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通用8篇)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雁歸來》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通用8篇)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從教學的出發點上來說,是希望能夠引起同行們對語文教材“思想性”的關注,讓我們的語文課有語文課該有的“本色”,有語文課該有的“深度”,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積極、和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論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思想如何正確、深入,也不管這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有多麼嚴謹有序,從最終的課堂呈現來看,教學效果卻很不盡人意,最爲明顯的一個表現是“溫度”不夠,課堂氣氛比較低落。

反思一下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客觀因素造成的評分偏低,如有些專家評委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有不同看法、絕大多數羣衆評委更看重課堂氣氛的熱熱鬧鬧等等,但客觀原因畢竟不是最主要的,更應該反思的還是主觀上的不足。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2

只有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課堂才能夠活起來。這樣的課學生喜歡上,語文中的聽說讀寫練習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通過這節課,我總結出四點,即注重引導、注重貫穿、注重聯繫、注重靈活。

這篇文章對於老師來說沒有任何難度,但對於學生,某些句子還是不容易理解的,畢竟這是篇翻譯過來的文章。當然,我沒有把自己的見解強加於學生,而是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他們。我看到了學生自己經過努力獲取知識後的喜悅。教師在進行課堂環節設計時一定考慮到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任務,自己一定不要代勞。那麼教師就無事可做了嗎?不是的,教師的引導者身份一定要發揮重大作用。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引導的到位與否往往決定着課堂的成敗。

如果說提問就像貫穿課堂的線索 ,那麼追問就是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它一步步引發着學生的思考,並最終走向謎底。課堂中不可能沒有提問。不僅教師能創設問題,學生也要能主動發現問題。然而,教師絕不止步於學生對錶面現象的解釋和對一個問題的解答,也從來不給學生的思維活動劃句號,必須不斷的啓發和引導。長此以往,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大有益處。比如在案例中我從來不在學生的首次回答後就此打住而是緊接着往深入處啓發,一次鼓勵他進一步思考。

加強課內、課外的聯繫,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師生關係民主平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充分,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達到了預設的效果。

通過靈活改進教學設計上課情況的反饋,可以看出處於新課課程改革下的每一位教師都應重新審視教學的意義,重新構建新的教學觀念,自覺變革自身的教師角色和教育教學行爲,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在新課程實施中敢於突破傳統教學思路,創造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而要想創造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我們教師必須用心感悟教材,挖掘教材,不斷創新教學設計,大膽嘗試,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充滿新意,在課堂上,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尊重學生讀書體驗,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去鑽研。如在調整後的《大雁歸來》上課過程中,我只是讓學生們在默讀課文後找作者迎接大雁歸來的感情句,而在第二環節中,通過學生再次閱讀歸納提煉,小組討論談自己的想法。並結合學生情緒和課堂需求調整教學設計。在這兩個環節中,教師只是設疑、傾聽,幾乎沒有過多的言語,而學生卻有了交流的時間,這樣的改進便遵循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新理念。

總之,關於本次案例中表現出來的一些問題和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將繼續探討。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從教學的出發點上來說,是希望能夠引起同行們對語文教材“思想性”的關注,讓我們的語文課有語文課該有的“本色”,有語文課該有的“深度”,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積極、和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論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思想如何正確、深入,也不管這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有多麼嚴謹有序,從最終的課堂呈現來看,教學效果卻很不盡人意,最爲明顯的一個表現是“溫度”不夠,課堂氣氛比較低落。反思一下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客觀因素造成的評分偏低,如有些專家評委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有不同看法、絕大多數羣衆評委更看重課堂氣氛的熱熱鬧鬧等等,但客觀原因畢竟不是最主要的,更應該反思的還是主觀上的不足。

1.教學設計不夠“活”

如果僅僅從學生的實際獲得來看教學目標的達成,不謙虛地說,這節課已經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老師一步步的引領下,學生跟着作者的腳步進行了“觀察和思考”,從觀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體”的問題,最終真正理解了“我們”這個關鍵詞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愛、和諧的環保觀念,這也是教學這堂課真正的目的所在。可惜的是,這是通過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最終以一部分同學的思考、發言來呈現的,而不是在一種有實效性的教學活動中由學生“頓悟”,不是在一種非常融洽和諧的師生交流中“豁然開朗”而得到的,這就不能不讓人反思在學情預估和教學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這樣一篇在大量感性的描寫中蘊涵着深刻理性的隨筆,這樣一種有高度有難度的環保觀念——“土地倫理”,要想讓初二學生真正深入理解,確實是有難度的,還是應該尋找一種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夠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作爲載體來實現教學,而不是像這堂課中所採用的研讀、討論等如此“家常”化的教學形式,這裏就暴露出對學情預估的不足。

