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荷塘月色》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荷塘月色》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一、教學目標

《荷塘月色》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1、體會散文精練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學習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欣賞散文靜靜美的同時,感受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3、啓發學生思維,引起想象,激發興趣,提高寫作技能。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情與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賞讀式,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課件

1、背景音樂:(《月光》)

2、圖片:荷塘圖、月光圖、荷花圖、星空圖、月下樹影圖、荷葉圖

3、vcd片斷: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斷

4、配樂朗誦錄相片斷

 五、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本節課主要完成課文4段的閱讀鑑賞。通過揣摩“景語”,弄清文章的寫景特點。

  一、導語

荷 花

[清]曹 寅

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

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

該詩通過對荷花開放的季節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寫,給我們描繪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篇散文也是關於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題、初步感知

1、問:大家覺得題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語還是並列短語?爲什麼?

明確:並列短語,因爲第四段是寫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寫荷塘上的月色。

2、朗讀、播放配樂朗誦(要求學生聽清字音,進入情景,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寫夜賞的緣由,小徑漫步,抒發感受。(情)

第1段:交代獨遊荷塘的時間、地點及緣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發月下獨處時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寫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寫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寫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寫由眼前之景所發生的聯想,回到現實,思鄉回家。(情)

第7段:聯想江南採蓮的舊俗和採蓮詩。

第8段:在思鄉與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鑑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景語”描寫)

㈠問:本文是如何描寫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幾段?

明確: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筆力對荷塘月色進行了描寫。

㈡誦讀、鑑賞第4段

1、學生閱讀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寫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順序的?

明確:本段主要寫月下荷塘美景,分別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定點觀察,由近及遠,由上到下,先靜態後動態。

2、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

①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②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嫋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這是擬人寫法。接着連用三個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裏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從不同角度,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

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覺。 把各種感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溝通起來,用甲感覺去描寫乙感覺。它往往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憑藉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啓發讀者聯想,體味餘韻,用來渲染並深化詩文意境。

此處由嗅覺向聽覺轉移。“屢屢清香”與“渺茫的歌聲”,雖然前者是從嗅覺的角度描述的,後者是從聽覺的角度摩聲的。但是,二者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縹緲,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過聯想與想象借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隱隱約約,清幽淡雅來表現荷香的若有若無,清幽淡雅,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不僅揭示了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且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意境。

★文中還有一例:“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這是視覺移植爲聽覺,月的光華和陰影,朦朧婆娑,相互映襯,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來形容它們的和諧聲響,來表現月光樹影組合的協調,給人一種悠揚、優美,很近肉內的感覺,同時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將讀者帶到一種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爲“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⑤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裏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3、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要點

本段綜合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着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