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馬說教學教案大綱

八年級語文馬說教學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3K 次

教學目的

八年級語文馬說教學教案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教學要求

1·把誦讀作爲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鼓勵學生自讀,認真看註釋,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於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教學重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1·難句譯註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世:世上、世間。

然後,這以後。

世上有了伯樂,這以後 (才)有千里馬。

②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這、這種。

也:語氣助詞,在這裏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爲啊。

雖:即使。

能:能力,本領。

才美:才能美質,指馬的能力和長處。

外見:表現在外面。

常馬:普通的馬。

安:怎麼,哪裏。

也:語氣助詞,用於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爲呢。

這樣的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卻)因爲吃不飽,力氣就不充足,(因而)出衆的本領也就不能顯露出來。想要它和普通的馬一樣 (跑)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馬說》的論點是怎樣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分析: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就是本文的論點。提出論點後即舉社會上伯樂不常有以致千里馬常遭埋沒的客觀現實,以證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第二個原因使用不當。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論點。

本文寫作意圖並不在於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於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課時安排

第1課時: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

第2、3課時:翻譯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 (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來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爲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四、簡介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五、通讀課文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並且討論瞭解全文大意。

3·討論:

①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人才。

②伯樂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識人才的人。

③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六、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1段

1·朗讀課文第l段。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相馬 祗 駢死 槽櫪

3·教師補充講解詞義:

伯樂善於相馬的相字怎麼解釋?

明確:察看,仔細地看。

相馬就是仔細審視、察驗馬的優劣。

駢,並。 駢死,並死,成雙成對地死、一個接着一個地死。

槽,是放飼料的食槽;櫪,是繫馬、拴馬的馬棚、馬廄,這兩個字合起來可以不分開解釋,用槽櫪借指馬食宿的整個環境,即養馬的處所。

介詞於,都可作在字講。 介詞以,可以作因爲講。

4·學生逐句讀、譯。

5·教師歸納講析

提問: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認識?

明確: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羣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裏,識馬就成爲前提了。所以作者劈頭就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連詞然後,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繫,後事續前事而起,沒有前事就沒有後事。

世上先要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第二句從反面承接上文,轉入論述。本來千里馬是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是經常有的。表明千里馬多伯樂少。第三句的奴隸人並非奴隸,指地位低下不識好馬的養馬人。因爲沒有人識得好馬,即使有了好馬,也只是交到他們手中一般地對待。稱,著名、著稱、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全句說:因此即使有了好馬,也只能在無識的養馬人手裏遭受屈辱,直到相繼死在馬廄裏,可見由於沒有伯樂,千里馬只落得個平庸地默默無聞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齊讀第1段。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朗讀第2段。

2·正音、析義 (或辨形):

3·逐句讀、譯。

4·教師歸納、講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由於沒有識馬的人,只由餵馬的將它一般地餵養,便顯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領來。而字是連詞,表示順接,聯繫不知和食 (喂)兩個動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餵它。也字表陳述語氣,是馬也,也字表句中語氣的停頓。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應譯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不可能達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問: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明確: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於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第2段大意:無識馬者則幹裏馬無法日行千里。

5·齊讀第2段。

(三)學習課文第3段。

1·朗讀第3段。

2·學生讀、譯第3段。

3·歸納、講析:

提問: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

明確: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問:這裏的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明確: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裏鳴是 (馬)鳴,而不是鳴(馬)。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執策的策:馬鞭子,名詞。

臨之:面對着它 (千里馬)。

三個馬字,都是指千里馬。

其其:道,那:難道真的是沒有千里馬嗎?那是真正不識得千里馬呀!第一個其同豈,第二個其作那講。末一個也字,表感嘆語氣。

全段綜述不識馬者的表現,活畫出不識馬者昏庸無知而又妄言天下無馬的醜態,歸結到要害是不知馬。呼應了前文,證明了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沒有伯樂。

第3段大意:妄言無千里馬者,恰是不識千里馬者。

4·齊讀第3段。

(四)歸納課文。

中心思想:本文圍繞着有馬還是沒有馬的問題反覆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於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讀了本文受到什麼教育?

明確: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今天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已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五)歸納寫作特點

本文以物作爲比喻,通篇說馬,通篇喻人。先從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落筆,鮮明地提出了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接着以名馬的不幸遭遇說明有千里馬沒有伯樂還是等於沒有千里馬。再以餵馬的不得法進一步論證了論點,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最後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馬者的表現,歸結到實質是不識馬這個要害上來。不識馬纔會妄說無馬,識馬就有馬。文章反覆論述,層層深入,短小精悍,波瀾曲折,耐人尋味。

(六)課堂練習:

l·教師領讀全文。

2·分別指名學生逐段試背課文。

七、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