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致橡樹》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人教版《致橡樹》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致橡樹》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致橡樹》教學設計(精選10篇)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初步瞭解現代詩歌的一般特點,提高閱讀和鑑賞能力。

2、學習新詩藉助鮮明生動的形象抒發感情的特點。

3、瞭解詩歌的象徵手法,評判詩中表白的愛情觀。

教學方法:

1、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加強直觀效果,營造詩畫合一的氛圍和意境。

2、 指導學生朗讀,追求聲情並茂。

3、 指導學生把握同類詩歌的特點和寫法,學會鑑賞比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資料來源:

電子聲像材料(VCD光盤等)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愛情主題的課文,視爲禁區,可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著名女詩人舒婷的新詩《致橡樹》。

展示課題: 致橡樹

問:本詩完整的標題應該是什麼?

同學回答,老師展示動畫投影:木棉致橡樹

問:既然是木棉致橡樹,那麼,木棉又向橡樹說了什麼呢?

電腦投影,配樂朗誦全詩 (《梁山泊與祝英臺—共讀》)

問:剛纔我們已在《梁山泊與祝英臺》的優美旋律中領略了《致橡樹》一詩, 木棉所表白的,有哪些層次?全詩首尾一致嗎?

答:木棉不願做: 凌霄花 鳥兒 泉源 險峯 日光 春雨

電腦投影:癡情的鳥(配鳥鳴)- 泉源 (配流水聲)-險峯

- 日光 – 春雨

問:難道這些有什麼不好嗎?木棉爲什麼要否定它們呢?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答:攀援、炫耀;癡情、單調;

送來、慰藉;增加、襯托;

從這些詞中,我們能看出詩人反對什麼樣的愛情觀呢?有哪些詞語可以表達?

“依附、附庸、奴性、無骨氣、趨炎附勢……”

即是 攀附型 癡戀型 奉獻型

因爲這些是感情的單向奉獻,而並非平等的心與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麼?

封建的男尊女卑、三從四德。

展示上述內容的板書投影--板書1

補充:詩歌《椰子樹是什麼?》

電腦投影:詩歌《椰子樹是什麼?》

有人說/它像芭蕉/還有人說/它像棕櫚/我說/椰子樹什麼也不像/椰子樹就是椰子樹/因爲/太像別人就會失掉自己

問:有一部電影《女人不是月亮》,其意思是什麼?還有哪些文學及影視作品也揭示了同樣的主題?

回答: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

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結構完整嗎?怎樣補全?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歸結並播放投影: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溫暖你的心靈;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灑愛的甘霖,滋潤你的心田;

……

總結:全詩行文至此,我們可以發現:詩人採取“破”的思維方式,目的是引出詩的下半部分,即——立:

並肩站立的樹,根相握、葉相觸;

展示投影:並肩的樹。(配樂《友誼地久天長》)

問:有哪些詩句表現了這樣的主題?

補充:投影

枝枝相覆蓋,葉葉像交通。(《孔雀東南飛》)

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長恨歌》)

問:兩棵並肩的樹,其形象有什麼不同?

銅枝鐵乾的樹:枝幹像刀、像劍、像戟。

投影刀、劍、戟樹,(配狂風呼嘯聲)

問:樹是如此,花又怎樣呢?

答:花像嘆息,又像火炬。

展示投影:紅碩的花。(配樂《二泉映月》)

問:花怎能“ 嘆息”?爲什麼用“ 沉重”一詞?用了什麼修辭?兩個“像”作用並重嗎?

答:這是通感修辭,“像”重在後一個。

補充投影:杜甫《春夜喜魚》名句: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不僅如此,在詩人(木棉)的心中,橡樹和木棉應當:

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它們分別表現了什麼樣的特點?——陽剛氣概和陰柔氣質。點擊投影

詩人希望做什麼?

電腦投影:《寒潮》、《霹靂》、《霧靄》、《虹霓》(均配樂)

由此,我們可以這樣歸結:

詩人崇尚的是:

心心相印、患難與共

共同進步、事業至上。

詩的最後說的“這”,指的就應該是這些。全詩至此,完成了由“破” 而“立”的全過程。

投影配樂《梁山泊與祝英臺--化蝶》,同學朗誦全詩。

(全班同學閉上眼睛,靜聽音樂,體味詩的情韻)

投影補充:艾青的詩《樹》並作練習。

作文:根據《椰子樹是什麼》寫一篇作文,7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攀援、炫耀;癡情、單調;

送來、慰藉;增加、襯托;

依附、附庸、奴性、無骨氣、趨炎附勢……

即是 攀附型

癡戀型

奉獻型

並肩站立的樹,根相握、葉相觸;

枝幹像刀、像劍、像戟。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心心相印、患難與共;

共同進步、事業至上。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2

一、談話引入新課;

有人說:愛情、婚姻、家庭是人生的三部曲,這三部曲怎麼唱,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你想收穫幸福嗎?那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硯、價值觀和愛情觀吧!今天我們學習的《致橡樹》,詩人會給你一些有益的啓迪。

二、師生談舒婷:

師問:你瞭解舒婷嗎?談談你瞭解的舒婷。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但基本上是教材192頁注(1)的內容。

師再問:除了腳註外,你還知道哪些?

學生:有的說是朦朧詩人,有的說其代表作有詩集《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等。

三、誦讀、理解、鑑賞。

1、抽生朗誦全文,放錄音《梁祝》。其他同學邊聽音樂,邊聽朗讀,邊劃出詩中具體的物象,初步體會詩人的感情,領會這些具體事物與生活中的哪些人類似,它們有何特點。

師點評:王瓊同學的配樂朗誦聲情並茂,真棒!從她的成功中,老師也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前半部分,她吐出了積壓在女性心頭幾千年的抑憤與不平,如決堤之江水,氣勢磅礴,一瀉千里;後半部分讀得纏綿悱惻,如潺潺流水,娓娓道出心中的美好憧憬和嚮往。(大家掌聲鼓勵)

2、師問:詩人用了哪些具體形象來含蓄地表情達意?

