及突出的事例來寫,掌握了方法之後,緊接着又出現了兩篇下水文,木已成舟,學生自然抓住了寫頒獎詞的精髓。當學生有了寫作慾望後,緊接着讓學生可以給自己寫頒獎詞,也可以給同學寫頒獎詞,學生自然有話可說。整節課看不到一絲教的痕跡,都是學生自己悟到的,輕輕鬆鬆一節課,快快樂樂一節課,課結束了,同學們和聽課的老師們都意猶未盡。

坐在回家的車上,我的思緒仍然在這節課裏,結合劉老師的課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我覺得今後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特別注意提醒學生留心觀察,並且要有一定地目的性。這種觀察可以在閱讀、寫字教學中、教學後進行。比如:在學習有關小動物的文章時,可以課堂現場觀察,也可以學文前或學文後觀察,並由此及彼,用學到的觀察方法再去觀察其它動物,進行隨文小練筆時學生就有話可說了。這種觀察也可以安排在習作前,根據習作要求提醒學生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

二、加大學生閱讀量,拓寬學生閱讀面。第一根據教材單元的編排特點,在學習每個單元時爲學生推薦更多的`相同主題的文章,讓學生領悟同樣的事物描寫方法,寫作角度,表達方式,文章體裁是多樣的。第二增加課外讀物的多樣性。豐富班級圖書角,讓孩子們帶更多的有關科普、人物傳記、歷史等方面的書互相交換閱讀。這樣豐富了孩子們的積累,作文時也就有話可說了。

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的作文教學更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課堂向實效性課堂邁進。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2

11月4號,深秋時分,懷揣着一份學習的心,我們在原校長的帶隊下來到焦作焦東路小學參加“焦作市習作講評課研討會暨省小語校本教研工作經驗交流會”。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我感覺作文講評確實需要做的很多,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作文講評做到肯定優點

趙佳老師執教的《父母的愛》的講評課上,將好的段落以及小作者的名字呈現在屏幕上,讓同學們賞析,相機指導寫作方法,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生路小學的楊洋老師執教的《我喜歡的小動物》中,給學生頒發的各具特色的獎項,如:“最佳作文獎”着重於語言的簡練,“最佳題目獎”(極具特色的題目)、“最佳上鏡獎”(草稿中配有精美的.插圖),“妙語連珠獎”(修辭美)“惟妙惟肖獎”(專注小動物的外形、動作等來寫),“最佳構思獎”(順序清)在辦法獎項的同時,出示這些孩子的段落賞析,讓學生明白每個獎項的意義。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也是給其他孩子寫作之路某一方面特色的指引。

二、指導修改,找不足

博愛秀珠小學的韓莉老師,在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方面,首先,從段落賞析開始,理出寫文章時應注意的幾點,以講故事的口吻進行敘述,採用適當的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也可以採用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通過修飾性詞語的使用,或加入合理的想象,讓語句更生動形象,讓所述物品躍然紙上。

其次,尊重孩子的對文本的理解,提出修改要求:從“讀”入手,接着“想”(想一想,這個判斷有什麼不足之處?你有什麼修改建議?),最後是“改”(使用規範的修改符號用紅筆修改)在修改方面從修改錯字、標點、病句入手,再添加修飾性的詞語或想象,讓文章更生動、具體、有趣。小組合作,在展示,學生們在合作中學習,在展示中互相補給,值得體現出: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

三、多元化的評價

作文講評,不能侷限在老師一個人的力量。同學的評價—在本次作文講評課中,課堂中,學生生對同學的評價,中肯,公正,合理,而且孩子們彼此之間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可以看出平時老師對學生賞析的知道是養之有素的,教育是一種循序漸進,逐漸提升的過程,對於學生的培養亦是如此。

其次,焦東路小學的趙佳老師,把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引入課堂,讓孩子們再次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們也有感而發,表達心中對父母的感恩,推動課堂進入精彩。

“文章不厭百回改,反覆推敲佳句來”,作文是寫出來的,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本次聽課學習帶來的收穫,也將爲我的課堂注入新的養分。都是學生的進步在與積累與不斷的學習,老師亦是如此。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3

