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5篇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5篇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課文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像、大膽奇特的誇張特點。

2.學習本文描寫爲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3.瞭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諷喻的目的。

二、瞭解時代背景及、賦

1、阿房宮,秦始皇所建造的宮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爲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全部工程秦滅亡時猶未完成。阿房者,一說:“此以其形名宮也,言其四阿旁廣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索隱)爲了建築阿房宮,秦發“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工程浩大,耗費民力財力極多,加劇了當時的社會危機,促使農民起義的爆發。秦亡後,此宮爲項羽所焚,現尚存夯臺基。這個歷史教訓,就是杜牧在賦中所表現的諷喻意義。

《阿房宮賦》作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啓》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唐敬宗李湛十六歲繼位,貪好聲色,大興土木,遊宴無度,不視朝政,求訪異人,希望獲得不死之靈藥,因此在位三年即爲宦官劉克明所殺。作者預感到唐王朝的危險局勢,就借這篇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是借秦之先例諷唐之今事,規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爲鑑,不能哀而不鑑,最終只能落得“後人復哀後人也”的結局。

2、賦

何爲賦?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是古文中介於韻文之間的一種特殊文體。也就是要運用鋪陳誇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體物),抒寫情志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寫、鋪陳、誇飾等文學手法的運用,賦又發展爲“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賦在結構上一般可分爲三個部分

前面有序,說明作賦的緣由,用不押韻的散文或駢體文;

中間是賦的本身;

後面有“亂”或“訊”的部分,對全篇作小結。

三、學習重點

1、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內,由樓閣建築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鋪敘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

一層(段首前12字建宮背後的巨大背景耗資

二層(“覆壓”……“直走咸陽”)宮之宏偉規摸。

三層(“二川溶溶”…“不知西東”)渲染宮內的宏偉、豪華、奇麗、壯觀,佈局。

四層(“歌臺暖響”……“氣候不齊”)宮中人物活動。

第2段:鋪敘統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層(前6句)寫供玩樂的宮人來源。

二層(“明星熒熒”…“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極寫荒淫、奢靡。宮中生活

三層(餘下各句)從寫荒淫,揭示搶掠行徑珠寶陳設

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命運,規勸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轍。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運。

一層(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統治者只圖私利不顧民槽,的罪行。

橫徵暴斂,揮霍無度

二層(“使負棟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以致衆叛親離。

縱慾紛奢

三層(餘下各句)簡練概括地寫出了,導致了農民起義、宮殿被焚的後果,進而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秦皇無道

第4段:諷諫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轍。勿蹈覆轍

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

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

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衆

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宮。

寫建築

全貌

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

細繪極盡鋪陳誇張體現了賦體的特色

寫建築、宮中樓、廊、檐、長橋複道、歌臺舞殿之奇;

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

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

鋪陳阿房官規模大,宮室多、美女衆、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

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爲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徵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爲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爲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築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的建築的?爲什麼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

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覆壓三百餘里”,言其佔地之廣,

“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

“驪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

外觀

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再以長橋如龍、複道似虹(精巧工緻)

映襯宮宇之宏偉、摟閣之(高大,精巧。繁多)

內部歌舞盛況

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處處皆是輕歌曼舞。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燦”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衆多,又爲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4、問題,此處說曖後來又爲何說冷?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①由“暖響”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覺,由“冷袖”引起“風雨悽悽”的感覺,這是一種“通感”的現象,這樣來理解是大家同意的。

②有人回答第一個問題,說用“冷袖”,是因爲古人常用“舞袖”來詠“雪”,或用“雪”來“舞袖”,如:“舞袖迴雪,歌聲遏雲”(舒元輿詩句);“據似飛燕,袖如迴雪”(張衡詩句)。

③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臺”、“舞殿”和“暖”、“響”,實際上均爲互文見義,寫“歌”時同時包括“舞”,寫“舞”同時兼指“歌”。後一句的“氣候”,不是現代漢語的“氣候”,在古代常用來指“節令”,或用來指環境氣氛(均見《辭海》)。這兩句合起來,意謂:在一個宮中,正在演奏歡快的歌舞,在另一宮內,則正在演奏淒冷的歌舞,這就給人一種“在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節令不同或環境氣氛有異的感覺。

④還是以歌舞盛況寫宮殿宏偉

讀並體會其中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四、詞語、句法,等基礎知識探討

1.指導自讀課文1、2兩段。

要求反覆研讀三遍。具體進程是:

第一遍,藉助註釋和工具書仔細自讀,着重點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讀完後,教師對一些重點詞語和疑難語句進行點撥;

第二遍,藉助教師提供的內容提綱仔細自讀,着重點是弄清兩段各自的內容層次,讀完後,教師指導學生回答“思考和練習”第一題;

第三遍,藉助教師提供的韻腳輕聲朗讀,着重點是通過朗讀體味文辭的優美和驕散兼行的和諧韻律,讀完後,指導學生回答“思考和練習”第三題。

關於重點詞語和疑難語句的點撥。

重點詞語:

“廊腰縵回”——“縵”的本義是沒有文來的帛,又通“慢”,“慢”有“寬緩”、“遲緩”等義;這句的“縵”,註釋爲“索繞”,是由“寬緩”義引申而來,下文“縵立遠視”的“縵”,註釋爲“久”,是“遲緩”義的引申。“回”,註釋爲曲折。按“回”,《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爲本課應重點掌握的實詞,它的本義是“轉”、“掉轉”(“回車叱牛牽向北”),引申義有“旋轉、迴旋”(“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曲折、迂迎”“迴轉、返回”(“碧水東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燈重開宴”),等等,要仔細分辨。

①兩段分別從哪一方面描寫阿房宮?

②兩方面又各從哪些方面鋪陳誇飾?目的是什麼?

③從思路看,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兩段分別寫

宮殿建築、

所鋪陳誇飾的一些方面,是要極力寫出亡秦統治者所追求的,是規模的宏大壯偉,樓閣廊檐的精妙密集,長橋複道的美麗冥迷,歌臺舞榭的繁多美盛,而這一切,是不惜傾“六王”的財富,“四海”的人力、物力來興建的,可見他們“紛奢”到了什麼程度。

宮內生活,

主要寫宮人,其次寫珍寶。寫宮人,所鋪陳誇飾的,是要突出她們來源之衆廣,生活之空虛,命運之悲慘,來反映秦皇荒淫的罪惡到了什麼程度;寫珍寶,所鋪陳誇飾的,是要突出秦皇奢糜的罪惡到了什麼程度。這兩段屬於“體物”部分,是後面議論部分的基礎,它的作用,是爲秦皇荒淫奢靡自取滅亡這一中心思想的揭示預作鋪墊,給讀者以充分、具體、形象的感受。

關於這兩段的押韻情況。

先提示兩點:

①基本上按上面兩段內的層次(即提綱所列要求要點)押韻,其所以不完全按層次用韻,是因爲還須兼顧駢散結合相比喻、排比的運用等具體情況;

②所用韻腳依據的是中古音韻,不是明、清以來的音韻,和現代語音更有區別;押韻的方法也和律、絕句詩不同,不是一韻到底,而是中途轉韻。

具體用韻情況如下:

第1段:“畢、一、兀、出、日”押韻;“陽、牆”押韻;“閣、啄、角、落”押韻;“龍、虹、東、融”押韻;“悽、齊”押韻。

第2段:“孫、秦、人”押韻;“妍、蔫、年”押韻;“營、英”押韻;“年、山、間”押韻;“石、礫、惜”押韻。中間“明星熒熒”至“查不知其所之也”六個分句是一組排比句,迭用“也”字代韻,增強了排比一氣呵成的氣勢。

④第2段中“明星熒熒”等四句話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裏?

分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熒熒”是比喻句的喻體,“開妝鏡也”是本體。以璀燦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的妝鏡,既貼切又形象。將喻體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鮮明的畫面,令人驚奇,再出現本體,解釋原因,讀者印象更爲強烈。“綠雲擾擾,梳曉鬟也”,與上一句的表達方式相仿。第三句說丟棄脂水竟使渭流漲膩,用的是誇張手法,極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寫焚燒椒蘭竟至煙斜霧橫也是誇張,效用同第三句一樣。四句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加之新鮮的比喻,巧妙的誇張,讀來使人有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藉助於開鏡、梳摸、棄脂水、焚椒蘭這些生活細節形象地寫出了宮中美女之多,宮室之廣。寫宮室,是承接上文;寫美女,則是開啓下文。所以,作者緊接着便是寫美女望幸。這一層都是寫美人,但是從美人的生活遭際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無度。漢代大賦不少作品鋪張揚厲,堆砌詞藻。杜牧則發揮了賦的長處,着意鋪陳誇張,但所有的鋪敘又都爲後文的議論張本,爲表現主題思想服務。從這一節對美人的描寫可見一斑。

2.指導自讀課文3、4兩段。

這兩段難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讀。具體進程是:

第一遍,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讀,讀完後教師提出若干詞語、文句來考查學生的理解情況,並略作點撥;

第二遍,默讀、輕聲朗讀、斷續朗讀均可,邊讀邊體味結構思路和表現手法,讀前教師提示用韻情況,讀後教師提出若干問題要求學生解答,並略作點撥。

關於詞語、文句的考查和點撥:

“錙銖”、“庾”、“九土”、“獨夫”、“舉”、“族”——這些詞語,文言中常用,課本中均有註釋,要牢牢記住。其中“錙銖”、“庾”要注意寫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國,源出《尚書》中大禹治水後巡行天下,分天下爲九州的記載。“獨夫”,語出《孟子》,特指衆叛親離的殘暴君主;“族”,作“滅族”解,是封建時代的一種嚴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嘗不這樣。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紛”,多;“紛奢”合用,指豪華、奢侈。“念”,顧念。按“念”,《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爲本課應重點掌握的實詞,本義是“思念”,引申爲“念頭、想法”、“惦念顧念”等,這兩句是緊承上句具體說明。

“南畝”——即“田畝”。語出《詩經·七月》:“洗彼南畝”。注家謂古時農田多在南面向陽之處,以後文言中就常用“南畝”代指“田畝”。

“架樑之椽(chun)”——指在屋樑上的承瓦木條。注意“椽”的讀音和寫法。

“管絃嘔啞”——“管絃”,管樂器和絃樂器的合稱,古詩文中常用來代指音樂。“嘔啞”,形容樂聲嘈雜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暇”的本義是“閒空”,文言中常用“不暇”來表示“來不及”。“哀”,哀嘆、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爲本課應注意掌握的實詞,本義是“悲哀、悲傷”,引申爲“憐憫、同情”(“君將哀而生之乎”)、“哀嘆、悲悼”。4個“後人”均指秦亡以後的入,但第三個“後人”是指另三個“後人”更後的人。後一個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爲鑑戒,將使更後的人來哀嘆他的自取滅亡。

關於這兩段的押韻情況:

第3段:“奢、家、沙”押韻;“女、縷、語”押韻、“怒、固”押韻;“舉、炬、土”押韻。

第4段:“人、秦(拒秦)、人、君”押韻。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賦”特色的一段文字。從內容上看,作者從“宮人”、“珍寶”兩方面對秦皇荒淫奢靡進行了充分的鋪陳誇張的描繪。這種鋪陳誇張的手法,表現在句法上,是基本上採用了駢文的四言句式(駢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兩種句式),但又不像駢文那樣講究嚴格的對仗,句與句間只有跳躍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脈,一氣貫通,文意鮮明,有時又參用純散文句法,如虛詞“也”、“焉”的運用和用少量長句來收束鋪陳,加上靈活的用韻、換韻,這就使語句既具駢文的鏗鏘音調,又使句式長短錯落有致,具有散文靈動多變的特點。表現在修辭上,不但用語凝練,而且靈活,綜合地運用了排比、誇張、比喻等修辭方法,特別是用“明星”來比喻妝鏡的繁、多,用“綠雲”來比喻頭髮的美感,用“煙橫霧斜”來喻指香菸的濃郁,不但奇特新穎,而且能給人以充分的美感。由於具有上述句法、修辭、押辭、押韻等方面靈活運用的特色,全段文字雖極力鋪陳,卻不顯得枯燥;雖極力誇飾,卻不顯得浮靡,有着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反覆誦讀,就會體會到作者運筆行文的美妙。

2.指導自讀課文3、4兩段。

這兩段難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讀。具體進程是:

第一遍,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讀,讀完後教師提出若干詞語、文句來考查學生的理解情況,並略作點撥;

第二遍,默讀、輕聲朗讀、斷續朗讀均可,邊讀邊體味結構思路和表現手法,讀前教師提示用韻情況,讀後教師提出若干問題要求學生解答,並略作點撥。

關於詞語、文句的考查和點撥:

“錙銖”、“庾”、“九土”、“獨夫”、“舉”、“族”——這些詞語,文言中常用,課本中均有註釋,要牢牢記住。其中“錙銖”、“庾”要注意寫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國,源出《尚書》中大禹治水後巡行天下,分天下爲九州的記載。“獨夫”,語出《孟子》,特指衆叛親離的殘暴君主;“族”,作“滅族”解,是封建時代的一種嚴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嘗不這樣。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紛”,多;“紛奢”合用,指豪華、奢侈。“念”,顧念。按“念”,《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爲本課應重點掌握的實詞,本義是“思念”,引申爲“念頭、想法”、“惦念顧念”等,這兩句是緊承上句具體說明。

“南畝”——即“田畝”。語出《詩經·七月》:“洗彼南畝”。注家謂古時農田多在南面向陽之處,以後文言中就常用“南畝”代指“田畝”。

“架樑之椽(chuán)”——指在屋樑上的承瓦木條。注意“椽”的讀音和寫法。

“管絃嘔啞”——“管絃”,管樂器和絃樂器的合稱,古詩文中常用來代指音樂。“嘔啞”,形容樂聲嘈雜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暇”的本義是“閒空”,文言中常用“不暇”來表示“來不及”。“哀”,哀嘆、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實詞表》列爲本課應注意掌握的實詞,本義是“悲哀、悲傷”,引申爲“憐憫、同情”(“君將哀而生之乎”)、“哀嘆、悲悼”。4個“後人”均指秦亡以後的入,但第三個“後人”是指另三個“後人”更後的人。後一個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爲鑑戒,將使更後的人來哀嘆他的自取滅亡。

明確:第3段側重於揭示秦皇的荒淫、奢靡和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導致農民起義,阿房宮毀滅;

第4段側重揭示秦與六國自取滅亡的教訓,諷勸“後人”要引爲鑑戒。後一段是對前一段的拓展、推論。

(2)兩段的表現手法有什麼區別?爲什麼寫法不同?