生: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肯定一邊板書)

師:詩人對凌霄花是什麼態度?凌霄花有什麼特點?

生:絕不學,鄙夷的態度。讀的時候這三個字要重讀;凌霄花攀援,是一味地攀附,完全依靠橡樹。

師:生活中的凌霄花要找對象,她要找哪些人?

生:(齊聲)有錢的、有權有勢的,可以供她享樂的

師:癡情的鳥兒有什麼特點?詩人對她持什麼態度?

生:單相思、一廂情願、單方癡戀;絕不學----完全否定,瞧不起。

師:泉源和險峯有什麼特點,詩人又怎麼看?

生: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是一味的奉獻,不求索取;險峯增加橡樹的高度,襯托橡樹的威儀,是把自己作爲橡樹的陪襯,二者並不平等。

師:如果說泉源、險峯象徵生活中一味奉獻的女性,那麼,日光、春雨又象徵哪類女人呢?詩人又持什麼態度?

生:日光慷慨地燃燒自己,獻出無盡的光和熱;春雨也用無聲的甘露滋潤橡樹,她們甘願犧牲自己而成就他人。詩人認爲這種單向的奉獻乃至犧牲都還不夠好!

師:詩人連用六個否定句,無論是凌霄花的攀援、癡情鳥兒的單向癡戀,還是泉源、險峯的無私奉獻、甘願陪襯,甚至日光、春雨的自我犧牲而成就他人,在情感的天平上,她們與橡樹的關係怎樣?

生:缺乏獨立、平等、自強的精神。

師:好!前半部分排山倒海般的貶斥與否定,爲的是突出一句話,是哪一句?

生: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師:好,你是樹,我也必須是樹,這說明了什麼?

生:平等、獨立!

師:好!請找出木棉和橡樹關係親密的句子。

生:(齊讀)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

師:這表現兩人親密到什麼程度?

生:互補、互助;相知、相依。

師:找出兩人有共同語言的句子。

生:每一陣風過聽懂我們的言語

師:這說明他們的心怎樣?

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靈犀

師:詩中表現男性美的句子是?

生:你有你也像載;

師:男性美在何處?

生:陽剛之美,有棱有角,有個性

師:女性之美在何處?

生:我有我火炬。

師:女性美有什麼共性?

生:溫柔、柔情似水、陰柔的美,西施、黛玉一般的美。

師:那些站在大街上叉着兩手罵老孃的女人美不美?孫二孃呢?

(生大笑)

師:木棉和橡樹是怎樣面對生活的呢?

生:我們分擔;我們共享。

師:這說明他們怎樣面對甘苦沉浮?

生: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師:縱觀全詩,詩人追求一種怎樣的愛情觀?

生:相互獨立、平等,又緊密結合、互相依存的新型愛情觀。

生:邊聽《梁祝》,邊朗誦全詩,加深理解。並體會詩人的感情。

四、對比閱讀

《我願意是激流》,體會裴多菲追求的愛情觀與舒婷有何不同。

1、師:放輕音樂《春江花月夜》,多媒體展示裴詩《我願意是激流》。

生:邊欣賞古箏曲,邊誦讀裴詩。

2、抽生朗誦裴詩。

3、抽問,本詩中表達的愛情觀與《致橡樹》中的哪類相似?

生:泉源、險峯和日光、春雨。

五、聯繫生活實際

談談你對中學生早戀這一問題的看法,要實話實說,分析其表現及心理、危害等。題目自擬,800字左右(課外完成);也可以以《如果我愛你》爲題,寫一篇讀後感,(文體不限,勾勒一下你所憧憬的偉大的愛情。

1、學生自由討論。(五分鐘左右)

2、抽生談感想及其構思。

3、課外練筆,進行思想教育。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朦朧詩特點。

2、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二、導語: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偉人偉人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艾青的赤子情懷;而此刻,我們還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

(板書:課題、作者)

三、設疑:

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麼會對橡樹發表自己的愛情宣言呢?

1、師簡介作者(結合課文註釋①):

舒婷: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板書)。

2、引出朦朧詩概念(板書:第一教學目標),師生同看投影片:

朦朧詩產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藉助象徵、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

四、這位朦朧派代表詩人的愛情宣言到底是什麼呢?

讓我們屏神靜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

1、師朗誦全詩,配樂《海邊的阿狄麗娜》(或聽錄音)

2、請同學就所學知識淺談:什麼是愛情?

3、師略論愛情(深情地):

有人說,愛情就是一顆心與另外一顆心的碰撞;有人說,愛情就是黑暗中閃閃發光的鑽石,就是撒在夜空裏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說,愛情使人歡樂,愛情令人痛苦,愛情給人力量,愛情讓人迷惘。

是啊,因爲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

因爲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

因爲愛情,林黛玉含恨焚詩稿;

因爲愛情,祝英臺忍悲赴黃泉。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引出了人世間多少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恩恩怨怨;愛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筆下永恆的主題,而有部電影則忍不住困惑地問道《愛情啊,你姓什麼》?!

是啊,愛情啊,你到底姓什麼?

五、讓我們先聽聽美麗的木棉樹的回答吧!

(板書:木棉的自白)

1、她說:愛不應該是這樣的

⑴請一女同學朗讀此片斷。

⑵請同學討論歸結:作者否定了哪幾種愛情觀?爲什麼?

⑶師分析、明確: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爲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這是一種極力攀附(板書)的愛情。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予以否定,課文中有三個字,一起讀出來絕不像!其中哪一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b其次,對於癡情的鳥兒,爲綠陰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木棉樹又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課文中也有三個字,齊讀絕不學!

