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夏小正》和物候知識範例

《夏小正》和物候知識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夏小正》中所描述的天象,可能反映了夏代的一些天文曆法知識。其中有年內各月裏的早晨或黃昏時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恆星的見、伏或中天等的記載,而且還把這些天象同相應的物候揉合在一起,構成了物候歷與天文歷的結合體。後世的《月令》等都是承襲《夏小正》的體例而加以發展的。

《夏小正》和物候知識

物候知識是人們對自然界的動植物與環境條件的週期變化之間所存在的關係的認識,是在對大自然的不斷接觸和觀察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物候知識很快積累起來。早期進行農業生產,人們主要根據物候的變化來掌握農時。我國現存最早的、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夏小正》中記載有許多物候、天文和與之相對應的農事活動。

遠在3千年前,我國的物候觀測內容已很豐富。在植物方面,對木本和草本植物都有觀察記錄,如正月記:柳樹抽出了茅荑花序,梅、杏、山桃孕蕾開花了;對於鳥、獸、蟲、魚等動物也有所注意,如正月:大地回春,田鼠出來活動了;野雞鳴叫,雌雄要求配偶了;魚兒由水底上升到近冰層的地方;農田害蟲螻蛄叫了。關於三四月份時常出現的旱情和七月份常有雨潦,以及各月天象的記載,也都很有意義。《夏小正》採用的是夏曆,和我國現在民間常用的農曆月份相當,其中的正月即陽曆2月。書中記載梅、杏和山桃在正月開花,又提到淮、海和(揚子鱷)等,說明當時觀測的物候可能是淮河至長江沿海一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