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必備]端午節作文

[必備]端午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吃糉子,賽龍舟,紀念在端午節死去的屈原。

有一天,我起了個大早,看見媽媽在廚房包糉子。看着嫺熟的手法,聞着糉子葉子的香味,想象着糉子裏糯米的柔軟順滑,不禁躍躍欲試。我媽看到我盯着她看,笑着給了我一塊糉子葉,說,你也嚐嚐。激動之下,我趕緊像媽媽一樣把葉子一步一步包起來。這時我有了一個疑問:古人是怎麼想到用竹葉包裹大米做成這麼好吃的糉子的?我媽回答:糉子最開始不是爲了吃而發明的,而是扔到河裏吸引魚蝦吃,讓魚蝦不吃屈原,屈原被扔到河裏爲國捐軀,表達了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崇敬和熱愛。後來,爲了紀念屈原,人們把糉子作爲一種食物,讓他們的後代記住屈原的愛國精神。

談話過程中,糉子都烤好了。又熱又好吃的糉子讓我胃口大開,食指大動。抓起一個就吞了。這時爸爸也洗完了,在我身邊坐下。他看到我吃東西,笑着說:慢慢吃,吃完帶你去看龍舟賽。我一聽,也沒顧及嘴裏還在吃東西,大聲叫好。咳咳,我寫完作文的'時候,不小心嗆到了,劇烈的咳嗽聲此起彼伏。爸爸拍拍我的背,憐愛而無奈的笑了笑,說,我叫你慢慢吃

早飯後,爸爸開車送我去看龍舟比賽,把車停好,然後我們走進比賽區。有無數的人來觀看比賽。我和父親奮力擠到前面。這時只聽到一聲槍響,所有的龍舟都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坐在領頭鼓旁的鼓手喊着口令,一!一!一二一!鼓勵劃手更加努力。有那麼一瞬間,紅隊追上了藍隊,而藍隊在擊鼓、吶喊、划船等方面落後於綠隊。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我不禁被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深深打動。那麼,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爲什麼古人把船做成成龍的樣子,還用它在水裏比賽?這次爸爸回答我:在古代,龍是一種神聖的象徵。古人在曲源河後,在水中划龍舟驅趕魚蝦,魚蝦被嚇走了。後來,划龍舟逐漸演變成端午節的習俗。

毛!鑼響了,比賽結束了。

吃了糉子,看了賽龍舟,對端午節的習俗和意義印象深刻。同時,一個人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裏,他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我們一家早早就起了牀,開始包糉子。

早晨我揉着朦朧的雙眼走到客廳,一副半睡半醒的樣子,我打着哈欠問:“媽媽,你們怎麼這麼早就起牀了哦?對了,今兒是端午節”。我慌忙穿好衣服,看見媽媽正在蒸糯米,等蒸成半熟之後再用糉葉包起來,捲成一個圓錐形,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用勺子挖了些糯米,再用糉葉捲起來,但看起來容易,包起來難!我包的又難看又小。這時弟弟也起來了,他聞着香味走到了廚房,就看見蒸籠裏的糉子,突然弟弟大叫一聲:“哎呀,有一個糉子爛了,成了一堆小糯米。”我跑到廚房裏,果然是我那個糉子散架了!

糉子包好後,我們一家人在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糉子,我解開繞着的線,找到了一個口子,揪出一片片糉葉,慢慢的剝開放到碗裏,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膩,軟糯香甜顆顆飽滿,這時爸爸提議:“你們誰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包糉子,還往江裏扔糉子?”我趕忙回答:“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給君王出謀劃策,當他得知楚國被別的國家侵佔,在憤怒和悲傷中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中,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不讓與小魚吃屈原的軀體,便往江裏投放糉子,其實我國的愛國人士還很多,還有劉胡蘭,趙一曼,左權,張志忠,都是愛國人士,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這種愛國的精神。”

這時電視上出現了賽龍舟比賽,只見有三艘龍舟停在岸邊,龍舟大概有二、三十米長,船頭是一隻龍頭,威風凜凜,船尾是龍的尾巴,旁邊有拉拉隊,有拍照的',有吶喊的,爲他們加油,還有的往江裏投糉子,十分熱鬧。龍舟上的人,身穿橙色背心藍衣服,有的打鼓,有的吶喊,有的划船,有的指揮,划船的奮力劃,汗如雨下,鼓聲震耳欲聾,隔着電視屏幕都覺得十分震撼,龍舟好像是一條真龍似的,十分快,沒幾分鐘已經走了一大半路程,現場的氣氛已經達到高潮,最終一艘龍舟衝線,岸上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我們也跟着激動萬分!