因爲這種鳥兒是單方癡戀,只知爲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爲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這是一種只知依附(板書)的愛情。

c接下來,詩人又分別列舉了泉源、險峯、日光、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讚美的對象,那麼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度呢?同學齊聲回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

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

因爲它們爲了橡樹的蓬勃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結予,卻忘了給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

所以,這是一種一味奉獻(板書)的愛情。

d小結: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板書),作者是持否定、批駁(板書)的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癡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

那麼,作者嚮往的真正的愛情(板書)是什麼樣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說:愛應該是這樣的。

⑴全班女同學齊讀至結尾。

⑵這一部分,詩人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同學討論、回答)

⑶師分析、明確:

a首先,作者強調的是愛的基礎。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兩句指出了只有以獨立的人格、高貴的尊嚴爲前提,纔可以論及愛情,

也即強調了愛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板書)。

b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這幾句強調了愛的雙方應緊密結合、相親相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書)。

c作爲愛的雙方,又應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呢?

男生齊讀片斷: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

作者在此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作刀、劍、戟,枝幹像銅、像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形象應是偉岸挺拔、堅強有力的。

d那麼,女性又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女生齊讀片斷: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認爲女性應有紅碩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應該是青春秀美的,充滿生機的。

有了美麗的外表,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內涵。

後面兩句: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點難以理解,我們有必要聯繫自古以來中國女性及其遭遇加深體會。

(師分析)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的一部分意識到了社會強加給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們也試圖反抗,改變這不公正命運帶給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慘的結局告終。她們中的另一部分不僅喪失了做個人的.權利,只能像一種依附品從屬於男性社會,而且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無疑加濃了她們自身的悲劇色彩。

女詩人作爲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爲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沉重的嘆息。由此可知,作者認爲女性,尤其是覺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應該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這也正是女性的內在美成熟之美的體現。

而英勇的火炬則突出女性更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的勇敢、頑強的品質和熱情友愛的態度,能給別人帶來力量、光明和溫暖。所有這些加起來,構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麼,真正的愛情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

男女生分讀片斷: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男)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女)

彷彿永遠分離,(男)

卻又終身相依。(女)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作者認爲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應該能夠分擔各種不幸和痛苦,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當然,雨過天晴,彩虹環繞,相愛的人兒最終必定會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時,愛也是一種默契,一種真誠(板書)。相知相依的兩個人即使相隔異地,也會心有靈犀的。有個成語叫做貌合神離,現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離神合!他們的心是永遠相通的!

f最後,詩人大聲表白,這纔是偉大的愛情!

男女生齊讀:這纔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總結全文:

⑴詩人按照先破後立的藝術構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接着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這兩種愛情觀根本區別在於是否強調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

在舒婷看來,尤其是作爲女性詩人看來,她有沒有真正的獨立平等意識、是不是十分珍視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尊嚴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這一點,早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英國,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說《簡·愛》中向我們點明瞭。

⑵播放《簡·愛》錄像片斷:

女主人公簡愛深深愛着她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然而當她的愛情遭到社會不平等的對待時,她毅然選擇了放棄愛情,她要爲自己爭取平等、獨立的權利。爲了維護自身的人格和尊嚴,她發出了自己的愛情宣言:

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

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

這宣言,無疑是女性要求獨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簡和詩人一樣,都強調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獨立,即使愛情也不能使她們放棄自己高貴的人格和尊嚴。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詩:

(同學齊背)生命誠寶貴,

愛情價更高。

若爲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六、聯繫自己,談談感想:

1、請同學談談通過學習本文,對愛情又有什麼新的認識?

2、師最後總結。

是啊,愛人是美妙的,被人愛更是幸福的,中學生就不乏早戀的現象;但是愛又是苦澀的、艱難的。過早涉獵這個禁區,只會品嚐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顆酸澀的果。

倘若一個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經濟還未獨立,心理還未成熟,他的事業還未確定方向,他還不能恰到好處地把握自己的理智與情感,那麼,我想他還不能輕率地向愛情靠攏。

我們中學生必須認識到,我們現在首先應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會如何不斷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爲一棵努力向上的樹;只有這樣,他纔會有沉穩堅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誠的目光;他纔會去熱愛生活,擁有生活;在將來,他纔會真正懂得什麼是愛情,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板書教學目標二: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畢生去追求的愛: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

對理想、對生活、對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

爲了國家、爲了民族,又有多少熱血兒女放棄了男女個人之愛,他們無怨無悔,因爲他們是爲了追求更加高尚的愛:裴多斐的詩、林覺民的《與妻書》......

當我們認識到這些,併爲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奮鬥,我們就會在愛的空氣中幸福地呼吸;我們沐浴愛的陽光、吸收愛的雨露,最終必將成長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七、全班再次齊讀全詩

八、佈置作業:

背誦全詩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及重點

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的朦朧派詩人,帶着他們被傷害後的怨憤和茫然,帶着從生活底層而來的沉思和對於追求的渴望,以奇異的形式構思成詩。舒婷就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本課可先引導學生了解“朦朧派”詩歌的特點,在詩歌中體會比喻和象徵等手法的使用,從意象身上探究作者對愛情的感悟。

本課的重點,應是朗誦舒婷的詩歌,品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瞭解詩歌中的修辭手法,體會詩人對於愛情本質的理解。

二、教學過程

1、預習階段。

(1)佈置學生朗誦這首詩。

(2)藉助參考書或網絡,瞭解朦朧詩。

參考: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新詩潮。

(3)藉助參考書或網絡,瞭解作者簡介。

參考:舒婷,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原名龔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省泉州人,當代女詩人。1971年開始寫詩,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福建文學》圍繞她的詩作展開關於“朦朧詩”討論,當時爭議很大,影響頗廣。1980年到福建省文聯創作室工作。現爲中國作家協會福建分會理事。主要作品有:詩集《雙桅船》(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1979——1982”全國優秀新詩二等獎)、《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她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獲1979——1980年全國青年優秀詩歌獎。

