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學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學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學反思1

《海燕》這篇課文運用象徵手法這一知識點,是本文的教學的一個重點、難點。比較學生從前曾學過的包含象徵手法的文章,這些文章中對象徵手法的使用比較集中而單一,並且在文中有較爲明確的句子點明瞭象徵義,這樣的象徵手法學生比較容易理解,但《海燕》對象徵手法的使用不同於這些文章,文中沒有較爲明確的句子點明象徵義,而且表面上看來,這篇文章就彷彿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但深刻思考一番,本文的象徵意義是一個紛繁複雜的象徵系統,在文中出現的每一個事物都能融入其中,成爲這個象徵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當時俄國的社會現狀一一相應。在授課時,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本文中的象徵意義,首先應向學生介紹高爾基及其寫本文的背景,讓學生對當時俄國的現狀有深刻認識,緊接着引導學生回顧象徵手法,並將文中出現的.事物與俄國的社會現狀聯繫起來。在這一步驟中,首先引導學生明白在這個象徵系統中處於背景層次的“暴風雨”的象徵義——大革命;然後引導學生理解從大革命中分出來的幾個支流:革命者、反革命者、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最後讓學生根據提示從文中找出相對應的事物,並採用連線的形式,簡化這一環節,通過這種方式,文中的脈絡得以清晰地顯現出來,且學生容易理解文中的象徵意義,對象徵手法的運用也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不足是:在朗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朗讀時間比較少,教師的指導性語言過多,範讀的時間過長,這樣不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也不便於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可以讓學生讀中體會朗讀的方法,再由學生講明自己朗讀的技巧,教師加上適當的點撥,在讀中把握海燕、暴風雨、海鷗、海鴨、企鵝等形象特點,效果會更好些。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教學反思2

以活動爲載體推進探究過程,這是本課最主要的設計宗旨。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愛玩是少年的天性,這“天職”與“天性”是一對矛盾。但如果能把兩者巧妙的結合起來,既完成學習任務,又激發學生興趣,豈不兩全其美?給學生一個球場,學生自然知道去盡情踢球;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自然知道去盡情表演。基於這一認識,本課在整體感知的環節裏一連串的設計了三大活動,即:別出心裁的“畫插圖”,引人入勝的“猜謎語”,極富創意的“當翻譯”。這些活動將聽、說、讀、寫融爲一體,把學生的探究熱情充分調動起來,把學生的探究潛力充分挖掘出來。這些活動,環環相扣,不斷深入,使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理解象徵手法及其運用這樣複雜枯燥的教學任務變得簡單而又充滿了趣味,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務。

課堂教學的成功,緣於對每一個環節的精心設計和每一個細節的精雕細刻。本課最成功之處在於以精心設計的活動爲載體來完成探究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主導方向,在這個過程中,以活動爲載體來促進探究可以算是一種成功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