我喜歡端午節。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糉子,同時我們應該向屈原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端午節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收拾好行李,買了水果、糖和一些乾菜,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我也想回去和二哥一起玩。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公共汽車花了大約50分鐘到達我們的家鄉——伍茲街。

我一下車,叔叔阿姨二哥就招呼我了。我激動得抱住了二哥。舅舅舅媽給爸爸媽媽打電話,趕緊幫忙搬水果和行李。哇!哇!我不禁大聲感嘆,家鄉的端午節真是熱鬧啊!家家戶戶都裝飾着燈籠,市場上出售各種工藝品,如燈籠、紙綁龍、老虎、狗等。

一回到老房子,就看到阿姨端着一盤餃子皮從四樓下來,正準備和阿姨的爸爸包餃子。我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圍了過來,坐了起來。我和二哥也參加了包覺子的團隊。二哥,包的不是很熟練,但是我根本包不了。一開始只能看着他們開心的包餃子。不過我也不想眼巴巴的看,就嚷嚷着讓爸爸教我包餃子。我父親欣然同意。爸爸叫我和他一起打包,我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打包。"先拿一個餃子皮,放在左手手掌上."爸爸嘴裏說着,拿起一個餃子皮。我也從爸爸撿餃子皮中學到了。“然後用小勺子舀第三勺餃子餡,放在餃子皮的末端。”我是按照父親的教學方法包裝的。在父親吃完之前,我沒想到我的'心會因爲第一次包餃子而抖掉湯包的勺子。我二哥笑得差點沒破肚皮。爸爸鼓勵我說:“雙喜臨門,不要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都不會裝!”聽了父親的鼓勵,我舀起一小勺餃子餡,小心翼翼地放在餃子皮上。“餃子餡用餃子袋包好,折10%,再折10%,把餃子餡包緊,”爸爸一邊包一邊說,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包好。幾秒鐘後,“喂,注意,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後一步。”爸爸說:“把餃子皮翻過來,食指繞圈,兩頭包回去,用麪粉和水粘上,就完事了。”爸爸認真的說,只聽“哇”的一聲,餃子皮和餃子餡都被我撕了。這次二哥真的笑了。這時,父親鼓勵我說:“沒事,小Xi,其實你很聰明。學會打包的時候,浪費了七八個餃子皮!”“彆氣餒,再裝一次!”大姑爸爸也鼓勵我說。就這樣,我又撿了一個餃子皮,啊!這一次,麪粉和水短缺。再來一個吧。哇!我成功了!“啪!爸!哎!”全家人都忍不住爲我鼓掌。父親會意地朝我點點頭,我笑了。

我阿姨做了餃子,我很高興吃我自己的餃子。

端午節作文4

相傳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由於楚懷王聽信奸臣,不採用屈原的政策,導致楚國滅亡,從而在端午(農曆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

屈原在羣衆中有很大的威信,因此。屈原剛死,百姓就跑到汨羅江邊,投糉子、划龍舟。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蝦吃飽糉子不吃屈原的遺體,劃龍船是爲了嚇走水中的蛟龍。

今天我可在西溪溼地大飽了眼福:在西溪河道上,一條條龍船你追我趕,場面煞是壯觀。最引人矚目的是,那艘豎着藍旗、船員身着紅色衣服的龍舟。隨着鼓聲和鑼聲,船員有節奏地划起了漿,這艘龍舟越劃越快,船員越來越起勁,水在船的龍頭上激起了巨大的浪花,鼓手也情不自禁地划起漿來,舵手賣力地掌舵,希望能給船一個的方向,並時而站起,時而蹲下,致使船的龍頭一上一下,將西溪河道里的水一吞一吐,龍船邊上激起陣陣白色的浪花,彷彿水中的`蛟龍在激騰潛行。有趣地是,緊跟着這艘龍船的是一艘插着紅旗的龍船,只見它拼命地在那裏追趕,船員們使出了的力量,鼓手伴隨着劃手們的吆喝聲,龍船在浪花中搖晃着穿行,周圍的人在吶喊着給他們加油鼓勁,周圍的一個老爺爺看到這艘龍船還是趕不上他們的對手,就給大家出主意說:端午節是要喝雄黃酒的,應該不能說加油,應該說加酒,他們纔有力量的。於是大家就喊“加酒!加酒!”我也跟着這樣喊,也許是我們真的給船手們加了酒的原因,只見那艘嗖嗖往前衝的插紅旗的龍船,突然之間摔出一個人來,掉進水中,濺起了一朵更大的浪花來。那船的速度立刻減慢了下來。這個時候大家纔回過神來看那艘插藍色旗幟的龍舟,只見它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所有的船手發一聲喊,在鼓手的催陣聲中,奮力地在水中“畫”出了一條白色的浪痕,一霎那間,就把那艘插紅色旗幟的龍舟拋在了身後,只見這時站在河道兩岸的觀衆齊聲歡呼,在這片歡騰之中,我,來不及看到它是怎樣衝過終點的,可是周圍那歡呼的聲音,明白地告訴了我,他們是這次爭奪賽的得勝者。