(4)藉助參考書或網絡,瞭解橡樹、木棉的形象特點。

參考:英雄樹,開紅花,給人以熱烈和溫暖;高大雄偉,使人感到有一種內在的力量。

2、課堂教學活動。

《致橡樹》

(1)檢查課前預習效果。

朦朧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新詩潮。

舒婷,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2)誦讀本詩,老師訂正部分重點字讀音。

①炫、藉、戟、靂、靄、嵐、霓 (xuàn、jia、jǐ、lì、ǎi、lán、ní)

②威儀/儀容 攀援/攀登

(3)請同學談談標題的含義。問題:

①橡樹是誰?

②誰致橡樹?

③致(告訴)橡樹什麼?帶着問題,再次誦讀詩歌。

參考:①橡樹代指男性;

②“木棉”(女性)致橡樹;

③告訴他自己的愛情觀。

(4)研讀詩歌,討論問題。

討論1:作者在詩歌中否認了那幾種形象,它們分別代表現實中哪幾種愛情?

參考: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依附式,需藉助橡樹的高枝證明女性自身的價值;

鳥兒——“爲綠陰重複單調的歌曲”,一廂情願式,女性單方面的頻頻示愛,喪失女性的尊嚴;

泉源、險峯、日光、春雨——“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奉獻式,女性向男性單向、忘我的愛的奉獻。

討論2:在否定上述幾種意象時,作者運用了哪幾個短語,試分析。

參考:“絕不像”、“絕不學”、“也不止”、“甚至”。

這幾個剛性十足的短語強化了詩人對下面三種愛情模式的蔑視和擯棄。從而突出了下文木棉與橡樹的愛情模式。

討論3:作者通過六個意象歷數自己否定的愛情模式,那麼,作者認爲真正的愛情應該是怎樣的呢?

參考:

①在詩文“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近旁”二字表現了相愛的戀人關係,“樹”、“站”二字則突出了在愛情中男女雙方的平等,獨立。

②在詩文“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中,明確的指出,理想中的愛情,男女雙方應各有其自己的特點,且在心智和能力等方面相互匹配。

③在詩文“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藹、流嵐、虹霓”中,指出,真正的愛情應該經的起人生的考驗,無論是苦難還是幸福,都應該相互陪伴、相互支持,正如古詩所說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總之,理想愛情中的男女,應該如並肩而立的橡樹和木棉,二者用根的緊握,葉的相觸,風中的互相致意傳遞、回報彼此的愛,以此共同強健愛的紐帶,使雙方能夠在漫長的歲月,終身相依,共度人生,這纔是偉大的愛情,建立在這樣的基石上的愛情纔是鮮活、圓滿的,這種本真的愛情。纔是值得追求的。

討論4: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歷史上,還有許多像“木棉”和“橡樹”這樣的愛情,請舉例並談談你的觀點。

參考:開放性答題,意在拓寬學生的思維模式,展開聯想,在別人的故事中,體會愛情的真正含義——相互獨立、彼此尊重、不離不棄。

(5)在探討了部分問題之後,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再次誦讀這首詩,再誦讀中通過語氣、語調的調整,讀出作者否定哪些愛情觀,而肯定那種愛情觀。

(6)主旨探究——在作者的愛情觀背後,隱藏的是一種新、舊觀念的衝撞,怎麼理解這種現象?

參考:全詩表現出詩人對舊的觀念、舊的倫理的強烈否定和堅決反叛。詩人從現代女性覺醒的角度出發,利用詩中的意象,爲女性爭取尊嚴、獨立和人生價值。詩人以詩爲鐵錘,決心砸碎就的傳統強加於女性身上的枷鎖。

(7)《致橡樹》的主要藝術特色是什麼?

參考:《致橡樹》以木棉和橡樹這兩種喬木爲象徵,構思奇特、巧妙,意蘊深邃。它們都是常綠的喬木,同樣生活在熱帶地區,卻又各有自己獨立的特點。一個又稱英雄樹,開紅花,給人以熱烈和溫暖;一個高大雄偉,樂於造福人類,使人感到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兩樹相傍,“站在一起”,表現了詩人的既獨立、又自尊的崇高而堅貞的愛情觀。

詩人在詩中所否定的傳統的愛情觀,往往並非是人的感情和價值的平等的結合,而是權勢和財勢的結合,於是雙方自然成爲主導和從屬、依附和被依附、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這樣就失去了愛的本質。這種陳腐的觀念,至今仍可見其影響和潛流。因此,詩人在《致橡樹》中對愛情的追求和理解,顯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這也是這首詩發表之後,受到廣大讀者的讚賞,引起文藝界重視的原因。

《致橡樹》的語言飽含着感情色彩,又具有深刻的哲理。一句句形象的比喻,寄寓着詩人細膩的情和愛,表達了“終身相依”的忠貞不渝,而又絕非忘乎所以的狂熱和感情用事的宣泄,處處包含着清醒的理性的思考。也正因爲它的這個特點,使這首詩蘊含着豐富的社會內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這首詩的韻律舒暢而有節奏感,讀之琅琅上口,韻味售永、悠長。首先,它的詩句排列大體整齊而有變化,既不呆板,也不感重複。有些詩句是成雙成對的,這不僅增強了語勢,更有節奏感。兩個“我如果愛你”,又引出兩個“絕不”和兩個“也不止像”。“根,緊握在地上,葉,相觸在雲裏”,不僅情趣盎然,而且在形式上字數相同,詞性相對,不求嚴格對仗,卻有中國古典詩歌的韻律美。其次,全詩從頭至尾押一個韻,音節連貫綿長,一氣呵成,蘊含着脈脈深情,又富於音樂美。

