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蘇教版選修《滕王閣序》教學案例

蘇教版選修《滕王閣序》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一、引言:

蘇教版選修《滕王閣序》教學案例

文言文閱讀教學相對於現代文閱讀教學來說,是比較單純和單調的。傳統的方法是教師串講,對重點字詞詳細提示,逐字逐句翻譯。尤其是對於較難的文言文來說更是如此。高中語文第四冊編選了三篇閱讀難度均較大的文章《赤壁賦》《逍遙遊》和《滕王閣序》,前兩篇難度主要在內容的理解上,而《滕王閣序》則是文質兼難,甚至閱讀中文字的困難超越了對主題的把握。而離開文字的理解,文言文閱讀只能是空中樓閣。所以我在《滕王閣序》一文的教學中所做的努力在於用學生感興趣的有效方法引導學生閱讀難度較大的文言文。

  二、教學預設:

《滕王閣序》的備課讓我非常苦悶和狼狽。駢體文對我來說很不親切,難怪學生翻開課本看到長長註釋時會表現出這樣驚訝的神態。在這種神態裏我感覺到了非常明顯的“畏難”情緒,其實我何嘗不是呢?在既找不到比串講更好的方法,又不甘心串講的矛盾中,我終於下定決心,不難爲自己,串講就串講吧,至少可以讓學生掃除字詞障礙,學得紮實而有效,何況註釋其實也已經非常詳細。如果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再配上我的講解,我想學生應該可以把課文讀懂。至於創新的方法等待讀懂再說吧。

  三、過程描述:

按照教學預設,我將《滕王閣序》的教學目標訂立爲“能讀通,能讀懂,能適當闡發”這樣三條。課堂有序進行。雖然沉悶,卻有着我想像中的“紮實”,每一個註釋基本上都請學生讀了,我也作了適當的補充,學生也都摘記了。然而等到下課我將走出課堂時我卻聽見一些學生說,王勃這文章有什麼好的,寫什麼都不知道。另一個同學則在旁邊開玩笑地說,看不懂的文章纔好啊。

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打擊!雖然我未必一定要學生認爲這篇文章是“千古美文”,但我也不願上課之後竟然留下的是這樣的印象。毫無疑問,我的課堂失敗了,我預先設計的要求並沒能達到。於是我招來學生詢問,是我講得不夠清楚,還是其它原因。學生對我說,雖然每個註釋貌似懂了,但還是不懂王勃寫在文章中的意思。回到辦公室我萬分沮喪,看來註釋詳盡也並不解決問題。我是加強講解還是另覓新方,我需要調整。

我又一次注視這篇文章,對於學生來說,難點顯然在文字,怎樣真正走進文字,理解這麼多註釋呢?我意識到難中之難其實是典故。在整個高一高二階段,“典故”知識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匱乏的。於是,我決定用典故帶動整篇文章的閱讀。在另一個班級上課時,我暫時隱下了這篇文章,而是給學生上了一堂“典故知識ABC”的課,在這堂課上,我告訴學生什麼叫典故,典故使用的原則和目的等等知識,並結合了一些實例。課後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請學生整理《滕王閣序》的典故,並根據音序編寫課文“典故詞典”。一天後,“典故詞典”按時上交,可是問題又來了,我發現雖然整理比較齊全但幾乎是課文註釋的翻版,或者是“互聯網”的產物,這樣的整理起到的作用只能是瞭解典故本身,而並不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課文意思。同時我也發現了整理中的一些錯誤,如誤將後世引用《滕王閣序》的.某些詞句當成《滕王閣序》所用的典故。針對這些情況,我首先請學生互相交流評議補充,形成一個較爲準確齊全的版本。然後請學生組成四人小組逐條討論課文爲什麼用這些典故,這些典故背後到底是何意思,用“實話實說”的形式破譯典故背後的語言。這個工作花費了整整一節課的時間,然而這節課結束之後很多學生反映對這篇課文的“畏難”情緒大大減退。作了這樣的知識鋪墊以後,在後面的課堂上我們交流了典故的含義和作用,探討了文字的華美和簡奧,感受了王勃的失意和自信。由於掃除了文字阻礙,課堂也就進行得非常順利了。

更令人驚喜的是,學生練筆中竟也出現了典故的蹤跡,雖然使用比較幼稚和生硬,但至少是學生親密接觸“典故”的嘗試,表明典故在他們心中已經不是謠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東西了。

  四、教學反思:

這次調整給我以下幾點啓示:

一、串講不是萬能的。有時候,光是解釋字詞和翻譯,並不代表學生真正讀懂了文章。找到教學突破口也不是萬能的,現代科學技術很發達,光是整理這樣的工作,學生是很容易完成的。追尋真實的閱讀,一定要透過表面的“達到”,深入到學生實際、文本內部。

二、因文制宜,在教學難度較大的文章時,找到進刀的罅隙非常重要。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老師如果能從學生閱讀的真正困難着手,通過運用某些策略,那麼課堂的後期進程將能做到水到渠成。所以教師關注的重點應該是教學材料難點的有效突破。

三、知識教育“度”的把握。在決定用“典故”帶動全文閱讀的思路後,我決定上一堂關於典故知識的課。但是在對典故的界定上,爭論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凡是用了典故的文學作品相對來說又比較難,這在學習辛棄疾和姜夔的詞裏學生已經能初步感受到。所以他們對“典故”在心理上是比較排斥的。我上這堂課目的不在於告訴學生有這種手法,不在於讓學生精細地區分是否屬於典故,更不在於討論典故的明用暗用正用反用,我的全部目的在於藉助它讀懂文章,所以,這堂典故課內容比較淺近,要讓學生感覺到典故並不高深莫測,並不拒人千里,只有讓學生放鬆心情,才能讓學生進入文本。

四、整理知識和閱讀探究中合作與效率問題。這幾堂課的處理有一點讓我很是遺憾,即在最初的整理過程中完全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再以小組交流形成較好的版本,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達到了目的。而在探究典故背後的意思時則要求每個同學獨立完成之後再小組討論,這樣也許能使參與的面更廣一些,尤其是對一些程度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能夠保證他們有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