明確:第3段的表現手法是夾敘夾議,重點仍在鋪敘,但以議論爲框架、脈絡;

第4段則純爲演繹、推斷。兩段之間,前一段是後一段的鋪墊,不採用鋪陳的方法淋漓盡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後一段,道理已明,再寫就成贅疣,話說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嘆。

(3)第2段是怎樣緊承上兩段的?句法和表現手法有何異同?

明確:第3段用“嗟乎”緊承上兩段的鋪敘,轉入對秦亡教訓的議論,並領起後文一嘆再嘆的筆調。這一段,同前兩段一樣,也運用了駢文的四言句法,採用了鋪陳、誇張,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筆法更多,散文的氣脈更足,“文賦”的特點更爲鮮明。

(4)作者寫《阿房宮賦》,是爲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朝政。但爲什麼寫阿房宮被焚,卻說“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裏作者流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現代文中的“可憐”是“值得憐憫”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釋“值得憐憫”外,還有可愛、可惜的意思。這裏的“可憐”解釋爲“可惜”。作者用這二字,使無窮感慨充溢字裏行間。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餘里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之中化爲灰燼。秦朝速亡的史實說明,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但是,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無視歷史教訓,沉湎聲色,又大起宮室,身居積薪之上,仍以爲安。歷史興亡,激盪胸中;目睹現實,感慨萬端。神奇瑰麗之阿房宮付之一炬令人可惜,顯赫一時的秦壬朝毀於一旦令人可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後塵,唐王朝的命運不也令人可憂嗎?“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的不安與憂憤溢於言表。辭賦不同於論文,許多地方並不直說,讀時需細加玩味,方能體會作者的用心。

3.指導通讀全文,歸納、拓展。

關於思想內容。

提問: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與《六國論》比較,有何共同特點,各篇立論的獨創性表現在哪裏?

點撥: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阿房宮營建的極盡豪華,宮內生活的荒淫奢靡,對人民殘酷壓榨的鋪陳描繪,揭示秦皇的自取滅亡,諷喻當朝切勿重蹈覆轍。二篇的

共同點,都以秦與六國的興亡爲論題,都針對當時朝政有爲而發,規勸當朝要引爲鑑戒。

不同點:

②蘇洵《六國論》立論的獨創性,表現在作者沒有像舊時代許多作家那樣,總是從鞭撻強秦暴行的角度立論,而是第一次從“六國破滅”的內部因素的角度來立論,對內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經濟、外交、軍事諸方面,而且處處顯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③《阿房宮賦》是一篇“賦”,但議論的成分就佔了一半,可以說是用賦體的形式來寫論文,這寫法本身就具獨創性;其次,它的獨創性還表現在作者是選擇一個具體、形象的事物作爲立論的角度,把阿房宮作爲秦皇驕奢淫逸的象徵,作爲秦皇壓榨人民的見證,作爲秦王朝覆滅的標誌,這種立論方式更是獨具特色的。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2

課文分析:

課文《老人與海鷗》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羣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羣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爲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乾,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爲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過的人無不爲人與動物這樣真摯的感情而動容。

教學目標:

1、在情感朗讀中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瞭解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2、學習描寫海鷗動作的詞句,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們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們的加倍回報。

3、通過學習課文的細節描寫,學會如何真實具體地表達感情,並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深入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深情

師: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想老人與海鷗相依相隨的許多畫面一定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播放老人與海鷗和諧相處的錄像,學生觀看)。

師:看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談感受)

師:說得真好!一個充滿着溫情的詞語:親人。老人與海鷗就像——(生接說)親人一樣。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那動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欣賞老人愛海鷗的錄像,欣賞老人愛海鷗的錄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力求使學生感受到這樣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同時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託在海鷗身上,這種與海鷗之間難以割捨的濃濃的情感,在音樂的渲染下更讓人動容,也爲第二課時,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情誼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筆。

二、自瀆悟情——感悟海鷗對老人的深情

1、師渡:當我們大家都沉浸在老人與海鷗的這份親情、和諧與幸福之中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了(出示PPT)生讀“沒想到過了十多天後,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2、師:老人在世時曾對人們說過他的願望:他說當他離開人世時希望能夠把他的遺像放大,帶到翠清邊,讓他再看一眼他的“兒女們”,人們完成了他的遺願,但就在把他的遺像帶到翠湖邊時,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請同學們自由讀15——19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句子讓你感動,並與同桌交流。

(1)快速朗讀,畫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部分。

(2)從字裏行間,你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情感?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海鷗的心情嗎?

海鷗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讀書,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獲得初步的閱讀體驗。

3.老人把海鷗當作親人,海鷗也把老人當作親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寫出海鷗是老人的親人?

4.彙報交流

預設:

A.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1)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大不一樣”,提問:海鷗的叫聲與姿式與平時會有怎樣的“大不一樣”?

(2)師:老師從你們的回答當中知道了,海鷗此時是焦急的、悲傷的,(出示PPT)海鷗們連聲呼喚,他們似乎在說什麼?

(3)師:同學們,海鷗們一聲聲熱切的呼喚有驚訝,焦急,還有悲傷,誰能把這種感覺朗讀出來?

師:我分明看到了一隻焦急熱切而又悲傷的海鷗,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一讀。(生齊讀)

師渡:海鷗們“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老人卻始終一動不動,海鷗們終於明白:老人已經永遠永遠地離他們而去,於是,在翠湖邊上,它們爲老人舉行了一場特殊而感人的葬禮。哪些地方能夠體現海鷗對老人的一片親人般的深情呢?。

B.“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1)師;你感受到了什麼?從哪個詞感受到的?

(2)如學生說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對偉人的尊敬,老人是偉人嗎?(學生討論彙報)

(3)你能讀出海鷗對老人這種親人般的溫情,還有對偉人的尊敬與愛戴嗎?(指名讀)

C.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1)師:你體會了什麼?(生髮表意見)

(2)師;好,同學們,閉上你的眼睛,現在你就是一隻海鷗,把你最好的祁禱與祝福送給老人吧!(生閉上眼睛祁禱)

師:睜開你們的雙眼,把這份守靈時誠摯的感情讀出來。(生有感情地齊讀)

(3)師:十多年了,幾千個日子,老人每天都來,可有一天老人沒來,第二天老人還是沒來,直到第三天的時候,老人才步履蹣跚地來了。(音樂響起,畫面是老人喂海鷗)喂海鷗的時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彎成了弓一樣的弧形。這3天,他只吃了一碗麪,覺得好點了,就趕來看海鷗了。可這一看竟成了訣別了。同學們你們讀16自然段描寫海鷗的句子,老師讀描寫老人的句子。

師:同學們很善於抓住重點詞句,用心體會,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我們繼續交流。

D.“當我們不得不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1)師: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體會,出示PPT:誰有信心讀一讀這一段。

請一生讀。

(2)師範讀,把“撲”字讀成“飛”字,引導學生討論行不行?(學生討論彙報)

(3)師:看來,這兩“撲”含義很深,情意更重,寫作時,用詞要反覆推敲,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感動了,這裏面的焦急、悲傷依依不捨是多濃的一份情感,生死都願意相隨。一隻只海鷗撲過來,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渦。

師:這是一場怎樣驚心動魄,讓人爲之動容的葬禮,同學們再自由讀一讀這段,讀出海鷗們一片深情。

生自由讀,再請兩生到三生個體讀,請生評價。

師:讀得真好,今天,老師把當時兩張真實的照片帶來了,(一張是排隊瞻仰守靈時的照片,一張是海鷗“撲”過去的照片)出示PPT,師配悲傷小提琴曲《離開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說:海鷗們站成兩行,他們一動不動爲老人守靈,在心裏輕輕地呼喚着:“老人,生前你沒有兒女,就讓我們做你的兒女,讓我們爲你守靈,爲你祁禱吧!老人的遺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鷗們不顧一切的撲過來,大聲鳴叫:不,不要搬走這張照片,讓我們再看我們的親人一眼,給他鞠個躬吧!”同學們,拿起你的書,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讀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齊讀)

5.同學們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麼原因會發生這樣的意想不到?(生彙報)

師:正因爲老人生前對海鷗奉獻出無私的愛,所以纔會有海鷗意想不到的舉動。(板書)看着這樣悲壯的場面,這不禁又讓我們想起老人精心喂鳥的情景(出示喂鳥畫面)回讀:

老人順着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師:“節奏”是音樂的靈魂,誰知道節奏與什麼有關?

師:那老人喂海鷗的節奏是怎樣的?

生:老人喂海鷗的節奏也是時而快時而慢的。

師:那老人喂海鷗爲什麼時快時慢?

師: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來是海鷗依着老人的節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實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鷗的節奏邊走邊放。(指名讀)

海鷗來的多了,吃得快了,請你歡快地讀讀。(生①讀)

海鷗來得更多了,吃得更歡了,請你更歡快地讀讀。(生②讀)

海鷗吃得心滿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誰能這樣來讀讀。(生③讀)

師:這起起落落的海鷗,翻飛的白色,譜成了一篇------(生:有聲有色的樂譜)

師:在這有聲有色的樂譜裏,你聽到了什麼?

師:除了海鷗的聲音你還能聽到什麼?

師:你們又彷彿看見了什麼?

師:你們看到了那麼多,聽到了那麼多,感受到了那麼多,能不能把這段話讀一讀,先自己練練。誰想讀:(指名讀)

師:十年來,每逢冬季來臨,老人風雨無阻,,像照顧兒女一樣,與海鷗相依相隨,共同譜寫着這首美妙的歌—學生讀(變換成的詩,配以《致愛麗絲》音樂)?

過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卻變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

語文教學要“以讀爲本,讀佔熬頭”,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如果離開了聲情並茂的朗讀,只是理解內容,那樣的閱讀教學是殘缺的。閱讀教學一定要要以讀代講,以讀悟情。課文中描寫海鷗的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傳神,也十分感人。教學中我會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後適時指導學生朗讀。特別是引導學生回憶現實生活中人與人告別時的場面,來引導學生體會海鷗爲什麼爲老人守靈,理解文中爲什麼用“撲”而不用“飛”。文本與生活的結合,會使學生很容易體會到海鷗對老人那深厚的情誼,很自然地通過朗讀流露出來,加上採取不同方式的讀(範讀、指名讀、引讀、男生讀、女生讀、師生賽讀,齊讀)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真正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目的。

三、想象寫話——深入品味老人與海鷗至死不渝的親情

1、師渡:是啊,老人的心裏歸牽掛的還是海鷗,海鷗們對老人也是依依不捨,我想,他們一定還有好多好多的話想向彼此傾訴,讓我們一起來幫他們完成這個心願吧!

生想象寫話:

(1)假如你是一隻老人曾經餵養過的海鷗,面對天堂裏的親人——老人,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2)假如你是天堂裏的老人,回憶與“兒女們”海鷗相伴的一幕幕,面對悲痛欲絕的海鷗,你會對它們說些什麼?

2、生寫,交流。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在理解、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過程中,滲透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體會情感和人文價值,使語文課堂的“語文味”更濃些。引導學生超越文本,昇華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悟,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主旨,引導學生從課文中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讓學生讀懂作品,領悟真諦,通過超越文本的讀書讓學生變得智慧、變得美麗。

四、拓展昇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1、師:多麼誠摯的語言,多麼動人的情感,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很多的人,後來,人們在翠湖公園裏建立了一個雕塑(出示PPT),師解說:老人依舊滿臉慈祥的笑容,周圍,海鷗翩然翻飛,多麼和諧的場面!同學們,這就是那位老人,讓我們用最神聖的隊禮向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表達出少先隊員們最崇高的敬意!