總之,舒婷的詩善於把抽象的感情凝聚爲形象,用精心描繪的細節去概括生活的面貌,揭示事物的本質。她大量使用隱喻和象徵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意象。這樣利於表現當代人複雜的內心世界。很明顯,她接受了一些歐美現代詩歌藝術的表現手法,構成了她特異的藝術風格。她雖然顯露出可貴的詩的才華,還需要吸取更豐富的藝術營養,使之日臻成熟。

(8)小結。

《致橡樹》熱情而坦誠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詩人從現代女性覺醒的角度出發,利用詩中的意象,形象地表達了一個成熟的知識女性對理想愛情的憧憬。在“木棉”對“橡樹”的真情傾訴中,表達了詩人對愛的熱烈追求,否定了傳統的完全依附性和單純奉獻性的愛情觀,肯定了平等的、獨立的、同甘共苦的愛情觀,抒發了一位自尊而嚮往獨立的愛情生活的女子的心聲,表現了詩人對愛的理解和信念,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9)佈置作業。

比較分析李商隱《無題》、白居易《長恨歌》、《詩經·氓》和裴多菲《我願是急流》對愛情的評說。

討論、明確:

①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爲淚始幹”忠貞不渝。

②白居易《長恨歌》——“在地願爲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比翼雙飛、相依相存。

③《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性對難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願是急流》——依靠與被依靠,慰藉與被慰藉的關係,男性作爲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魚、小鳥、常青藤,往往溫柔地依附男性,給愛人帶去精神的慰藉。

④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 領會詩歌的情感和主題。

2. 把握詩中的象徵手法。

3. 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a. 把握詩中的意象及形式結構所孕含的感情,理解詩中所倡導的新型愛情觀。

b. 象徵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方法:

1. 誦讀感悟法

2. 探究式閱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語設計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吟唱它的美好,寫下了雋永而感動的詩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情意綿綿、含蓄蘊藉的詩句讓我們對美好的愛情充滿了浪漫的憧憬。但愛情必竟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帶來柔情蜜意的同時,也會傷及靈魂深處,那麼如何處理愛情、建立正確的愛情觀就顯得尤爲重要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賞讀當代女詩人舒婷的《致橡樹》,也許會從中受到一定的啓發……。

二. 作者簡介

舒婷,原名龔佩瑜、龔舒婷,1952年生於福建石碼鎮,當代女詩人,1971年開始寫詩,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今在福建文聯工作,她的詩集有:詩集《雙桅船》(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新詩二等獎)、《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心煙》等,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獲1979—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秀詩作獎。

三. 整體感知

1. 伴着音樂放全詩的影音文件,教師範背全詩。

(解說:教師有感情地範背,便於學生進入詩的氛圍,奠定理解、感悟的基礎)

2. 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與節拍。

四. 具體研習

1. 集體朗誦詩歌的第一層(1—13句):學生思考:本部分詩人用了哪些意象來表情達意?這些意象有何特點?詩人通過哪些詞語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明確:詩人用“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等意象來表情達意,這些意象均表現出完全的依附或一廂情願式的無償付出自己的特點。詩人用“不像”、“不學”、“不止像”等詞語表明自己的態度,表現詩人對舊的觀念、舊的倫理的強烈否定和堅決反叛,詩人從現代女性覺醒的角度出發,利用詩中的意象,爲自己爭取女性尊嚴、獨立地位,人的價值的抗爭決心躍然紙上,這義無反顧的決心,似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

2. 找一位同學朗誦後半部分,然後討論:詩中的“木棉”和“橡樹”有何深刻含義?

學生討論後明確:詩人運用象徵手法,以橡樹、木棉分別象徵男性的陽剛和女性的陰柔,橡樹的“銅枝鐵幹”,木棉的“紅碩的花朵”,正是陽剛和陰柔的具體形象,所寫的“木棉”的熱烈、溫情、柔韌、美麗就是女性的陰柔之美,而“橡樹”的昂揚、堅毅、果敢、強壯,就是男性的陽剛之美,二者各具特長,又各展風采,二人即相知相戀相依,又獨立、平等、互相尊重,表達了詩人共建新型的現代愛情價值觀念的願望。

3. 細讀文章後半部分,揣摩作者所表達的愛情觀是怎樣的?

經教師點拔後明確:詩人以獨白的口吻,表現女性作爲獨立個體的反思,她不是以單純的容貌和柔情取悅對方,成爲對方的陪襯和點綴,而是並肩攜手、互尊互重、互敬互愛、自由平等、心心相印,一起同甘共苦,在思想情感和形體上達到完滿的結合,即追求同一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爲着共同的目標而奮鬥,這樣的愛情纔是真正崇高偉大的愛情,纔會“終身相依”永不分離,詩人在衝破傳統愛情觀念的同時,洋溢着一種強烈的現代意識,流貫着新時代的特徵,詩人所向往併爲之謳歌的愛情,乃是人格獨立,地位平等、互不依附,而又在祖國的土地上堅持各自的崗位,爲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共同戰鬥而凝結起來的愛情,這樣的愛情纔是崇高的、偉大的。

4. 總結拓展引導:

詩人對愛情的要求和憧憬,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婚姻關係理智、冷靜的思考,流露出一個現代女性內心的期待和渴望,它是中國女性關於愛情理想和人格理想的宣言。她摒棄金錢和權勢裝飾的虛假情愛,以及女性對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獨立的人格和自我的價值,雖然全詩情調溫婉,但卻鋒芒潛藏、尖刺直指陳腐的愛情婚姻觀,令無數青年讀者傾倒。同學們,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選擇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但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愛情的舵,假使一種愛情不能使一個女性的人格更趨健全、完美,那麼此種愛情並不是稱道、健康的。優美的愛情要求我們不斷汲取養分,不斷強壯、完善自己的筋骨,找到靈魂的皈依一份幸福的愛情就會在不遠處等着你。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6

