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

【文學常識】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人。戰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聖”之稱。受業於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爲“孔孟”。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爲《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關於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問題的論爭。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語言流暢,且富於感情色彩。《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

【生字注音】

畔(pàn)

【重點字詞句義】

1、通假字:

①親戚畔之(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①然而不勝者(古義:這樣卻 今義:錶轉折關係的連詞)

②城非不高也(古義:城牆 今義:城市)

③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 今義:池塘、水池)

3、詞類活用:

4、一詞多義:

①利:天時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堅利(鋒利)

②之:三裏之城(助詞,的) 多助之至(到)

天下順之(代詞,指得道者)

5、其他重點詞語解釋:

①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不如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②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三裏之城(內城),七裏之郭(外城)

③環而攻之而不勝(圍)

④是天時不如地也(這)

⑤池非不深也(護城河)

⑥兵(兵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非不堅(堅硬)利(銳利)也

⑦委(放棄)而去(離開)之

⑧域(限制)民不以(憑、憑藉、靠)封疆之界

⑨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使┄┄堅固)

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

⑾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

⑿寡助之至(極點)

⒀親戚畔之(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⒁天下順之(歸順,服從)

⒂故(所以)君子(指上文所說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麼)不戰

6、重點語句翻譯: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2、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不遷到別處去,不能靠邊疆的限制;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國君,有很多人幫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很少有人幫助他。)

5、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用天下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國君不打仗則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理解性默寫】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衆叛親離,正應了孟子的哪句話:失道者寡助。

4、指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係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衆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那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分析家認爲,美國對外武力干涉他國內政的戰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勢,而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戰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勢。(用《<孟子>兩章》中兩句話填寫)

7、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戰必勝”的條件是:“得道者多助”。