2、師:生活中,像老人一樣愛護動物的人還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們現在來聽一首歌:《丹頂鶴的故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來關愛動物,都和動物和平共處吧!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意在使學生用心靈頌讀,用心靈傾聽,用心體驗,用心靈表達,“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使學生們帶着收穫,帶着思考,帶着信心,走向新的課堂,開始新的探索。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3

【學習目標】

1.瞭解蘇軾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

2.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3.體味作者複雜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2.體味作者複雜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知識鏈接】

1.關於詞

詞,詩歌的一種,起源於南北朝,成於唐,盛於宋。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曲子詞”“曲詞”“樂府”“樂章”“歌詞”等。詞按字數的多少分類可分爲: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字至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三大類。按詞的段落的多少分類又分成幾種:全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詞”,二段的叫“雙調”,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詞的段落叫“闋”或“片”,從上片到下片講究銜接貫穿,意思前後相承,叫“過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換頭”或“過變”。依據已有的詞調寫的叫“填詞”或“依聲填詞“,自己譜曲自己寫詞的叫“自度曲”。詞有“令”“引”“近”“慢”的分別,“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的引歌;“近”又稱“近拍”,相當於“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稱,指節拍較慢,聲調延長。“慢”詞的字數較“令”“引”“近”的詞字數要多些。

宋代詞風可分爲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他們認爲“詞爲豔科”“詩莊而詞媚”,多寫情愁別緒、個人遭遇,特別講究音韻格律,風格清麗婉媚。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爲代表,主張“以詩爲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不肯損害意思以遷就音律,“故爲豪放不羈之語”,格調高昂,取材廣泛。

2.知人論世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員,他們被人稱爲“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在文學藝術領域裏,蘇軾的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詩方面,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方面,他開豪放詞之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上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四家”。他的詩詞文所表現的豪邁氣概及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他以灑脫曠達之氣入詞,只把詞當成一種句讀不葺的新體詩來作,對詞體的內容大膽革新。他在詞裏懷古傷今,論史談玄,抒愛國之志,敘師生之誼,寫田園風物,記遨遊情態,真正做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論》)。蘇軾打破了“詩言志”而“詞傳情”的題材分工,拓大了詞的歌詠範圍,不僅延長了詞的生命,並使其獲得新的發展,是豪放派當之無愧的奠基者。

蘇軾總結自己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蘇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作成就而言,蘇軾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

3.寫作背景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爲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閒職,他在舊城營地闢畦耕種,遊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爲其代表。本詞的主旋律感情激盪,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爲一體,借詠史抒發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無成的感慨。詞的標題(赤壁懷古)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而詞牌(念奴嬌)僅是一首詞的名稱。詞牌來歷:念奴是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音調高亢悅耳。題目是“赤壁懷古”,告訴我們這首詞的主要內容是蘇東坡在赤壁這個地方遊覽的時候,觸景生情,進行懷古,緬懷古人。

【學習過程】

一、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故壘()(2)公瑾()(3)綸()巾

(4)檣櫓()(5)華()發(6)酹()江月

2.解釋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③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3.指出下列句子各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①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②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4.整體感知

閱讀詩詞時,我們往往要從整體上把握主要內容,爲此我們常常要對詩歌的具體內容進行概括。比如柳永《望海潮》一詞上片極力讚揚杭州自然環境之秀美、城市經濟之繁榮,下片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閱讀本首詞,說說詞的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麼?哪一句是連接整首詞的關鍵句?

二、合作探究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請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2.上片選擇了哪些意象來表現赤壁景觀?景物有什麼特點?

3.“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4.下片中從哪些方面來寫周瑜?他的形象有什麼特點?

5.作者從哪些方面將周瑜與自己進行比較?抒發了什麼情感?

三、拓展探究

1.對於詞中“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兩句的思想感情,向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是積極的情感,有人認爲是消極的情感,結合本詞的特點及作者人生經歷,談談你的觀點。

2.《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 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一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 麼?爲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說》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爲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 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 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 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3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 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 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爲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爲“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 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 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 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 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 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爲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 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爲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 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 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三 [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爲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 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啓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 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爲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 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 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 《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 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一靡一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 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 語篇脈絡梳理 ] 語篇品讀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 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 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 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 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 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 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 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爲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 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 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觀點。

【體會】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 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 “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 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爲惑 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 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 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 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歟!”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 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爲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爲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 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爲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 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一了大的,我看不出 (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說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 (爲什麼笑),他們就說:“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爲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爲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 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 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 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爲“……的原因”;文章開 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爲: “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 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爲“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 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 “豈”,表反問語氣

【體會】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爲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着批 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 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衆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 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 “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 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 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 思想表現了一種動一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 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爲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說》贈給他。

【品味】“好(h&agra一ve;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爲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體會】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爲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爲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 過是觸一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說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 生了深遠的影響。

內容結構:內容論證法

第一段:正面闡述①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下定義

②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③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作結論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一良風氣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論 據(1)

(縱比) 古之聖人……

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衆人……

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論 據(2)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

(橫 比) 巫醫樂師百工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恥相師 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係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例證法 引證法

師道關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第四段;寫作緣起 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一)論證方法

1.下定義、作結論 :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2.對比論證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爲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 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衆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 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 :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二) 語言特色* 1.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爲“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 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 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 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 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 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附:◎韓愈名字的傳說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 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爲他起名作難,便 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羣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 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纔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 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 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 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爲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爲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 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纔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 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一姐訂了婚。盧小一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 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一姐完婚。盧小一姐天性*活潑,爲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 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爲,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 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爲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爲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爲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 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纔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一姐果有見她,接着說道:“小一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 黑,請小一姐賜教。”盧小一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一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一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人個新名字。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5

目標:

1、瞭解——高中語文學習與初中語文學習的聯繫和區別

2、瞭解——學科的特點和高考的要求

3、瞭解——語文學習的習慣和老師的學習要求

4、明確——語文學習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

講授要點:

一、開場白和自我介紹

二、理解“語文”

1、語文——語言、文字

(1)聽(會聽課,聽懂別人的話,別人說話自己能夠專心聽)

(2)說(大膽說話,大聲說話,說得條理明白)

(3)讀(表情朗讀,理解閱讀)

(4)寫(會寫各種文體的文章,達到表達的目的)

2、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的聯繫與區別

高中語文學習需要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高中語文學習比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塊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爲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選修”,還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塊構成;

(2)初中學習只要閱讀理解,會寫600字作文,高中是“閱讀賞析,表達與交流,會寫不少於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學的文體不完全系統,高中完全系統——小說與戲劇,詩歌與散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

(4)高中實行學分式學習。

三、語文學科的特點

1、最難學好,因爲主要靠自學,老師的作用小;

2、積累要求高,記憶的東西要求多,瞭解的東西要求多,要記性;

3、語言文字的領悟力難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難寫,要靈性;

5、個人成績會時高時低,進步緩慢,不能迅速達成;

6、高考三樁之一,成績160——200分。

四、學好語文需要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的習慣你養成了嗎?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知識信息量大,自修實踐性強。這就告訴我們:第一學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賴於學習者自身努力。語文考試在五個層級上考學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運用,賞析評價。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說到底,就是考學生的記性和悟性。而記性和悟性絕不能在短時間內速成,需要長時期的積累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怕記怕背,懶於動手,是學語文的大忌。要學、會學、堅持學,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語文教學的方向,更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學生這個主體的一個根本性的要求。“一切皆從習慣開始”沒有良好的習慣,語文教學必無效率;沒有良好的習慣,何談記性、悟性的生成和發展?沒有良好的習慣,哪來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形成?

那麼,學好語文應該要有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放聲朗讀的習慣。這個習慣現在小學生還做得比較好,中學生就差多了,而且隨着年級的升高,習慣越差。高二、高三的學生你就很少聽到他們自覺地放聲朗讀了。有早讀課的地方,早讀聽到的基本是外語的朗讀,而語文的朗讀只在一種情況下出現,那就是有老師當面督促或是有課文背誦將要檢查時,這種朗讀帶有明顯的應付性。探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以爲考試不考有聲朗讀,不必費勁地發出聲音。

其實朗讀自有好處。古人說:“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這裏說的是文言文的學習,那麼現代文呢?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認爲朗讀可以“從字句中抓住聲音節奏,從聲音節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他還說即使是自己寫的作文,也要拿出來讀,“才見出聲音是否響亮,節奏是否流暢”。這就是說現代文的學習仍離不開朗讀。朗讀與默看比,更容易讓人身心俱入,專注集中。避開學習這個功利層面,朗讀還能從美學的感受上產生心理的愉悅,體驗出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預習新課的習慣。老師教新課前,學生一定要先預習,做到:1、能流暢地讀出課文;2、圍繞課後練習,做出基本思考;3、找出難懂的地方,準備質疑;4、可以根據課文查閱有關參考資料。有了預習,才能提高聽課效率,才能學得主動。

(三)記筆記的習慣。首先做好課堂筆記,老師講的要點,一時還弄不懂的問題答案都要先記下,這將有助於自己課後複習理解和總結積累。其次做好讀書的筆記,可以寫在書上(自己的書),也可以寫到筆記本上。可以是抄錄的詞語運用或美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的賞析點評。俗話說得好“好頭腦子,不如懶筆頭子”,有時聽過、看過,卻不如“記過”。筆記可以長自己的記性。

(四)勤用工具書的習慣。《現代漢語辭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作爲中學生這兩本工具書應必備,條件好的還可以置辦一些其他的工具書。遇到陌生的或模糊的字詞,要勤查,不要想當然。例如高中語文課本《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一處:“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像龜甲,特稱龜裂片。”這裏“龜”是個易讀字,“龜裂片”一詞,結合實物,雖帶模糊,好像也能懂。如果放過去,錯讀產生了!查一下工具書就知道,這裏“龜”有兩個讀音,前讀“guī”後讀“jūn”,又認識了一個古地名“龜池”的讀音。俗話說“平時學習懶一懶,考試分數減一減”,你容易錯的,也是考試容易考的,爲什麼不勤用工具書呢?

(五)思考和說話的習慣。課堂上,有的同學懶於思考,怕回答問題,總是等老師最後“真情告白”。有的同學雖然對答案有所知,卻怕當衆說話。口語訓練本身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現代社會離不開交際,說話既可以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又可以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個經常在公衆場合說話的人,其口頭表達能力一定優於那些公衆場合說話少的人,這也是“用進廢退”的道理。農村中學的學生多不愛講話,有的即使說話聲音也小,語文課常處於沉悶狀態,這是一定要改變的。

(六)課外閱讀的習慣。要學好語文,僅靠《語文》書遠遠不夠。像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就規定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比如規定一個高中生三年的閱讀總量不少於300萬字,並開列了課外閱讀的書目。高中語文教材還配備了《語文讀本》給學生課外閱讀。幾年下來,我們發現不少學校、不少同學並未好好利用,基本上是處於放任式、束之高擱式。可以說,缺少課外閱讀,很難形成語文的悟性。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6

一、導入

這個學期我們學xx的第一篇小說是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從這篇小說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體會到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痛苦。無數像“橋邊的老人”一樣的無辜的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精神的寄託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那些經歷了戰爭又有幸能活下來的人,特別是那些在戰火中九死一生的戰士,在戰後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他們的精神狀態是否有人關注呢?讓我們走近伯爾,走進《在橋邊》。

二、作者簡介

“二戰”後德國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一位與軍國主義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譽爲“當代德國的歌德。”六年的軍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這段經歷爲主要題材,着重反映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他的作品充滿灰暗、抑鬱的基調,瀰漫着下層人民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歡樂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說《火車正點》,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裏?》,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整體感知

1、根據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發生的背景嗎?

明確:他們替我縫補了腿——戰爭之後(二戰之後)

2、“我”是誰?“我”爲什麼坐在橋邊?

明確:猜測——“我”是負傷的戰士或百姓。

他們給我一個“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數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

二、重點研讀[ks5u]

1、對於自己的生活現狀,“我”滿意嗎?爲什麼?請說出理由。

明確:不滿意。

這份工作單調、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雖然對現狀不滿,但爲了生存,又無力抗爭,“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數錯,“亂數”,使得數字不準確。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興……我就用五位數來表示我的慷慨。”充滿反諷和揶揄的筆調錶露了“我”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2、除了因爲工作單調、枯燥、乏味,還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對這份工作、對自己的生存現狀感到不滿的嗎?

明確:對“他們”的不滿。

3、“他們”是誰?“我”爲什麼對他們感到不滿?

明確:這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第一段“他們以用數字來表明他們的精明能幹爲樂事,一些毫無意義的空洞的數目字使他們陶醉”;“他們喜歡這個未來完成式”他們醉心於數字上的增多,即便這些是虛假的數字,他們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圖作出些“政績”,並不真正關心人的.生存狀況。

4、“我”對自己的生存現狀不滿意,那麼,“我”想要怎樣的生活?找出相關語段。

明確:想要愛情。(心愛的姑娘)

5、當心愛的姑娘在橋上經過的時候,我有怎樣的心理感受?

明確:課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簡直就停止了突突的聲音”

“所有在這個時間走過的人,我一個也沒數。這兩分鐘是屬於我的,完全屬於我一個人的,我不讓他們侵佔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動”“所有一切有幸在這幾分鐘內在我朦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過的人,都不會進入到統計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這很清楚,我愛她。但是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

“我在愛她。這是很清楚的,我在愛她。”

6、師: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諷語調,寫得如散文詩般,調子也比較歡快。

齊讀,感受 " 我 " 的歡樂。

7、小結:“我”是真的在愛着她了!在姑娘過橋的那個瞬間,如此美好而激動人心的幾分鐘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齊讀課文,感受情節的“搖擺”。

1、在小說中,即使故事的開端和結局都很簡單,作家也不願意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的,而是要讓他千折百回,每一個地方都可能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後才抵達勝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說越是精彩,這就是小說情節搖擺所產生的魅力。這篇小說也是如此,情節在短短的篇幅中幾經搖擺,“我”的內心情緒也隨之起起落落。

2、請同學們說說故事的發生、發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緒有着怎樣的起伏?