一、導語:

愛情是人生中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盡情歌頌的事物,“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爲理枝”、“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便是古人留下的表達愛情的千古絕唱。雖然愛情這一主題亙古不變的,但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愛情觀是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當代著名女詩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樹》,看看她在這裏表達的是怎樣的愛情觀。(板書課題、作者)

二、教師簡介作者:

舒婷:原名龔佩瑜,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煙》,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國優秀詩歌獎,她的詩被譯成多國文字,是新時期以來最受青年歡迎的詩人,她與同時代的北島、顧城都是朦朧詩派的代表。《致橡樹》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詩人用一種內心獨白方式表達新型愛情觀的詩歌。

三、教師解題:

致:向對方表示禮節或情意,有傾訴、表白之意。

四、讓我們靜聽來自詩人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吧。

1.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體會語氣、語調和重點字詞的讀音及詩的寫法)

2.指名讀。(教師作誦讀評價、指導)

3.齊讀。(教師板書重點字詞)

五、教師提問:

此詩中出現了三個人稱代詞,請同學們找出來並指出各指代什麼?

生齊答:“我”指木棉,“你”指橡樹,”我們”指木棉和橡樹在一起。

六、分析詩歌:

1.師問:此詩闡述的是一種新型的愛情觀,詩歌從什麼地方開始闡述的?

生答:不這些都還不夠。

2.師問:“不”,是個否定詞,它否定什麼?

明確:否定舊的、傳統的愛情觀,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東西,從這裏引入嶄新的愛情觀。

3.解讀第一層:

(1)集體朗讀第一層。

(2)師問:詩人在這一層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否定傳統的愛情觀?請同學們在書上劃出。

明確: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

①攀援的凌霄花

它是一種藤本植物,沒有直立的莖,但它爲追求高貴的地位,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顧一切向上爬,完全置身的人格尊嚴不顧,借橡樹來證明自己價值的存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是一種“極力攀附”(板書)的愛,夫貴妻榮。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給以否定,文中有三個字,一起讀出來,“絕不像”,其中哪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②癡情的鳥兒

爲綠蔭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木棉又抱有什麼態度呢?

課文中也有三個字,齊讀:絕不學。爲什麼呢?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因爲這種鳥兒是單方癡戀,只知爲對方歌唱,卻忘記了爲自己歌唱,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只知死纏爛打、一廂情願,反覆唱着單調歌曲、頻頻示愛,它固然癡情,但雙方沒有共同的根莖,沒有共同的基礎,這種愛是不穩固的,是一種無資格、不般配的愛。

③泉源、險峯、日光、春雨

這些事物在其它文學作品中大多屬於被讚美的對象,在傳統的愛情觀裏,女性的付出是當然的,正所謂男人背後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那麼,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度呢?學生齊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

教師補充:雖然不像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

A.險峯:讓橡樹長在其上,從而使橡樹顯得更高大、偉岸,它只是作爲一種襯托,默默支撐着大樹。

B.泉源:長年爲大樹送來清涼的慰藉,不求回報,一味付出。

C.春雨、日光:從存在以來,無論過去、現在、將來,都永無止境地奉獻,滋潤着橡樹、沐浴着橡樹,樹是有形的,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春雨、日光是無形的,來無影去無蹤,他們爲了橡樹的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卻忘記了給自己一個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固然可貴,卻容易喪失自我,結果難免另人遺憾。

所以這是一種“一味奉獻、自我犧牲”的愛情。(板書)

讓學生舉例。教師補充舉例:一對夫妻本是大學同學,婚後女子爲支持男子的事業而甘心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家操持家務,十幾年過去了,男子事業有成,而女子沒了事業青春不在,最終因無共同語言而分手。

教師小結: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作者是持否定、批判(板書)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癡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那麼,作者嚮往的真正愛情(板書)是什麼呢?

4.解讀第二層:

(1)學生朗讀。

(2)詩人在這一層裏提出了“木棉”這一形象。

A.即:“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兩句話指出了什麼?學生回答,師明確:愛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板書)。

B.“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指的是外表雖有距離,實質是緊密結合,相互依存的。

C.“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指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沒有其他人,只有兩人互通心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3)作爲愛的雙方應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呢?

①男生齊讀:“你有的銅枝鐵桿,像刀、像劍、也像戟”。

師點撥:銅、鐵、刀、劍、戟說明橡樹堅毅、剛強、有力,作者在這裏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理想中男子漢比做刀、劍、戟,枝幹像銅、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應具有堅毅、剛強、矯健的陽剛之美。

②師問:女性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女生齊讀:“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師點撥:紅碩的花朵,說明木棉的美麗、熱情、真摯,體現了一種女性的陰柔之美。即:青春秀美、充滿生機,既有美麗的外表也要有豐富的內涵。

後兩句,“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難以理解,聯繫自古以來中國女性的遭遇加以體會。

師分析:中國漫漫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一部分人意識到自己不公平的待遇,試圖反抗,卻往往以失敗而告終,另一部分人卻沒有意識到,只能像一種依附品一樣從屬於男性。現代社會依然,男女地位還不能完全平等,女性要追求平等,就要付出代價。女詩人作爲新時代女性,她爲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了沉重的嘆息。而“英勇的火炬”突出了女性還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英勇、頑強、熱情的品質,能給人帶來力量、溫暖。因此,作者認爲女性除了外在美還要有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內涵。所有這些構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③那麼,真正的愛情包含哪些內容呢?

