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歐·亨利《最後的常春藤葉》教學反思

歐·亨利《最後的常春藤葉》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1.從對生活的感悟中找到教學的切入點。爲了上這節課,我看了很多相關資料,越看越找不到感覺。直到必須要上課了,自己已經焦頭爛額了,大家已經被我的焦躁的情緒折磨得很痛苦了,可大家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關心我,支持我。突然悟到:我現在基本是“奶牛”,“腦殘”得不是一點半點,我爲什麼能堅持着上這樣的一節課?不是一個人,是一羣人的力量。因此想到瓊珊爲什麼得了當時是不治之症的肺炎還能活下來,絕對不是一片葉子。這就是“是誰拯救了瓊珊”這一問題的由來。

歐·亨利《最後的常春藤葉》教學反思

2.教師在學生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設橋樑,激發學生的思維熱情。《最後的常春藤葉》是在臺灣的小學課本、北京的初中課本、江蘇的高中課本都可見到的一篇小說。教學目標的建立要基於文本和學情,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本文作爲名家名篇,值得講授的地方很多,但實際的教學要在一個課時完成,因此必須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講授內容要有所取捨。課前預習是有效教學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前預習不僅爲課堂教學贏得了時間,提高了學習的層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擁有了一次獨立感悟和思考發現的機會。課前預習不只是泛泛地告訴學生要預習,要讓學生看完小說後有所得。首先要熟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再者要讀出問題來。學生預習的情況成爲老師教學設計的起點。高中生能很快了解小說的情節,也會理解小說的主題,比如捨己救人啦,生命的潛能和信念的作用啦。可這篇小說的主題只在這裏嗎?這就需要教師深入解讀文本,並引領學生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人物形象是這篇小說的主要魅力之源,教師應該把本文的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感受和鑑賞作品的形象上。貝爾曼的形象學生大體是瞭解的,可是不是能深入理解呢?同學不約而同地問一個問題:文章明明是想讚揚貝爾曼,但爲何寫他脾氣暴躁、喜歡喝酒,一副瞧不起人的小鬼樣兒?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答案基本也只有一個:欲揚先抑。答案只是這樣簡單嗎?他們理解不到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真實的人,人性是複雜的。在這裏需要老師來引導。貝爾曼最後爲什麼能捨己救人?中間有伏筆嗎?不細心的同學是看不到的,這也需要老師來引導。教師依循學生的感受或問題進入文本,引領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健全人格。

3、培養學生珍惜生命、不向命運妥協的情操,關懷周圍人的情懷。語文學習的目標是三維的,它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構建起課堂教學比較完整的目標體系,真正對知識、能力、態度進行有機整合,體現對人的價值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敬畏生命,熱愛生活,懂得感恩也許是更重要的。能夠正確看待和理解底層人的生活,理解別人對自己的幫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這個階段的高中生應該具有的能力和品質。

4.教師的教學智慧讓人渴望。充分的預設,精彩的生成,這纔是理想的課堂。對文本深入理解,在課前做足功課。在課上能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出相應的變動。這些需要真正的功底,但不是可望不可即。路漫漫其修遠兮,只有不斷給自己加壓,不斷修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