如果能夠解決這一個關鍵問題,那麼就完全可以達到 王曜君老師提出的“三有”要求——有序、有趣、有效。而現在的這節課,儘管在“有序”上做得不錯,但“有效”畢竟不足,原因就是因爲整個教學設計上缺乏一個吸引學生的“活動點”、“亮點”,所以“有趣”還差得遠。

2.教師調控不夠“靈”

在這堂課中,始終有一種感覺,就是臺上學生們的表現有些緊張。這種緊張,不僅影響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語言的流暢度,也間接影響到老師在課堂上的情緒,最終導致課堂氣氛低落,不夠活躍。王曜君老師把課堂不足歸咎於教師的親和力不夠,而事實上,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自認爲在學生面前還是很有親和力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是學生的緊張造成了我的緊張,以致發揮失常了嗎?

正在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俞建祥老師的一句話如醍醐灌頂,一下子驚醒了我。“學生的緊張是誰造成的?就是老師造成的!”是啊,課堂上,作爲“組織者”、“引導者”的老師不是應該努力用自己的情緒、調控手段去影響學生的狀態嗎?怎麼可以反過來讓學生影響你呢?如果當時能夠多一些自身情緒的良好調控,多一些學生活動和心理方面的良性調控,這堂課不是就精彩得多了嗎?畢竟,那一部分敢於表現自己的學生的發言其實還是相當出彩的,缺少的,正是老師在語言、行動、情緒方面的靈活“調控”啊!看來下一步,在本身課堂情緒的調控方面、在學生活動的調控方面,還應該多多鍛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調控更加成熟。

3.課堂氣氛不夠“和”

得出了上兩條“不足”後,這個不足的存在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了。

看來,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要有“深度”,還應該有它最佳、最合適的“溫度”,才能夠使課堂更加和諧、美好。最後,真誠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師更多的批評意見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4

《大雁歸來》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文章,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學習本單元,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的同時,樹立環保意識。認真閱讀課文後,我發現,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的筆下,聲情並茂,躍然紙上。從內容上講,課文既介紹了有關大雁的知識,更用大量的筆墨抒發了自己的情懷。而細心研讀後就會發現,作者的側重點不在介紹知識而在抒發情懷,所以教學的重點,也應着重把握作者的情懷。但是如何設計教學過程呢?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結合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是否可以從此入手?仔細斟酌後,決定以探究“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爲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內容,以“趣味導入(謎語導入)—感知知識性—品味形象性—感受抒情性—把握主旨”爲教學思路進行教學,實現了教學目標。

一、有準備的課才上得有滋味。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課前,我佈置學生進行了自學,學生得知要上公開課,也預習得特別認真,對課文熟悉到了一定程度,避免了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不知所云、無所適從,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教學重點的解讀不留痕跡。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把握作者的情懷。首先,在品味形象性的過程中,通過大量的生動形象的擬人句的分析與感悟,讓學生體會了作者對大大雁的喜愛之情,這爲把握作者的情懷打下了基礎。其次,通過分析“對比”寫法,領會作者在分析對比中突出大雁的特徵,從而表達喜愛之情。再次,通過設計一系列問題,並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在質疑探究中體會感情,把握主旨。最後,通過對目前世界及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形勢的相關資料的閱讀,學生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形勢嚴峻,總結出本文作者在告訴我們:我們應敬畏生命,關愛自然,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這樣,昇華了學生的認識,也昇華了主題。

這是一篇語言優美、抒情性極強的文章,學習過程中宜在讀中感悟,但因時間有限,未能安排賞讀,我覺得是一件憾事。哎!魚和熊掌總是不可兼得。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5

《大雁歸來》節選自《沙鄉年鑑》,這是一本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由美國著名生態學家、被譽爲“大地的觀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奧波德所著。

反覆研讀文本以後,有以下幾點思考:

(1)《大雁歸來》應定位爲一篇“觀察筆記式”的散文(隨筆)作品而不是科學小品,由此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應該是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

(2)對《大雁歸來》的主題有多種解讀,我的看法是:“呼籲‘環保’”顯然淺了一些;“呼喚‘野性’的迴歸”更多的帶有“個性解讀”痕跡;而教參中認定的“ 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則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土地倫理”觀念,是一種誤讀。其實,只要結合作者的觀念,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其實是自然萬物之間平等、和諧的境界。如何使學生理解作者的這一觀念,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層層推進。既體現了“語文”課的本色,又實現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範例七 1、培養學生骨幹,落實學困生輔導。我通過安排兩次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在整個過程中實現了對學生骨幹的培養,讓骨幹帶動其它學生學習,多次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參考內容,既是拓寬所有學生的視野,更是對學困生進行有益幫助,他們從課件的內容上感受到了應學習掌握的知識點,又可以幫助其記筆記,平時教師只是一味點撥,板書少量內容,學困生記筆記很困難,多媒體完全解決了這一困難,還節省了大量教學時間,有利於增大課堂容量,讓優生吃個飽,學困生學個好!

2、圖、文、聲完美結合,生動有趣。教學中多次運用多媒體課件,課件內容很豐富,圖、文字、聲音完美結合,學生聽起課來就不覺的枯燥無味了,從而減輕了學習知識的難度。尤其是激發了學困生學習知識的熱情,這是傳統課堂根本不能辦到的。多媒體教學真是趣味無窮!

3、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在整合多媒體課件時儘量做到將知識性、美觀性、娛樂性容爲一體,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讓全體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從而使學困生樂學,優生更優!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教育就是喚醒”,學生的心靈一旦被喚醒,就能和作者的心靈相互溝通,和課文的內容發生共鳴,從而尋求精神的家園。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已經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利奧波德的《大雁歸來》通過對大雁的描寫,激發了人們熱愛大雁,保護大雁,從而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培養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學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語文綜合能力普遍偏低。有百分之十的同學基礎很好,學習,認真;有百分之五十的同學雖然能讀課文,但對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欠認真,課堂紀律有待加強;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學不會拼音,不會朗讀,更不會理解文中的字詞句。所以爲了調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設計了這一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抒情的語言。

2、瞭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體會本文的寫作特色,增強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猜一猜,這種動物是哪一種?

有一種動物,它們寒則自北而南,熱則自南而北,它們像人一樣組成一個家庭,有着人一樣的親情。團圓的時候,它們歡呼着旅行,喧鬧着覓食,集會;孤獨的時候,它們憂鬱的鳴叫着,徒勞地尋找着失去的親屬。它們的到來,宣告春天的迴歸,它們的鳴叫,則使天空迴響着野性的詩歌。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是人類共同的朋友。它的到來給大地帶來了許多的生機和情趣。利奧波德的《大雁歸來》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大雁歸來的情景,抒發了對大雁的喜愛,讚美之情。

(二)整體感知,瞭解大雁

學生自主學習,快速瀏覽課文,整體感知本文內容,共同分享文中可愛的大雁,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1)找出文中描寫大雁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2)概括作者筆下大雁的特點,然後學生齊讀這些句子。

(三)品讀課文,欣賞大雁

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品讀課文,賞識語言,找出文中你喜歡的句子,圈點勾畫,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示例一:“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

稱呼大雁爲“我們剛到的客人”及“我們的大雁”表達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和見到大雁歸來後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在這種一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3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着野性的詩歌。”這句話運用比喻修辭方法,把三月遷徙中的天空大雁,比喻成一首詩歌,它們的鳴叫,它們的飛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

(四)合作探究,理解大雁

目的是通過引導學生對主旨句的理解,分組討論下面這些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一隻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羣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到來了。

2、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濺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獲得的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有野性的詩歌。

(五)拓展延伸,抒寫大雁

1、積累有關描寫大雁的詩句。

(1)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雲》)

(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4)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2、設計目的是藉助文本激發學生與心靈的對話,抒寫自己所觀察到的大雁,字數在一百字左右。

(六)小結課文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自然界的許多野生動物是人類共同的朋友,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迴歸自然與它們爲伴,並與它們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了,這堂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有兩點:

(1)選用朗讀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運用圈點,勾畫,品讀,討論,讀與寫結合的方法,抓住關鍵語句,反覆咀嚼,從而領悟平易樸實的文字下深長的意味。

(2)老師飽滿的教學熱情,振奮的情緒狀態,感染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喚醒了學生的心靈,達到了學生與作者心靈相互溝通,和課文的內容發生了共鳴。

通過以上的教學,爲了讓學生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我用了充滿激情的語言過渡,如“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大雁是人類共同的朋友,同學們,我們應怎樣對待大雁呢?”大部分同學都能說“保護大雁,珍惜大雁,熱愛大雁”等。

我雖然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適合本班學情的幾個問題,但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欠認真,未把活動當回事,有些同學藉此機會講話,玩耍,部分基礎差的同學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興趣不高。

我認爲作爲教師,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更新語文教學理念,不斷鑽研教材,不斷更新教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塊天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構建起嶄新的語文課堂。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7

《大雁歸來》是美國著名環保人士利奧波德的作品。文章用極爲細膩的語言講述有關大雁知識,並更多的向我們傳達了作者對大雁對自然的情懷。我很喜歡這篇文章。我想我在教學中應該使我的學生也喜歡上這篇文章,如果學生能喜歡上這篇文章,我就算成功了。

單純把講解大雁的生活習性的話是沒有辦法吸引學生的。更何況語文課不是生物課。新課標提倡培養學生的語感,我覺得語感就像打籃球一樣,要有球感。教練在訓練球員打籃球時,一般是通過大運動量的練習。語文課我想應該與之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反覆朗讀。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時就把重頭戲放在朗讀上。我用了首先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但我的學生竟然都選擇了默讀,通過這次朗讀我解決了關於大雁生活習性的一些知識的查找。第二次我要求學生放聲讀,體會一下作者的情懷,學生基本上做到了。然後是精讀課文,我要學生找出描寫大雁的幾幅畫面,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幅畫面朗讀學生完成的還行,最後是檢驗這幾次朗讀的成果,要求學生仿寫句子,後來驗證學生完成的也很好。我覺得我這樣的設計也是有梯度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我對這次公開課的結果很不滿意。首先是情境創設還不夠,我講課有些着急,如果我能讓學生把那首詩朗讀一遍,最好把那首歌放給學生聽就好了。本來我想把我國那首《雁南飛》放給學生聽,後來我覺得這首個太傷感,就改成現在這首外國歌,從網上下載這首歌有些費事,我就把歌詞打到大屏幕上。第二是學生的預習情況不佳,這通過學生的朗讀情況可以看出來,這說明我平時強調的不夠。

新課程標準提出: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與提高,尤其應加強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並且充實詞語積累量,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精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而這一切都應在保證教學以學生爲主體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進行,並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實現教學目標。這次公開課我覺得我是基本上達到教學目標,距離優秀教師差的還很遠。

《大雁歸來》教學反思 篇8

《大雁歸來》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文章,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學習本單元,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的同時,樹立環保意識。認真閱讀課文後,我發現,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的筆下,聲情並茂,躍然紙上。從內容上講,課文既介紹了有關大雁的知識,更用大量的筆墨抒發了自己的情懷。而細緻研讀後就會發現,作者的側重點不在介紹知識而在抒發情懷,所以教學的重點,也應着重把握作者的情懷。但是如何設計教學過程呢?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結合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是否可以從此入手?仔細斟酌後,決定以探究“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爲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內容,環環深入,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現了教學目標。現對本堂課進行總結:

1、有充分準備的課才上得有滋味。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課前,我佈置學生進行了自學,學生預習得特別認真,對課文熟悉到了一定程度,避免了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不知所云、無所適從,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多次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參考內容,既是拓寬所有學生的視野,更是對學困生進行有益幫助,他們從課件的內容上感受到了應學習掌握的知識點,又可以幫助其記筆記,平時教師只是一味點撥,板書少量內容,學困生記筆記很困難,多媒體完全解決了這一困難,還節省了大量教學時間,有利於增大課堂容量,讓優生吃個飽,學困生學個好!

3、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在整合多媒體課件時儘量做到將知識性、美觀性、娛樂性容爲一體,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讓全體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從而使學困生樂學,優生更優!

4、在教學過程中,拓展遷移做得不夠好。可以增設寫保護動物的公益廣告,交流寫雁的詩詞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