在這一片歡騰之中,我沉思了:我們用歡樂的形式來懷念歷史,懷念幾千年前那悲壯的一段歷史,今天,我們不僅僅是在表達我們的哀傷,相反,我們在懷念在一段悲涼的歷史中,爆發出了另一種力量。就像汶川發生了大地震一樣,我們在哀傷的同時,中華民族良的一種品德——在哀傷的同時,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使我們永遠戰無不勝。

端午節作文5

古詩中有這麼一句話,“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詩是唐代文秀寫的《端午》,今天又值端午,袁老師下午的時候帶我們上德林去做香包。

香包:是在端午節,大家爲了紀念屈原,用許多花和草包在一起,在袋子裏可以發出飄飄香味,而且有一路平安的意思。我認爲袁老師讓我們去做這個,一定是有意義的。

我們幾個同學在教室裏選好了自己的香包。我的天吶!我剛上去時,就已經只有最後幾個香包了,我站在講桌前目瞪口呆,看着第一排的幾個人拿着自己的香包心花怒放,後來,我只好伸出手拿了一個紅色的,垂頭喪氣的走開了,誰叫我跑這麼慢呢?

當全班每一個人都拿到了香包時,袁老師就開始講內容了,她把講桌上的全部東西都給我們解釋了一下,我認爲,桂花其實可以多包一點,因爲桂花開的.那段日子,桂花的香味非常迷人,瓊花玉葉,枝繁葉茂,有一種不可形容的仙氣感。

我去上山的路上時。心裏一直是激動的,生怕錯過哪一個細節,因爲原來的端午節時,我們都是包糉子,而這次是做香包,這可是:古廟裏的旗杆一一獨一無二的。

上山後,我們就坐了下來,等着老師叫我們去包香包。過了一會兒,袁老師把五個同學叫了上去,其中就有我,我一把抓了許多的桂花,這時,袁老師開口了:“羅靜雯,你可以把桂花拿少一點,因爲後面還有別的同學沒包呢!你把桂花拿完了,後面同學該怎麼辦呀?”我仔細想了想,也是這麼一回道理,於是羞愧的把手鬆了鬆。

我們包完後,袁老師還要給我們拍幾張照片,如果把我們全班一起來合拍,那就實在是太無聊了。袁老師當然知道我們的意思,給我們來了個分拍,幾個人合成一個組,把自己的香包拿出來拍照,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第六小組,他們不像我們一樣把香包舉起來就直接拍照了,他們是一個組的,每一個人都舉一個“桃園三結義”的拳頭,把我們旁邊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這一次的端午有樂有悲,但我感覺,這永遠是最獨一無二的那一回!

端午節作文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今年的端午節和高考第一天同在,相信屈原會給廣大的考生帶來好運。端午節假期,我們放了四天,從6號到9號,玩的很開心,也有一些感悟。

8號下午,大家覺得無聊,去附近的“陳家大院”釣魚,釣龍蝦。我們打車過去,看到了很多農村的風景,確實美不勝收。到了之後,老闆說每一根杆5元,就一跟大概三米長的小竹竿上綁了一根大概兩米長的線,一頭綁在杆的盡頭,另一頭繫了一個夾子,夾子裏夾着特製的一片豬肝,然後配套的工具是漏勺,漏勺是用三米廠的小竹竿和魚網製成的簡易工具。如果發現龍蝦咬餌了,就慢慢提起來,然後用漏勺把它漏上來。

