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教學目的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1,學習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3,學習理解並運用事實論據。

4,幫助學生確立理解“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與創 造性思想、創造力之間的關係,鼓勵學生端正態度,積極投身到創新的洪流中去。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2. 難點:理解並運用事實論據。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

1,請同學們快速地說出答案: 2+1=? 3+4=?

2,看看這樣的結果可能嗎?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3,從這個小練習中,你有什麼啓示?

4,教師評價歸納:

面對生活裏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東西,只要調整一下思維方式,換一個思考角度,跳出習慣的思維圈圈,就會得到異乎尋常的答案,使不可能變爲可能。

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實業家羅迦?費?因格的一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學習如何成爲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能不能引用一首詩歌來說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觀察角度下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請同學們思考?

明確: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你認爲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

三,新課講授:

1,默讀課文,思考:

作者的觀點是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一開始就提出了這個觀點?--------不是。

作者開頭這樣的寫的目的是什麼?你認爲有什麼好處?

2,既然許多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作者告訴我們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時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呢?

請在文中找出答案。

3,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這篇課文卻提出與之相反的觀點,要求我們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爲什麼非常重要?請在中找到作者給我們的答案。

---------只有認識到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不止一個,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我們纔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

4,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作者用了什麼辦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舉例子

文中列舉了幾個例子,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簡單概述一下這兩個例子。

5,我覺得文中的例子太少,你還能爲作者舉幾個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嗎?請模仿文中舉例子的方法文作者在寫一個論據。

例如:

牛頓:蘋果砸頭的故事,發現了萬有引力。

魯班:發明鋸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啓發。

伽利略:擺的定律

黃道婆:紡織

瓦特:蒸氣機的發明。

6,無論是作者,還是我們同學所列舉的例子都是卓有成就的名人,那麼我們在座的這些人是否也具備這種創造力呢?

⑴其實我們同學們中早就有人寫出了這樣的,展示學生陳芳的作文《我讀零》。

⑵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讓同學們相信你自己就具有這種創造力:

一個桌面四個角,鋸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用一張紙代替桌面,讓學生嘗試試驗)

教師小結:

由此可見,並不只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們任何人都是具備創造性思維的。但是由於人們對待自己的思維靈感的方式不同,還是出現了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

7,同學們,你們想讓自己也擁有創造性思維並取得一些成就嗎?

作者在的結尾告訴了我們創造型思維的必須要素,我們可以按照他的說法去做,讓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我們一起來朗讀一下的最後一段,瞭解一下創造性思維必需具備那些要素?

---創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有:

①淵博的知識。 ②運用知識去不斷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細小的想法,並鍥而不捨地使之變爲現實。

四,回顧全文,思考作者是如何讓自己的觀點得到讀者的認可的,引導學生歸納本文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

1,本文的論證思路:

2,作者主要運用什麼論證方法來論證他的觀點的?

舉例論證:

約翰?古登貝爾克將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製器組合起來,創造了印刷機和排版術。

羅蘭?布歇內爾把電視接受器作爲試驗對象,發明了乒乓球遊戲,從此開始了遊戲機的革命。

五,開心試驗,請同學們來試一試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多強:(準備四張撲克牌)

24點(用5 6 3 3 這四張牌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得出24這個結果,每張牌只能用一次。)

1:5×6-(3+3)=24

2:(5+3)×(6-3)=24

3:3×5+6+3=24

4:(5-3÷3)×6=24

5:(5-3+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