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長春版八上《做人與處世》教案「兩篇」大綱

長春版八上《做人與處世》教案「兩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長春版八上《做人與處世》教案一

  教學目標

長春版八上《做人與處世》教案「兩篇」

1.把握文章的核心觀點,關注文中談到的天人、人人及個人思想情感矛盾與平衡的三個關係,並就其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加以深入思考。

2.理清文章的寫作脈絡,體會段落間的邏輯關係。

3.體會文章平實的語言風格,積累文中引用的名句。

4.查找資料,瞭解作者,閱讀他的其他散文代表作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理解並深入體會文章核心觀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調動個人生活的感知和閱讀積累,深入體會文中提到的三個關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社會之中,每天要處理很多複雜的關係。比如與家人的關係、與老師同學的關係、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等等。如果這些關係處理得恰當,我們的生活就會順心,否則,我們就可能陷入苦惱。我國著名的學者和散文家季羨林先生就有這方面的感悟,我們來看看在他的心裏,人們需要處理好的最重要的關係有哪些。今天我們 來學習他的作品《做人與處世》。(教師板書課題、作者,學生翻書。)

  二、作家及作品介紹。(可使用多媒體)

(學生藉助預習資料進行介紹,教師補充總結。)

季羨林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他1911年出生在魯西北一個極端貧困的村莊裏。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家“是貧中之貧,真可以說是貧無立錐之地”。6歲以前,他甚至從沒有接觸過筆和紙。6歲那年,他到濟南投靠叔父,開始唸書,1930年同時考取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後又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留學。回國後曾擔任北京大學教授、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職務。讀過他的傳記的人感慨地說:“作者不盛氣凌人,書寫得親切,使人感到,資質平常的人只要勤勤懇懇,也總能多少有點收穫。”勤奮確實是季羨林由一個最貧苦的少年轉變 爲知名學者的關鍵之所在,直到步入晚年,他仍然保持着一個習慣——每天四點起牀開始研究寫作,號稱“北大一盞燈”。

他的文章自然清新,且十分關注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問題、社會公德問題、愛國主義與奉獻精神,他精練的語言、優美的文字感召了無數的青年人。

今天,就讓我們在他的帶領下,共同思考“做人與處世”的話題。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與學生合作範讀課文(教師範讀第一段,指定幾名學生分段朗讀),提出要求:

參與朗讀的同學吐字清楚,準確把握朗讀的節奏;其他同學圈畫生字詞,並能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

2.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

3.整理生字詞。

範疇懲罰不一而足屢創奇蹟

匱乏簡明扼要天人合一發人深省

箴言磕磕碰碰庶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作者認爲“做人與處世”的關鍵是什麼?

做人與處世的關鍵在於處理好三個關係,即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和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

5.作者開篇就指出自己的基本想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開門見山,第一段統領全文,使讀者能夠一下子把握文章的內容。

 四、深入研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1.我們先來看看“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文中哪幾段在談這個話題?

明確:第二段至第四段。

2.從篇幅上不難看出這是作者重點論述的一個方面。默讀這三個自然段,看看作者認爲人與大自然應該是什麼關係?作者是怎樣論述自己的觀點的?

明確:作者認爲人與自然應當是夥伴,即“天人合一”。人類應當 採用和平手段向大自然索取。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先列舉了人類向大自然索取的兩種手段:和平手段與強制手段。並舉出採用強制手段的西方人所取得的眼前利益。緊接着在第三段即指明這種看似“征服”的做法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即大自然的報復與懲罰,兩段內容一對比,不難得出這種“征服自然”的強制手段是錯誤的,在此基礎上引出人們高呼環保的做法正是符合東方“天人合一”的思想,並希望人們能夠說到做到。

3.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你認爲人與自然之間應是什麼關係?人類應如何面對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善待?(“思考與討論”二)

明確: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說:“人本來也是屬於大自然範疇的。”即人類是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員,人類要想生存,必須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供應,這種供應只取之於大自然,我們要依賴大自然而生存。

人類在面對大自然時,需要的是謙遜,而非傲視;是友善,而非征服;是保護,而非破壞。我們應像作者所說的,在保護自然的基礎 上以和平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自己所需的生活生產資料。造物是有盡藏的,用之是有竭的。我們在使用大自然資源方面,決不能肆無忌憚地浪費,只有這樣,我們及我們的後代才能向自然索取必要的生活生產資料。

4.除了文中所舉出的實例,你還能舉出哪些以強制手段向自然索取或大自然給我們以懲罰的例子?

明確:如人們爲了牟取暴利而大肆捕殺藏羚羊等野生動物,使得許多物種瀕臨滅絕;近幾年我們所遭受的“非典”和“禽流感”等流行疾病;沙塵暴對我國北方地區氣候的嚴重影響、大範圍的乾旱或冰雪災害等。確實到了我們該深刻反省的時候了。

5.與後兩種關係相比,作者爲什麼不惜大量筆墨論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呢?

明確:因爲這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大話題,而後兩者則更傾向於個人的處世之道。如果解決不好人與大自然這個最根本的關係,整個人類將陷入生存的危機,也就談不上個人的處世問題了。

教師總結:所以季羨林在其他很多文章中都反覆提及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相處的問題,並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本世紀人類需要解決好的最重要的問題。他還在一些文章中引用了詩人歌德的名言:“大自然從未犯錯誤, 犯錯誤的 是人。”就讓我們虔誠地接受作者的觀點:天人合一,只有把大自然的利益看做我們自身的利益,我們纔有可能更長久地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

6.作者認爲應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明確:“真”和“忍”。即真情 實意相待,相互容忍。

7.對於這方面,你有切身體驗嗎?能不能說說你是怎樣處理日常生活中與別人的關係的?

(鼓勵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經歷及感悟,可圍繞真誠與容忍展開,也可提出其他的觀點。關注課下注釋對張公藝的介紹,加以積累。)

8.作者只以寥寥數筆闡述自己對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與平衡 的關係的看 法,認爲諸葛亮的名言“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你是怎樣理解諸葛亮這兩句名言的?

明確:保持清心寡慾,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摒除心中的私心雜念,對生活持淡泊之心,令心神寧靜,纔可以令自己的精神追求進入更高的境界,令自己的志向更加遠大。這樣的人沒有私心,也就沒有了思想感情的矛盾。諸葛亮的一生正是如此,爲蜀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毫無私心雜念。

五、語言積累。

學生再次瀏覽全文,畫出值得積累的語言點。

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 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 利。

出處:《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天人合一

有多種理解,文中解釋爲:“天”即自然,“人”即人類。“天 人合一”即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統一,不要成爲敵人。

3.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儉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纔可 有所作爲。 [來源:學科網]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

  六、作業。

查找季羨林其他散文作品自讀。(推薦篇目:《月是故鄉明》《清塘荷韻》《賦得永久的悔》《春歸燕園》《八十述懷》)

  板書設計:

做人與處世

季羨林

  長春版八上《做人與處世》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