我們四個人每個人一根杆,一個漏勺,剛開始十五分鐘,我們都沒有收穫。滿滿地,看着別人怎麼釣龍蝦,我們也摸索到了其中的竅門。要先把那個餌放在水底,然後過一會兒把杆滿滿地提起來,如果有龍蝦咬餌了,再慢慢地地道水面下一點點,能看清楚就行,然後再用漏勺把它漏上來。其實有的龍蝦還是蠻聰明的,所以我們的釣龍蝦也並不輕鬆。滿滿地,我們更加熟練了,釣起來的龍蝦也多了起來,一直釣到了下午五點左右,我們才離開,大概了釣了一斤多,不過覺得不方便弄,就沒有帶走,而是送給別人了。

我們出去了之後,洗了一下手臂,因爲被水塘周圍的蚊子咬的很慘,弄得差不多之後,我們去了園藝山吃小龍蝦。作爲一個失敗的生物入侵者,小龍蝦在中國還是蠻受到歡迎的。招攬客人的服務員十分熱情,我們經過仔細的篩選,進了一個感覺更優惠的店。小龍蝦看起來那麼大一隻,其實蝦肉並不多,只是頭比較大而已,不過味道確實還可以,飽了飽口服。吃完飯,我們又邊走邊聊天,就回去了。

釣龍蝦不愧是一個考驗耐心的活動,周圍蚊子也多,一個浮躁的'人無論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是釣不起來龍蝦的,雖然我沒有釣過魚,但我感覺道理是相通的,都需要一顆平靜的心。社會十分浮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一顆安靜平和的內心,才能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使我們需要關注的。理論結合實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端午節作文7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夠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爲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由於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糉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由於當時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爲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爲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糉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糉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糉子。雖然形狀各異,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是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衆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是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雖是衆說紛紜,卻也爲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說端午節是由於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爲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爲新時代我們引以爲豪、爲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作文8

“每逢端午獻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氣譽乾坤。”又是糉香氤氳的日子,不由讓人想到了屈原投江時的悲壯與赤誠。每到這一天,奶奶的拿手好戲就會上演,而我也會格外開心。

青糉葉、白糯米、赤小豆、粉花生……一盤盤、一鉢鉢,站滿几案。奶奶笑紋如花,坐於案前,似運籌帷幄的大將,即將調兵遣將。

奶奶隨手拿起三片糉葉,叉開角度,折出形狀、託於左掌;右手裝餡——三匙糯米、一匙赤豆、幾粒花生;雙手配合,疊糉葉、緾絲線、緊打結——一個小小的“寶塔”已現身在几案上,這是我最愛吃的寶塔香糉了。“奶,你真牛!我也想包糉子。”我羨慕不已地請求着。“好,那你來包吧!”奶奶呵呵笑着。想到前兩年學包糉子,把几案弄得一團糟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青翠滑溜的糉葉,在我手上叉開了角度。在奶奶的指導下,開始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的容器,三角是出來了,可是好像不能裝太多東西呀,哎!糉子的“蓋子”又去哪兒了?等等,我折得是個三角形,現在怎麼變成個漏斗了呀?我剛裝的一點點糯米從漏斗下掉到盆子裏。我滿臉無奈地再次向奶奶發出了求救信號。奶奶微笑着,手把手教我把糉葉給包好了。輕扶着我的'左手讓我填餡。糯米填一半時,我放入了紅豆和花生,“太滿了、太滿了。”奶奶的話,我充耳不聞。可要再放糯米覆蓋紅豆和花生時,卻發現已放不下了。我去掉了一些花生和紅豆,最後一匙糯米終是蓋住了“豆寶寶”和“花生寶寶”。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摺疊糉葉,緾絲線、打結。終於——第一個“寶塔”在我手下誕生了。在我一番艱難的努力後,我造出了第二個、第三個“寶塔”,一個比一個好看,一個比一個精緻。

過了一會兒青翠的“寶塔”終於出爐了,它們躺在鉢子裏,“仙霧”繚繞着,真饞人。我迫不及待地取出一個,解線、剝葉,粘稠軟糯的糉餡,像玉山一般晶瑩着,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把糉子翻轉倒入碗中,撒些許白砂糖,咬上一口,米香混着糉葉的清香、赤豆伴着花生的鮮香、甜甜膩膩的味道在嘴裏爆開,直衝着我的神經,真是難得的美味呀!