明確:開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無意義的生活現狀,隨着情節的發展,“我”愛上了過橋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現,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悅,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緒起伏。

3、 這也是情節的第一次搖擺,隨着情節的發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點幸福卻也並不能一帆風順。於是,就有了情節的第二次搖擺。請同學們根據情節的發展和高潮部分,說說情節的第二次搖擺作者是怎樣設計的?

明確:作者安排了主任統計員的出現。主任統計員要來檢查了,“我”的內心由之前的“愉悅和歡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內心充滿了緊張和矛盾。

4、 情節迅速過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樣的抉擇?

明確:表面上看,“我”爲了生計,壓抑住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因爲我必須數,不能目送她過去”,而在內心深處,仍然是真摯的愛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託壓倒了空洞無意義的職業——“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姑娘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

5、 情節運行到這裏,似乎要滑向悲劇的結局了。可偏偏峯迴路轉,情節再次出現了搖擺。請同學們閱讀故事的結局部分,說說情節的第三次搖擺。

明確:“我”居然被主任統計員認爲是“好人、很可靠”,幸運地逃過了檢查,將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6、小結:正是因爲有了情節的一次次搖擺,有了主人公內心情緒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說簡單又豐厚,搖曳而生姿。以上是我們通過情節這一元素走進了伯爾的《在橋邊》,感受了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悲歡。

四、主題探究

接下來請同學們談談你的閱讀感受:你覺得伯爾通過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是愛情麼?是表現愛情的巨大力量麼?並請談談你的判斷理由。

明確:小說表面上,是在表現愛情對於一個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具有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深層的更在於表達對德國戰後,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精神狀態的關注,揭示了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因爲主人公的愛情,僅僅只是暗戀,他甚至並不打算告訴那姑娘,“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 (插入問:主人公是把這次愛情作爲可以實現的現實追求來看待麼?)與其說是愛情,還不如說是主人公的一種精神寄託,是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的個人境遇中,依然堅持的對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種守望吧。

小結1:這就是伯爾的小說,在極短的篇幅裏,在看似平靜的敘述裏,既有小人物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理想主義的歡樂精神。通過情節的一次次搖擺,闡釋了深刻而複雜的主題,帶給人們無盡的思考。

或小結2:不僅在伯爾的小說中會出現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的發生。在紛繁複雜、追求利益的現代社會,人們太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和滿足,而忽視了精神的充實和探索。很多人捨得給自己的父母花錢買很多高檔物品,卻捨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於掙錢,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心。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認爲物質上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給人物質上的幫助就是最大的幫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與物質無關,真正的幸福也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相反有時失意時的一句鼓勵,痛苦時一個擁抱,沮喪時的一個眼神,落魄時及時伸出的一隻手,那纔是真正的幫助,真正的關愛,那才能讓別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說的結局極富戲劇性,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麼?爲什麼?

明確: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爲故事的發生部分,已作足了鋪墊。

b) 要來檢查的和認爲“我”是一個可靠的人的並給予我數馬車這一美差的都是“他們”。那麼“我”眼中的“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羣人呢?請同學們回顧相關的語句。

c) “他們”看到“我”送上的數字時的神態、心理的細節描寫有哪些?

明確:他們看到數字時的“臉上放出光彩、容光煥發、心滿意足、眼睛閃閃發亮、喜歡這個未來完成時…….”等細節。

d) 從中我們發現“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什麼?

明確:這些細節的充實,讓我們對主人公生存的空間有了深切的瞭解。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這更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其實這些數字根本都是“不準確的”,隨“我”的心情故意亂數的,“我”也“是一個不可靠的人”,這樣的一個社會氛圍,這樣的一種官僚主義作風,註定會有如此荒謬的結局。所以,這樣的結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 作者通過這個結局諷刺了怎樣的一個社會現實?

明確: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從始至終都沒有人給過主人公真正的精神關懷。儘管由數人換成了數馬車,但改變的僅僅是工種,他的處境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他的精神需求也許永遠也不可能實現了,他作爲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也許同樣被永遠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課文這樣的一句話“坐在馬路那一邊數汽車的礦工”,說明像主人公這樣的遭遇並非特例。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7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和背景。

1、賈誼,西漢人,是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十八歲能誦詩書,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吳公愛其才,召置門下。後吳公做廷尉,向漢文帝推薦,賈誼二十多歲時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爲太中大夫,後遭大臣周勃、灌嬰等陷害,貶爲長沙王太傅。後又做樑王太傅,樑王墮馬而死,賈誼自認爲是自己失職,最後抑鬱而死。

2、賈誼生活的西漢初期,由於經過五百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賈誼認爲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評論時政,《過秦論》就是爲宣傳這種主張寫的。《過秦論》有上中下三篇,這裏選的是上篇。魯迅曾稱讚本義爲“西漢鴻文”。

二、朗讀課文,分析把握文章內容。

1、板書課題,解釋“過”:指出……的過失,動詞。解釋“論”明確文體爲議論文。

2、檢查預習,請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鏃(zú)系(jì)頸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隸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礎上教師範讀。特別注意將文中的停頓、句中的停頓讀清楚,把本文多處的駢偶句式的特點讀出來。

三、讓同學齊讀本文後,講讀第1自然段。

1、教師強調:

固:堅固的地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席:像席子一樣地,名詞作狀語,包、囊:用法同上。

是:這,指示代詞。

衡:通“橫”(通假字)

2、學生翻譯:略

3、請學生概括本段意思,並做簡要分析。

教師強調:這一段主要寫秦的強大是從秦孝公開始的。文章先敘秦國的地理優勢和秦孝公的野心,次敘商鞅輔佐下秦國取得的成果。

4、請學生按板書思路背誦。並檢查或抽查背誦情況。

四、講析第2段。學生朗讀後:

1、教師強調以下詞句: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愛,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軍隊;北,潰敗的軍隊。

因遺策:因,沿襲。

因利乘便:因,趁着。

開關延敵:延,引。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延,延續。

2、請學生簡述本段大意。

3、教師提問:

九國諸侯的強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現出來的?這些內容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教師在學生回答後強調:

首先寫出了諸侯們買通天下之士,採用了合縱策略締結了盟約;其次寫出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各有所長;最後寫九國之師軍隊強大,而最後的結果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伏屍百萬,流血漂櫓”。這樣就反襯出秦國的強大,同時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國之所以強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符合社會時代的發展,是一種“仁政”,這種“仁政”得到秦國後代君王的繼承,所以到了勢力如此強大的地步,又間接地爲中心論點的提出做了準備。

4、學生朗讀第2段。

5、作業。

(1)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2)完成書後練習第一題。

(3)預習第3、4、5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情況。

二、學生朗讀第3段,教師強調。

1、奮六世之餘烈:烈,功業。

卻匈奴七百餘里:卻,使……退卻。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陽:省略介詞“於”,應爲“聚之於咸陽”。信臣精卒:信,誠信、可靠。

以爲固:省略句,省略賓語應爲“以之爲固”。

2、讓學生簡述本段大意,然後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明確本段寫作的順序,爲背誦打基礎。

教師提問:

(1)作者先用哪些話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實質?

強調:“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2)哪幾句寫他的對外政策?

強調:“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築長城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3)哪幾句是寫他的對內政策?

強調:“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爲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讓學生根據板書練習背誦。檢查背誦。

三、學生朗讀第3段,教師強調:

1、甕牖繩樞:“甕”、“繩”,名詞活用作動詞,“甕”用破甕做……“繩”用繩子系……

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兩句中“足”和“起”後均省略介詞“於”,爲省略句。

天下雲集響應;“雲”、“響”均爲名詞作狀語,分別譯爲“像雲一樣”,“像回聲一樣”。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見書下注釋)。

3、教師提問,學生在本段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問(1)陳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學生回答:

出身: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衆。

武器:斬木爲兵

問(2)作者寫陳涉起義突出了什麼特點?

出身:缺乏號召力

才能:缺乏指揮作戰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擊

問(3)作者寫陳涉,突出了陳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衆竟然一呼百應,彷彿不費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爲了什麼?

強大的九國之師聯合攻秦,結果是一敗塗地;弱小的陳涉之師卻能“亡秦族”。作者通過這些內容。表現出了秦始皇由攻轉守變化的關鍵;仁義不施。失去了仁義,使民心喪盡,失去仁義,就變得不堪一擊,由此可以明確看出了本段已經爲文章最後提出的“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準備。

4、讓學生熟讀本段,根據以上板書的順序,在課上背誦此段。然後集體背誦。

5、作業:

(1)鞏固背誦第3、4兩段。

(2)預習第5段;找出本文對比的內容,體會本文論證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情況。

找兩位學生分別背誦第2、3兩段。

二、學習第5段。

學生朗讀。教師強調:

1、崤函之固: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固的地勢。

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度”“洯”,對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對文,都是比較的意思。兩句話譯爲:度量一下長短大小,比較一下權勢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有序;“朝”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致萬乘之勢:“致”達到。

2、讓學生簡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層次。

3、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作者論述秦王朝的滅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內容與全文有什麼關係?

強調:“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秦滅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從領袖的地位,指揮作戰的能力,部隊的素質和武器裝備四方面同九國之師和陳涉對比,結果是後者遠不如前者,卻“功業相反”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從全文結構上看,本段的第二層照應了全篇,歸納出了中心論點;“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照應本文第1、2段;“然後以六合爲家,崤函爲宮”,照應本文第3段;“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照應本文第4段;最後照應上文“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水到渠成地點明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根據本段層次,背誦。

三、請學生朗讀全文,然後討論:本文是怎樣使用對比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討論後,學生髮言。

教師強調:

使用兩方面的對比: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

縱向對比爲秦國和秦朝的對比:秦國由弱到強,原因是“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這些政策符合社會發展,是“仁義之施”逐漸強大是必然結果。秦王朝由強到弱,原因是“廢先王之道”不施行仁義,逐漸衰弱直至滅亡也是必然結果,這就強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

橫向對比:首先拿秦國與六國進行對比,反襯出秦國的強大,含蓄地指出秦國曆代君王“因遺策”施行仁政,勢力才如此強大,爲論點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其次拿秦朝與陳涉對比,突出了雙方的尊卑、才能、軍隊、武器的懸殊,而弱小的陳涉竟能一呼百應,共起滅秦,原因正在於秦朝的“仁義不施”。最後拿陳涉與“六國之師”對比,前者勢單力薄卻起事之易,一舉滅秦;後者勢力雄厚卻攻秦之難,自取滅亡,突出了陳涉的弱小以及敗案的“輕鬆”,實際上還是爲了證明中心論點。由此看來,幾種對比,縱橫交織,無疑增加了強大的論證力量,最後“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瞭。

四、教師帶領同學總結本文的語言特色。

1、首先讓同學找出本文的對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捲天下,包舉守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2)“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

(3)“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2、教師簡析。

以上第(1)句雖然“席捲”、“包舉”、“囊括、“併吞”都有“併吞”之意;“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沒有重複感,卻突出地表現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話均爲一個意思,但句句有力,強調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從結構上起到了強化作用,顯得語勢強烈,鏗鏘有力。

另外還有些句子駢散結合,非常靈活,變化多端,句式豐富多彩。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

1、總結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異義詞。

2、完成書後練習三。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8

一、教學設計思想

1.本單元主題是“成長如蛻”,關注成長中的心理與情感,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和鑑賞幾篇小說,理解其主題,把握其人物思想感情,學會鑑賞小說的基本方法。《鑄劍》篇幅雖長,但情節簡單,教學時重點分析少年眉間尺的性格變化。

2.傳授學習方法,誘導學生自我質疑解惑,積極激活學生思維。以文後“相關鏈接”爲實踐引導,啓發學生對作品主題進行多角度思考與解讀,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和習慣。要求學生評價文中人物,明確正在成長中的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藉助媒體重現小說情節氛圍。學後,安排探究性寫作實踐。

4.安排兩課時。

二、教學目的

1.理解人物在故事情節發展中展示出的性格。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人民反抗專制暴君的鬥爭精神。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梳理情節,理解眉間尺在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性格的變化以及黑色人的性格特徵。

2.比較眉間尺和黑色人的性格。

教學難點:

黑色人身上“復仇”精神的理解。

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

本文最初發表於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原題爲“眉間尺”。後收入小說集《故事新編》時改題爲“鑄劍”。在這篇小說中,魯迅沿用了中國古代有關眉間尺的故事框架,賦予了它鮮明的時代和個性特徵,使之成爲魯迅短篇小說中的傑作。

梳理小說情節。

(1)瞭解學生預習情況:學生簡述故事梗概。

(2)學生評價並補正。

(3)瀏覽課文,明確情節:

開端:戲鼠明仇,鑄劍丟頭。

發展:尋仇遇阻,復仇獻頭。

高潮、結局:智取王命,鼎中齧頭。

尾聲:三首俱葬,臣民祭頭。

過渡:由小說三要素知識轉入人物形象分析。

2.眉間尺形象分析(重點突破)

(1)思考:請從文中找出刻畫眉間尺性格的內容,並說說眉間尺有什麼性格?