20xx年4月7日上午,我有幸在敖溪小學聽了四位老師的四節作文課,這四位老師的課生動有趣,師生互動默契,老師的教法各有千秋,讓我受益匪淺,看到了作文教學的春天,認識到了作文教學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對照自己的作文教學感受很多。下面是我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景,激發寫作興趣

小學生作文難的就是沒內容可寫,不知從何處下手,怎樣收筆。該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今天,我從四位老師的作文課中,得到了一定的啓示:首先,作文課得給學生創設情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楊純老師一開課,就開始跟孩子們做遊戲〔左手右手搓搓拍〕,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生便翻開的話匣子,紛紛舉起小手,要講述自己想要說的話,接着老師出示寫作的要求,同時,通過出示學生生活中的活動照片,幫助學生找到了寫作的素材,學生便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從而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很輕鬆的事,自己願意寫。另外,李渝老師上課時,一開課就直奔主題——剪喜字比賽,讓學生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都想嘗試一下,老師抓住這一環節,進行開頭一段的寫作指導,這就水到渠成。

二、翻開思維,寫清楚事情經過

在李渝老師和簡正羣老師的這兩節課上,通過實際操作和結合自己身邊的事例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於實踐,來源於生活,在寫作過程中,通過一個局部一個局部的進行訓練寫作,這樣一來,把本節課的難點分解了,讓學生做到了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寫得也生動、具體。她們所上的這兩節課,使我對作文課的上法,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願意在今後的作文教學中大膽嘗試。

三、理清條理,寫作思路清晰

作爲小學生,多數孩子都是爲寫作而寫作,他們常常是寫到哪兒黑就在哪兒歇,很少有孩子會謀篇佈局。今天聽了四位老師的課,她們每一位老師雖然上法不同,但每位老師都注重了作文寫作順序的指導,並且每一個環節都注意到了,讓孩子在寫作上有清晰的思路〔即通過板書展示出了寫作的條理〕。

四、作文批改,情感交流互動

這幾節課,老師們在學生完成作文片段後,再通過學生讀作文,師生共同進行評議,讓孩子們看到自己作文的'成功與缺乏之處,並及時加以修改、補充、完善,老師們都對孩子的作文評價,採用了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很高,這讓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對寫作更有興趣,願意動筆,能大膽去寫,寫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總之,聽了四位老師的作文課,我可以感覺到所有的孩子,都在課堂中收穫到了習作的快樂,也相信,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會寫出一篇篇生動的、充滿童真童趣的美文。

聽作文課心得體會4

10月30日,我有幸聆聽了新天學區在馬均小學組織的教師侯建存等老師的作文指導課。可謂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作文之本〞就是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學生的題材來源於生活,只有當學生充分感悟生活,隨時留意身邊的所見所聞,纔會有所思所感,才能寫出作文,也只有當學生的生活素材豐富了,有可寫的東西了纔不怕作文。

1、教師善於爲學生創造自由感悟空間。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細節中去開掘生活的樂趣,生活的美好,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成爲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生活的根底上,不失時機地挖掘開發生活資源,設計即興練筆,如侯老師這節課,有目的的設計了句段,看多媒體演示句段,爲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或事,指導學生去觀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摯的感情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激發了學生表達感受生活的願望,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我體會到作文教學源於生活,在於求真,用自己的筆說自己的話,教師那麼創造條件、開闊活動空間,讓孩子在自由中獲得真切感受,感之於處,受之於心,表之於言。

2、培養觀察能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寫作文首先要有內容,觀察和思維是翻開作文內容寶庫的金鑰匙,沒有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組織寫作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幫

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爲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根底。如侯老師在課上有意讓學生觀察事物,觀察出示的多媒體上的事物,爲孩子們提供了觀察的素材,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可以從外貌、動作、表情、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去觀察,讓學生輕鬆的把全身心放在觀察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在有效引導下變得豐富、生動大膽。此時,如果動筆去寫,一定成竹在胸,從而改變了學生作文入手難的看法。

3、“練筆〞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侯老師在講座中說過: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就是練筆。在平時要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學的語言根底如,字、詞、句、段、篇以及修辭等方面寫出來,成爲自己的知識,到達“我口寫我心〞爲作文積累素材。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學生不會無話可說,但還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要給學生有效地引導,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修養,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