男女生分讀:我們分擔潮、風雷、霹靂(男)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女)

彷彿永遠分離(男)

卻又終身相依(女)

這裏的寒潮象徵着挫折,霧靄象徵着喜悅、幸福,“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作爲相愛的兩人,應分擔不幸和痛苦,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當雨過天晴、彩虹環繞,相愛的人最終是共享幸福人生的。這是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獨立平等、相互依存、心心相印、甘苦與共。這種愛情纔是最堅實的。

④詩的最後,詩人大聲表白:這纔是偉大的愛情!

男女生齊讀:“這纔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在詩人看來,愛不僅只愛對方,還要愛他的事業,他生活的土地,簡言之,愛他所愛。這是一種昇華了的愛情,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七、教師總結:

詩人開頭先否定種種世俗的愛情觀,接着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是按照先破後立(板書)的藝術構思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愛情的。

八、聯繫實際談感想:

1.同學談談通過學習本文,對愛情有什麼新的認識。

2.教師最後總結:

是啊!愛人是美妙的,被人愛也是幸福的,中學生不乏早戀現象,但同學們思想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經濟未獨立、事業未確定方向。那麼,我們不能輕率地向愛情靠攏,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首先學習文化知識、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爲一棵努力向上,根基牢固的大樹,只有這樣才能熱愛生活、擁有生活,在將來纔會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愛,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對理想、生活、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我相信,同學們沐浴在愛的陽光裏,必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九、作業:背誦全詩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和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2)理解詩人的愛情觀和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

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象徵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永恆的話題,它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比翼雙飛,是“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忠貞不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頌她的聖潔、美好,表達自己的愛情觀。那麼,當代女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致橡樹》。

二、讀一讀:感知課文

1、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2、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或句子朗讀,並簡要地說明自己喜歡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3、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輪流朗讀)

三、說一說:討論分析詩的內容

1、詩人否定什麼樣的愛情觀?那些意象可以看出?

詩人批駁種種世俗的愛情觀,在詩人看來,愛情不是向一方攀附,也不是單方面的癡戀,即使是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

意象:攀援的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峯、日光和春雨

2、詩人肯定什麼樣的愛情觀?那些意象可以看出?

詩人追求高尚、進步的愛情觀,即必須在相知相戀相依,相互平等,互相獨立的基礎上各自實現自我的價值。

意象:“根”緊握;“葉”相觸——雙方必須平等獨立;每一陣風——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爲知己;銅枝鐵幹——偉岸挺拔,剛強不屈,具有陽剛氣概;紅碩的花朵——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死不渝。

3、詩中的“橡樹”和“木棉”只是現實中普通的樹木嗎?請簡要分析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不是。作者把橡樹當作了男子的象徵,把木棉當作了女子的象徵;橡樹具有男子那種陽剛之氣,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韌氣質。

4、詩人爲什麼沒有直接表達那愛的宣言,而要借樹來說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可以把那種無形的愛有形化、具體化、形象化;更便於表達內心的各種感覺,給人更大的想像空間;增加了一種含蓄的美,給人無盡的想像。

課後作業:

聽龐龍歌曲《兩隻蝴蝶》,感受這首歌曲所描繪的愛情畫面,你有說明樣的感觸?用不少於500字的小文章書寫你的感受。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瞭解當代詩歌發展的狀況和作者的創作情況。

2、把握詩歌的內容和藝術特色。

能力目標:

繼續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獨立自尊的偉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詩歌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學難點:

1、體會詩歌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的特色。

2、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和主題。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

2、探究式閱讀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朗讀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古人有“在地願爲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兩情若是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詩句,作爲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致橡樹》吧。

二、作者: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泉州,當代女詩人。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朦朧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又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

朦朧詩:

涌現於上世紀80年代左右,其特點是:內涵上意蘊濃厚,不求顯露;藝上意象迭加,撲逆迷離。表達對國家命運的反思,對社會生活的審慎思索和批判。

三、朗讀:

1、首先放錄音帶,學生跟着朗讀一遍課文。

2、學生再自由朗讀一遍課文。

3、最後再齊讀一遍課文。

板書:癡(chi)情慰藉jie霹靂霧靄ai流嵐lan虹霓ni

四、理解:

方式:1、首先,在和學生一起誦讀的過程中啓發引導學生分析一遍課文。

2、其次,提出問題,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

問:這首詩可分哪幾部分,各是什麼意思?

答:第一層:詩人宣告自己不願爲男性的附庸,對世俗愛情觀的揚棄。

第二層:表達詩人新型的現代愛情觀價值。

五、鑑賞:

方式:先給時間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組發言,再一起討論總結。

1、象徵手法

橡樹——男性

木棉——女性

《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

2、先破後立

先否定傳統的愛情觀念,再表明自已的現代愛情觀。表現了人性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本詩寫於一九七七年文革之後。

3、比喻的修辭手法

詩人還設立了一系列的象徵意象來表達她的愛情觀,比如: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等,這些都象徵了世俗的愛情觀。

4、對偶,反覆,對比的修辭手法。

本詩繼承中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大量運用整齊勻稱的語言對應形式,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

對偶: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去裏

對比:不學癡情的鳥兒,要做紅碩的花朵。

5、句式長短相宜,錯落有致。

詩人豐富的情感。《致橡樹》的語言生動形象,蘊涵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例如第一詩節句式由長變短,語氣由平緩變得急促,詩人的情感體驗越來越強烈。

6、押韻:

這首詩通篇押i韻,增加了詩歌的音韻美,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六、主題:

方式:先讓學生考慮一下再做總結。

詩人通過一系列意象的描寫,表現了平等獨立而又相互依存,親密無間的現代愛情觀。

七、作業:

1、完成有關練習題。

2、誦讀。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3.掌握《致像樹》的象徵手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詩的主題