(2)學生閱讀課文,同桌討論分析。

(3)學生各抒己見。

(4)明確:

①他優柔寡斷、怯懦脆弱。 (從他“與老鼠的戲鬥”可以看出。)

②他有強烈的復仇思想。(復仇熾烈)

(當他聽到“母親的埋怨”和“父親被殺”事實後,他“毛骨悚然”,“全身燒着猛火”、“毛髮閃火星,拳捏得格格響”。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轉變--決定復仇。)

③他涉世不深、經驗不足、能力有限。

(殺王行爲莽撞;乾癟臉糾纏,手足無措)

④他成長迅速,抉擇果敢。

(他正確地選擇黑色人幫他復仇,毅然交出自己的頭和劍。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轉變,表明他已經趨於成熟。)

3.黑色人形象分析

(1)學生從文中找出刻畫黑色人的內容,並說說表現了他的什麼性格?

(2)學生瀏覽課文,討論、分析、表述見解。

(3)根據學生表述情況,教師選擇性提問:

①黑色人幫眉間尺復仇的出發點是什麼?(難點突破)

②哪些內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鬥爭經驗?

③黑色人“殺王--自刎--直奔咬王--王死沉底”之行爲,表現了他什麼性格?

(4)明確:

①純粹“復仇”,不圖“回報”,體現出一種“原俠精神”。(鋤強扶弱)

②阻止眉間尺莽撞刺王;攜眉間尺的頭和劍進入王宮;要王近觀眉間尺的頭在鼎中游動,伺機殺王。(捨生取義)

③與敵鬥爭堅決、徹底。

4.眉間尺與黑色人性格比較(重點突破)

(1)學生表述意見。

(2)明確:眉間尺--涉世不深、怯懦脆弱,不知世道險惡和敵人殘忍。

黑色人--富有經驗、鬥爭堅決、徹底;鋤強扶弱,捨生取義。

7.小結:(略)

8.作業:

①情感、價值觀體現:你最欣賞文中哪個人物?爲什麼?文中主人公是誰?

②學以致用:聯繫自身,16歲的你能幹什麼?孝敬父母,獨立生活做到了嗎?如何處理同學間產生的矛盾?

③知識拓展:比較魯迅小說《藥》《阿Q正傳》中的“看客”形象與本文中第二、四節所寫的“看客”有哪些相同之處。

附《鑄劍》板書設計:

鑄劍

魯迅

鑄劍情節:丟頭--獻頭--齧頭--祭頭

人物形象:

眉間尺:優柔寡斷、復仇熾烈、能力有限、成長迅速

黑色人:鋤強扶弱、捨生取義、鬥爭徹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討論、分析文章主題。

2.分析、品味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分析文章主題

1.思考:課文的“相關鏈接”(73頁)一、二,是著名文學評論家袁良駿、嚴家炎關於課文主題的針鋒相對的評論,鏈接的目的是啓發同學們對作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讀,培養髮散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請問:你同意哪一種?爲什麼?如果這兩種你都不認同,請談談你的看法。

2.學生閱讀“相關鏈接”材料。

3.學生自由發表看法。(除“鏈接一、二”觀點外,可能有學生認爲本文是神話或傳說,表現了人民反抗專制暴君的鬥爭精神)

4.主題小結:

鏈接一:《鑄劍》表達了作者強烈的“復仇”精神。從《鑄劍》的寫作背景角度立論。

鏈接二:《鑄劍》是一篇武俠小說,體現出一種原俠精神。從《鑄劍》中黑衣人的行爲表現角度立論。

同學們可各抒己見,因角度不同,結論可能不同,要求能自圓其說即可。

二、分析描寫人物的方法

1.思考:下面幾段話各自運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有何藝術效果?

①他看見他的母親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忽然騰沸。

②眉間尺便舉手向肩頭抽取青色的劍,順手從後項窩向前一削,頭顱墜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將劍交給黑色人。

③(黑色人)黑鬚黑眼睛,瘦得如鐵。他並不言語……

④“……向鼎邊一摸,然而渾身一抖,立刻縮了回來,伸出兩個指頭,放在嘴邊吹過不住。”

⑤“幾個義民很忠憤,嚥着淚……”

2.學生答疑。

3.明確:

①心理描寫。表現眉間尺對母親的複雜心態,既有愧疚,又有爲父報仇的激動。

②動作描寫。表現眉間尺行爲果敢、壯烈,完全擺脫了優柔寡斷的性格。

③外貌、神情描寫。表現黑色人的堅毅、冷酷、嚴峻。

④細節描寫募嵋恪⒗淇帷⒀暇?br>

④細節描寫。對老臣驚慌醜態的辛辣諷刺。

⑤強烈諷刺。揭露國民無聊、愚昧、麻木的劣根性,引起“療救者注意”。

4.學生對課文的其他人物描寫內容暢談看法。

5.小結:(略)

三、練習鞏固

1.魯迅在黑色人身上寄託了怎樣的人格思想?

2.探究性寫作實踐:以課文爲藍本編寫話劇,要求突出眉間尺的性格。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阿Q被擡上了一輛沒有蓬的車,幾個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處。這車立刻走動了,前面是一班揹着洋炮的兵們和團丁,兩旁是許多張着嘴的看客,後面怎樣,阿Q沒有見。但他突然覺到了:這豈不是去殺頭麼?他一急,兩眼發黑,耳朵裏〔口皇〕的一聲,似乎發昏了。然而他又沒有全發昏,有時雖然着急,有時卻也泰然;他意思之間,似乎覺得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的。

……

他省悟了,這是繞到法場去的路,這一定是“嚓”的去殺頭。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馬蟻似的人,而在無意中,卻在路旁的人叢中發見了一個吳媽。

……

“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阿Q在百忙中,“無師自通”的說出半句從來不說的話。

“好!!!”從人叢裏,便發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聲音來。

車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聲中,輪轉眼睛去看吳媽,似乎伊一向並沒有見他,卻只是出神的看着兵們背上的洋炮。

阿Q於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們。

這剎那中,他的思想又彷彿旋風似的在腦裏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腳下遇見一隻餓狼,永是不近不遠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幸而手裏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這壯了膽,支持到未莊;可是永遠記得那狼眼睛,又兇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他的皮肉。而這回他又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近不遠的跟他走。

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裏咬他的靈魂。

“救命,……”

……

至於輿論,在未莊是無異議,自然都說阿Q壞,被槍斃便是他的壞的證據:不壞又何至於被槍斃呢?而城裏的輿論卻不佳,他們多半不滿足,以爲槍斃並無殺頭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樣的一個可笑的死囚呵,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他們白跟一趟了。。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9

教學目標

1、品味本詩形象、抒情的語言,把握這首詩的情感美和藝術美!

2、體會詩作蘊含的深刻思想內容及詩人對愛情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領會作者追求美好愛情的執着而純潔的感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詩中蘊含的美好情感,把握詩中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以及詩歌每節的關係;

2、教學難點:畫面感與抒情性的結合;正確理解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西方一般在什麼地方舉行婚禮?——教堂

由誰來主持婚禮呢?——神父、牧師

新郎新娘站在神父面前,讓衆人見證他們愛的誓言,有誰知道這段誓言是怎麼說的?(神父會問他們什麼?)

“你是否願意娶這爲小姐爲妻,按照聖經的教訓與她同住,在神面前和她結爲一體,愛她,安慰她,尊重她,保護她,像愛自己一樣,不論她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貧窮,始終忠於她,直到她離開世界?”

這時新娘會怎麼回答?——“我願意。”

我相信無論是誰在那神聖而莊嚴的時刻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那三個字。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我願意是急流》是一封熱戀中的男子寫給未婚妻的告白情書。

這封情書的作者還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詩《自由與愛情》,大家能背給老師聽聽嗎?“生命曾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大家知道這位作者是誰了嗎?對了,他就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

(板書:我願意是急流裴多菲——獻給未婚妻森德萊·尤麗婭)

二、作者簡介

裴多菲(1823——1849)19世紀匈牙利最偉大的詩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屠戶家庭,從小過着困苦的生活,做過演員,當過兵。最後在與沙俄戰鬥的戰場上爲國犧牲,年僅26歲。身後留下22歲的妻子和1歲半的幼子。他短暫的一生共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和9首長篇敘事詩,被譽爲匈牙利“抒情”。

在匈牙利文學發展,裴多菲佔有獨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基石,繼承和發展了啓蒙運動文學的戰鬥傳統,被譽爲“是在被奴隸的鮮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裏生長出來的‘一朵帶刺的玫瑰’”。

三、寫作背景

那他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這首詩呢?這裏面有一個關於衝破世俗束縛的愛情故事。

1846年9月,23歲的裴多菲在舞會上結識了伊爾諾茨伯爵的女兒森德萊·尤麗婭,這位身材修長,有淺藍色眼睛的美麗姑娘的清純和率真,使年輕詩人一見傾心,而擁有大量土地莊園的伯爵卻不肯把女兒嫁給裴多菲這樣的窮詩人。面對阻力,裴多菲對尤麗婭的感情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時間裏寫下了一首又一首情詩,如《致尤麗婭》《你愛的是春天》《我是一個懷有愛情的人》《淒涼的秋風在樹林中低語》等,這些抒情詩中的珍品鼓動尤麗婭衝破父親和家庭的阻攔,在一年後同裴多菲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我願意是急流》,就可以看出他對自己愛情的深情表達.

四、分析詩歌

給大家2分鐘時間自己默讀(學生自讀,並帶着問題思考)

品讀第1節

1、學生朗讀第1節,要求讀出感情。(用舒緩、深沉、愉悅的語調朗讀。)

點評:“我願意是”部分要讀得堅定、激昂;“只要我的愛人”部分要讀得輕柔、歡快。

2、爲什麼作者說:我願意是崎嶇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

崎嶇路上的“急流”有什麼特點呢?

彎彎曲曲、千迴百轉,所以這個過程是艱辛痛楚的。

那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又是什麼感覺?

悠閒、快樂、活潑、活蹦亂跳、自由自在的。

那平坦路上的河流是怎樣的呢?

緩緩的流,沒有遭遇任何困難。

剛纔我們說背景的時候說過,作者與愛人在一起時,家人是什麼態度呀?不贊成的對不對?也就是說,他們的愛情是有阻力的,不是一帆風順的。

所以“崎嶇”和“快樂”形成對照,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是悠閒歡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嶇的小路上跋涉是艱辛痛楚的。這寫出了爲使愛人安逸,而不畏風雨,說明作者爲了愛人的快樂,甘願面對崎嶇,經歷艱難險阻,承受痛楚。

板書:急流、小河(坎坷)——小魚(快樂)

品讀第2節

1、指名朗讀,要求用舒緩、深沉、愉悅的語調朗讀。

2、“我願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

不行。爲什麼呢?

“荒林”有什麼特點?

樹木稀少,葉子凋落.

那這時如果一陣狂風吹來,小鳥會怎樣?

小鳥的鳥巢可能會被吹落,小鳥可能會受傷。

那這個時候,荒林對狂風的作戰則充滿了危險,荒林需要什麼?勇氣對不對,所以“荒林”要保護小鳥(愛人)就更困難。

小鳥在樹上“做窠”“鳴叫”,這種生活充滿了什麼?

愉快、安逸。

那森林又有什麼特點呢?

樹木茂盛,枝葉繁多,如果小鳥在這麼茂密的樹林生活,體現不出愛的決心和勇氣。

所以“勇敢地作戰”和“做窠”“鳴叫”形成對照。小鳥“做窠”“鳴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對狂風的作戰則充滿了危險。但只要愛人生活的幸福,詩人甘願冒着危險挑戰狂風。顯示出“我”的勇氣和決心。

3、“對一陣陣的狂風,勇敢地作戰……”改爲“一陣陣的狂風,被我擋在外邊……”,所表達的感情深度與原句是否相同?

不同。狂風來了,“我”勇敢的作戰,這是什麼句?主動句還是被動句?

主動句。那改後的句子“狂風來了,被我擋在外邊”是什麼句式呢?

被動的。原句表達了“我”主動、勇敢的一面,顯示出直面鬥爭、保護愛人的決心和勇氣。改後的句子是被動的。就比如說:你主動去愛一個人,和一個人追求你,你纔去愛他,這兩種感情,哪一個程度更深?

板書:荒林(艱辛)——小鳥(幸福)

品讀第3節

1、指名朗讀,要求用舒緩、深沉、愉悅的語調朗讀。

2、“我願意是廢墟,在峻峭的山岩上”,作者爲什麼這樣比喻自己?

大家都見過藤吧?藤是一種什麼植物?——攀附類植物

它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立嗎?——不能、很難。

一般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看見藤?——樹上、牆上

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滿了什麼?——生命的活力。

廢墟是它上升成長的依靠,而廢墟自身卻要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但只要愛人的生命之

“藤”常青,詩人甘願“荒涼”甚至“毀滅”。

所以“毀滅”“荒涼”和“攀援上升”形成對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廢墟是它上升成長的依靠,而廢墟自身卻要一步步走向衰亡。這裏寫出了爲使愛人青春永駐,而甘願犧牲自己。這樣表達出“我”對愛人毫無保留的付出,毫無保留的愛。

板書:廢墟(荒涼)——常春藤(美麗)

 品讀第4節

1、指名朗讀,要求用舒緩、深沉、愉悅的語調朗讀。

2、作者把自己看成是飽受風雨打擊的草屋,把愛人看作是可愛的火焰,透露出了“我”對愛人怎樣的態度和感情?