“楚鄉遺俗迄今在,屈子冤魂亙古持。多少英靈悲闋頌,離騷恨賦萬人癡。”品着“寶塔”香糉,我彷彿又看見了那道偉岸的身軀……

端午節作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最具特色的要數端午節。濃濃的糉香,歡樂的加油聲從龍舟上飄來。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最令人興奮的是包糉子。記得有一年端午節,我們全家都來包糉子,可熱鬧了!第一個出場的,便是我們家的主力骨——媽媽。只見她手拿三片棕葉,把它轉成一個圓錐形,再拿一個勺子添上生米,嘿!還別說,可真有種端午節的氣氛呢!媽媽熟練地把糉葉多餘的部分折起來,再纏上糉線,瞧!一個小小的“特種兵”,多麼可愛!我們也迫不及待的模仿着媽媽的樣子,包了幾個糉子。當媽媽看到我們給她包的“驚喜”時,簡直笑到直捂着肚子,可不是嘛!這哪裏是糉子啊!有的像個方盒子,有的像個“金字塔”,有的像小雞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個“糉子”,足足用了六片棕葉呢!裏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滿了棕葉,並用線密密麻麻的纏滿了,雖然看起來不大不小,剛剛好,可裏面卻只有一小口糉子,真是名副其實的“外強中乾”呀!

當媽媽在蒸糉子時,我和弟弟等着吃糉子,而爸爸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糉子的來歷。原來在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當時楚國和秦國的關係並不和諧,不久,秦國攻佔了楚國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議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陰謀,告訴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郢都。後來楚王因爲不聽,卻死在了秦國。屈原知道楚國將要滅亡時,萬念俱灰,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知道後,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還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屍體免遭動物的`傷害。從此,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便稱之爲“端午節”。其實,端午節就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我們剛聽完這個故事,忽聽外面不停的“加油”聲,原來是龍門村,魏高村在舉行端午節划龍舟比賽。只見龍舟上坐滿了人,大家頭戴官帽,身穿運動裝,手持木漿,興奮無比。只聽一陣鼓鳴,幾條龍舟齊頭並進,加油聲此起彼伏,個個眼睛瞪得溜圓,鼓起腮幫,使勁地劃。村民端着早已準備好的糉子,迎接勝利的一方。其實,賽龍舟也是一種紀念屈原的方式。

家鄉的端午節多麼有趣啊!歡迎你們來我的家鄉——武穴嚐嚐這美味的糉子,觀賞賽龍舟吧!

端午節作文10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麼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託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着糯米,投到汨羅江裏,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糉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就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糉葉,把糉葉捲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糉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鍋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糉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歡我的家鄉。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吃糉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糉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糉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放在鍋裏,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出去踏青,聽說端午節那天早上出去踏青,還可以治病呢!回到家裏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糉子,輕輕的扒開糉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品嚐着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着香荷包,手裏拎着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我對端午節更是記憶猶新,因爲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節那一天。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呢。當時秦王邀請楚懷王到秦國商討國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趕快告訴楚懷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勸,還把屈原趕出自己的地盤郢城。結果楚懷王因爲不聽屈原的話,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立,後來客死秦國。沒過多久秦軍攻佔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聽到這個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跳入滾滾激流的汨羅江。讓我想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中的悲憤。

屈原投江自盡後,岸上的漁民和百姓們無比惋惜,立刻劃着小船去打撈屈原,可是沒有找到。百姓們紛紛拿來飯糰,雞蛋等食物扔到河裏,希望魚蝦水怪們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更有人往水裏倒雄黃酒驅趕河獸。衆人划船救屈原演變成現在的賽龍船。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葉賽龍舟這些習俗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包糉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糉子讓我回味無比。首先,奶奶已經準備好糉葉和圓溜溜的糯米,奶奶說:“先挑兩片糉葉,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面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聽完奶奶的話我躍躍欲試想做自己第一個糉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糉葉做成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學着奶奶的動作捏來捏去,可是,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樣和我玩遊戲,我捏左邊它往右邊,我捏右邊它又往左邊跑,真淘氣!最後綁繩子的時候,糯米居然從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掃興。我決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裝上糯米,這次我把小米粒們看得死死的,捏得緊緊的,再用繩子五花大綁的纏起來。哈哈~~~終於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糉子的清香緩緩的從鍋裏飄出來,聞到香味,饞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糉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撥開糉葉,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糉子,我沾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極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膩。