2.理解詩人的愛情觀

3.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教學課時:

1個課時

教學方法:

點撥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課前播放鋼琴曲《梁祝》,上課後停止)

同學們,剛纔一曲《粱祝》奏響了愛的永恆,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多少熱血的青年男女爲了追求真正的愛情,爲之而歌,爲之而舞,爲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愛情詩,看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愛情圖畫。

二、讀一讀,感知課文

1.欣賞《致橡樹》Flash動畫朗讀,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從詩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詩句,並簡單地說一下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2.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3.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或句子朗讀,並簡要地說明自己喜歡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輪流朗讀)

5.學生齊讀課文

三、說一說,討論分析詩的內容,主要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詩中的意象很多,請你從中找出作者反對、批評的意象有哪些?並說說作者爲什麼反對、批評它們呢?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爲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只知“攀援、依附”不獨立。

其次,癡情的鳥兒,爲綠陰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因爲這種鳥兒只知爲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爲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單相思。

第三,泉源、險峯、日光和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讚美的對象,詩人在這裏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認同。因爲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險峯只是做了“陪襯”,而“日光和春雨”卻只知道愛撫。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好像忽略了“被對方愛”的權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癡情的鳥兒,不作泉源、險峯,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卻要作

一株木棉樹,這是爲什麼呢?請從詩中找出原句,然後再作簡單的闡述。

提示:

“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邊的那些意象給人的感覺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爲一棵和橡樹一樣的木棉樹,同它一樣的站立,才能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尊嚴。

3.喜歡、讚美的意象又是什麼?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提示:

“根”緊握;“葉”相觸——雙方必須平等獨立;每一陣風——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爲知己;銅枝鐵幹——偉岸挺拔,剛強不屈,具有陽剛氣概;紅碩的花朵——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死不渝。

四、評一評,分析詩的寫法

1.詩中的“橡樹”和“木棉”只是現實中普通的樹木嗎?請簡要分析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樹當作了男子的象徵,把木棉當作了女子的象徵;橡樹具有男子那種陽剛之氣,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韌氣質。

2.詩人爲什麼沒有直接表達那愛的宣言,而要借樹來說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提示:

可以把那種無形的愛有形化、具體化、形象化;更便於表達內心的各種感覺,給人更大的想像空間;增加了一種含蓄的美,給人無盡的想像。

五、練一練,聽龐龍的歌曲《兩隻蝴蝶》,然後回答下面的問題

1.《兩隻蝴蝶》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愛情圖畫?

提示:

詩歌通過一隻蝴蝶對另一隻蝴蝶的勸慰爲主,敘述了他(她)對他(她)的關心和呵護;通過敘述他們纏纏綿綿的飛舞、“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的誓言,表達了那種對愛情忠貞不渝、相知相隨的情懷。這是一幅美麗的、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圖畫。

2.簡要分析《兩隻蝴蝶》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提示:

這首歌曲也採用了象徵地手法,用蝴蝶的纏纏綿綿來象徵兩個人的愛情是互相廝守,常相依,影相隨的堅貞。

六、作業

背誦《致橡樹》這首詩歌。

《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品味詩的意境,把握詩的內容和藝術手法,背誦詩歌

2、培養獨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意味雋永的特色

難點

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法

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情感意蘊。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永恆不老的話題,“在地願爲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的比翼雙飛,“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爲淚始幹”的忠貞不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頌她的聖潔、美好,表達自己愛情觀。那麼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讓我們傾向女詩人的心聲,傾向新時代愛情宣言——《致橡樹》。

二、初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一)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要求:注意節奏和重音

(二)學生自由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這首詩有極強的節奏感,長短句錯落有致,許多詩句兩兩對應,朗讀時有跳躍感。感情基調理智、冷靜。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第一層用了哪些意象來表情達意?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討論、明確:第一層意象有:凌霄花、小鳥、泉源、險峯。這一組意象均表現爲依附橡樹或無償地付出自己的特點,表現出與橡樹的不平等關係。

2、橡樹和木棉樹有何含義?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討論、明確:

以橡樹和木棉樹兩種高大壯美的喬木象徵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們比鄰而活,並肩站立的形象來象徵男女之間理想愛情。詩人通過木棉樹的自白,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堅貞熱烈,既尊重對方,又珍視自身價值的新時代嶄新的愛情觀。(學生對這種愛情觀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應引導學生聯繫其他文學作品,闡釋自己的觀點,不要空洞評價)

3、詩歌前後兩層結構上有何特點?

討論、明確:

結構上先破後立。

第一層詩人從現代女性覺醒意識出發,藉助詩歌的意象,表達了爭取女性尊嚴、獨立自主的決心,這是對舊的愛情觀的“破”。第二層詩人對愛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現了她對愛情、婚姻關係的認真思考,流露出一個現代女性內心的期待和渴望,這是對新時代的愛情觀的“立”。

4、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些詩句?爲什麼?

這首詩有一種優美典雅的冷靜美,可以多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

5、背誦詩歌

四、拓展鏈接

比較分析李商隱《無題》、白居易《長歌行》、《詩易

氓》和裴多菲《我願是急流》對愛情的評說

討論、明確: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爲淚始幹)

忠貞不渝

白居易《長歌行》(在地願爲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

比翼雙飛、相依相存

《詩易

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女性對難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願是急流》

依靠與被依靠,慰藉與被慰藉的關係,男性作爲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魚、小鳥、常青藤,往往溫柔地依附男性,給愛人帶去精神的慰藉。

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板書設計

致橡樹

——木棉的自白

橡 比鄰而居 木 凌霄花

比肩站立 花鳥

堅貞熱烈 泉源

樹 獨立平等 棉 險峯

鋼枝鐵幹 紅碩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