燃燒的火焰遇到風、遇到雨會怎樣?——熄滅。

那草屋起到的是什麼作用呢?——可以遮風擋雨。

所以說安身於草屋內火爐裏的火焰,他可以這麼“愉快地緩緩閃現”着,而不被熄滅,它的這種安全感來自於什麼?

這一份安逸和滿足來自於草屋的庇護。

所以“飽受風雨的打擊”和“愉快”形成對照。安身於草屋內火爐裏的火焰避開了戶外風雨的危險,“愉快地緩緩閃現”,這一份安逸和滿足來自於草屋的庇護。而草屋自身卻要“飽受風雨的打擊”。這透露出了“我”對愛人小心呵護和倍加珍視的態度和感情。

板書:草屋(打擊)——火焰(愉快)

 品讀第5節

1、指名朗讀,要求用舒緩、深沉、愉悅的語調朗讀。

2、作者爲什麼用“破旗”來比喻自己?

在你的印象中,一面新旗是怎樣的?——鮮豔、漂亮

那“破旗”呢?——褪色、破破爛爛的、有洞、有流蘇(鬚鬚)

破旗的形象這麼不好,你認爲“破旗”意味着什麼?——醜陋、失敗。

爲了襯托出愛人的美麗,表現一種悲壯感人的愛情。

3、“只要我的愛人,是珊瑚似的夕陽……”———將“夕陽”改爲“朝陽”好不好?爲什麼?大家可以聯繫詩中比喻“愛人”的“小魚”、“小鳥”、“常春藤”、“火焰”這些形象,說說你的看法。

文中說“珊瑚似的夕陽”顯示出的是什麼?

有句話叫“夕陽無限好”,大家認爲夕陽美不美?

顯出了“鮮豔的輝煌”。

天上的雲朵有什麼特點?——飄忽不定

那雲朵、破旗在廣漠的空中飄來飄去給人什麼感覺?

一種居無定所的漂泊和蒼涼。

那“朝陽”給人的感覺又是什麼形象?

大家想想夏天的太陽,早上X點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很熱了?

夕陽比較柔和,朝陽火辣辣的,過於壯麗,這樣與詩中前面提到的的“小魚”、“小鳥”等形象就不協調。

所以“飄來飄去”和“鮮豔的輝煌”形成對照。“珊瑚似的夕陽”顯出了“鮮豔的輝煌”,這是生命的輝煌,而云朵、破旗在廣漠的空中飄來飄去卻是一種居無定所的漂泊和蒼涼。這裏寫詩人只要能襯托出夕陽的輝煌,詩人甘願漂泊。

板書:雲朵、破旗(孤獨)——夕陽(柔和)

五、朗讀全文,並總結。

這首詩以樸素明朗而又雋永清新的語言,唱出了一個詩人的真誠與善良,所以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語速應該舒緩些,要注意詩句的節奏,讀得抑揚頓挫,要注意讀出舒緩、深沉、愉悅的語調,讀出詩中積極、昂揚、熱烈的情感。

1、剛纔大家帶着自己的感情讀過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詩中比喻自己用了哪些事物?

“急流”、“小河”的百折千回,“荒林”的艱辛作戰,“廢墟”的付出、犧牲,“草屋”的孤獨處境,“雲朵”、“破旗”的浪跡天涯。這一切都含蓄地體現出主人公剛毅不屈的性格和對愛情堅貞不渝的追求。

2、詩中比喻愛人的事物也值得回味,都有哪些?

“小魚”的活潑自由,“小鳥”的歡樂天真,“常春藤”的永不枯衰,“爐火”的溫暖,而珊瑚似的夕陽“不但美麗迷人,還能給人帶來光明和憧憬。”

3、詩人是用哪些詞語將這幾組意象聯繫在一起的?

詩中用“我願意是……”和“只要我的愛人”將兩類意象聯繫在一起。這樣寫表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忠貞和獻身精神。

板書:我願意是……只要我的愛人

4、通過分析,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的是什麼樣的愛情觀?

自己願意承受艱辛,承受痛苦,承受毀滅,只要愛人因此獲得快樂、幸福、美麗、安寧。

作者選擇了五組富於深意又相互對立的意象來表現主題,比喻“我”和愛人之間的那種依靠與被依靠、撫慰與被撫慰的如膠似漆的關係,形象而深刻的體現了詩人純潔、熱烈而執着的愛情觀,不管自己的命運多麼坎坷、險惡,只要是爲了愛人,就會感到幸福,從而表達了詩人甘爲陪襯,甘願爲愛人的幸福奉獻一切,無怨無悔,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熾熱情感。

板書:愛情觀:無私奉獻、執着熱烈、無怨無悔。

5、一組意象就已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了,詩人爲什麼還要選擇這麼多意象呢?

一組意象雖然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但不夠強烈。五處對照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其作爲比喻的自然現象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上至廣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廢墟,小至一鳥一魚,意境開闊,畫面舒展。這不僅展現出詩人自由,開朗,奔放的襟懷,也將詩人的愛情表白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

而且,這五組意象層層遞進,相互對照交融,既表現了詩人爲了“至愛之人”甘願冒着危險挑戰狂風的精神,又使得那男子漢的氣魄和寬廣的胸襟在無私無悔的愛的傾吐中得以昇華,產生崇高悲壯的人格魅力。

 六、結束語

每一份美麗的背後都有萬分苦澀,愛情也是如此,但只要有愛,再苦再難也可以換回欣慰的容顏和幸福的淚水!

同學們,你們覺得被愛與付出愛哪個幸福?

其實,去愛別人是美妙的,被人愛也是幸福的。“哪個少年不善鍾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只是我們青春年少,思想尚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經濟尚未獨立,事業尚未確定方向,所以我們還不能輕言愛情。我們應意識到,追求愛情的前提是要不斷完善自己,那就需要先學習知識、技術,使自己成爲一個值得依靠的人,這樣才能熱愛生活、擁有生活,將來纔會真正懂得並且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美好的愛情。

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愛,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對理想、生活、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我相信,同學們沐浴在愛的陽光裏,必定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七、作業佈置

1、背誦這首詩。

2、背誦裴多菲的短詩《自由與愛情》。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人論世,李世民和魏徵。

理清文章的內容,奏章的結構。明確本文的中心思想。

讓學生明白十思的內容,君臣治理國家要義。

落實文言知識考點,背誦重要語句。

【教學重點】:

語言峻潔,十思牧民。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公務員考試非常熱,恐怕今後,未來你們也會去攪這趟渾水。公務員考試離不開“申論”,申論就是面對材料,進行分析,提出問題,並且來解決問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代賢臣的“申論”。語言怎麼樣?邏輯如何?思想如何?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諫太宗十思疏》,寫在黑板上。

二、解題

諫:勸諫,勸止。唐太宗。十思指十個方面的想法。疏:指“奏疏”、“奏章”。臣子分條向帝王分條陳述說明的意見書。古代有名的奏疏有西漢賈誼《論積貯疏》、晁錯《論貴粟疏》。按文章體裁來分,可爲議論文。

三、作者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今河北省邢臺市鉅鹿縣,又說晉州市或館陶縣),後移居內黃。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諷朝政之得失,諫皇帝之功過)、左光祿大夫(文散官,古代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封鄭國公,諡文貞,爲凌煙閣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最負盛名的諫臣。《百度百科》

四、讀文

先聽一遍MP3朗讀,是老師自己來範讀,再讓學生齊聲讀一遍。解決字音的正確讀法。

五、解文

(一)、聽一遍後,讀一遍後。請同學們概括下文章的中心句。我們從題目入手,魏徵向唐太宗勸諫,希望皇帝做到什麼呢?文章裏有沒有這樣的句子。請同學們擦亮眼睛,找出文眼句。

明確:居安死危,戒奢以儉。有些學生可能會找出其他重要的句子,譬如:“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當學生讀出來之後,老師一定要具體分析不妥處。從文句入手,引導學生翻譯“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宗此十思,宏茲九德。”前句是闡述君舟民水的關係,魏徵是在提醒唐太宗“可畏惟人”。後句是希望唐太宗能總結十思,弘揚九德,這是魏徵勸諫唐太宗要求做到的十思九德,這是十思的具體表現。此句話作爲全文中心句,也是比較合理的。

講課時,按照以前的觀念(參考書上,自己並沒有獨立思考過),此文的中心句是“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但是,經過自己的思考,本文的中心句應該是“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這一點,有了進步,亦步亦趨,學問最沒長進。

(二)、分析第一段

①魏徵從“木長根固”、“流遠浚源”等自然現象來說明“國安積德”的思維道理。前者爲形象性思維,生動易懂;後爲抽象性思維,邏輯難解。請問同學們,這是種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比喻論證。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動化了。這讓我們聯想到《勸學》裏的比喻論證。“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我們寫文章時,需要得是這樣的思維。

【延伸】:叫喻證法·"喻巧而理至",由於這種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淺顯的事物來說明不易理解和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將抽象的道理予以具體化,做到深入淺出、平易生動,從而加強對論點的證明。

②筆鋒一轉,魏徵反面來論證,“源不深流之遠”、“根不固木之長”,生動形象地比喻說明“德不厚而國不治”的治國道理。跟學生強調作文時,善用辨證的思維來議論說明。這大概是我們學習文章思維的津要。文章有語言和思維。多背誦多閱讀,方可有文才和文路。

③接着魏徵在強調“人君”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責任。“神器之重”神器代表國家政權的實物,如玉璽、寶鼎之類。借指帝位、政權。“崇極天之峻”、“保無疆之休(吉慶)”,這在強調帝王重大的國家責任感,肩上擔負得巨大責任。魏徵在此基礎上,來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憂慮。古人特別重視明君”的道德責任,這是“人治”社會進步的地方。但是人性永遠有弱點,一個人能做到,一羣人能做到嗎?一時能做到,一生能做到嗎?這一代人能做到,下一代人能做到嗎?如何來約束制衡人的_,對於社會來說,道德不是主要的,法律纔是最重要的。我們站在當下,聯繫西方民主社會,“人治”社會不可取。

④最後,魏徵再從反面來說明,人君德不處厚,情不勝欲,這相當於伐根求木茂,塞源欲流長的效果。文章從自然現象寫起,從自然現象落筆。從反面來說明人君的道德跟國家社會的重要關係。

(三)、講解文章第二段。

①先讓學生來讀一遍。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這一段講了什麼,作者的意思是什麼?

明確:中心句: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此段在勸諫唐太宗如何來對待百臣和百姓。兩個字,竭誠。

②魏徵先講了以往帝王治理國家的經驗。帝王是繼承上天的使命,來管理百姓,憂患興國,治國顯著。爲國爲民,成就功業,但國德卻衰敗萎靡了。國家存在興亡之期的規律。魏徵認爲“功成德衰”的原因是於“人君”沒有將“德治”進行到底。《詩經·蕩》裏曾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魏徵提出反問,天下取之易守之難?這個問題,西漢的陸賈曾向劉邦提及,“賈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漢書》)。大家齊心打天下,團結一致。坐穩江山後,利益衝突,鬥爭重重,那麼國家守之不足,這是爲什麼呢?