我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和家人們一起包糉子。

端午節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乘着糉香到來,每每想到家裏抱的糉子總是讓我仍不住在夢裏都流出口水。但是現在還沒到端午,而且我們還在學校裏苦苦的等着端午的假期到來,好讓我們能在端午節的時候回家一飽口福。

就在我們苦苦等待的時候,學校突然在一天的中午時間發佈了一則廣播通知:“通知各年級學生,由於端午將至,爲了弘揚……學校提前舉行端午節慶典!”前面的一切疲勞已經

不重要了,但是最後的那句卻讓我們全校沸騰!本來躺在桌上毫無活力的同學們都歡呼着學校這個決定。

接下來的時間就快樂多了,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除了上課以外,還有節目的排練、教室的裝飾、以及必不可少的黑板報!被端午節活動刺激的同學們都一改原本的頹廢,個個在活動的準備期間活力滿滿!準備的時間有一週,在這段時間裏我們不停地對着教室的裝扮出謀劃策,像是要將在之前學習的生活中的壓力統統發泄出來一樣。

終於到了端午節的前一天,爲了這一天的到來各位同學可是個個都是準備充分。等到學校發出通知,我們跟着班長,踏着歡快的步子走向了體育館,早在一個星期前裏面就在關門改造,到了現在我們終於知道原來這就是學校策劃的活動舞臺!伴着舞臺上的同學們歡快的歌舞聲,我們也漸漸的加入了這樣歡快的氣氛。

等了許久,終於到了我們班級的節目了,看着他們熟練的舞步,配着歡快的音樂,臺下的觀衆們無不爲他們歡呼鼓掌。我們在這樣如雷的掌聲中也感到非常的自豪,雖然自己不能在臺上參加他們的表演,但是我深深的爲自己身爲七班的一員感到自豪!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學校的端午慶典在我們的歡笑打鬧中不知不覺就接近了尾聲,但是今天的我們卻過得非常的開心,之前學習所帶來的壓力都在歡聲笑語中一掃而空。

等到老師宣佈放假,我坐在車上的時候還不斷地回憶着剛纔的情景,這樣熱鬧的端午我還是第一次體會到。但想到在家的驚喜我是更加的期待,等我回到家,等待我的就是坐在桌旁的媽媽和一盤滿滿的糉子,雖然在今天的學校過端午節非常的開心,但是果然和家人在一起的節日是最棒的!

端午節作文13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過午飯,我們興致勃勃地到行政中心去看賽龍舟。只見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河岸的兩邊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有些小孩鑽進人海中,索性爬到了護攔上。我望着起了點點風浪的河面,焦急地等待龍舟划來。

隨着一陣響亮的敲鼓聲,賽龍舟開始了。一條條打着鮮豔旗幟的龍舟乘風破浪,徐徐前進,彷彿一條條真龍在水面上雄糾糾,氣昂昂地遊行。船尾的白旗上“憑弔屈原”這幾個字格外顯眼。劃漿手鼓作了氣,脹紅了臉,使勁地划着船漿。每條龍舟的龍尾,都有一名搖着一把大刀似的船櫓的舵手,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沉着。弟弟指着一個白色的劃漿,興奮地說:“劃漿上有一條俯臥的青龍,看起來多像關羽用的‘青龍偃月刀’啊!”我愣了一下,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漸漸地,觀衆的情緒推向了高潮。我跟弟弟也爲劃漿手們加起油來,連聲喊:“加油,加油!”劃漿手們聽到了吶喊聲,更加用力劃了起來,衝到橋頭,摘下了從橋上垂掛下來的紅球,然後穩穩當當地調了個頭,又奮力划起漿來,向終點駛去……

龍舟賽接近了尾聲,比賽結果揭曉了,我們也在喊鬧聲中慢慢離開了行政中心。這時,我想到了家中還有各種口味的綠豆糕等着我們去品嚐,心情又變得特別興奮了。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端午節外婆都要包糉子,給我和弟弟做香囊包,今天我也包糉子了,我覺得還挺好,挺有意義的!

外婆昨天,就把蘆葦葉、米、豆子泡好了,今天上午,包糉子開始了,外婆教我,先把葉子折成一個漏斗狀,把米和豆子,紅棗放進去填滿,然後把長的的'葉子折過來,把米和豆子、棗包住,最後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和外婆比賽誰包的又快又好,外婆包的很快,可我總是包不好,不是漏米就是破葉,再看外婆,一會兒就包好了十幾個,外婆看到我包糉子這麼難,笑着說:“要吃上你包的糉子得猴年馬月。”沒想到小小的糉子是這麼難包,不過我還是成功地包了兩個,不過也挺開心的,凡事只要用心去做,總會幹好的。吃着自己包的糉子,看着電視上的龍舟比賽,這個端午節過的好開心啊!

