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錦集7篇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錦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錦集7篇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1

人生當中有許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當媽媽,第一次當小警察,第一次去橫店,第一次去牛頭山……其中,讓我最難忘的就是那一次在課堂上當小老師。

爲了讓同學們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也爲了讓同學們更加理解《弟子規》,我決定給大家上一堂《弟子規》的課

“上課。”我學着老師平時上課的樣子,一本正經地喊,“同學們好!”“老師您好!”同學們也嚴肅地回答,我好不容易忍住不讓自己笑出聲,就一股腦兒把她憋進了肚子裏。

“《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經典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應該多學習中國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我滔滔不絕地講述着,同學們認真地聽着,大家都陶醉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

“事雖小,勿擅爲。苟擅爲,子道虧。”這句《弟子規》中的名言讓我感受頗深。記得有一次,我剝開香蕉,發現香蕉上有一點點芝麻大小的黑色的東西,以爲這根香蕉已經爛了,隨手就把它丟進了垃圾桶。正巧,媽媽看到了,就生氣地對我說:“睿睿,你怎麼這麼不愛惜糧食呀。”我覺得十分委屈,反駁道:“這香蕉不是有黑掉的地方嗎,她不是爛掉了嗎?”媽媽嚴肅又語重心長地說:“事雖小,勿擅爲!這根香蕉雖然黑掉了,但它並沒有爛,只是在運送地過程中撞到了,纔會這樣,你以後遇到不會或不懂的事情時,不管它是多小的一件事,都不要自作主張地去做事!”這件事給了我很深的印象,而這句《弟子規》中的名言成爲了我的座右銘,讓我受用不盡。

誦讀並理解了這些弟子規的意思後,我們玩了一個輕鬆的小遊戲,看意思猜弟子規名言。看着樹林般的手舉了起來,我都有點兒不知所措了。我點了幾個同學的名字,他們都回答地非常流利。看來,他們對《弟子規》都有了非常好地理解和感受,我的目的達到了,這節課也在不知不覺中接近了尾聲。這是我才發現自己已經口乾舌燥,背後都有汗了呢。

第一次當小老師不僅讓我體會到了當老師的辛苦,更深刻地理解了弟子規,也讓我親近了中華文化,明白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堅定了我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決心。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2

提到傳統文化,我就會想到包餃子,裹糉子,賽龍舟,看京戲,吃月餅。但我最喜歡裹糉子,因爲它會讓我回憶起和家人團聚的時光。

每逢暑假,我和媽媽、姐姐就會坐火車來到魚米之鄉——江蘇,去往我心心念唸的奶奶家。我們懷着無比期待的心情走在熟悉的街道,到處都能聽到、看到賣糉子的人在高聲呼喊:“賣糉子了,賣糉子了,五元兩個,又便宜又好吃。”不管他們喊的有多激情,我還是覺得,爺爺奶奶包得糉子纔是最好吃的糉子。

剛走到拐角處,我就看到奶奶拿着熱乎乎的糉子在門口等候着我們的到來,我和姐姐飛奔着撲向奶奶,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抱她,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快進屋裏,糉子已經涼了,我們一起來包吧!”奶奶邊說邊拉着我們進了屋。只看奶奶慢慢地把昨天剛摘的糉葉放在接好的溫水裏,手一次、兩次、三次地……打着糉葉,奶奶邊打邊笑眯眯地說:“在盆裏拿出三四片糉葉。”爺爺把糯米、花生、肉和大棗放在四個盆裏,奶奶順手一握一個圓乎乎的糉子就形成了。我驚呼到:“爺爺奶奶,你們兩個配合的真是天衣無縫!”奶奶耐心地看着我:“先在盆裏拿出三四片的糉葉,再捋成一條直線,把它們折成立體三角形,想吃什麼,自己向裏面盛一點自己想吃的東西就好了。”我好奇地看向媽媽、姐姐,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她們都做出來一個個精緻的糉子了。而我卻把立體做成了扁形,她們哈哈大笑。雖然我做的不好,但家人都不停地鼓勵我,讓我原本低落的心情一下子變得高興起來。這有趣的裹糉子可真是讓我的心情一波三折啊!

我們的傳統文化可真是不少呢!我還是最喜歡裹糉子,因爲它能使我感受到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我愛我身邊的傳統文化,更愛和家人一起享受這些美好的時刻。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比如:中國結、武術、毛筆、硯臺、宣紙、墨汁、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臉譜、京劇、空竹、油條、油茶……

我喜歡空竹,因爲悠悠球是空竹的後代。我也喜歡指南針,因爲它能爲我們指引方向,並且還容易帶。我也喜歡油條,因爲油條外焦裏嫩,雖然有點油膩,還有脂肪,但是味道很好。我也喜歡油茶,因爲油茶是由很多花生芝麻等很香的東西合制而成,又香營養又豐富,並且還可以泡油條。兩樣一起吃,那味道簡直美多了,簡直就是天下絕味!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的印刷術,因爲,20世紀的人真強!竟然能把一個字變成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甚至幾萬個,簡直太神奇了!

中國傳統文化太多太多了,多得我幾天幾夜說也說不完!個個都是中國發明的,就連外國字也是拼音組合起來的。還是中國好,我還是不要想到要加入外國國籍的念頭了。雖然,中國有些地方還趕不上外國,但是,也許再等幾年,等我們都長大了,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和我們的聰明才智來打敗外國人。等到那時,我相信,中國的科技一定會更發達,中國在各方面一定是最好的!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4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坐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特別是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後門一開就能看見三把黃色的單人座椅,這三把座椅是專門爲老弱病殘所設的。但我總是會看見一個孕婦或老人站着,偏偏會有年輕人、中年人坐在旁邊。其實我猜想坐着的人有想讓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虧。直到售票員說“誰能讓一下位?”我有信心說我不是這樣的!因爲我做到,看見這樣的情況會主動讓位!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能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禮貌相待的人喜悅!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禮貌!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爲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着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春節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裏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爲包糖了……

過春節爲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6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參加了焦作日報校園記者工作中心組織的,走進科霖達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活動。

一大早,我就興奮地催促着爸爸。因爲上學期,我已經參加過走進科霖達學國學活動,有了很大收穫。百善孝爲先。回到家後,我意識到我應該學會快樂學習,學着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聽說再次舉行這樣的.活動,我開心極了。

到了現場我才知道,這次活動的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孝道文化。從吳一孝老師講解的《孝道》中,我知道我做的還不夠好,應該更加尊重我們家裏的每一位老人以及父母。當行拜師禮時,我懷着真誠的心面對老師。這簡單的一鞠躬,讓我想到學校裏辛勤的老師。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回到家,我與媽媽溝通、交流今天所學的知識。我滔滔不絕的樣子讓媽媽吃驚,她誇我真的是長大了。

活動結束了,吳一孝老師講的那些關於孝道的故事依然牢記在我心裏,我會努力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7

傳統文化與親情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遼寧瀋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纔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着,“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裏,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麪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着餡兒包進去”,外婆跟着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裏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爲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裏,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