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靠德治,關鍵在於堅持到底。

③接下來分析殷憂,竭誠待下,得志,終情傲物。謙受益,滿招損。竭誠的好處,傲物的壞處,形成強烈的對比。如何對待百姓,是法治還是德治?用嚴刑的峻法倆督責百姓,用威嚴怒怨來震懾百姓,那麼百姓可以免除罪責,但內心卻沒有感恩之心,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卻不歸服。這事我們想到《論語·爲政篇》第三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與孔子德治理念,不謀而合。上課時,有必要引入這段的言論。

④最後作者提醒皇帝老百姓的巨大力量。人民羣衆纔是歷史的創造者。“怨不在人,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希望皇帝要很好地處理君民之間的關係。

第二段,中心語:元首——百姓。如何調節,兩字:竭誠。

(四)、分析最後一段,讀是必須的。此段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所在。題目中的十思,具體是什麼呢?皇帝做到“十思”後,魏徵政治理想又是什麼呢?我們都可以在最後一段中,找出來。

建議,讀了之後,請學生們來提出疑問?這一段作者寫了啥?學生肯定能說出十思的表現。

①魏徵又以打了個比喻,腐爛的繩索和奔馳的馬車。難道可以輕視嗎?朽索喻指昏君,奔車喻指社稷。因此,國家要永久興盛,當然離不開人君的英明仁德。接下來,魏徵向唐太宗勸諫了十個方面的想法。十思都是從皇帝的意念爲出發點,從文德來約束君王的言行。

可欲——自戒;有作——安人;(君民)

高危——自牧;滿溢——虛懷(情緒)

盤遊——三驅;懈怠——始終(意念)

壅蔽——納下;饞邪——正身(君臣)

恩加——謬賞;罰及——濫刑(獎罰)

②魏徵認爲皇帝能做到這十點,並且能弘揚九種德行,用人選賢與能,簡能而任,擇善而從,各盡其才,各守其職,智者、勇者、仁者、信者,言通力行。那麼文臣武將,爭馳而來,大顯其能。這樣,就會達到魏徵理想的政治高度。君臣無事,可以盡巡遊之樂,可以享松喬之壽。

【延伸】

赤松子一指雨神;也指晉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

王子喬,其子王宗敬定居太原,爲王氏始祖,尊太子晉爲系姓始祖。

文章結尾處,用人得當,就不會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勞損皇帝自己的耳目,虧損無爲而治的黃老思想。

【知識考點】

①通假字:震、無

②詞類活用:長、固、遠、浚、安、積、厚、下愚、明哲、重、大、儉、道、貌、心、安、危、長、覆、君、欲、作、安、下、樂、憂、虛、正、饞邪、惡、刑、宏、能、善、鳴、勞、苦、終

③古今異義:根本、休、景、元首、克、縱情、行路、董、忽、作、衝、敬、簡、以爲、司

④虛詞:之、以、而、其(其可忽乎)

⑤句式:判斷句、省略句、狀語後置(2句)、定語後置(4句)、賓語前置(2句)

【教學板書】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比喻、正反面

殷憂必竭誠待下——人君VS臣民

具體十思九德、唯纔是舉——無爲大道

提醒:人治小於法治

【教學小結】

本文是魏徵勸諫唐太宗的奏章,希望唐太宗能做到具體十思,剋制私慾,完善德治。國家長治久安,國君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強調君主的國家責任性。接着,魏徵提出“殷憂,竭誠以待下”,要處理好君臣民三則的關係,尤其重視民衆,引用荀子的話,“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話,來提醒唐太宗。最後,希望皇帝能具體做到十思,要知足,要謙虛,要優樂,要獎罰,實行九德,唯纔是舉。這樣的話,就達到了魏徵的“理想政治”。這篇文章語言出彩,思維嚴密,這值得我們去吸取消化。但在思想方面,有些不符合當今社會。治理國家不在人治和德治,而在於法制的落實。

【教學反思】

上古文,熟背出全文是第一。寫教案時,自己理清文章思路,讀懂作者的思想,這是第二。有了自己的想法,講出來纔是順。課堂語言典雅一點。第三,積累搜尋課文資料很重要,文章和文化,才能完善結合。上課時,自己講得多,學生回答得少。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1

教學目標:

1、瞭解寫作背景,在吟誦的基礎上,把握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

2、理解詩歌的大意,體味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

3、學習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意象分析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2、賞析對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藝術特點並學以致用。

主要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研讀法、師生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巧妙導入、明確目標

1、音頻導入

請同學們欣賞《登高》的朗讀。

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學)

1、作者介紹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xxxx、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爲“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爲“詩聖”。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爲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爲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別”。

2、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於長江之濱、矍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詩中抒發的不只是詩人個人的不幸。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隙而起,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在這種形勢下,詩人只得繼續“飄泊西南天地間”。他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裏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爲了排遣濃雲一樣時時壓在心頭的鬱悶,他抱病登臺,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議)

1、首聯寫了那些意象?營造了什麼意境?體現了詩人什麼感情?

答:意象:風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意境:雄渾、高遠、肅殺、淒涼

感情:孤獨無依、漂泊痛苦

2、頷聯給我們勾畫出一副極其廣闊深遠的圖景,前人譽之爲“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寫了哪些景物?營造了什麼意境?面對此景,杜甫產生了怎樣的感慨?

答:景:落木無邊蕭蕭下,長江不盡滾滾來

境:蒼涼、雄渾、沉鬱、悲壯

情:時光易逝、人生短暫、壯志未酬

3、從“萬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獨”這些字眼中,你能領悟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身逢戰亂、時值悲秋、離鄉萬里、漂泊他鄉、人到暮年、體弱多病、孤獨無依,再加上國家多難,詩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獨,身世淒涼,十分眷念家鄉和親人,也爲國家多難憂心忡忡。

四、引導學生拓展創新(創)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苦”、“恨”是什麼意思?“艱難”一詞,你的理解?

明確:

(1)是國難,是連年的戰亂。由於艱難痛苦和仇恨,使他兩鬢斑白了。

(2)苦、恨——極其遺憾。

杜甫想爲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由於年老多病而無法實現,從而非常遺憾,壯志難酬。

(3)艱難——羈旅之愁、身世之悲、家國之痛。

五、課堂小結、當堂檢測

1、下列詩句,從修辭手法看,不是對仗的一項是()

A.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C.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D.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答案:C

2、對《登高》一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緻的刻畫。

B.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麼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C.頸聯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於現實觀照的結果。

答案:C

六、課後延伸、溫故知新

1、理解性默寫

(1)杜甫的《登高》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的千古名句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登高》中寫國事艱難、壯志難酬、人生潦倒、愁恨無限的句子是: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共天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問: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寫了哪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析:第一步:找意象——-寫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四個意象。第二步:描繪客觀畫面,聯繫主觀情感——“片雲”在空中飄蕩,如自己漂泊他鄉,漫漫長夜中月亮孤獨,我也孤獨。第三步:概括意境特點——“片雲”“孤月”意境淒涼,“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第四步:分析點明情感(或情景交融的意境)——“片雲”“孤月”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兩聯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種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冷清(孤清)的意境。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2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定義、解釋、分項、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與敘述等表達方式相結合介紹科學知識的寫法。

2、理解平實性說明文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

3、瞭解本文中先總說再分說的結構形式。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定義、解釋、分項、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與敘述等表達方式相結合介紹科學知識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實性說明文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就具有這樣的能力。人類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地球上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地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種人類已經認識到的形式――電磁波,並且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例如,大興安嶺森林火災發生的時候,由於着火的樹木溫度比沒有着火的樹木溫度高,它們在電磁波的熱紅外波段會輻射出比沒有着火的樹木更多的能量,這樣,當消防指揮官面對着熊熊烈火擔心不已的時候,如果這時候正好有一個載着熱紅外波段傳感器的衛星經過大興安嶺上空,傳感器拍攝到大興安嶺周圍方圓上萬平方公里的影像,因爲着火的森林在熱紅外波段比沒着火的森林輻射更多的電磁能量,在影像着火的森林就會顯示出比沒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淺色調。當影像經過處理,交到消防指揮官手裏時,指揮官一看,圖像上發亮的範圍這麼大,而消防隊員只是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地點上,說明火情逼人,必須馬上調遣更多的消防員到不同的地點參加滅火戰鬥。

二、課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遙感技術的科技性說明文。它通俗的解釋了什麼是遙感技術,簡要的介紹了遙感技術的四個主要特點,具體的說明了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人們獲得了駕馭自然的更大的自由。

三、閱讀課文,劃分課文層次:

課文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爲引言和兩個小標題所標明的部分。

1、第一部分(第1段):總說現代科技領域的新成就-遙感。

2、第二部分(第2-8段):說明遙感技術的特點。

第一層(2-3)說明遙感技術的性質,指出它能夠“實現對各種物體的探測和識別”。

第二層(4-8)說明遙感技術的特點。

第三層(9-13)說明說明遙感技術的應用及其效果。

這部分先概括說明遙感技術的應用範圍和作用。其應用範圍是“多方面的”,共有四十多個領域;其作用是能“及時地向國防和國民建設部門提供急需的圖件和數據,使人們更全面的認識一些自然界的規律,獲得駕馭自然的更大的自由。”

第二課時

一、概括本文的說明方法:

1、課文運用瞭解釋說明的方法。解釋說明又稱爲作解釋,也就是對事物作介紹、作解說。它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形狀、構造、功能、成因等,也可以用來解說事物的概念。它能使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專業術語等變的淺顯易懂,通俗明白。

如課文在給“遙感”下定義後,緊接着用了一個長句來作解釋:“它藉助於專門的光學、電子學、、、從而揭示出所探測物體的性質和變化規律。”這個解釋深入淺出地對定義中所說的“從遙遠的地方去感覺”和物質的映像作了具體的說明。又如“遙感技術的特點”中的第3自然段也運用瞭解釋說明的方法,介紹了遙感技術的發展的年代、運用的範圍與作用,並概括說明了它的特點,爲下文具體、詳細地介紹做鋪墊。

2、課文還運用了比較說明的方法。比較說明是在介紹某種事物時,用與它有聯繫的事物加一對照的說明方法。有比較纔能有鑑別。比較說明可以突出事物的性質、特點,幫助人們準確地區別事物,更深刻地認識事物。課文在介紹遙感技術的探測原理時,把光學照相機與微波遙感器加以比較,突出了後者在天空被厚雲層覆蓋,或沒有光照的夜晚,仍可探測到地面的目標的特點;在介紹遙感技術“快”的特點時,把用地球資源衛星測量同用航空攝影測量與實地測量加以比較,突出了遙感技術“快”的特點和“不僅能及時反映現象,還可用來對比分析環境的動態變化”的優勢;在“區域分析”一段裏,把墨西哥及英、美等國利用遙感技術與實地勘察所用的時間和人力加以比較,充分說明了遙感技術的效率之高。

二、總結課文結構:

本文在結構上採取了“總-分”的寫法,即先總說,後分說。先總說,就是先揭示說明的主旨,點出說明對象;後分說,就是從各個不同方面介紹說明對象。從全文看,第一部分是總說,第二、三部分是分說;而在第二、三部分中,也分別採用了先總後分的寫法。

三、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3

教學目的:

閱讀目標: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關鍵語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瞭解序言的寫作體例。

情意目標

瞭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緻、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設想、教學方法

點撥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講練結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多媒體設計:

1、擬採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2、儘量爭取播放有關介紹達爾文的影視錄像。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1、導語設計

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把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和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相提並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爲跨世紀的新一代,你瞭解達爾文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

2、解題

板書課題

關於“導言”

導言,又叫緒論。學術論著的開頭部分,一般說明全書主旨和內容等。

介紹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達爾文(1809—1882)是進化論的創始人。出身於英國一位名醫家庭,1825年進愛丁堡大學學醫,1828年進劍橋大學學神學,但他從小就熱心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18年至186年,由於漢斯羅教授的推薦,以自然科學家身份,隨英國皇家軍艦見格爾號環球航行。五年間,他考察了許多地方,對各種生物進行了蒐集研究,從此確定了他一生的事業。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從根本上否定了當時甚囂塵上的“神創論”“物種不變論”的傳統觀念,成爲劃時代的鉅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進化論引導人們深入地研究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及其規律,爲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開拓了道路。近百年來,分生物學修正、豐富、完善了它。但是,達爾文奠定的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人類認識生物進化的基石。進化論“物競天擇”“生存競爭”的觀點激勵人們奮發圖強,反對封建迷信,爲爭取生存而鬥爭,爲更好發展而努力。

3、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2)畫出文中結論性語句;理出文章結構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學生相互交流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4)請一兩位同(5)學回答。

(6)教師明確並板書

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7)請一學生說出其所畫的關鍵句,而(8)後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關鍵句是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地旨趣,標示文章地思路,顯示文章結構地特點。其類型有:

a、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語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地特徵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語句如第一段末句第二段末句第四段首句。

b、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總結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如第四段“關於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這個總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五段首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內容。第七段末句簡明扼要地總結了進化學說地基本觀點。

c、從出現頻率看,反覆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於顯示脈絡層次如:4段、6段、7段都反覆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9)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欣賞品味思考:

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性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找出能體現這種精神和魅力的文字。

明確:第一段,從“返航“(18年)到(1859年),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的蒐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對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20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度和長期刻苦鑽研的精神。

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結合註釋4,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後的打算,“詳盡的刊出”避免使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文對理論者作嚴肅、審慎的態度及謙遜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現作者決不輕率的作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第5段“這類研究雖然常爲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說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簡略”,反映出不迴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7段“毫不懷疑地斷言創造論地錯誤”,“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地信念和勇於堅持真理地精神。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地語言概括並板書。

(1)長期考察

(2)實事求是

謙遜審慎

(4)決不(5)輕率

(6)親身實踐

(7)不(8)避缺陷

(9)毫不(10)動搖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這堂課,不僅瞭解了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而且通過作者說明性導言地閱讀,學會了如何發現關鍵語句,懂得了正確理解關鍵語句對理解文章地作用,並以此來指導我們今後地閱讀實踐。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瑣憶〉中魯迅曾說“進化論牽制過我,但也有過幫助。”怎樣理解這句話?請加以思考。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片段。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4

目的要求

1、學習文中一些實詞、虛詞,掌握幾種常見的文言句式。

2、理解課文在材料的選取,剪裁和組織方面的特點。

3、瞭解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急人之困的義勇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積累重要實詞、虛詞與句式。

2、瞭解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急人之困的義勇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屬於自讀課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對照註釋理解文意。

課時安排:

二教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介紹時代背景。

戰國時代,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階層,即“士”的階層,這是個知識分子階層。這些人走公室,跑私門,不獰不獵,不農不商,靠知識餬口於四方。他們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或有高強的武藝,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經濟,懂軍事,懂外交,爲各國統治者效勞。他們在戰國時代起着異乎尋常的作用,他們可以左右各國的政策,處理各國的外交,指揮各國的軍隊,如著名的縱橫家蘇秦與張儀兩人幾乎操縱着戰國時代各國的外交關係。這些士人投奔到權貴的門下,以謀生活,故稱爲門客,或食客。各國貴族都大量收養門客。其中收養門客名聲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國的信陵君無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他們都收養幾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政治、軍事上的鬥手。