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在我的心裏,一直是我向往的節日。今年端午節學校組織了活動,是過得最開心,最愜意,也是最有收穫的一個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做事如何成功的道理。

農曆五月初五日,天天盼望的端午節終於到了,我帶着媽媽爲我準備好的包糉子的材料:箬葉,糯米,紅棗,小蘑菇。還帶了一些系糉子用的繩和勺子。便興沖沖地來到了學校。

來到班裏,有許多同學正在討論包糉子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已經開始自己包糉子了。

老師進班了,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是端午節,學校組織了這次“學包糉子,賽包糉子”的活動,咱們班就有我來教,今天還有一場以年級爲單位的包糉子比賽,前三名是有獎品的,你們學會了以後,回家還可以幫媽媽包,給媽媽當助手。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差事,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哦。”我們滿口答應了。包糉子,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我每年都見媽媽包過,陌生是因爲我從來就沒有自己動手包過。學包糉子開始了,老師說說;“先準備箬葉,糯米,還有其它雜糧,根據自己的口味,喜歡吃什麼,就包什麼。”老師一邊說一邊示範講解,只見她把兩片箬葉折成漏斗狀,先舀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板栗等餡料後,再舀一匙米包合。然後用糉繩紮緊。我們似懂非懂地看着,然後開始模仿起來。可能是因爲我緊張的緣故吧,包出的糉子總是沒有梭角,所以米從縫隙鑽出來了。即使是包住了,也不像個糉子,倒像個湯圓或菜包什麼的,反倒把一雙手亂得黏乎乎的`,老師正在巡視,見了哈哈大笑,溫和地對我說:“做事別急,學做好一件事情要有一個過程,得有耐心,慢慢領悟。”老師包糉子的動作嫺熟,沒我那麼費力,我對老師佩服地五體投地。那些有一定的基礎的同學已經學會了。我也摸清了些門道。俗話說:看事容易做事難。包了十幾次總算大功告成,勉強像個糉子。以前我只是知道好吃,沒想到糉子這麼難包……看着大家包好的糉子,老師的喜悅溢於言表,開心地說:“包糉子不但要觀其形,還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包好,走,我們去準備參加比賽吧。”只有認真學,專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回到家裏,我只見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可開交,我連忙跑過去對媽媽說:“媽媽,我幫你包糉子,好嗎?”

我愛這個值得我記憶的端午節,因爲它在我成長的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腳印。包糉子是如此,那麼做其它事情又何嘗不是呢?

端午節作文15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着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爲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這個是老舍先生的《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當時端午節本是驅除瘟疫的。但是後屈原是在端午節投江的,所以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前一天,大家都忙着包糉子,我們小孩子當然是幫不上忙了,所以我們結伴去玩。我們先是去玩過家家,再騎着車子圍繞村子轉兩圈。最後我們要去佩香囊,傳說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中午回家後,糉子差不多都包好了,糉子是用葦葉來綁的。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糉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兩三斤的巨型兜糉,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吃過簡單的午飯後,我就幫媽媽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我們這裏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買來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的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把他們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

第二天起牀後,我們小孩子都非常開心。係數穿戴好後,就等着媽媽把煮好的棗棕拿到飯桌上,因爲聽說早上吃了沾了糖的棗棕,會早中狀元!

吃過早飯,我們孩子又聚到了一起,有時還有家長,我們這是要去看賽龍舟的`節奏。你瞧!那一條條龍正在起跑線上左右搖擺,都有着必勝的信心,龍上的人也一個個蓄勢待發。一聲口令剛下,龍便向前衝去,有紅龍、黃龍還有藍龍。後面有人敲鑼鼓助威,那場面真令人驚歎。我們小孩兒打賭哪條龍會贏。當然少不了賭物了,我們的賭物基本上糉子。我打賭是黃龍贏。因爲它也是金色,象徵着吉祥、神通廣大的寓意,當然他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果然不出我所料,黃龍贏了!我便跟着夥伴兒們去家裏拿糉子。

晚上,大家再大吃一頓,就早早的睡了。

過後兩天,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了。學校裏會傳來小孩子們炫耀自己端午節趣事的聲音,時不時還有一聲聲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