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魏徵與他的進諫之路

魏徵與他的進諫之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導語:進諫制度很早就出現在中國了,但說到哪一位做得最好,就不能不提魏徵。一起來了解一下魏徵與他的進諫故事吧!

魏徵與他的進諫之路

在中國社會幾千年,無論哪個朝代,帝王的權力都是至高無上的,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制約。在人治的封建社會制度中,雖設置諫院、臺諫、諫臣等機構,但欲使君王接受某種規勸,諫臣欲想直言進諫,卻是至難的事情

帝王的口是“金口”,帝王的話是“聖旨”,不能更改,不能違抗。諫臣欲進諫,給他提意見時,若是高興,可以接受;如若聽不入耳,發起脾氣來,便會有殺頭之危。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忠臣謀士敢於犯顏進諫,慷慨陳辭,而悲壯地倒在宮門外。

西漢劉向在《說苑》一書中指出:“臣下進諫,非爲身也,將欲以正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者,危亡之萌也,見君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爲也。三諫而不用則去,不去則身亡。”

“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在這種情形下,在進諫時就要採用隱喻的手法,借他事而喻此事,言他物而指此物,做到既不太損害被諫者的'自尊心,照顧其面子,又使其樂於接受說諫者的觀點,這也是一種方法。

韓非在《說難》一文中指出,如果遊說者對被諫者不熟悉,不瞭解被諫者的處境和心理時,說多了不是,說少了不是;說淺了不是,說深了也不是。如果滔滔不絕,高談闊論,會被君王認爲是華而不實。如果字斟句酌、謹慎而言,又會被認爲拙而不論;如果旁徵博引,連類比物,則會被認爲是虛而無用;如果直截了當、開門見山,又會被認爲沒有口才,真可謂左右爲難。

所以,進諫者首先要高瞻遠矚、盡知天下大事,瞭解當時各種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洞悉形勢變化,作出準確無誤的判斷,並確知對方處境之順逆、心情之好壞,然後在進諫中做到理趣結合,寓莊於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楚莊王登上國君寶座時,不理國政,只知田獵消遣,與宮女飲酒作樂。在朝堂門口懸掛一條命令:“有敢諫者,死無赦。”這樣已經三年。一次,有個叫成公賈的大臣去見他,莊王問道:“你來喝酒還是聽音樂?”成公賈回答:“不是來喝酒,不是聽音樂,也不是進諫,是來給你說說隱語,解解悶。”接着道:“剛纔去郊外,看到一隻鳥,身披五色花紋,棲息在高坡上已有三年,不見其飛,不見其鳴,不知什麼鳥?”莊王聽懂了成公賈的隱語含意,笑着回答:“這只不是凡鳥,三年不動,是在決定志向,三年不飛,是在生長翅膀,三年不鳴,是在觀察周圍環境。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以後真如其所言。

唐代魏徵可說是這方面的典範。唐貞觀六年,朝臣請太宗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以顯耀大唐盛世的文治武功。但魏徵卻以爲不可。唐太宗很掃興道:“我的功業不高麼?德行不厚麼?外邦沒有臣服麼?農業的年成不好麼?”魏徵答道:“陸下功業雖高,但恩澤尚未及於全國,外邦小國雖已臣服,但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年成雖不錯,但倉庫還嫌空乏。因此,不可以舉行封禪。”

唐太宗聽了魏徵這番話,沉默不語,魏徵接着說:“一個剛剛病癒的人,讓他馬上就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是不行的。而國家剛剛醫治了戰爭的創傷,元氣還未恢復,就急於向上天報告大功告成是欠妥當的。而東封泰山,行動起來,萬乘千騎,耗費大量資財,倘若再遇上災荒,風雨驟變,那就悔之莫及。”又說:“把池塘裏的水抽乾來撈魚,並不是撈不到魚,而是明年無魚;把森林燒光去捕獸,不是捕不到獸,而是明年無獸。”魏徵的坦誠相告,終於被太宗接受,停止了封禪。

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賢臣,他以國家利益爲重,多次向太宗李世民進諫,而唐太宗也是歷史上的英明君主,這一對君臣,他們敢諫和善於納諫,構成了歷史上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