二、解說文題,並指導學生了解原文大意。

1、學生朗讀課文,劃出有疑難之處。

2、教師讀課文。

三、集中學習1—4節

1、學生對照註釋看課文,並將註釋下的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註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積累、掌握重點詞句。

3、落實具體文言語段翻譯。

第二課時

一、集中學習5—12節

1、學生對照註釋看課文,並將註釋下的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註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積累、掌握重點詞句。

3、落實具體文言語段翻譯。

二、難句解析

①勝所以自附爲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爲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爲”的意思。全句譯作:(我)趙勝自動地攀附貴國結爲姻親的原因,(是)因爲(我認爲)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夠急人之難。

②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具”通“俱”,“告”後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軍”前省略“於(跟,同)”。全句譯作:見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軍拼命的(這種)情況的原因都告訴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所以……者”是“用來……的”意思。全句譯作:我對待侯生的禮節夠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恨”字有“遺憾”是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帶賓語。句中帶了賓語“之(我)”可以解釋爲“不滿意”。“恨之”就是“對我很不滿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賓語應該是“人”如姬想找到一個能幫她報父仇的人,但一直沒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爲“欲求極其父仇(之人)。”⑥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向剄,以送公子。“行日”,行程日期。“以”後省“公子”。全句譯作:讓我計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達晉鄙軍的日子,(我將)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動)報答公子。

三、分析課文內容:

全文共12個自然段,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紹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詳寫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動。其一爲信陵君與侯贏的交往過程。其二爲信陵君與朱亥的交往過程。第三部分(5~12段),具體敘寫“竊符救趙”的故事。故事發生(5~6段)秦兵圍邯鄲,魏王畏秦不敢求趙。趙請救於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發展(7~8段)信陵君四見侯生

①信陵君私約車騎,欲死秦軍,行過夷門,見侯生。

②信陵君見侯見生無一言半辭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復見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後,出發之前再見侯生。

④侯生推薦朱亥隨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發,過謝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趙故事結局(10~11段)信陵君得勝歸來,侯生北鄉自剄。故事尾聲(12段)信陵君留趙不歸。

第一部分對信陵君的概括介紹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質起到籠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體描寫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獲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結構上是後面“竊符救趙”故事的鋪墊。正因爲信陵君“仁而下士”纔得到了侯生與朱亥的幫助,使他得以卻秦救趙,建功立業。

文中三個主要人物性格特點都很鮮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義勇精神。侯贏:窮而志堅,有超人的才智與忠心。朱亥:有骨氣,有義勇精神。

關於侯贏在信陵君到達晉鄙軍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去理解。戰國時,士人交往的一條重要準則是“士爲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備矣”侯生就會成爲“爲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說:“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當時這一道德觀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爲激勵信陵君,堅定他的意志而爲。因爲當初侯生一講出“奪晉鄙軍”的計策,信陵君就哭了。晉鄙是爲國領兵在外的大將,下決心殺了他是要有大決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堅定信陵君的奪軍信心。第三,侯生爲信陵君出此計,客觀上救了趙國,也保住了魏國,但畢竟是欺君之舉。欺君是不忠的。爲了保住聲譽,只有一死。

四、分析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1、對材料的處理上,精心安排詳略。所有的材料都是爲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徵而設的。爲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點,詳細地記敘了他禮遇侯生的種種表現,特別是自迎侯生一節,尤爲詳細。這裏寫得越詳細,我們就越能理解後面侯生甘冒死罪爲信陵君獻上“竊符”“矯殺晉鄙”的計策。與朱亥的交往寫得略,身爲公子的信陵君“數清”一個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現,和“自迎侯生”的表現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寫處理,僅僅留下一個“公子怪之”的小懸念。在“竊符救趙”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獻策是詳寫,因爲這不僅是救趙成功的關鍵,而且能表現人物的特點,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領兵進擊秦軍的軍事行動則一筆帶過,因爲與主題關係不大。

2、通過人物之間的關係表現人物的性格。寫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點時,除了直接寫他的言行外,還通過其他的人物作側面烘托。如“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市人對侯生的傲慢態度難以忍受,就從側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誠和難能可貴。

五、積累重要實詞、虛詞與句式。

1、字詞解析

①注音釋義

士無賢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攝敝衣冠(bì破舊的)

公子往,數請之(shuò多次地)

公子姊爲趙惠文王……(zǐ姐姐)

冠蓋相屬(zhǔ連續)

賓客辯士說王萬端(shu勸說)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duó揣測,估計)約車騎百餘乘(shèng量詞)

今有難(nàn危難)

侯生乃屏人間語(bǐng使人退避。jiàn祕密地,悄悄地)椎殺晉鄙(chuí動詞,用鐵椎打)

矯殺晉鄙(jiǎo動詞,假託……命令)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jiàng統帥。lē文中作“檢閱”講)嚄唶宿將(sùjiàng有經驗,有威勢的老將。)北鄉自剄(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載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鄉”通“向”)公子與侯生決(“決”通“訣”)

③詞性活用

a、名詞作動詞

仁而下士(謙遜地對待)

留軍壁鄴(營壘──駐紮)

如姬資之三年(資財──出資懸賞)朱亥袖四十斤鐵椎(衣袖──袖裏藏着)

b、形容詞作動詞

不敢以其高貴驕士(驕傲──傲慢地對待)臣修身潔行數十年(清潔──使……高潔,使動用法)公子從車騎,虛左(使……空着,使動用法)爲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爲……着急爲動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動用法)

c、動詞的使動用法

公子從車騎(讓……跟從着)

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間語(讓……退避)

d、名詞作狀語

北救趙而西卻秦(向北,向西)

皆謙而禮交之(禮貌──以禮)

④一詞多義

故: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緣故)故久立與其客語(故意)

今公子故過之(特意)

朱亥故不復謝(有意)

世莫能知,故隱屠問耳(所以)

引:

公子引車入市(帶領)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請)

復引車追問侯生(退回)

爲公子先引(引路)

就:

乃謝客就車(上,登上)

贏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礪則利(接近,靠近《勸學》)

使歸就戮於秦(接受《殽之戰》)

下:

禮賢下士(謙遜地對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低等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每薄暮,下管鍵(使用《獄中雜記》)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少於《赤壁之戰》)

辭:

辭決而行(辭別)

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語)

如姬之慾爲公子死,無所辭(推辭)近日奉辭伐罪(命令《赤壁之戰》)

臣等不肖,請辭去(辭退《廉頗藺相如列傳》)

存:

公子親數存之(問候)

卻秦存趙(保存)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存在)

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師表》)

⑤古今異義

以公子爲長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長的人)勝所以自附爲婚姻(古:姻親。今: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觀公子(省介詞賓語“之”代“直上載公子坐,不讓”的作法)遍贊(於)賓客(省介詞)

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之)俱(省介詞賓語“之”代信陵君)可使(之)擊之(省賓語,“之”代朱亥)

b、倒裝句

請救於魏(介賓短語後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動賓倒置的標誌,等於說“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謂倒置,等於說“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動賓倒置,等於說“在安(在哪兒)”)

c、判斷句

贏乃夷門抱關者也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異母弟也

d、被動句

贏聞如姬父爲人所??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分析“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象徵意義。

二、通過對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點的分析,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通過朗讀來體味詩歌的語言特點。

〔教學設想〕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此境地中,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我”對“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追求,表現了詩人具有時代特點的心路歷程。在教學中可以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意象的解析。使學生緊扣文本,在捕捉、分析意象的特點後,瞭解到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雨巷中孤獨的ㄔ亍着的彷徨者。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地補充情節,填補詩歌空白,使意象清晰。藉此來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第二層次:知人論詩、知世論詩。結合詩人的經歷,詩人的感受,我們可以瞭解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的心境。第三層次:象徵手法的運用。詩中的“我”“雨巷”“姑娘”是充滿了象徵意味的抒情形象。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爲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徵。由此理解“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第四層次: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覆誦讀,體會本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重點〕

一、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

二、體會本詩的象徵意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再別了康橋,現在,讓我們走進江南的雨巷,體驗詩人戴望舒獨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

二、第一層次的解讀,解讀文本。

(一)一讀《雨巷》,共同朗讀,體會:詩歌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是如何表現的?(只思考)

(二)詩中都描繪了哪些意象(包括人物形象)?

明確:抒情主人公“我”;“丁香一樣”的姑娘;雨巷;雨;籬牆;油紙傘。

(在詩中,這些意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着某種特殊關係,共同具有某些東西。)

(三)補充情節,分析意象。

1幣導題:

(1)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2)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樣的境遇?

(3)“丁香一樣”的姑娘有着怎樣的境遇?

(4)我的“希望”結局如何?一定是這樣的結局嗎?爲什麼?

(根據詩中的情節,學生很容易從字面上認爲這是一首愛情詩,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2幣隕廈嫖侍饢線,引導學生分析詩中意象的特點。

(1)意象特點

①抒情主人公“我”:獨自、冷漠、悽清,又惆悵、希望。

②姑娘:哀怨又彷徨、冷漠、悽清,又惆悵、默默彳亍、悽婉、迷茫、消散。

③抒情主人公所處周圍的環境也值得關注:

A庇晗錚河瞥ぃ沒有盡頭)、寂寥(雨巷寂寥,人更寂寥)。

B庇橢繳。菏奔涫竊諛捍海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分冷漠、悽清氛圍。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襯出撐一傘風雨,雨中彳亍的形象,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C崩榍劍骸巴芹堋倍嗔思阜主齙無奈與感傷。

D庇輳喊曲。

(問題(2)問題(3)可以使學生結合文本挖掘抒情主人公“我”“姑娘”的意象特徵,並就此展開豐富的想象。問題(4)可以結合描寫環境的意象,雨巷--“悠長又寂寥”,籬牆--“頹圮”,油紙傘等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讓學生說說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2)重點分析“丁香”意象,“丁香一樣”的姑娘的特點。

投影:

攤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代贈

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古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不以顏色豔麗、香氣濃烈著稱,但她溫柔恬靜,深沉多情;她的清香持久悠長,也就更能沁人心脾,她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

詩人用丁香比喻所愛所欣賞讚美的少女,把自己和丁香姑娘在思緒和感情上緊緊地聯繫了起來。

《雨巷》一開始就用“我希望逢着……”的句式,把與丁香姑娘相遇,作爲最大的懸念提了出來。以下就緊扣着姑娘、姑娘和“我”的相似,描寫、刻畫姑娘的行爲動作、外形神態,並探索着她的內心世界,表現了熱烈期待的態度。但以丁香爲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這裏表現了主人公執著追求但又無法把握的孤苦心情。

三、第二層次的解讀--知人論詩、知世論詩。(可以作爲預習作業,讓學生查找作者的有關材料)

二讀《雨巷》。

(一)“我”爲什麼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作者戴望舒是怎樣一個人呢?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今杭州餘杭)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1928年後成爲水沫社和其後的《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派詩歌。1932年後留學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次年春被營救出獄。抗戰勝利後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1950年因病逝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明朗、沉摯。

(二)《雨巷》產生於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徨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四、第三層次的解讀--象徵手法的運用。

三讀《雨巷》。

(一)根據前面對意象的分析,進一步思考:“雨巷”又有何象徵意義?

詩歌刻畫了陰冷的綿綿細雨,刻畫了悠長寂寥的雨巷。在這裏,“雨巷”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象徵。

(二)“丁香一樣”的姑娘有何象徵意義?

《雨巷》詩人刻畫了一個滿心哀怨惆悵彷徨、撐着油紙傘走過的姑娘。這“姑娘”正是詩人理想的象徵。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雨巷》再現了當時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我們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第四層次的解讀--語言特點。

四讀《雨巷》。

思考:

1痹誒識林蟹治觥⑵肺妒歌語言的特點。

2弊⒁庵匾簟⑼6佟⒒調、語速,體會詩人情感。

舉例1:排比句式的運用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朗讀指導:

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着憂愁和無奈。讀時語調應舒緩。抒情主人公在想象時,他一定是在仔細地觀察那丁香一樣的女子的清豔。“她/是有”這裏應有一個心理上的停頓;“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顏色”“芬芳”“憂愁”要重讀,並且反覆的地方要讀出變化,“丁香一樣的/顏色”要讀出驚異,“丁香一樣的/芬芳”在語氣上與上句構成遞進,“丁香一樣的/憂愁”要回落,讀得低沉。“在雨中/哀怨”中應有一個視覺上的停頓,“哀怨”要重讀。“哀怨/又/彷徨”句,“又”後停頓稍長,“彷徨”這個疊韻詞,韻母發音要到位,讀得深沉舒緩。“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上下句式連貫,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舉例2:末段和第一段構成反覆,朗讀處理上,要注意讀出區別。

(朗讀指導從略)

舉例3:詞的重疊運用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詞的重疊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的靈動富有生命力。

舉例4:押韻

(朗讀指導從略)

《雨巷》共七節,每節六行,每節押“ɑng”二到三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的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

舉例5:用詞

(朗讀指導從略)

《雨巷》在用詞上,用了大量的帶有感情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着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涌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六、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閱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瞭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徵意義的抒情詩,寫了六個意象;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把握了詩歌的特色;同學們聯繫時代背景,聯繫作者經歷來分析丁香姑娘形象,得到了美的享受。

七、作業。

試將《雨巷》改寫成一篇500字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